正义手抄报的诗歌

一:关于古诗词的手抄报内容?

分成几部分:写一些古代诗,词,歌,赋·····或者分成不同时代,不同内容,不同特点;要不就写一些伟大的文人和他们的生平简介及诗文。

例如: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12年更名为昌明县,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平凉市静宁县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梦游天姥吟留别》、《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安徽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李白(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盛唐最杰出的诗人,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的诗雄奇飘逸,艺术成就极高。他讴歌祖国山河与美丽的自然风光,风格雄奇奔放,俊逸清新,富有浪漫主义精神,达到了内容与艺术的完美统一。他被贺知章称为“诗仙”,其诗大多为描写山水和抒发内心的情感为主。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中最鲜明的艺术特色。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他与杜甫并称为“李杜”,(李商隐与杜牧并称为“小李杜”)。

诗是中文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按内容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送别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咏史诗)、悼亡诗,咏物诗,军旅诗等。古体诗有《诗经》 《楚辞》《乐府》《汉赋》《南北朝民歌》等。近体诗一般是绝句,律诗,排律(长律) 。

体裁

古诗:古体诗一般又叫古风,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束缚。 从诗句的字数看,有所谓四言诗、五言诗和七言诗。四言是四个字一句,五言是五个字一句,七言是七个字一句。唐代以后,四言诗很少见了,所以通常只分五言、七言两类。五言古体诗简称五古;七言古体诗简称七古;三五七言兼用者,一般也算七古。

近体诗:绝句:4句 1、2、4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绝”,七字称“七绝”

律诗:8句,4联 2、4、6、8句最后一字押韵 音律,一句五个字称“五律”,七字称“七律”

(颔联、颈联对仗)

词:别名:长短句、诗余、曲子词

组成:词牌名、题目

分类:小令(58字以下)、中词(59~90字)、长词(91字以上)

风格:婉约派、豪放派

曲:组成:宫调(曲调)、曲牌、题目

文学风格

从文学风貌论,七古的典型风格是端正浑厚、庄重典雅,歌行的典型风格则是宛转流动、纵横多姿。《文章辨体序说》认为“七言古诗贵乎句语浑雄,格调苍古”,又说“放情长言曰歌”、“体如行书曰行”,二者风调互异。《诗薮》论七古亦云:“古诗窘于格调,近体束于声律,惟歌行大小短长,错综阖辟,素无定体,故极能发人才思。李、杜之才,不尽于古诗而尽于歌行。”则在七古、七律之外,因其风格的差异视七言歌行别为一体。《昭昧詹言》说“七言古之妙,朴、拙、琐、曲、硬、淡,缺一不可。总归于一字曰老”,又说“凡歌行,要曼不要警”。“曼”即情辞摇曳、流动不居;“警”即义理端庄、文辞老练。这些评论,都揭示了七言古诗与歌行在美感风格方面的不同。尽管在具体的诗歌创作中,以七古的笔法写歌行、以歌行的笔法写七古,一度成为时尚,然而在总体上仍不难看出二者之间的差异。举例......余下全文>>

二: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手抄报

第一课公平、正义——人们永恒的追求

课标内容

2.1理解维护社会公平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树立公平合作意识

2.2知道正义要求每一个人都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培养正义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教育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努力培养合理真切的社会公平感和对待社会生活中不公平现象的理智感;增强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公平的合作意识;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规则和程序为荣的意识。

能力:理解社会稳定、个人发展需要公平;能独立判断社会上存在的公平与不公平现象;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自觉维护正义的实际行动,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具有见义勇为精神。

知识:正确认识公平问题,公平与社会稳定、发展的关系;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正义与社会公平的关系;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教学重点

1.公平对社会的作用2.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

教学难点1.公平要求实现权利和义务的对等和统一

2.敢于与非正义行为作斗争

课时安排:四课时授完

第1、2课时(总第一、二课时)

教学内容:第一框——我们向往公平

教学重点:公平对社会的作用

课时安排:两课时授完

三:民族团结手抄报诗歌

青海的草原,

一眼看不完.

喜马拉雅山,

峰峰相连到天边.

古圣和先贤,

在这里建家园.

风吹雨打中,

耸立五千年.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经得起考验.

只要黄河长江的水不断;

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

千秋万世,

直到永远

四:长征故事手抄报:1有故事,人物,诗词

长征

历史事件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红一方面军)为了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七百多座县城,红军牺牲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其间共经过11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无人烟的草地,翻过连绵起伏的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1936年10月红二方面军和红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与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宣告红军长征胜利结束。

2 . 评价

毛泽东说:“长征是历史纪录上的第一次,长征是宣言书,长征是宣传队,长征是播种机。长征是以我们胜利、敌人失败而告终。”

胡锦涛说:“长征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英勇革命的壮丽史诗。”

3 · 长征精神(江泽民概括)

把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定胜利的精神;

为了救国救民,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的精神;

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的精神。

4,长征诗词

七律·长征

(毛泽东1935年10月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忆秦娥·娄山关

(毛泽东 1935年2月作)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清平乐·六盘山

(毛泽东1935年10月作)

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

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

5,长征故事

一个13岁的小红军小兰在随部队一起前进的时候,好不容易得到了一袋干粮,却在过一座桥时为照顾一位伤员不慎把自己的那袋干粮掉入河中被水冲走了。为了让大家有足够的干粮吃,她坚持没告诉战友们,装成没事发生一样,拔了许多野菜塞入挎包,让挎包塞得鼓鼓的。不久她的身体不行了,在护士长发现她吃野菜和挎包中"干粮"的事后,大家才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于是大家每人自愿地分一点干粮给她,让她体会到了家的温暖……故事虽小,内涵不小。这些点点滴滴的细节、小故事却让我们看到红军战士们的优秀品质--不怕苦、坚强、无私、热心……小兰,她只是一个13岁的小女孩,却有大人一样坚强的意志,却知道体谅他人。在她没有粮食之际,她大可伸出双手向战友们要一些,可她并没有这么做,而是选择沉默,自己吃苦。此刻,她脑海里想的只有战友,而忽略了自己的困难;而对伤势严重的伤员们,她大可丢下他们,轻松地自己上路,可她没这么做,她细心照料每一个伤员,没有怨言,没有后悔。一个小女孩尚且如此,可想而知,我伟大的红军队伍的优良品质了。

《丰 碑》

红军队伍在冰天雪地里艰难地前进。严寒把云中山冻成了一个大冰坨。狂风呼啸,大雪纷飞,似乎要吞掉这支装备很差的队伍。

将军早把他的马让给了重伤员。他率领战士们向前挺进,在冰雪中为后续部队开辟一条通路。等待着他们的是恶劣的环境和残酷的战斗,可能吃不上饭,可能睡雪窝,可能一天要走一百几十里路,可能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

这支队伍能不能经受住这样严峻的考验呢?将军思索着。

队伍忽然放慢了速度,前面......余下全文>>

五:急求诗歌的来历!别太长,做手抄报,快快快!!

诗歌的起源如下:

诗歌起源于上古的社会生活,因劳动生产、两性相恋、原始宗教等而产生的一种有韵律、富有感情色彩的语言形式。《尚书·虞书》:“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礼记·乐记》:“诗,言其志也;歌,咏其声也;舞,动其容也;三者本于心,然后乐器从之。”早期,诗、歌与乐、舞是合为一体的。诗即歌词,在实际表演中总是配合音乐、舞蹈而歌唱,后来诗、歌、乐、舞各自发展,独立成体,诗与歌统称诗歌。

诗是最古老也是最具有文学特质的文学样式。来源于上古时期的劳动号子(后发展为民歌)以及祭祀颂词。诗歌原是诗与歌的总称,诗和音乐、舞蹈结合在一起,统称为诗歌。中国诗歌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遗产,如,《诗经》《楚辞》和《汉乐府》以及无数诗人的作品。西欧的诗歌,由古希腊的荷马、萨福和古罗马的维吉尔、贺拉斯等诗人开启创作之源。

参考资料:baike.baidu.com/view/656.htm

六:《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手抄报 战争遗址,英雄故事,成语,诗词,名言,文学作品

一、古今描写战争的诗词

1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毛泽东《七律·长征》)

4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田间《假使我们不去打仗》)

5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那就请你们去问问/宁静的辽阔耕地和原野,/还有白桦和杨林。

请你们再去问问/埋在白桦树下的士兵,/他们的儿女将回答你们:/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

不仅为自己国家/士兵们在那场战争中牺牲,/也为全世界的人们/能安然地步入梦境。

……请你们去问问母亲们,/去问问我的妻子,/你们那时就该明白: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叶夫图申科《俄罗斯人要不要战争》)

二、安妮和她的骸记(华宗德)

安妮·弗兰克,1929年6月12日生于德国法兰克福一个犹太人家庭,其父为一公司总经理,母亲是大家闺秀。安妮自幼备受父母的宠爱,上学后又得宠于老师,真可谓养尊处优。1933年纳粹上台后,安妮随父母迁往荷兰阿姆斯特丹。1940年纳粹德国占领荷兰,迫于日益残酷的排犹浪潮,1942年7月全家躲进普林森河畔小屋(现安妮·弗兰克纪念馆),藏身阁楼密室25个月。这位13岁犹太少女在日记中记下了她的孤独和恐惧,对生的追求和期盼,对未来的向往和祝愿。后被人告发,1944年8月被捕,1945年3月死于集中营,年仅16岁。1947年《安妮日记》在荷兰出版,后被译成55种文字,纪念馆内也陈列有这本动人心魄的日记的中译本。

这位少女在特定年代记下了对人生和战争的看法。她说:“我较其他少女更早开始思考,我认为,作为人应对自己负责。”她的日记就是明证,表达了她对法西斯和战争的憎恨,对和平的渴望。 下面是安妮的两则日记。

最亲爱的吉蒂:

阳光普照,天空深蓝,和风轻拂,我渴望着,真的渴望着一切:交谈、自由、朋友、独处。我渴望……哭一场!我觉得我仿佛要爆炸。我知道哭会有帮助,可是我不能哭。我浮躁不安。我从一个房间踱到另一个房间,从窗框的细缝呼吸,感觉到心在跳着,好像在说:“终于,满足我的渴望吧……”

我想,春天已经在我内心里。我感觉到春天在苏醒,我在我整个身体和灵魂里感觉到它。

(1944年2月2日星期六)

你一定可以想像,我们经常满怀绝望地问:“战争有什么意义?人为什么不能和平相处?这一切破坏,到底是为了什么?”

会问这问题,是可以理解的,但到目前为止没有人拿得出完满的答案。为什么英国人飞机愈造愈大,愈造愈精,同时又一直弄出一大堆要重建的新房子?为什么每天花几百万打仗,却拿不出一分钱给医学研究、艺术家或穷人?为什么有些人挨饿,世界其他地方却有堆积如山的食物在腐烂?哦,人为什么这样疯狂?

(1944年5月3日星期三)

三、军事成语举例

一......余下全文>>

七:关于国学经点的手抄报怎么办?

资料

国学经典

经部  十三经  周易 尚书 诗经 周礼 礼记 左传 公羊传 谷梁传 论语 孝经 尔雅 孟子 仪礼  其他  四书章句集注 春秋繁露 新本郑氏周易 大戴礼记 韩诗外传  易纬是类谋 易纬坤灵图 易纬乾元序制记 陆氏易解 中庸  东坡易传 周易正义 轻松学诗经 尚书正义 易传  韩诗外传 毛诗正义 泰泉乡礼 深衣考误 深衣考  仪礼注疏 礼记正义 周礼注疏 春秋左传正义 大学  春秋谷梁传注疏 孝经注疏 春秋公羊传注疏 周易参同契 大学集注  孟子集注 中庸集注 论语集注 孟子字义疏证 大学问  论语注疏 孟子注疏 尔雅注疏  史部  二十五史  史记 宋书 梁书 魏书 陈书  南史 北史 南齐书 北齐书 周书  汉书 后汉书 三国志 晋书 隋书  旧唐书 新唐书 旧五代史 新五代史 宋史  辽史 金史 元史 明史 清史稿  其他  资治通鉴 续资治通鉴 唐才子传 贞观政要 逸周书  古列女传 徐霞客游记 大唐西域记 荆楚岁时记 战国策  前汉纪 后汉纪 华阳国志 东观汉记 通典  唐会要 唐律疏议 吴越春秋 洛阳伽蓝记 越绝书  前汉纪 江表志 江南野史 五国故事 邺中记  三楚新录 江南馀载 吴越备史 九州春秋 越史略  东观奏记 北狩见闻录 竹书纪年 五代史阙文 官箴  平宋录 大金吊伐录 松漠纪闻 翰林志 高士传  李相国论事集 赤松山志 真腊风土记 荆楚岁时记 北戸录  岳阳风土记 溪蛮丛笑 吴中水利书 岁华纪丽谱 吴地记  平江记事 南岳小录 岭表录异 东京梦华录 风土记  益部方物略记 游城南记 淳熙三山志 桂林风土记 朝鲜赋  南宋都城纪胜 桂海虞衡志 洛阳名园记 南方草木状 佛国记  捕蝗考 宋朝事实 大清律例 三国杂事 史通  子部  兵书类  武经七书  《孙子兵法》 《吴子兵法》 《六韬》 《司马法》  《三略》 《尉缭子》 《唐李问对》  其他兵书  《孙膑兵法》 《百战奇略》 《握奇经》 《练兵实纪》 《将苑》 《何博士备论》  《三十六计》 《守城录》 《孙子略解》 《乾坤大略》 《墨子城守各篇简注》  《兵制》 《阴符经》 《太白阴经》 《历代兵制》 《素书》 《备论》  其他子部  墨子 列子 庄子 荀子  申鉴 说苑 新语 论衡  茶经 棋经 中论 邓子  盖庐 人物志 潜夫论 初学记  洛阳牡丹记 王守仁全集 四十二章经 论衡校释  梦溪笔谈 太平广记 孔子家语 韩非子  鬼谷子 归田录 唐新语 公孙龙子  搜神记 搜神后记 周易参同契 山海经 校注  艺文类聚 穆天子传 唐摭言 颜氏家训  古画品录 盐铁论 宋高僧传 广弘明集  老子道德经 钝吟杂录 弘明集 宣室志  世说新语 金匮要略注 九章算术 吕氏春秋  黄帝内经灵枢经 黄帝内经素问 备急千金要方 伤寒论注  难经本义 神农本草经 孔丛子 抱朴子内篇  法言义疏 风俗通义 鹖冠子 齐民要术  潜夫论 范子计然 西京杂记 晏子春秋  周髀算经 朱子语类 山房随笔 林泉高致集  吴子兵法辑佚 银雀山尉缭子 司马法逸文 群书治要三略  孙子略解 水战兵法辑佚 群书治要六韬 敦煌写卷六韬  怀王墓竹简六韬 六韬逸文 汉墓竹简六韬 老子集注  范蠡兵法辑佚 太公兵法 太公金匮 太公阴谋  端溪砚谱 歙州砚谱 扬州芍药谱 橘录  糖霜谱 刘氏菊谱 洗冤录集 荔枝谱  高僧传 阴符经 随隐漫录 画继  续高僧传 方言校笺  集部  楚辞  楚辞 楚辞补注  总集类  全上古三代文 全秦文 全汉文 全后汉文 全三国文  全后周文 全北齐......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