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头曲线半径

一:平曲线半径,回头曲线半径

平曲线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部分道路没有缓和曲线。平曲线半径即圆曲线半径。当道路由一段直线转到另一段直线上去时,其转角的连接部分均采用圆弧形曲线,这种圆弧的半径称为平曲线半径。车库通道的最小平曲线半径(m):按"文件"规定,小型汽车为7.0m,中型汽车为10.5m,大型汽车为13.0m,铰接车也是13.0m。

二:道路之星怎么用交点法输回头曲线?

交点法应该是最简单也是精度最高的输入方法了,就是把道路的交点坐标都输入进去,然后输入各个交点间的曲线要素,你这个曲线要素就是半径和圆曲线长了,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才对,除非你道路比较特殊,不能用交点法输入.

元素法(积木法)适合复杂道路输入,输入起来相对麻烦一点,精度也不如交点法高.

至于你这个问题,算出来不对只是平面不对还是平面对高程不对呢?如果确信输入方法无误的话,那建议你注意起始里程输入正确,特别是起始里程不为0的情况下,很容易把起始里程搞错.

三:四级公路回头曲线最小半径是多少?

四级公路,设计速度在40千米/小时。

廻头曲线,属于复曲线范围,有两个控制指标,即最小平曲线半径≥250米,平曲线长度L限制:一般值L≥200米,极小值L≥70米。

四:道路施工坐标的计算公式:直线段,一般曲线,缓和曲线,回头曲线!谢谢

平曲线上视距的保证 汽车在道路上行驶时,必须使司机能看清楚前方一定距离范围内道路表面,以便遇到意外情况可及时处理,从而避免事故的发生。这一确保汽车刹车时看得见、停得住的必要距离称为行车视距。在城市道路交叉口、弯道的内侧及道路上坡的转坡点等处均应保证行车视距的最短距离。行车视距通常可分为停车视距、错车视距、会车视距和超车视距等多种。其中错车视距只在最低级的单车道公路上才考虑。目前,我国《城规》主要规定了停车视距和会车视距两种。1.停车视距从汽车驾驶员发现前方障碍物到汽车在障碍物前完全停住所需要的最短距离称为停车视距,驾驶员的视线高度为1.2m,障碍物的高度为0.1m。停车视距的长度包括反应距离、制动距离和安全距离三个部分。(1)反应距离S1:驾驶员从发现障碍物到开始制动汽车所行驶的距离,称为反应距离。(2)制动距离S2:驾驶员从采取措施开始制动至汽车完全停住所需要的距离称为制动离。(3)安全距离S3:一般取S3=5~l0m,以保证汽车有一定的安全距离,在障碍物前停车而不致撞到障碍物上。2.会车视距会车视距在双车道且无明确划分车道线的道路上考虑,这是因为在双车道道路上,司机一般都在道路的中间行驶,只有当发现对方有来车时。才回到右侧车道上,这种从发现对方来车而至相互避开会车的最小距离叫做会车视距。会车视距的长度为停车视距的两倍。)平曲线要素计算当平曲线的半径R和路线转折角α确定后,即可进行平曲线各要素的计算。如设有缓和曲线时,还需确定缓和曲线的长度Lc值。按照几何关系可算平曲线各要素见下表。为了便于应用,公路曲线测设用表中按不同的R和α(以及Lc值)将相应的各要素值编制成表以备查用。平曲线要素公式 要 素 名 称只有圆曲线设置缓和曲线切线长T(m)T= 曲线长L(m)L= 外距E(m) 式中 p——圆曲线内移值, q——内移前圆曲线的起点到缓和曲线起点的距离, ; β0——缓和曲线角, ;(度)。 ZH——第一缓和曲线起点(直缓点)HY——第一缓和曲线终点(缓圆点)QZ——圆曲线中点(曲中点)YH——第二缓和曲线起点(圆缓点)HZ——第二缓和曲线终点(缓直点)发不上图,给你个网址 open.xsrtvu.com/...13.doc

五:如何将带有缓和曲线的回头曲线的要素输入工程之星

曲线要素,道路工程术语;是曲线的几个技术指标:如半径、缓和曲线、转角、圆曲线长、平曲线长、切线长、外距、切曲差、曲线的主点(变坡点)桩号。

六:公路的最小平曲线半径有哪几种?分别在何种情况下使用?谢啦!速度啊!

一般最小半径和极限最小半径,一般最小半径在一般情况下使用,极限最小半径在山区或是地形条件受限的情况下使用。

七:有谁知道国家二级公路标准规定行车道宽是多少?平曲线半径又是多少?

在线形设计时,各级公路(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除外)的视距应不小于两倍停车视距;并应根据需要,结合地形设置保证超车视距的路段。

平曲线半径 当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所产生的横向力应不超过轮胎与路面摩阻力所允许的界限,并使驾驶员无不顺适感觉。平曲线半径、行车速度、路面超高和横向摩阻系数[kg2]的关系式为[147-01],[kg2]其中(+) 直接关系到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的安全和顺适感。

极限最小半径 是公路受到地形或地物等限制所允许采用的最小半径。其计算的条件是:为0.10(=120公里/小时)~0.15(=40公里/小时),这时驾驶员仍感顺适;是路面超高允许最大值,一般用6%,个别用8%,特殊情况下用10%。

一般最小半径 为使公路平面线型在整体组合上不致不协调,驾驶员感到较为顺适的常用的最小半径。这时,为0.05~0.06;为6%~8%,不用10%。

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公路的平曲线保持直线上的路拱(即不设超高),驾驶员不感到有弯道的最小半径,这时,为0.035;为-2%或-1.5%。

回头曲线 当公路需要展线以争取高程,而又受地形限制不能继续前进而须折返展线时,在折返处设转角一般大于180°的平曲线,称为回头曲线。回头曲线因受地形限制,常采用极限甚至小于极限的最小半径。

超高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产生离心力,设置超高,可抵消其部分离心力,使汽车不致向外倾覆。超高值过大不利于驾驶操作和行车安全,也不利于公路养护、施工;过小则不利于排水。专供汽车行驶的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超高横坡度不超过10%,其他各级公路不超过8%。在积雪寒冷地区,最大超高横坡度不超过6%。

平曲线加宽 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后轮的轨迹在前轮的内侧,其车轮所占有宽度比在直线上的要宽,因此车道内侧应予加宽。加宽值视车型和平曲线半径 ()而定,[kg2]一般可按/2计算。式中为汽车前后轴距;如为半挂车时,可分别按牵引车和挂车的前后轴距[kg2],计算。越大,加宽值越小,大到一定值时,加宽值则小到无实际意义。当大于250米时,即可不加宽。

缓和曲线 汽车从直线驶入曲线时,其间应设一个缓和段,以便汽车的回转半径从直线的无穷大渐变为这一曲线的半径,同时曲线的超高和加宽也可在这段内逐渐实现。一般设置超高的平曲线都须设缓和曲线。

当汽车按一定的角加速度行驶时,这个缓和曲线是回旋曲线,其关系式为·=,[kg2]式中为从曲线起点沿曲线长度为时的曲线半径,为常数。

缓和曲线应有一定的长度,这样离心加速度的变化率不致太大,超高和加宽变化也不致过急。一般采用3秒内汽车的行程作为缓和曲线的长度。在等级较低的公路上,可用切线代替缓和曲线。

纵坡 汽车在上坡时,因重力影响导致车速降低。因各种汽车的输出功率不同,其车速降低的程度各异。在设计上不可能要求各种车辆在坡道上都保持设计车速行驶,因此,在不同设计速度下的最大纵坡度是按轿车大致能保持平均行驶车速,普通载货汽车能保持1/2设计速度行驶来制定的。

在交通量大的公路坡道上,由于载货汽车降速,将阻滞较高速车辆的正常行驶。此时,沿上坡方向增设一个专为降速上坡的车辆行驶的车道,称为爬坡车道。

在有平曲线的坡道上,有横向坡度(超高)和纵向坡度,这两坡度平方和的平方根,称为合成坡度。合成坡度大于纵向坡度,因此,对于平曲线还规定了最大合成坡度值。

竖曲线 在纵坡变更点处,为缓冲汽车行车的冲击和保证视距,必须设置竖曲线。竖曲线按抛物线设置,但用曲率半径表示。对于凸形竖曲线,需要考虑缓冲冲击和视距两个因素,其中在竖曲......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