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五年发展规划

一:如何制定学校发展规划

它首先是从英国开始的。SDP项目在二十世纪80年代初在英国由一些学校和地方教育当局提出。提出的背景有二:一是这一项目采用“草根理论”探索学校管理问题,迎合了当时教育管理“权力下放”的趋势,有力地推动了校本管理局面的形成;二是由SDP项目本身的功能决定的,它能促进学校的发展和变化,促进学校效能的提高。 二十世纪90年代,英国科学和教育部颁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实践指南》,呼吁全国中小学推广这一方法,从而使SDP项目在英国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学校管理改革项目。随后,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丹麦、美国等国家也开始推广这一项目,使其产生了持续的国际性影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国际组织也积极推荐“学校发展规划”这个项目,旨在通过校本管理、社区参与以及提高学校的自治能力,来提高各国中小学的综合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学校发展规划现已成为国际教育界的研究热点,成为中小学学校管理领域普遍为人们所采用的一种管理工具。学校发展规划在国际学校管理改革的背景下,适应学校管理的现状和改革需要,开始走进我国中小学管理的新实践。学校发展规划的推广和应用,将对提高我国中小学的办学水平和学校管理效能产生积极的影响。将越来越成为人们日益关注并急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一)何谓学校发展 学校发展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主要指学校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升。从发展的主体来看,学校发展包括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领导者发展等;从发展的具体内容来看,学校发展包括学校硬件发展与软件发展,硬件发展主要有教学设施的更新与提高、校园建筑的建设等,软件发展主要有学生与教职员工素质的提高、学校形象的提升、学校品牌的树立与扩张、校园文化的建设等;从发展的方式来看,学校发展包括规模发展与内涵发展;从发展的性质来看,学校发展有渐进式发展与跨越式发展。 (二)何谓学校发展规划 学校发展规划(School Development Planning),又可称为学校蓝图、学校远景计划、学校战略规划、学校设计等,简称SDP。 西方国家SDP项目对学校发展规划的解释为:通过学校共同体成员的共同努力,系统地分析学校的原有基础及学校所处的环境,发现学校的优先发展项目,确定学校的发展方向和教育目标,促使学校挖掘自身的潜在资源,按照自己的价值观,提高学校的管理效能,最终提高学校的教育质量。 我国理论界对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为:学校发展规划是指学校根据国家或地区教育发展战略计划的要求,结合自身条件,对学校未来三至五年内要达到的主要目标和发展途径,如学校发展目标、发展规模与速度、组织结构、人力资源、办学条件和实施策略等方面所做的安排。学校发展规划包括确定社区未来三至五年对学校的需求,寻找学校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望学校发展的前景和目标,提出实现这些目标优先需要解决的问题、办法、行动计划和措施。 (三)学校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 理解发展规划,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校发展规划绝不是几位校长冥思苦想的结果,也不是请人捉刀代笔的文案,它应是校长、教师、投资方、学校管理者、学生家长、学校管理委员会、地方教育官员等共同参与,立足于学校实际制定的学校发展的行动计划。 第二、学校发展规划的制定,应立足过去,指向未来,既有对过去的诊断和分析,又有对未来的预测和憧憬。规划强调把握现在,任何一种规划都不是“为规划而规划”,它强调的不仅仅是静态的结果,更关注动态的规划及其实施过程。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过程,而不是一种结果。 第三、从时限上看:学校发展规划往往是学校三到五年的远景规划。其意义在于通过学校发展设计,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余下全文>>

二:如何撰写幼儿园3-5年发展规划

一、生源目标。

二、赚多少钱。

三、家长及孩子认同度。

四、员工数量及福利。

从园务管理、园所建设、师资培养、课题开发、家长工作等方面作规划,也就是五年内在诸多方面计划要实现的目标。

例子:

阳山县第一幼儿园三年发展规划

一、幼儿园发展现状分析

(一)幼儿园基本状况:

阳山县第一幼儿园前身为“阳山县直属机关幼儿园”,创办于1956年,1992年更名为“阳山县第一幼儿园”,至今已有57年的办学历史,是一所由县教育局主管的全日制公办幼儿园,2007年,乘着县城教育资源大整合的东风,我园得以搬迁到现址按省一级标准重建和配备,并于2008年12月评为清远市一级幼儿园,2012年1月评为广东省一级幼儿园。

幼儿园现有18个教学班(其中14个全日班,4个半日班),在园幼儿580人,教职工72人(其中在岗在职53人,从乡镇中小学富余师资借调到幼儿园的教师13人,临聘职工6人)。

我园占地面积为6870M2,园舍建筑面积为5686M2,户外活动场地面积为2666M2。各功能场室齐全;幼儿活动用房、室内外活动、办公以及生活设施一应俱全,各种设备、设施满足保教工作需要。

幼儿园的生源主要来自居住在城北地段的幼儿,也有部分来自城南居住(城北户口)的幼儿,独生子女占95%,父母双方都有单位,但近几年,随着城镇化建设的推进,父母出外打工,由老人照顾的留守儿童,占全园幼儿的15%左右,家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二)幼儿园发展现状分析

优势和机遇

1、领导班子与管理:

幼儿园有正副园长3人,其中正园长1人、副园长2人。

园长、党支部书记:邓丽芳,幼儿教育小学高级教师(副高级),教育管理专业本科学历,广东省新一轮“百千万人才培养工程名园长培养对象”,2012年度的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清远市督学,清远市第五次党代表,阳城镇现任人大代表;主持幼儿园全面工作。

副园长、工会主席:唐湘艳,幼儿园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阳山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名教师,分管后勤、安全和工会工作。

副园长:梁海燕,幼儿园高级教师,本科学历,阳山县优秀教育工作者,县名教师,分管日常保育教育工作。

幼儿园班子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分工明确,沟通协作良好,运转效能良好。幼儿园有中层管理人员6人,她们都是兼管班上工作和管理本级组的各项工作,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对幼教的热诚,协调能力好,服务意识强,教职工对幼儿园的管理效能满意度高。

2、师资队伍:

我园现有专任教师47人,其中有38人具有幼儿园高级教师职称、4人有幼儿园一级教师职称;3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有38人,占全园专任教师80.9%,教师队伍中坚力量强大。我园是一所公办园,教职工的工资均由财政拨款支付,这是幼儿园办园的强大经济后盾,教师队伍稳定、团结合作、经验丰富、责任心较强。

3、保教工作:

我园创办于1956年,已有57年的办园历史,时间较长,在行政管理与保教工作有扎实的基础和深厚的经验沉淀,社会信誉高;近五年,幼儿园先后获得“广东省一级幼儿园”、“广东省巾帼文明示范岗”、“广东省学前教育协会实验基地”、“清远市南粤女职工文明岗”、“清远市无吸烟先进单位”、“县五年教改先进单位”、“县先进党支部”、“县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县文明标兵单位”、“县模范职工之家”、“县五四红旗团支部”等荣誉称号;并获得2008至2012年度连续5年阳山县中小学(幼儿园)工作实绩考评一等奖;多次获阳山县教育糸统党委组织工作一等奖;2012年,我园申报的课题《在建构游戏中培养幼儿交往合作能力的研究》和《幼儿园晨间体育游戏活......余下全文>>

三:2015年国培计划农村中小学实践与研修方式与内容

教师厅〔2015〕2号

教育部办公厅 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

http:// sxzxwxyz2015.e.px.teacher.com.cn/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财务局:

为进一步推动教师培训综合改革,提升培训质量,现就做好2015年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下简称“国培计划”)实施工作提出如下要求:

一、明确工作重点,做好整体设计

2015年起,“国培计划”主要面向乡村教师,采取顶岗置换、送教下乡、网络研修、短期集中、专家指导、校本研修等有效方式,对教师进行专业化培训。各省要按照“国培计划”——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分批遴选项目县,分步扎实推进项目实施工作。

各省要组织力量深入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教师培训机构和乡村中小学幼儿园一线,采取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座谈与访谈等方式进行全面细致专项调研,重点把握本地乡村教师队伍整体状况、乡村教师培训工作开展情况、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水平、乡村教师学习方式和乡村教师发展路径等。通过专项调研,明确乡村教师培训工作的薄弱环节,找准乡村教师发展短板,摸清乡村教师培训需求,明确2015年中小学教师培训和幼儿园教师培训的覆盖范围、培训规模、重点任务、推进步骤、管理举措和保障措施等,做好项目整体设计。

二、优化项目设置,精心研制规划方案

“示范性项目”以培训团队打造、骨干教师高端研修、紧缺领域教师培训为重点,创新培训模式,加强优质资源建设。“中西部项目”和“幼师国培项目”主要针对乡村中小学教师和幼儿园教师需求,实施培训团队置换脱产研修、送教下乡培训、教师网络研修、乡村教师访名校培训、乡村校园长培训等五类项目。要加强紧缺领域和薄弱学科教师培训,开展书法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校园足球师资培训。

各省要根据本地实际,进一步细分培训对象,细化项目设置,精心研制项目规划方案。明确各子项目的培训目标、培训对象、培训内容、培训方式、实施要求等内容,规范指导院校(机构)及区县的项目申报、实施和考核评价等工作。

三、择优遴选培训机构,提升培训实效

为确保项目落地,由高等学校、具备资质的公办民办教师培训机构、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和优质中小学幼儿园协同申报国培项目。高等学校须整合校内培训资源,建立与县级教师发展中心、优质中小学幼儿园的合作机制。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应实现与教师培训机构、教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改革完善项目招投标机制,将周期招标与年度报审相结合,对绩效考评优良的单位实行2-3年周期招标制,同时实施年度末位淘汰,调整比例原则上不少于20%。

培训任务承担院校(机构)要科学诊断教师培训需求,分类、分科、分层设计递进式培训课程,以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为重点,开展主题鲜明的培训。将师德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信息技术应用作为培训必修内容。有效利用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切实推行集中面授、网络研修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混合式培训,促进教师学用结合。

四、加强监管评估,确保培训质量

国家完善国培机构资质标准,采取大数据评估、学员网络匿名评估、专家抽查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对各地项目实施过程及成效进行监管评估。各地要依据相关标准,细化培训方案与培训课程评审,严把入口关。依托现有资源,建立项目实施过程监管与绩效评估信息化管理系统,全面监控培训过程,有效开展培训绩效评估。建立培训绩效公开制度,将评估结果作为项目县和培训机构遴选及调整的重要依据。

要根据国家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合理配置“中西部项目”和“......余下全文>>

四:谁有政府“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

告,请各位代表审议,并请全国政协委员提出意见。

一、“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回顾

“十一五”时期是我国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这五年,我国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提高。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胜利完成“十一五”规划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国民经济迈上新的台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9.8万亿元,年均增长11.2%,财政收入从3.16万亿元增加到8.31万亿元。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超级计算机等前沿科技实现重大突破。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这五年,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进步。城镇新增就业5771万人,转移农业劳动力4500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分别实际增长9.7%和8.9%;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健全。

——这五年,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实现新突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去年对外贸易总额达到2.97万亿美元,开放型经济水平快速提升。

——这五年,我国国际地位和影响力显著提高。我们在国际事务中发挥重要的建设性作用,有力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全方位外交取得重大进展。我们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实现了中华民族的百年梦想。

这些辉煌成就,充分显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展现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力量,极大增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增强了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必将激励我们在新的历史征程上奋勇前进。

五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我们注重把握宏观调控的方向、重点和力度,牢牢掌握经济工作的主动权。“十一五”前期,针对投资增长过快、贸易顺差过大、流动性过剩,以及结构性、输入性物价上涨等问题,采取正确的政策措施,有效防止了苗头性问题演变成趋势性问题、局部性问题演变成全局性问题。近两年,面对百年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们沉着应对、科学决策,果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坚持实施一揽子计划,大规模增加政府支出和实行结构性减税,大范围实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和加强科技支撑,大幅度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坚持扩大内需的战略方针,采取鼓励消费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增加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收入,消费规模持续扩大,结构不断升级。实施两年新增4万亿元的投资计划,其中,新增中央投资1.18万亿元。保障性安居工程、农村民生工程和社会事业投资占43.7%,自主创新、结构调整、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占15.3%,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占23.6%,灾后恢复重建占14.8%。政府投资引导带动社会投资,国内需求大幅增加,有效弥补外需缺口,较短时间内扭转经济增速下滑趋势,在世界率先实现回升向好,既战胜了特殊困难、有力地保障和改善了民生,又为长远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毫不放松地做好“三农”工作,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中央财政“三农”投入累计近3万亿元,年均增幅超过23%。彻底取消农业税和各种收费,结束了农民种田交税的历史,每年减轻农民负担超过1335亿元。建立种粮农民补贴制度和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农民的生产补贴资金去年达到1226亿元。对重点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和临时收储政策,小麦、稻谷最低收购价提高了25%到40%。严格保护耕地。着力推进农业科技进步。粮食产量屡创历史新高,去年达到1.09万亿斤,连续7年......余下全文>>

五:材料一:《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10年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基本实

(1)例如演讲比赛、主题班会、专题讲座等。(要求:活动形式要符合实际,行之有效,能写出两项即可)(2)1、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同时也是一个国家发展创新能力的基础,是开拓、带动、创新先进生产力的重要动力;2、我国的教育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还比较低,高素质人才相对不足,人力资源处于劣势地位。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仍然任重道远;3、国际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要求:能从我国教育现状、教育、人才的重要性三方面作答,言之有理也可,不能从三方面作答,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3)1、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不断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设备;2、改善和提高教师待遇;3、均衡发展城乡教育,加大对农村、乡镇中小学扶持力度;4、落实教育公平政策,让入城农民工子女享受平等的教育;5、加大对教育的管理和引导,不断推进素质教育;6、落实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7、积极贯彻“四个”尊重方针,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等。(要求:至少4点,言之有理均可给分;有创新、建设性、可行性的可加分)(4)1、培养主人翁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树立远大理想,立志报效祖国;2、努力学习,培养创新精神;3、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要求:符合题意均可给分,至少3点)

六:小学生作文《教育均衡发展这几年》

关于推进区域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思考

推动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实现区域教育整体性的现代化已成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教科研机构、学校等的关注焦点,这不仅是区域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拟以上海青浦区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实践为基本依据,简要分析相对发达地区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基本实践与思路问题.

一、基础在哪里?

区域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既不是遥不可及的理想,也不是伸手就可以摘得的果实,要有比较扎实的现实积淀,这个积淀起码包含四个不可或缺的方面:即教育基础硬件的区域内分布基本达到或可确保均等,优质教师资源的校际分布基本达到或可确保均等,各学段教育能够基本得到或可确保衔接,大多数学校有办好优质教育的精神动力.从上海青浦区(相对全国县级行政单位而言,可看作相对发达地区)的现实来看,已具备了实现教育均衡优质发展的基础性条件.

1.有比较前位的发展规划.如2002年,该区就提出了到2010年区域性、整体性实现青浦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并开展了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研究,形成了《青浦区教育现代化行动计划》,并以“目标导向、任务驱动、项目推进、滚动实施”的方式开展了“决策与管理”、“课程与教学”等36个教育现代化实验项目的实践与研究.2004年,出台了《中共青浦区委、青浦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加快推进青浦教育现代化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城乡差别明显缩小,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实现教育发展的均衡优质”的目标.2006年出台的《青浦区教育事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更是把“全面促进教育均衡优质发展,努力办出人民满意的青浦教育”作为根本的指导思路.

2.有比较均等的办学条件.“十五”期间青浦区财政性教育经费年均增长13.3%.2003年以来区域财政性义务教育阶段教育经费拨款占财政支出的比重均超过10%.2006年全区财政性教育经费达到4.98644亿元,比2005年增长11.99%,其中:区级教育经费财政拨款数达25300万元, 同比增长13.96%;镇级教育经费财政拨款数达24564.38万元, 同比增长10.15%.2006年的农村学校初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分别比城区初中、小学多出20元和40元(农村初中880元、小学760元).2007年义务教育阶段生均公用经费财政拨款定额为农村初中980元(城区960元),农村小学930元/年(城区890元).2001年以来,青浦区先后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工程”、“加强初中建设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并先后建成两个现代化的乡镇教育园区,“学前教育标准化建设”已完成近70%的建设任务,基本实现了学校硬件资源的均衡配置.

3.有比较均衡的教师队伍.2001年以来,青浦区“像招商引资一样”斥资2000多万元在全国范围内招聘了以“ 211”大学和省级师范大学毕业生为主的青年教师1800多名,其中1000多名在农村学校从教,有效地缓解了师资尤其是农村师资数量紧缺和结构不合理的矛盾.青浦区教育局坚持“留得住,教得好,冒得出”的思路,使青年教师成为“学历高、活力强、后劲足”的发展性群体.青浦区还相继实施了向农村学校教师名额倾斜的“名优教师培养工程”,共255人的名师、特级教师、教学示范教师、教学能手及教坛新秀成为学校的骨干力量.另外,青浦区自2005年以每年1200多万元的额度实施了“农村学校教师稳定工程”,有效稳定了农村学校教师特别是骨干教师队伍.2003年以来,不仅农村学校教师要求到城区工作的数量大幅减少,还出现了“回流”现象.至2006年底,高中阶段和初中教师本科及以上学历占比分别......余下全文>>

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历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政策制定过程是有中国特色公共政策制定过程的体现。《规划纲要》的政策过程清晰地展示出党和政府政策决策的"内输入"、多路政策精英的联袂决策以及群众路线与民意的广泛深入等特点。《规划纲要》过程的行动意义在于,它展示了党和政府的执政新理念,充分彰显了政策过程中的求真与创新。

八:适合农村语文教师报的课题

一、课题的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每册语文教材是以几十篇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为主体。这些作品是学生学习祖国语言的典范,是识字的有效途径,是学习作文的范例,是了解民族文化传统、拓展知识视野、培养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锻炼思维能力的凭借。“阅读是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课标》语)因此,语文课中,阅读教学占的比重大,用的课时多。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投入的精力大,花费的时间多。因而,人们一提到语文课,往往想得较多的是阅读教学。在有关语文教学研究的论文中,“语文教学过程”往往是“阅读教学过程”的同义语;“语文教学方法”常常是“阅读教学方法”的代名词。这就不难看出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可是,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少语文教师发出“越来越不会教了”的慨叹,这种慨叹也基本是针对阅读教学而发出的。首先是因为在语文教学课堂中集中地反映出一个教师的语文教学理念,集中地表现出一个教师驾驭教材、控制课堂、组织学生、运用教法的能力和水平。其次,阅读课是以一篇篇文章为师生课堂对话的中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课标》语)而且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以文字为媒介的、表达特定思想感情的、有篇章结构的统一整体。每篇文章都富有思想性、情意性和美感性;每篇文章都讲究结构完整、用语准确、表达清楚。语文教师要研究和处理好每篇文章,都要调动多方面的知识储备、全方位的理论素养,甚至教师个人的人格魅力。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既然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的有效性,就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为突破口。纵观我区语文阅读教学。正如杨再隋指出的:“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虚化现象比较普遍,热热闹闹走过场,认认真真搞形式,语言训练不到位,不落实。难认的字不多念几遍,难写的字不多写几次,该解释的词不解释,该辨析的词不辨析,该品味的句子不反复品味,该归纳的段意不归纳,至于最基本的句子,篇章知识,标点符号知识更是一溜而过。”这段话讲的也是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因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迫在眉睫。从我们调研的情况看,导致阅读教学低效的因素归纳起来有:目标不明确,对年段阅读目标、课时阅读目标把握不准;不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特别是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一讲到底,一问到底充斥课堂;泛读、滥读比比皆是,只一味的读,没有层次、没有点拨、甚至没有要求;不重视对教材进行有机整合。基于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们提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二、课题的界定教学的有效性是指有效率的教学,即指在一定的教学投入(时间、精力、努力)内带来的最好教学效果的教学,是卓有成效的教学;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一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是指在40分钟内教师优化教学过程,创造性地整合、使用教材,促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三、课题研究的对象和内容(一)研究对象小学一至六年级学生。(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该课题将紧紧围绕《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教学的具体要求进行研究,切实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为了提高研究的系统性与针对性,拟分学段重点进行如下研究:低段:1、阅读兴趣的培养;2、预习习惯的培养;3、随文识字能力的培养;4、认真倾听习惯的培养。中段:1、抓关键词句理解课文能力的培养;2概括能力的培养;3、质疑能力的培养;4、积累好词佳句习惯的培养。高段:1、略读、浏览等读书能力......余下全文>>

九:关于十三五规划,2016年两会精神中的有关教育与幼儿教师就业形式有关资料

长远来看,农村学校还应该谋求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如此种种,都可促使农村教师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教育话题是每年“两会”的热点,今年委员、代

表们普遍将重点放在农村教师群体上,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刘长铭等多位委员提出要提高农村教师工资,在此基础上汤建人委员还建议从基层选拔农村教师。

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呼吁早已有之,客观地说目前农村教师收入确实相对较低。刘长铭委员提到,大学生到农村支教的政策,结果是农村学校成了他们的毕业入

职训练班。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农村学校不足以留住优质人才,教育质量也就得不到保障。委员们提出的两个建议中,选拔基层教师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教师

流失问题,但提高待遇显然更为关键,毕竟即便是基层的教师,在考虑去留时待遇往往也是重要因素。

近年的国家政策在提高农村教师待遇方面作出了一定的努力,今天之所以还有委员就这问题提出建议,主要是因为政策覆盖面不广,力度不够大。现今谈论这一

问题时,主要涉及政策具体落实层面,比如说,到底多高的工资,才能吸引教师人才去农村?东北师范大学农村教育研究所前些年做了一个报告,结果显示,如果工

资达到4001-5000元,88.07%的大学生都愿意下到农村。建议提高农村教师待遇的委员们在今年“两会”上普遍未说出具体数额,全国政协常委、复

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建议成倍提高,而刘长铭委员则建议大幅提高农村教师工资,而补助标准则要明显高于城镇教师。这样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参照国外经验,不少发

达国家乡村教师的收入甚至要高于城镇地区,目的就在于吸引优秀人才。中国要达到这一目标可能有些难,但实现委员们提及的待遇水平目前看来并不难,一些分析

显示财政方面完全可支持政策落实,可以说,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关键是愿不愿意。

当然,在推动改善农村教师待遇的同时,还有必要提醒,教师待遇不高只是农村教育问题之一,在其他条件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提高待遇对于稳定农村教师队伍所能起到的作用恐怕有限。外界总结这

一群体困境时普遍提到两点:一是待遇低,二是缺乏幸福感。前者会影响后者但未必起决定作用。对于教师群体而言,构成幸福感的要件相对多元,除了待遇,教师

的幸福感也与学生的表现有关。而前些年推行的“撤点并校”政策,致使农村学校生源状况不佳,也影响了教师的幸福感,并最终加速了农村教师的流失。农村教师

的困境是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今天要改善这种状况,不应该仅仅强调提高教师收入,学校硬件条件的提升、生源的改善以及教师群体职业晋升机制与城镇教师看齐

同样重要,长远来看,农村学校还应该谋求自身的风格和特色,如此种种,都可促使农村教师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职业。

十:全面进入十三五规划2015到2020年辽宁省特岗教师招聘

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辽宁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2015—2020年)的通知

辽宁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方案

(2015—2020年)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的通知》(国办发〔2015〕43号)精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建设,缩小城乡师资水平差距,让每个乡村孩子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本方案所指乡村包括乡中心区、村庄,所指教师为乡村学校在编在岗教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战略高度认识教师工作的重要性,着重解决当前乡村教师队伍建设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稳定乡村教师队伍,吸引优秀人才在我省乡村学校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带动和促进乡村教师队伍整体水平提高,促进教育公平、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为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作出新贡献。

二、工作目标

解决我省乡村教师职业吸引力不强、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配置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突出问题。到2017年,力争使乡村学校优质教师来源得到多渠道扩充,乡村教师资源配置得到改善,教育教学能力水平稳步提升,各方面合理待遇依法得到较好保障,职业吸引力明显增强,逐步形成“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的局面。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为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师资保障。

三、基本原则

(一)师德为先,以德化人。着力提升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引导乡村教师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乡村教师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重视发挥乡村教师以德化人、言传身教的作用,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确保乡村教育正确导向。 (二)规模适当,结构合理。合理规划乡村教师队伍规模,集中人、财、物资源,制定实施优惠倾斜政策,加大工作支持力度,加强乡村地区优质教师资源配置,有效解决乡村教师短缺问题,优化乡村教师队伍结构。

(三)提升质量,提高待遇。立足省情,聚焦乡村教师队伍建设最关键领域、最紧迫任务,打出组合拳,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标本兼治,提升专业素质,提高地位待遇,不断改善乡村教师的工作和生活条件。

(四)改革机制,激发活力。坚持问题导向,勇于创新,打破制约我省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体制机制障碍。拓宽乡村教师来源,鼓励有志青年投身乡村教育事业,畅通高校毕业生、城镇教师到乡村学校任教的通道,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和充满活力的乡村教师使用机制,形成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四、具体措施

(一)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以下简称“特岗计划”)为抓手,多措并举,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

1.继续大力实施“特岗计划”。省教育厅会同有关部门,逐步扩大“特岗计划”实施规模,提高村小学、教学点特岗教师招聘比例,加大音体美等学科“特岗计划”教师的招聘力度。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特岗教师享受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政策,特岗教师服务期满两年,其所申领的国家助学贷款本金和利息由政府代为偿还;服务期满四年,无国家助学贷款的特岗教师其学费由政府一次性返还。纳入“特岗计划”的毕业生取消见习期,提前定职定级。教师总体超编的地区可待编安置特岗教师。各市、县(市、区)要切实保障特岗教师的待遇及工作生活条件,鼓励和吸引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任教。(省教育厅、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省财政厅、省编委办、各市政府,列......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