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加协会

一:党支部如何抓好产业发展

充分发挥党支部的带头作用,不仅增强了党组织的战斗力和凝聚力,还促进了全镇蔬菜产业的大发展,取得较好成效。

2003年,西丰县平岗镇成立了永得利绿色蔬菜产业协会,该协会以市场为依托,以绿色棚菜生产为重点,在西丰县北部地区迅速发展成为一个经济产业共同体,成为平岗镇农业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据不完全统计,该协会年创造社会效益达6000万元以上。

为进一步促进该协会的健康发展,实现农民致富增收的目的,镇党委政府于2005年6月在该协会组建了党支部,这是我县第一个农事企业党支部,当地农民亲切地称其为建在“大棚里”的党支部。协会党支部成立后,将散落在菜农中的党员集中起来,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企业的发展服好务,形成了企业、协会、支部加菜农的新的经营模式,不仅丰富了企业的管理层次,还提升了协会的政治水准。在具体工作中,党支部将先进的服务理念融入到各种活动中去,广泛开展 “四个一”活动,即:一名党员就是带头扛起A级绿色蔬菜品牌的一面旗帜;一名党员就是带头试种新品种,推广新技术的一颗新星;一名党员就是带头开发新兴产业的先锋战士;一名党员就是在会员家庭受灾面前,勇于组织救灾捐款的慈善家。

同时,结合协会发展实际,党支部还先后开展了以帮助贫困户早日走上种菜致富之路为目标的“扶贫工程”;以提高菜农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为重点的“保险工程”;以全面实施绿色品牌战略为核心的“放心工程”;以加强支部自身建设为基本的“人本工程”等等。通过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极大地提高了支部在协会中的声望。

二:针对装维人员参与随销的要求,制定合理的组织实施方案。

根据万字[20xx]36号文件精神要求,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扩大党在最基层的覆盖面,提高党在最基层的执政能力,结合全镇实际,就进一步加强党的最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党的执政基础,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围绕县委九届三次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进一步在最基层建立健全党的组织网络,切实抓好对党

员的教育管理,充分发挥最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不断增强党的凝聚力、渗透力、影响力和创造力,为全镇改革发展稳定提供强有力的

组织保证和人才保障。

二、目标要求

经过努力,使全镇最基层党的组织建设工作步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在新型农村经济组织、农村外出务工经

商人群、城镇新经济组织(重点是民营经济)和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基层党组织;党员教育管理进一步规范化;在农村种养加销致富能手、优秀外出和外来务工经商青

年和“两新”组织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康有序,最终实现“五有”目标:有健全的党组织网络,有坚强有力的党组织领导班子,有作用发挥明显的党员队伍,有素质

较高的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有完善的党建工作制度。

三、最基层党组织的合理设置

1、行政村党组织的设置

一是将人口多、党员多(168名)的原***村党支部升格为***村党总支,隶属***镇党委。下设西北街、西南街、东沙河街3个党支部。

二是根据外出务工党员多(外出务工党员28名,占全村党员的61),且务工地点较为固定(主要集中在北京昌平)、从事行业统一集中(主要为建筑业)的特点,将原太平湾村党支部升格为太平湾村党总支,隶属***镇党委。下设建筑行业和种养业两个党支部。

是设立榆林沟村党总支,隶属***镇党委。按照“大村帮小村,强村带弱村”的原则,将地域相邻、产业相近(种植业以爆粒玉米、脱毒薯为主,养殖业以育肥牛

为主)的榆林沟、南夭、西沟、西柳林、瓦夭5个村联合设置党总支部。撤消原瓦夭村党支部,原支部党员转入西柳林村党支部管理,其它各村支部隶属总支管理,

支部成员不变。

四是设立西河湾党总支,隶属***镇党委。按照产业相同、资源互补、地域相邻的原则,将庙儿沟、冰河、杀虎沟、醋柳坪、牛儿湾、半打沟、辛夭子7个村联合设置党总支部。原各村支部隶属总支管理,支部成员不变。

五是设立***居委会党支部,隶属***镇党委。***居委会成立以后,各项工作已基本进入正常轨道,设置党组织条件已基本成熟,同时也便于对城镇居民党员的统一教育管理,根据上述情况,设立居委会党支部。

2、“两新”组织中党组织设置

扩大党组织在非公有制企业中的覆盖面,充分发挥企业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按照“先行组建,逐步提高,分类指导”的工作思

路,设置***民营企业党总支,隶属***镇党委。按照民营企业行业类别的不同,民营企业党总支下设3个支部。一是设立矿山行业协会党支部,支部党员包括

全镇所有矿产企业的在职党员经营者及党员职工。二是设立果品行业企业党支部,支部党员包括***果品有限责任公司,***三环果脯厂,张家口市永昌源果仁

食品有限公司三家在职党员经营者及党员职工。撤消原果品厂党支部。三是设立方源奶牛厂党支部,支部党员包括方源奶牛养殖厂党员养殖户及管理人员。四是设立

机械铸造企业党小组,隶属矿山行业协会党支部,党员包括万全县农家乐机械厂,***精工铸造厂两家在职党员职工及党员经营者。撤消原农具厂党支部。

3、产业链上党组织设置

为充分发挥党组织、党员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做大做强产业,增强辐射带动作用,真正形成“支部加协会”、“公司加农户......余下全文>>

三:如何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大工程

你好!这是一篇乳源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五大工程的经验材料,你可以参考下。

近年来,乳源坚持重心下移抓基层、打基础,创新工作方式实施基层党建“五大工程”,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扎实的工作,切实加强全县村级基层组织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县薄弱村面貌得到较大改观,党建示范点建设特色明显,基层支部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农村党员致富带富能力进一步增强,村级干部队伍“发展经济、化解矛盾、党建管理”能力得到提升;机关干部下基层、转作风、听民意、察民情、解民困,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全县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

整治赶超:基层支部增活力

新年伊始,记者在乳源采访时了解到,该县组织部门近年来采取党员群众评议、支部自评、上级党组织评定三结合方式,对全县9个镇102个村党支部进行地毯式摸查,认真为每个支部“把脉会诊”,进行分类定级,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村多策”的原则制定晋位升级方案,全面提升农村基层党支部建设水平。经过两年实践,已对全县31个薄弱村进行整治,创建了党建示范点20个,基层支部普遍实现晋位升级,党组织的战斗力、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在去年11月进行的村级班子换届考察中,全县115个村、社区民主测评支部班子得票“好”占70%以上的有94个,占81.7%;村(居)委会班子得票“好”占70%以上的有87个,占75.7%;党员群众对现任村级班子的反映普遍较好,推荐人选中93.8%仍是现任村“两委”班子成员。

示范点建设特色鲜明。按照“一村一品牌”思路,注重区分不同地域、不同基础党支部的具体情况,采取切合实际的方式方法,加强分类指导,在全县成功打造20多个不同类型、特色鲜明的“精品”和“样版”党建综合示范点。如乳城镇云门村通过成立苗圃协会及其党支部,引导党员能人为村民提供技术和销售指导,成为党员创业带富党建示范点;游溪镇大寮坑村通过党代表带头提议兴建“八一”瑶族新村、带头推动项目落实、完善基础设施,改善群众居住环境,成为党建引领新农村建设示范点;桂头镇杨溪村通过设立“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使村民小事不出村、大事有人帮、办事更方便,成为党员为民服务党建示范点等等。

薄弱村面貌明显改观。两年来,全县先后“拉网式”倒排出31个薄弱村。针对查找出的“软、散、穷、乱”等问题,成立整顿转化工作组,选派“第一书记”,实行“一村一策”,由党群部门帮“软、散”村、经济部门帮“穷”村、政法部门帮“乱”村,对症下药、分类施治。如一六镇东粉村个别村干部年龄偏大,安于现状,谋发展的眼光和激情不够,“两委”班子威信不高、战斗力和凝聚力不强。为了帮其带强班子,驻村工作组协助村“两委”班子建立年初承诺、年内践诺、年终评诺工作机制,对村干部履职践诺过程进行考核监督,用惠民成果来树立威信。通过这种工作机制,东粉村完成大坪到老合掌夫石下等村道硬底化工程、启动了造价超过1000万的高元村50户整村推进工程,目前已完成了规划、设计、拆迁和征地等前期工作。这些民心工程的实施逐步树立了村干部威信,村“两委”干部的战斗力和凝聚力得到提升。洛阳镇月坪村存在“两委”部分干部为民服务的意识不强,“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的问题。为此,镇党委、政府督促村干部不断提升个人业务素质和理论修养,利用镇招商引资的契机,引进乳源卓凯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在月坪村开发建设五彩谷特色农业观光园项目,基地面向当地村民招工,解决了部分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在2013年“8·16”洪灾中,月坪村“两委”干部积极投身抗洪救灾第一线,巡堤坝、疏河道,精心组织,连夜转......余下全文>>

四:张明俊先进事迹

张明俊,男,汉族,44岁,中共党员,安康市汉滨区瀛湖镇天柱山村党支部书记

2002年,34岁的致富能人张明俊被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后,凭着“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仰,紧紧抓住西部开发和退耕还林的良好政策机遇,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狠抓多种经营发展。短短几年时间,全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可喜变化,全年总收入由2002年的560万元增长到2012年的3710万元,人均纯收入由1080元猛增到8310元,500多户村民住进了小洋楼,全村组组硬化公路到户率达85%,入学率、通电率、电视电话入户率达到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100%。

张明俊从上任至今,组织群众累计投劳2万多个,筹资1100多万元,新修村级公路18.7公里,拓宽改造通组进户公路8公里,硬化公路33公里。新修水窖290口,新建饮水工程8处,实施农网改造15公里。抢抓住陕南移民扶贫搬迁的政策及机遇,规划村庄2处,新建房屋190余户。采取支部加公司联协会,党员加农户,产业加基地等模式,集中治理土地1200亩,流转土地发展核桃1500亩,种植莲菜150亩,带动全村新建和改造板栗、核桃等经济林果园3680亩,扶持发展养殖户30户,帮助380多人解决了就业问题。未从村上领过一分钱,一年5000元的个人工资也全部用作公务开支,另外,每年从自己公司的利润中拿出3%作为村上的办公经费;垫资10多万元修建了村支部和村委会办公室,购置了办公用品;个人先后捐资教育、扶贫等公益事业资金达60多万元,为贫困户提供无偿扶助资金30多万元,累计帮扶贫困户200多户,贫困学生50多人。

张明俊事迹得到省市肯定,2004年7月被授予“市级党员致富带头人”和“省级党员致富带头人”; 2006年5月被陕西省委、省政府授予“劳动模范”; 2008年7月被陕西省委授予“郭孝义式的农村党支部书记” ;陕西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安康市二次党代会代表,安康市第二、三届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共汉滨区委组织部将该同志先进事迹被拍摄为《誓让穷山换新颜》专题片,被远程教育全国频道创先争优栏目播出。

五:践行科学发展观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社会调查报告 20分

会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及心态

(一)总体认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立即引起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家战略转轨,推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少数国家因战略调整滞后造成发展缓慢的惨痛教训,适时地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近些年城乡差距的拉大,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购买力不强,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必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搞活农村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从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了两者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城乡一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新农村之“新”,正是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上、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上。总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完全符合农村实际,非常鼓舞人心。他们坚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目标必将实现。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上,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次与五十年代提出的“新农村”概念主要有三个不一样:一是提出的背景不一样。目前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人均GDP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就仙桃市而言,2005年,全市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全市生产总值达153.0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5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亿元,完全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二是内涵不一样。这次的新农村建设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全面。五句话,20个字,紧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命题,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三是目标和要求不一样,这次的目标更明确、更具体。他们认为新农村建设主要体现“五新”上,即......余下全文>>

六:求一篇专科经济管理毕业论文带读书笔记!! 100分

元月18日至21日,我就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进行了调研。采取参观现场、个别走访、召开座谈会等形式,与当地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就新农村建设问题进行了广泛交流和探讨。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认识及心态

(一)总体认识。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立即引起广大基层干部群众的强烈反响。他们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又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第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国家战略转轨,推动我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历史抉择。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转轨变型的关键时期,党中央高瞻远瞩,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以及少数国家因战略调整滞后造成发展缓慢的惨痛教训,适时地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战略部署。这对于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长效机制,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推动我国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化目标迈进,具有十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第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现实需要。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一方面,我国工业由小到大、由弱变强,已经步入了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能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近些年城乡差距的拉大,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障碍。同时,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购买力不强,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快速增长。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确立“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必然从根本上解决长期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从根本上打破长期存在的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从根本上搞活农村市场,从而拉动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

第三,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在认识上的重要升华。其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推动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正好从理论和实践上体现了两者的本质要求。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反映一定时期农村社会以经济发展为基础、以社会全面进步为标志的社会状态;从实践上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系统工程,既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方方面面,也体现了城乡一体的长远发展目标与近期目标的统一。新农村之“新”,正是体现在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求上、体现在建设和谐社会目标上、体现在统筹城乡发展格局上。总之,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群众认为,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完全符合农村实际,非常鼓舞人心。他们坚信,随着城乡一体化的推进,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农民致富、农业发展、农村进步的目标必将实现。

在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理解上,基层干部群众普遍认为:这次与五十年代提出的“新农村”概念主要有三个不一样:一是提出的背景不一样。目前国家已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人均GDP过1000美元,总体上进入了“以工补农,以城带乡,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历史新阶段。就仙桃市而言,2005年,全市总人口148万,其中农业人口104万,全市生产总值达153.02亿元,其中工业增加值达到38亿元,农林牧渔总产值55.6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817亿元,完全具备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物质基础。二是内涵不一样。这次的新农村建设内涵更丰富,内容更全面。五句话,20个字,紧扣科学发展观的时代命题,包含了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政治文明等多方面的内容......余下全文>>

七:社会调查报告的200字范文

大学生社会调查报告

2000年7月22日至7月27日,我随青岛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三下乡队伍来到平度市崔家集镇周家村社会实践。对于从小生活在城市中的我来说,是一次难得的经历。短短的五天时间,感受了浓厚的乡村生活气息,也产生了很多感想。

周家村是远近闻名的文明村,全村耕地面积1550亩,住户面积200亩,230户人家,800口人,其中党员19名。村固定资产120万,村每年平均收入3800元左右。生活在附近乡村中属富裕水平。周村长自74年上任以来,为村里的工作耗尽心血,给村里带来了大量收益,村子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提起周村长,村里的老少爷们儿们都直竖大拇指。

进村后,首先引起我注意的就是有序的道路和整齐的房舍,以及道路两旁那既有经济效益又能美化环境的柿子树,与我想象中的农村有着相当大的区别。待融入到村中去以后,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村里的治安情况相当好。经济上的宽裕和生活上的安宁,使我毫不夸张的用了安居乐业来作为周家村给我的第一印象。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