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病人护理常规

一: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

发热病人的护理发热是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机能之一,小儿的正常体温存在个体差异,特别是新生儿及婴幼儿,因体温中枢发育尚不完善,极易受环境因素影响。通常小儿的体温在36~37度之间为正常。早晨2-6点稍低,下午5-7点稍高也属正常。当体温在37-38度为低热,39-40度为高热,超过40度为超高热。连续发热超过两周为长期发热。家庭的一般护理包括:(一)环境:清洁、安静,温度在18-20度,每天至少通风一次(可暂时将患儿移至其他房间)以减少病菌在空气中的浓度。尽量减少亲友探视,防止交叉感染,同时也有利于患儿休息。(二)体温观察: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高烧患者1-2小时测一次。(三)特征观察:观察精神状态、面色、呼吸、是否有皮疹,腹泻患者可留大便标本做化验。(四)用退热药的观察:用药后40分钟测体温,以观察用药效果。如果出现大汗淋漓、面色苍白、软弱无力等虚脱现象,应及时喂糖水,并与医生联系。(五)饮食: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食或半流食,保证足够的水分供给。(六)衣服:发热的患儿衣服不易过厚,特别是婴幼儿裹的不可过紧,否则就会影响散热,使体温降不下来。(七)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使患儿感到舒适。(八)物理降温:是一种可以反复多次使用的、安全有效的降温措施。可用于高热或有高热惊厥史的早期家庭护理。物理降温包括以下几种方式:1.头部冷敷或枕冰袋头部冷敷方法:将冷毛巾敷于头部,待毛巾变暖后更换;枕冰袋方法:将冰袋置于额头上或枕于脑后,若没有冰袋可将冰块放入暖水袋或塑料袋中,如果情况紧急或没条件也可用冰棍代替。注意:冰袋与皮肤之间以毛巾或手绢隔开,以免患儿不舒服或局部组织冻伤。胸部及腹部不可放冰袋以防心率减慢或腹泻。2.温水浴:将门窗关好不可有对流风或直吹的风,室温在24-26度之间。水温应比体温低1度,水量以没至躯干为宜。托起头肩部,身体卧于盆中,以5-10分钟为宜,半小时后测体温。注意:水温不可过冷过热,浴中需加水时应在远离患儿处搅动,病情重或精神、面功、呼吸情况不佳时不可做,浴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3.湿毛巾湿敷:30°左右温水沾湿大毛巾裹住患儿身体10分钟左右,只露出面部及足底注意事项同上。4.酒精浴:30—50%的30°左右酒精,用方纱沾湿后,按全身方向如下:上肢:腋下一侧→上臂外侧→手臂;侧胸→腋下→上臂内侧→手心下肢:一侧髋部→大腿外侧→脚背;腹股沟→大腿内侧→国窝→脚跟注意:(1)胸腹部不擦以免引起心率减慢或腹泻;新生儿酒精浴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2)将皮肤擦至发红为宜;无酒精可用白酒加温水代替。(3)酒精擦浴时动做要清柔,不要将皮肤擦破。(九)药物降温:根据医嘱给患儿适当使用退热剂,以达到降温的目的。口服退热剂:如阿苯片、泰诺林、布洛芬等。注意:所有退热药物必须遵医嘱执行;新生儿不用退热剂(只须打包降温即可);用药后40分钟可测体温,检查用药效果。

二:发热病人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发热病人体温超过38.5摄氏度的话就需要服用退烧药,要多喝热水,也可以配合物理降温:酒精擦腋窝,温水擦全身,这些都可以使用。儿童可以使用退热栓退烧,也饥以服用尼美舒利颗粒。

三:发热病人的护理要点及治疗原则是?

1.发热代谢快,多补水2.优蛋白,易消化饮食,如米汤、绿豆汤,面条、鱼汤3.多休息4.用冰毛巾冷敷额头,加快散热5.空气通畅6.按时吃药或挂滴7.定时测体温,关注体温下降情况,并及时正确处理咨询医生

四:常见的热型有哪些?有何种临床意义?发热的护理评估要点有哪些?

临床上常见的热型有:稽留热;驰张热;间歇热;波状热;回归热;不规则热。

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小时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

驰张热:是指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小时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又称败血症热型。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

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致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天至数天,高热期于无热期反复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

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以上,数天后又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常见于布氏杆菌病。

回归热:体温急骤上升至39℃或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数天后规律交替一次。常见于霍奇金病、回归热等。

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风湿热、肺炎及渗出性胸膜炎等。

五:高热患者的护理措施有哪些

一、一般护理

(1)收集患者资料 了解患者的年龄、性别、全身状况、文化程度,对高热知识的了解程度,评估发热的原因,排除影响体温的生理因素。

(2)降温

高热患者体温一般在39℃以上,应予物理降温或化学降温。物理降温主要有冰袋、冰帽、冷湿敷、乙醇擦浴、温水擦浴、冰水灌肠以及针灸等,应根据病情加以选择。化学降温主要指应用退热药,以抑制体温调节中枢,减少产热,加速散热。30min后必须再次测量体温,将结果记录于体温单上。

(3)保持清洁和舒适

高热患者在退热过程中往往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更换衣被;条件允许应洗头、洗澡以保持皮肤的清洁,但要防止着凉,避免对流风。加强口腔护理,每日早晚应进行口腔护理,饮食前、后均应漱口,观察舌苔、舌质,保证口腔卫生。口唇干燥者可涂以液状石蜡或稀甘油,有疱疹者可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软膏。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加强通风,调整被盖,限制活动等。

(4)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高热病人每4h测1次体温,绘制于体温单上,观察其热型及临床过程,观察呼吸、血压的变化及一些伴随症状。在患者大量出汗或退热时,应注意有无虚脱现象。

二、饮食鼓励

病人进食营养丰富即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肪、易消化的清淡流质、半流质饮食并少量多餐。鼓励病人多饮水,每日摄入量不少于3000ml,必要时按医嘱静脉补充液体。

三、安全护理

高热病人有时会躁动不安、谵安,应注意防止坠床、舌咬伤,必要时用床档、约束带固定患者。心理护理患者在发热期间会有寒战、面色苍白、头痛、出汗等导致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护士应经常巡视患者,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作好心理护理。对于长期高热的患者更应该注意其心理反应。健康教育针对患者的病情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给予相关的知识教育。

六:在护理病人过程中,观察发热类型的目的是什么

根据发热类型,我们大致可以对疾病作一些判断,如稽留热多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驰张热多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间歇热多见于疟疾,不规则热多见于流感,癌性发热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