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防灾减灾方案

一:有关于学校的地震防灾预案怎么做?

学校地震应急预案

地震灾害是人类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之一,其突发性强,破坏性大,对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构成了巨大威胁。为了保证破坏性地震临震预报发布后,迅速全面地做好各项抗震救灾准备工作及破坏性地震发生后,高效、有序地开展应急自救工作,最大限度地减轻地震灾害,减少人员伤亡,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总则

(一)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防灾减震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国家地震应急预案》、《甘州区教育系统地震应急预案》,制定本预案。

(二)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在我中心学校所属各中小学学校、幼儿园处置发生或可能发生地震灾害的应急活动。

(三)工作原则

1.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工作要坚持“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要本着“内紧外松”的原则,不麻痹大意,不掉以轻心,做到及时发现、及时布置、及时处理。预防和处置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要抓好三个环节:一是地震发生前,要立足防范,掌握主动,加强宣传,从细节抓起,适时演练,提高防范措施和自救技能,增强应急预案的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应急反应水平;二是地震发生后,要迅速反应,紧急疏散,迅速判明性质,并报告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和上级主管部门,同时,依法办事,注意方法,及时果断处置;三是地震平息后,要全面排查,妥善安置,加强协调,形成合力,积极做好灾后重建和教学秩序恢复工作。

2.地震灾害事件发生后,各中小学、幼儿园立即按照预案采取应急措施,全体教职员工要牢固树立“一切为了学生的思想”,在出现公共突发性事件的危机时刻,学校领导和教师,特别是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中青年教师一定要发扬不怕牺牲,勇于奉献,英勇顽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全力保护学生的安全为宗旨开展救援工作。

二、机构和职责

(一)乡中心学校成立相应的防震减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部署、指挥本地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预防和处置工作。

1.乡中心学校防震减灾领导小组

组 长:

副组长:

成 员:各小学(幼儿园)校(园)长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xx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 13xxx2,xxx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13xxxx。

根据地震发生的具体情况,由组长统一指挥,领导小组可以随时调集所属学校人员支援重灾学校,可调用物资,所属学校必须给予全力支持和配合。

2.主要职责:

(1)普及地震知识和抗震救灾应急避险知识;

(2)开展抗震救灾强化宣传工作,提高广大师生抗震救灾意识和识别地震谣言的能力;

(3)接受和迅速执行上级领导和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各项指令;组织实施本预案,发布各项抢险救灾指令、批示、通知等;确定重点救灾地点、范围、部署抗震救灾队伍,实施抢救行动;组织协调各类物资调配供应;收集上报灾情、社情、校情、保证学生安全,维护社会稳定。

三、应急机构

乡中心学校是乡属各中小学学校、幼儿园抗震救灾工作领导机构,负责组织、承办本区域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的重大校园突发性地震事件的具体工作。中心学校财务室负责抢险救援资金的筹集,救助装备的准备工作,办公室负责做好处理地震的后勤保障工作,中心学校各处室负责人,完全小学教导主任、幼儿园副园长负责伤员的救护和防疫的技术准备工作。

各完全小学、幼儿园要成立防震减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预防和处置本校发生的各类突发性地震事件,各处室具体职责如下:

1.校(园)长室必须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强化工作职责,加强对破坏性地震及防震减灾工作研究,完善各项应急预案的制定和各项措施的落实;

2.教导处、政教处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进行地震灾害知识的宣传教育,组织、指导全体师生对防震抗震知识的普及教育,广泛......余下全文>>

二:大学生防灾减灾班级活动策划过程怎么写

有一所桑枣中学.突然间摇摇晃晃,“砰——!”“砰——!”是地震,地震来了!每个学生都在老师的指挥下整齐且没有受伤的情况下走出了教室,来到了操场,只用了1分36秒的时间!结果在多名的学生里面却有一个学生没有到!老师断定那个学生还在教室里面,于是冲进快要倒塌的学校救出那个女同学!因为她受惊过大,所以没有及时的逃跑…… 还有一个14岁的李中俊拿着妈妈给准备的饭盒去上学`结果她一天都没有上学了`老师打电话给她的父母`父母得知后`非常着急`和村民用了3天的时间去找她`结果没有找到`原来女孩脚滑`掉入长达40米的天坑里面的`一场雨水把她淋醒`她得知自己已经昏睡了3天`错过亲人寻找的机会李中俊`饥肠辘辘`找到了父母准备的饭盒`打算从40米的天坑里爬诎去`但是爬上去的时候碰到了许多苔藓`结果无数次掉了下去`……最终女孩抱着一定要活着诎去的精神`爬了出去`晕倒在同学家`…… …… 《知识守护生命》是生动的一课,也是精彩的一课,也是中国青少年成长急需补上的一课。它将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紧密结合,对学生进行避险自救知识教育,教学生掌握避灾的常识和技巧,真正用知识守护生命。 又是新的学年,学校接到教育部向全国的中小学校发文通知,要求全国各地学校组织学生和家长收看将于9月1日央视经济频道(央视2套)播出的视频《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节目。《开学第一课》“知识守护生命”大型公益活动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举办的一次大型公益活动,以生命意识教育为主题,倡议全国的中小学学生每年每学期都进行应急避险教育,新闻视频. 从“汶川灾难进教材”到《开学第一课》,我们仿佛看到中国教育更加美好的明天,我们不禁为中国的教育喝彩鼓掌。这才是与时俱进的教育,这才是孩子们成长成才的春雨,这才是学生们最需要掌握的东西,这才是教育要达到的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开学第一课》教材是生动的一课,也是精彩的一课,也是中国青少年成长急需补上的一课。 对于中国来说,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既有汶川灾难的洗礼,也有北京奥运的体育与文化盛宴。而年对于中国的青少年的成长来讲,这一年里所发生的一切简直就是一部活生生的教材:有生命的敬畏、有文化的魅力、有美丽的情操、有团队的力量、有民族的自豪……这些都是他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经历的教育,也是走向社会必须的素质。知识来自于社会,最终还是要回归于社会。采取这样利用奥运精神和抗灾精神相结合的“第一课”对青少年学生来说,意义深远,影响深刻。这也必将成为孩子们人生中最难以忘记的一课,多媒体视频教材更有说服力,更生动. 《开学第一课》教材让孩子们学会了如何敬畏生命并珍惜生命。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可以让孩子们深切地感受到生命的宝贵,同时也可以感受到生命与生命,人与人之间的血肉亲情。在学会避险知识的同时,更能够提高大家的生命意识,懂得了坚持就是胜利,不但可以培养保护自己生命的意识和能力,更能够让他们如何去尊重别人,尊重生命。开学第一课教材视频生活纪录地震时,我们可爱的同学是如何生存的.任何崇高的品质都是由怀着对生命的敬畏开始,这一课将影响着孩子们的一生,影响这一代人。

三:如何修改防震减灾学校应急预案

不知道的噢

四:跪求防灾减灾班队会的主持方案

活动目的:

1、开展“防灾减灾日”宣传,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和避灾自救能力,保障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建设和谐附小。

2、用表演等形式巩固学生对防灾减灾、守护生命的理解和运用,培养学生自护和救护的能力。

3.形成学习、宣讲安全知识的氛围,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活动形式:小品、快板、知识问答、合唱等。

活动准备:收集有关防灾减灾的资料,编导小品,制作准备道具,节目排演。

活动过程:

主持人:

一、整理队伍

二、活动开始

“防灾减灾、守护生命”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全体立正:出旗——敬礼(奏出旗曲)——礼毕。

全体唱队歌。

今天我们的主题队会一开始,让我们向在汶川大地震中骤然逝去的生命致哀,将那些深陷黑暗的生命照亮,为我们历经磨难的民族积蓄生的力量!请同学们立正,向汶川大地震死难同胞默哀一分钟。默哀完毕!

汶川大地震留着我们的感动太多太多了,下面请听诗朗诵《生死不离》,让我们重温那震憾人心的感动!

诗朗诵《生死不离》,

生死不离,

你的梦落在哪里。

想着生活继续,

天空失去美丽,

你却等待明天站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的呼喊就刻在我的血液里。

生死不离,

我数着分秒等待你消息。

相信生命不息,

我看不到你,

你却牵挂在我心里。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搭起双手筑成你回家的路基。 生死不离,

全世界都被沉寂,

痛苦也不哭泣,

爱是你的传奇,

彩虹在风雨后升起。

无论你在哪里,

我都要找到你。

血脉能创造奇迹,

你一丝的希望是我全部的动力。

主持人:汶川大地震留给我们的思索太多太多了,生命如花一样美丽,但生命又是如此脆弱!如何珍爱生命,如何防灾减灾,如何创建安全校园,这是我们大家都要思考的问题。是的,提高安全防范意识,消除身边的不安全隐患,是我们为生命上的保险。通过交通安全、消防安全知识的学习,加强防灾减灾的演练,让我们用安全来捍卫我们的生命。下边让我们看一个小品《踢球》,它将告诉我们:生活中经常存在着一些不安全的因素,如果我们稍不注意,就会酿成大祸。

小品《踢球》,

A:哇,好漂亮的球,啥时候买的?

B:前天,是爸爸给我的生日礼物。

A:借给我踢踢吧,只要十分钟。

B:现在?

A:对呀,怎么样,舍不得你的“心肝宝贝”。

B:这可是在公路边,不行呀。

A:没关系,我只在这路边踢,不往路中间踢。

B:好吧!(A、B踢球两个来回)

A:看球!(球被踢到公路中间)

B:怎么办?我的球……

A:没关系,我去捡。

B:算了吧,那么多车,来来往往,我怕……

A:怕什么,你等着。(同学翻越栏杆,向公路冲去,恰好一辆车路过……)

主持人:为了小小的足球,送上一条腿,落个终身遗憾,真可惜!这就是不注意交通安全付出的惨痛代价!

交通安全如此重要,那我们可得牢记交通规则,遵守交通规则。你瞧,咱们班的小交警们出场了,他们将为我们进行交通手势演示,大家可得牢记了。

表演交通手势。

主持人:提高防範减灾意识,创建安全校园。我们要切实提高自己的安全意识,提高风险防范能力。下面我们进行一下安全知识小竞赛。

(五)安全知识小竞赛

主持人: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时,如何从容面对呢?别着急,咱们女生的快板书《逃生自救歌》会给你一个圆满的答案!

(六)女生小快板表演《逃生自救歌》

遇地震,先躲避,桌子床下找空隙,靠在墙角曲身体,抓住机会逃出去,远离所有建筑物,余震蹲在开阔地。

火灾起......余下全文>>

五:怎样防灾减灾?

面对灾害,除了要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应对灾害的具体解决之道。灾害危机难以预测和完全避免,但可以化解,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减少发生、减轻影响。

在经历多种灾害天气的应对和磨炼后,我们从认识到理念,从政策到总体规划等防灾减灾工作正在发生变化:从国家减灾委员会的成立,突发事件应对法等法律的颁布再到《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国家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的相继出台,对灾害应对、抢险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作了规范。

虽然各级应急机制和预案相继建立,各级部门建立了应急机制和应急法制,但预案的时效性、科学性仍不够,多数停留在表面上、形式上。比如,南方发生雪灾,去年、今年东北也发生了雪灾,但很多不该再现的损失和影响仍旧没有避免。

目前各类应急预案的协调联动仍显不足,好多预案做好后就束之高阁,而不是进行持续性和动态性更新,应急预案制定应是一个动态制定、管理和修订过程。首先要对风险进行评估,在制定过程建议广泛吸纳公众参与建言建策,同时要对议案的执行情况作持续性和动态性的评估,只有这样的预案和机制才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防灾减灾需要公众参与

当灾害发生时,最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受灾群众,所以对防灾减灾来讲,不仅是政府的事,也不仅是部门的事,普通社会公民也有责任。防灾减灾需要全社会的参与。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打雷闪电,政府、气象部门有责任提醒公民,但是公众自身也要有防范的意识。比如我们这两年通过对防雷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因雷击伤亡的人数就大幅度下降了,这也是社会参与的有效成果。

减灾从社区做起。中外巨大灾害的救助实践证明,在最初的救援和急救中,社会扮演并发挥着独到的减少人员伤亡、减轻灾害损失的重要角色和作用。我们要逐步形成以社区基层组织为主要组织者的防灾减灾局面,让防灾减灾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除去良好的预案和全社会的参与外,我们不仅仅是依赖外在的技术,还需要提升自我的应急能力。必须区分风险,分别启动应急管理。系统风险考验整个城市管理体系,从水电气热到交通道路都受到考验,所以在制定和启用应急预案时,必须整合全社会的方方面面,调动所有相关部门系统性地解决问题。而要解决极端性灾难风险,关键是提高应急能力。

从知识、经验到手段三方面的能力提升,知识的普及,经验的积累,加上装备、避难场所等手段的配合,就可以做到无论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我们都能及时处置,从而将灾害损失减少到最小。

六:那些措施可以防灾减灾

本世纪末,全球拥有200万以上人口的城市已达110余个,其中有40%位于构造板块边界200公里以内,或靠近过去曾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地区。44个左右的大城市已发生过破坏性地震的就有28个。从1906年的旧金山大地震开始,到1999年为止,死亡人数达50余万,财产损失约3750亿美元,影响经济产值(停工停产、外贸等)1800亿美元。 另外,从联合国人口报告统计来看,有30亿大中小城市居民(其中发展中国家城市占80%)生活在地震危险区中,预计到2035年以前,地震危险区的人口还会增加1倍。 这种状况延续下去只会有增无减,所以做好防灾减灾工作是必须的,应积极有效地计划、实施防灾减灾工作。 怎样才能最有效地开展防灾减灾工作?25个多地震国家都曾采取过各种抗、防、救措施,这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宝贵的经验。 一些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如美国加州圣安德烈斯大断层上的旧金山、洛杉矶等大城市,日本东京地震圈及阪神地震带),已形成地震抗震防灾人员和城市规划人员之间的协作,并在政府指导下,共同采取措施减轻未来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对社会经济的冲击,已经收到一定的实际效果。据估计1994年1月17日洛杉矶7.1级地震,灾害损失减少50%;1995年9月30日墨西哥城7级地震,灾害损失减少了60%。 可借鉴的多地震国家的经验 在实施减灾措施同时,需保持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各国的做法各不相同,如:日本:提高建筑抗震性能、防震演习、快速通信与运输,有效利用地下空间;墨西哥:备用城市通信系统、利用地下空间;美国:整治城市环境(土地利用、活断层调查等),改进建筑物的建筑方式、提高抗震效果,加强地震早期检验系统、快速反应救援、保障运输系统、让"地震的发生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下一次你准备好了吗?"成为公民的生活意识。 此外,多震国家必须具备地震早期预警系统;发展智能建筑,安装强震仪,自救设备、自开自关设备(传震开关,球形避震屋,高层下滑自控,计算机保安);个人、志愿队、社区、军队和政府的快速反应;推广高中低档的救灾工具设施;参观地震现场(编制现场考察-社会经济报表格式);开发建筑物地震测检台;成立社区防震联合培训班;开展小型地震演习,安装警报器;利用GPS、GIS、可视光盘、车载电视系统防灾救灾;高技术设备的防震;计算机系统的防震;生命线系统的防震,包括家庭的、公用设施;散发地震准备手册;购买地震保险,个人、公司都参加;建房要选址抗震,老房要加固,选用地震警报器,购置自救、自保护、逃生器具;群测群防;编制关于城市的、社区的、公司的、工厂的、家庭的、个人的地震抗震防灾规划和准备计划;普及地震理论与应用教材;防灾减灾所用图表汇集;地震预防手册;地震救援自愿组织;地震慈善救济(红十字会救灾统计数据库资料);军队应急响应的经验教训。 究竟该如何做好防灾减灾工作 据统计,从1960年到1997年,主要自然灾害的种类增加了4倍,现有14种;在同一时期经济损失增加了6倍,保险损失共增加了14倍。这种趋势表明,减灾战略和计划比预期中的效率要低。城市在增加,人口在增长,高价值设施在集中,而人的防抗救能力(知识、技术、投资等)在减弱。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战略应表达为要象重视国家安全那样,重视地震安全,增强减灾能力。 从各个国家的防灾减灾行动中可以看出国际间的合作和政府与有关部门的统筹规划是必不可少的。政府可制定从上到下的减灾措施,包括: 建立地震预测预警系统;建立灾害评估系统;建立应急救援系统和建立震后恢复重建系统,把研究、开发和实际应用很......余下全文>>

七:想在以后从事灾害救援一类的工作,上大学应该选择什么专业?特别是防灾救灾方案什么一类的?谢谢! 40分

我去年组织了全区中小学校地震应急疏散演练活动,把疏散方案给你个样本: 襄州区中小学校地震消防应急演练方案(样本) 一、演练目的 通过地震应急演练,在校师生掌握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熟悉震后紧急疏散的程序和线路,确保在地震来临时,地震应急工作能快速、高效、有序地进行,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别是减少不必要的非震伤害。同时通过演练活动培养学生听从指挥、团结互助的品德,提高突发公共事件下的应急反应能力和自救互救能力。 二、演练安排 1、内容: (1)防震安全知识培训 (2)应急避震暨防踩踏室外演练 2、对象:全体学生。 3、时间:2013年5月 日(周几具体时间) 三、演练准备 1、演练前召开动员大会,让学生熟悉应急避震的正确方法,分析应急避震的环境条件,阐述地震应急演练的重要意义,讲明演练的程序、内容、时间和纪律要求,以及各个班级疏散的路线和到达的区域,同时强调演练是预防性、模拟性练习,并非真正的地震应急和疏散,以免发生误解而引发地震谣传。 2、演练前对疏散路线必经之处和到达的“安全地带”进行实地仔细检查,对存在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消除障碍和隐患,确保线路畅通和安全。 四、演练要求 1、不要惊慌,听从指挥,服从安排。 2、保持安静,动作敏捷、规范,严禁推拉、冲撞、拥挤。 3、按规定线路疏散,不得串线。 4、统一穿着校服。 五、演练组织机构设置 1、领导小组 组 长:XXX 副组长: XXX XXX XXX 成 员:XXX XXX XXX XXX XXX 2、领导小组成员职责分工: XXX:负责指挥监督防震防火演练全过程。 XXX:负责协调演练中的各项安全事务, 人员调度。 XXX:负责安排各班级安全疏散路线,各岗位人员职责。 XXX:人员及伤亡统计。 XXX、XXX:后勤保障及救护。 XXX XXX:教学楼内安全指挥。 各班班主任: 给学生讲解防震、防火知识,正确的避震防火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室外指定安全地点清查人数。班主任要自始至终跟队,密切关注演练现场,维护活动纪律,防止意外发生。 信号员:XXX 拍 照:XXX 集合点负责人:(1)学校操场: XXX (2)学校广场:XXX 六、各班级安全疏散路线和顺序安排: 1、X楼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 A、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西侧下至一楼楼厅出西门-------学校操场集结。 B、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东侧下至一楼楼厅出东门-------学校操场集结。。 2、X楼演练各班撤离路线和顺序: A、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西侧下至一楼楼厅出西门-------学校小广场集结。 B、按照X年级(X、X)班、X年级(X、X)班、X年级(X、X)班的顺序沿楼梯东侧下至一楼楼厅出东门-------学校小广场集结。 3、学生撤离到“安全地带”后,各班要清点人数,统计伤亡情况,并将统计数据报告集结点负责人汇总填表,演练结束后集结点负责人向指挥部汇总交表。 4、集结点: 高年级学校操场:负责人 XXX 低年级学校小广场:负责人 XXX 七、教师安全岗位职责安排: 1、班主任职责:给学生讲解防震知识,正确的避震方法,引导学生按照疏散路线迅速离开教室,到达室外指定安全地点清查人数。 (1)“地震警报”发出后,指导学生进行室内避震,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2)“地震警报”解除后,带领学生迅速有秩序疏散到指定的“安全地带” ......余下全文>>

八:人类在防灾,救灾方面可以展开哪些工作?

战略措施1:制订预案,常备不懈

通过在国家、省、市、区以及企事业单位、社区、学校等制订与演练应急预案,形成预防和减轻自然灾害有条不紊、有备无患的局面。应急预案应包括对自然灾害的应急组织体系及职责、预测预警、信息报告、应急响应、应急处置、应急保障、调查评估等机制,形成包含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等各环节的一整套工作运行机制。

不能将预案束之高阁,要通过培训和预案演练使广大群众、灾害管理人员熟练掌握预案,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预案。

居安思危,预防为主。要增强忧患意识,常抓不懈,防患于未然。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常态与非常态相结合。政府应鼓励社区制定紧急防灾预案、开展救灾演练、装备专门的通讯设备在紧急条件下替代常用的通讯方式,并保证必要的紧急储备物资和设施。积极做好装备、技术、人员等方面的应急准备。

战略措施2:以人为本,避灾减灾

以人为本,把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作为防灾减灾的首要任务,最大程度地减少自然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危害。

面对自然灾害,科学防御,从早期盲目的抗灾到近年来主动地避灾,体现了在防灾减灾中的科学发展观。

战略措施3:监测预警,依靠科技

在防灾减灾中坚持“预防为主”的基本原则,把灾害的监测预报预警放到十分突出的位置,并高度重视和做好面向全社会,包括社会弱势群体的预警信息发布。

气象灾害是可以有较长预警时效、较高预测预报准确率的一类突发公共事件,加强灾害性天气的短时、临近预报,加强突发气象灾害预警信号制作工作,加强气象预警信息发布工作,是提高防灾减灾水平的重要科技保障。

要依靠科技,提高防灾减灾的综合素质。通过加强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采用与推广先进的监测、预测、预警、预防和应急处置技术及设施,并充分发挥专家队伍和专业人员的作用,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科技水平。

2005年台风防御工作实践充分体现了现代化气象科技在防台抗台中的重要作用。新一代天气雷达和自动气象站、移动气象台,以及气象卫星等现代化探测手段,提高了对台风的最新动态进行实时监测的能力;数值预报产品,为准确预报台风未来的路径提供了参考依据,使预报员对台风等灾害性天气的预报更有信心、更有把握,为准确超前的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骨干预报员在台风预报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战略措施4:防灾意识,全民普及

社会公众是防灾的主体。增强忧患意识,防患于未然,防灾减灾需要广大社会公众广泛增强防灾意识、了解与掌握避灾知识。在自然灾害发生时,普通群众能够知道如何处置灾害情况,如何保护自己,帮助他人。

政府与社会团体应组织和宣传灾害知识,培训灾害专业人员或志愿者。有关部门通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广播、电视、网络等,广泛宣传预防、避险、自救、互救、减灾等常识,增强公众的忧患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通过开展“防灾(减灾)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村庄”行动,使最基层的社区居民、广大中小学生、企业员工、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民、社会弱势群体增强防灾减灾意识,掌握基本的避灾、自救、互救技能,达到减灾目的。防灾减灾需要从娃娃抓起,把灾害、灾害应急知识纳入中小学教学内容。

有关部门应编写自然灾害防御宣传手册与宣传材料,广泛宣传与普及灾害知识、应急管理知识、防灾减灾知识,提高基层群众参与应急管理能力与自救能力。

社会公众要充分认识灾害预警信息的重要作用,了解各类预警信息含义,在收到灾害预警信息时,根据不同预警信息、不同的预警级别,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需要建立广泛、畅通的预警信息发布渠道。利用广播、电话、手机短信、街区显示屏和......余下全文>>

九: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标准的标准

1.社区居民对社区综合减灾状况满意率大于70%。2.社区近3年内没有发生因灾造成的较大事故。3.具有符合社区特点的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并经常开展演练活动。 (一)综合减灾工作组织与管理机制完善。成立了社区综合减灾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工作机制。负责开展以下工作:1.全面组织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的创建、运行、评估与改进工作。2.组织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排查、编制社区灾害风险地图。3.组织编制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开展防灾减灾演练。4.组织制定符合社区条件、体现社区特色、切实可行的综合减灾目标和计划。5.调动社区内各种资源,确保必要的人力、物力、财力和技术等资源的投入,共同参与社区综合减灾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居民防灾减灾意识。6.组织社区开展综合减灾绩效评审。(二)开展灾害风险评估1.采用居民参与的方式,开展社区内各种灾害风险排查工作。2.明确社区老年人、小孩、孕妇、病患者、伤残人员等弱势群体的分布,针对风险落实了对口帮扶救助人员和措施。3.积极鼓励居民参与编制并知晓社区灾害风险地图。(三)制定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1.预案明确在社区设灾害信息员,开展社区灾害风险隐患日常监测工作,建立健全了监测制度,灾害风险早发现、早预防、早治理的措施落实。2.预案明确了特定手段和方法,能及时准确向社区居民发布灾害预警信息。3.预案明确了领导小组和应急队伍责任人的联系方式,有针对社区弱势群体的对应救助措施。4.预案中有社区综合避难图,明确了灾害风险隐患点(带),应急避难所分布、安全疏散路径、脆弱人群临时安置避险位置、消防和医疗设施及指挥中心位置等信息。5.定期开展应急演练。演练包括组织指挥、灾害隐患排查、灾害预警及信息传递、灾害自救和互救逃生、转移安置、灾情上报等内容。能及时分析总结演练经验和问题,不断完善社区综合灾害应急救助预案。(四)经常开展减灾宣传教育与培训活动1.以国家防灾减灾日、国际减灾日为契机,开展经常性的防灾减灾宣传活动。2.利用现有公共活动场所或设施(图书馆、学校、宣传栏、橱窗、安全提示牌等),设置防灾减灾专栏、张贴有关宣传材料、设置安全提示牌等,开展日常性的居民防灾减灾宣传教育。3.利用广播、电视、电影、网络、手机短信等媒体,经常普及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4.定期邀请有关专家、专业人员或志愿者,对社区管理人员和居民进行防灾减灾培训,适时开展社区间减灾工作经验交流。5.每年印制分发社区各类防灾减灾宣传材料。(五)社区防灾减灾基础设施较为齐全1.通过新建、加固或确认等方式,建立社区灾害应急避难场所,明确避难场所位置、可安置人数、管理人员等信息。2.在避难场所、关键路口等,设置醒目的安全应急标志或指示牌,引导居民快速找到避难所。3.避难场所标有明确的救助、安置、医疗等功能分区。4.社区备有必要的应急物资,包括救援工具(如铁锹、担架、灭火器等)、通讯设备(如喇叭、对讲机等)、照明工具(如手电筒、应急灯等),应急药品和生活类物资(如棉衣被、食品、饮用水等)。5.居民家庭配有针对社区特点的减灾器材和救生工具,如逃生绳、收音机、手电筒、哨子、灭火器、常用药品等。(六)居民减灾意识与避灾自救技能提升1.居民清楚社区内各类灾害风险及其分布,知晓本社区的避难场所及行走路线。2.居民掌握防灾减灾自救互救基本方法与技能,包括在不同场合(家里、室外、学校等)、不同灾害(地震、洪水、台风、地质灾害、火灾等)发生后,懂得如何逃生自救、互帮互救等基本技能。3.居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组织的各类防灾减灾活动。(七)广泛开展社区减灾动员与减灾参与......余下全文>>

十:急!求一篇关于土木工程防灾减灾的论文 3000字左右 30分

17.1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近40年来,每年由气象、海洋、洪涝、地震、地质、农业、林业等七大类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5%,平均每年因灾死亡数万人。此外,经济发展,人口增长和生态恶化,尤其是灾害高风险区内人口、资产密度迅速提高,使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影响范围与危害程度均在增长,成为一些地区长期难以摆脱贫困的重要制约因素。

17.2中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与严重性是由其特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决定的,并与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中国大陆东濒太平洋,面临世界上最大的台风源,西部为世界地势最高的青藏高原,陆海大气系统相互作用,关系复杂,天气形势异常多变,各种气象与海洋灾害时有发生;中国地势西高东低,降雨时空分布不均,易形成大范围的洪、涝、旱灾害;中国位于环太平洋与欧亚两大地震带之间,地壳活动剧烈,是世界上大陆地震最多和地质灾害严重的地区;中国约有70%以上的大城市、半数以上的人口和75%以上的工农业产值分布在气象灾害、海洋灾害、洪水灾害和地震灾害都十分严重的沿海及东部平原丘陵地区,所以灾害的损失程度较大;中国具有多种病、虫、鼠、草害滋生和繁殖的条件,随着近期气候温暖化与环境污染加重,生物灾害亦相当严重。另外,近代大规模的开发活动,更加重了各种灾害的风险度。

17.3中国人民在长期与自然灾害的斗争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制定了“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防救结合”等一系列方针政策。50年代初,组织了大规模的江河治理,逐步建立起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洪、防潮、排涝、灌溉工程体系,使常遇洪、涝、旱灾得到初步控制。70年代中期唐山大地震后,加强了地震灾害监测、预防的组织领导。80年代以来注重了建立健全有关防灾减灾的法律、规划及对自然灾害的管理工作。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中国已初步建立了防御各种自然灾害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支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学科基本配套、门类比较齐全的科技队伍。监测主要自然灾害的台网已初具规模,取得了大批有科研价值的观测资料。对主要自然灾害的形成、发展规律有了一些认识,积累了一定的预测、预报经验,并取得了一批有价值的科技成果,其中一些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对一些重大自然灾害作出了较成功的预测、预报。各项防灾工程的设计施工技术有了一定进步。这些都是今后加强防灾减灾工作,开展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基础。

17.490年代为国际减灾十年。从基本国情出发,中国既难以象一些人口密度低的国家那样采取严厉限制向灾害高风险区发展的策略,也无力在短期内大幅度增加投资来降低灾害的风险度。针对中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与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加强防灾减灾工作的总目标是:

(a)建立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自然灾害综合防治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与法律、行政、经济、管理、教育等手段,提高减灾能力,为社会安定与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可靠的安全保障;

(b)加强灾害科学的研究,提高对各种自然灾害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及时空分布规律的认识,促进现代化技术在防灾体系建设中的应用,因地制宜实施减灾对策和协调灾害对发展的约束;

(c)在重大灾害发生的情况下,努力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防止灾情扩展,避免因不合理的开发行为导致的灾难性后果,保护有限而脆弱的生存条件,增强全社会承受自然灾害的能力。

17.5本章以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洪水、干旱以及其他灾害,如地震、台风、风暴潮、滑坡、泥石流及病、虫、鼠等生物灾害的防治为主要论述对象,并涉及减少由人类活动导致灾害风险加重的问题。对于以人为因素为主的环境公害、......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