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的内容

一:《礼记》内容

《礼记》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

《礼记》这部儒学杂编,内容很庞杂,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有专记某项礼节的,体裁跟《仪礼》相近,如《奔丧》、《投壶》。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分别解释《仪礼》中《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的,跟《仪札》关系最为密切。

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

有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篇。有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就是。

有记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儒行》等,这些篇大都是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论。

有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此外还有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

二:礼记的第一篇内容是

《曲礼》是组成《礼记》的一部分。《礼记》是古代一部重要的汉民族典章制度书籍。曲为细小的杂事。礼为行为的准则规范。“曲礼”是指具体细小的礼仪规范。

内容:baike.baidu.com/...pgqB0K

三:礼记的作品介绍

礼记:是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情况、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它阐述的思想,包括社会、政治、伦理、哲学、宗教等各个方面,其中《大学》《中庸》《礼运》等篇有较丰富的哲学思想。 《礼记》收集文章出处多源,多是战国至秦汉年间儒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仪礼》典籍,是一部儒家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小戴礼记》。与《周礼》《仪礼》合称“三礼”,与《 》《 》《周易》《春秋》。《礼记》的作者不止一人,写作时间也有先有后,其中多数篇章可能是孔子的七十二名高徒弟子及其学生们的作品,还兼收先秦的其它典籍。 《礼记》 的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汉民族礼制、礼仪,解释仪礼,记录孔子和弟子等的问答,记述修身做人的准则。实际上,这部九万字左右的著作内容广博,门类杂多,涉及到政治、法律、道德、哲学、历史、祭祀、文艺、日常生活、历法等诸多方面,几乎包罗万象,集中体现了先秦儒家的政治、哲学和伦理思想,是研究先秦社会的重要资料。《礼记》这部儒学杂编,内容很庞杂,大体上可分成以下几个方面:有专记某项礼节的,体裁跟《仪礼》相近,如《奔丧》《投壶》。有专说明《仪礼》的,如《冠义》《昏义》《乡饮酒义》《射义》《燕义》《聘义》《丧服四制》。它们是分别解释《仪礼》中《士冠礼》《昏礼》《乡饮酒礼》《乡射礼》《大射仪》《燕礼》《丧服》各篇的,跟《仪札》关系最为密切。有杂记丧服丧事的,如《檀弓》《曾子问》《丧服小记》《杂记》《丧大记》《奔丧》《问丧》《服问》《间传》《三年问》《丧服四制》等。有记述各种礼制的,如《王制》《礼器》《郊特牲》《玉藻》《明堂位》《大传》《祭法》《祭统》《深衣》等篇。有侧重记日常生活礼节和守则的,如《曲礼》《内则》《少仪》等篇就是。有记孔子言论的,如《坊记》《表记》《缁衣》《仲尼燕居》《孔子闲居》《哀公问》《儒行》等,这些篇大都是托名孔子的儒家言论。有结构比较完整的儒家论文,如《礼运》《学记》《祭义》《经解》《大学》《中庸》。此外还有授时颁政的《月令》,意在为王子示范的《文王世子》。 曲礼上第一 学记第十八 问丧第三十五  曲礼下第二 乐记第十九 服问第三十六  檀弓上第三 杂记上第二十 间传第三十七  檀弓下第四 杂记下第二十一 三年问第三十八  王制第五 丧大记第二十二 深衣第三十九  月令第六 祭法第二十三 投壶第四十  曾子问第七 祭义第二十四 儒行第四十一  文王世子第八 祭统第二十五 大学第四十二  礼运第九 经解第二十六 冠义第四十三  礼器第十 哀公问第二十七 昏义第四十四  效特牲第十一 仲尼燕居第二十八  乡饮酒义第四十五  内则第十二 孔子闲居第二十九 射义第四十六  玉藻第十三 坊记第三十 燕义第四十七  明堂位第十四 中庸第三十一 聘义第四十八  丧服小记第十五 表记第三十二 丧服四制第四十九  大传第十六 缁衣第三十三  少仪第十七 奔丧第三十四

四:《礼记》中关于天下为公的内容???要原文,全的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位危则大臣倍.小臣窃.刑肃而俗敝.则法无常.法无常而礼无列.无礼列则士不事也.刑肃而俗敝.则民弗归也.是谓疵国.故政者.君之所以藏身也.是故夫政必本于天.肴以降命.命降于社之谓肴地.降于祖庙之谓仁义.降于山川之谓兴作.降于五祀之谓制度.此圣......余下全文>>

五:礼记大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是什么?

《礼记》 它主要是对礼制、礼意的记载和论述。其中涉及秦汉以前的社会组织、生活习俗、道德规范、文物制度等情况,反映了儒家的政治、哲学、伦理思想。这些都是研究古史的重要材料。

《大学》是小戴《札记》的第42篇,同《礼记》中的大部分文字不同,《大学》讨论的是儒学的根本问题,对儒家的政治伦理学说做了贯通性的叙述。《大学》把儒家的成己、成人之学联系起来,并指出了达到成己成人的可行步骤与最终目的,其重点在于阐发“内圣外王”的儒家政治思想。

《大学》的主要内容,朱熹曾概括为“三纲领”与“八条目”。所谓“三纲领”就是《大学》开首所讲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条目”乃是为着实现这“三纲领”采取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八个步骤。以“三纲领”、“八条目”等概括《大学》的内容,主要是朱熹为了突出其“格物致知”的理学思想,但这并不足以作为《大学》思想的原貌。《大学》的主要内容在于阐发儒家内圣外王的政治思想。

六:《礼记 大学》的主要内容和主要思想是什么? 5分

《大学》是《礼记》中的一部,所以亦称《大学》为《礼部大学》。

《大学》主要内容和思想:讲修身、养性、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理论。“大学”即大人之学,亦为未来之君主、栋梁领导天下的必修之学。旧时大学为胶;小学为痒;承办讲学之地为学堂;私立学堂为私塾,教师为先生。

相传《大学》为曾子作,近代许多学者认为是秦汉之际儒家作品。全面总鸡了先秦儒家关于道德修养、道德作用及其与治国平天下的关系。南宋朱熹把《礼记》与《论语》、《孟子》、《中庸》合称为“四书”。

七:《礼记·礼运》内容

礼运   --------------------------------------------------------------------------------   昔者仲尼与于蜡宾.事毕.出游于观之上.喟然而叹.仲尼之叹.盖叹鲁也.言偃在侧.曰.君子何叹.孔子曰.大道之行也.与三代之英.丘未之逮也.而有志焉.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言偃复问曰.如此乎礼之急也.孔子曰.夫礼.先王以承天之道.以治人之情.故失之者死.得之者生.诗曰.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是故夫礼.必本于天.肴于地.列于鬼神.达于丧祭射御.冠昏朝聘.故圣人以礼示之.故天下国家可得而正也.  言偃复问曰.夫子之极言礼也.可得而闻与.孔子曰.我欲观夏道.是故之杞.而不足征也.吾得夏时焉.我欲观殷道.是故之宋.而不足征也.吾得坤干焉.坤干之义.夏时之等.吾以是观之.  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犹若可以致其敬于鬼神.及其死也.升屋而号.告曰.皋某复.然后饭腥而苴孰.故天望而地藏也.体魄则降.知气在上.故死者北首.生者南乡.皆从其初.  昔者先王.未有宫室.冬则居营窟.夏则居橧巢.未有火化.食草木之实.鸟兽之肉.饮其血.茹其毛.未有麻丝.衣其羽皮.  后圣有作.然后修火之利.范金.合土.以为台榭宫室牖户.以炮.以燔.以亨.以炙.以为醴酪.治其麻丝.以为布帛.以养生送死.以事鬼神上帝.皆从其朔.  故玄酒在室.醴盏在户.粢醍在堂.澄酒在下.陈其牺牲.备其鼎俎.列其琴瑟.管磬钟鼓.修其祝嘏.以降上神.与其先祖.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齐上下.夫妇有所.是谓承天之祜.  作其祝号.玄酒以祭.荐其血毛.腥其俎.孰其肴.与其越席.疏布以幂.衣其澣帛.醴盏以献.荐其燔炙.君与夫人交献.以嘉魂魄.是谓合莫.  然后退而合亨.体其犬豕牛羊.实其簠簋笾豆铏羹.祝以孝告.嘏以慈告.是谓大祥.此礼之大成也.  孔子曰.于呼哀哉.我观周道.幽厉伤之.吾舍鲁何适矣.鲁之郊禘.非礼也.周公其衰矣.杞之郊也.禹也.宋之郊也.契也.是天子之事守也.故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祝嘏莫敢易其常古.是谓大假.  祝嘏辞说.藏于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盏斝及尸君.非礼也.是谓僭君.  冕弁兵革.藏于私家.非礼也.是谓胁君.  大夫具官.祭器不假.声乐皆具.非礼也.是谓乱国.  故仕于公曰臣.仕于家曰仆.三年之丧.与新有昏者.期不使.以衰裳入朝.与家仆杂居齐齿.非礼也.是谓君与臣同国.故天子有田以处其子孙.诸侯有国以处其子孙.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是谓制度.故天子适诸侯.必舍其祖庙.而不以礼籍入.是谓天子坏法乱纪.诸侯非问疾吊丧.而入诸臣之家.是谓君臣为谑.  是故礼者君之大柄也.所以别嫌明微.傧鬼神.考制度.别仁义.所以治政安君也.故政不正则君位危.君......余下全文>>

八:《尚书》和《礼记》各自讲了些什么

四书五经是四书和五经的合称,是中国儒家的经典书籍。四书是指《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是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其实本来应该有六经,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但后来亡于秦末战火,只剩下五经。四书为儒家经典,南宋学者朱熹将《礼记》中《大学》、《中庸》两篇拿出来单独成书,和《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据称它们分别出于早期儒家的四位代表性人物曾参、子思、孔子、孟子,所以称为《四子书》(也称《四子》),简称为《四书》。之后各朝皆以《四书》列为科举考试范围,因而造就《四书》独特的地位。甚至宋朝以后《四书》已凌驾《五经》的地位。南宋光宗绍熙远年(1190年),当时著名理学家朱熹在福建漳州将《大学》、《论语》、《孟子》、《中庸》汇集到一起,作为一套经书刊刻问世。这位儒家大学者认为“先读《大学》,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处”。并曾说“《四子》,《六经》之阶梯”(《朱子语类》)朱熹著《四书章句集注》,具有划时代意义。汉唐是《五经》时代,宋后是《四书》时代。《大学》《大学》原本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传为孔子弟子曾参(前505年—前434年)作。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大学》(与《中庸》),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称“《大学》,孔氏之遗书而初学入德之门也”,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大学》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中庸》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按朱熹和宋代另一位著名学者程颐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年-前402年)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论语》《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孔子(前551年——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儒家学派创始人,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有极其深远的影响。《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孔子的学生及其再传学生所记录整理。《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学生言行的一部书。《论语》涉及哲学、政治、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方面,内容非常丰富,是儒学最主要的经典。在表达上,《论语》语言精炼而形象生动,是语录体散文的典范。在编排上,《论语》没有严格的编纂体例,每一条就是一章,集章为篇,篇、章之间并无紧密联系,只是大致归类,并有重复章节出现。到汉代时,有《鲁论语》(20篇)、《齐论语》(22篇)、《古文论语》(21篇)三种《论语》版本流传。东汉末年,郑玄以《鲁论语》为底本,参考《齐论语》和《古文论语》编校成一个新的本子,并加以注释。郑玄的注本流传后,《齐论语》和《古文论语》便逐渐亡佚......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