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我认知偏差来源
如何解释认知偏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不过,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M. G. Haselton)和列托(D. Nettle)认为目前已有的解释难以令人满意,给出的都是表面答案。他们提出了错误管理理论,认为通常的决策不是犯不犯错误的问题,而是犯哪种错误的问题。
二:自我认识为什么会有偏差 详细??
自我概念和自我意象都可能出现偏差,从而使我们认不清自己。自我意象的偏差较少,自我的概念形成也受到他人评价的影响。如果大家都说你是个聪明人,你自己却不以为这么说,说不定哪一天你就会放弃自己的感觉,向舆论投降了。所以那些天天被吹捧的富家子弟个个都以为自己很聪明。反之亦然,如果别人众口一词地说你笨,天长日久你自己也会认自以为你的确是那种人,因为幼年时的你缺少分析判断的能力,不大可能看出别人评价的偏差。自我概念的形成还受到自身体验的影响。比如,有人吃了一次川菜,不爱吃,于是他的自我概念中就加上了一条:“不喜欢吃川菜。”体验相对来说是更为可靠的自我评价,因为它与你吃川菜时,服务员态度不好,或者那个菜馆的川菜不正宗等,都会让你自以为你不爱吃川菜。不可能。一是因为人的认知能力有限;二是因为自我本身是时时变化的,昨天你的自我概念也许是这样的,但是今天的你也许就变了。所以佛家讲“无我”。只有完全放弃自我概念,时时直接按照自己的心灵本体去做,才不会有偏差。但是这对我们一般人来说是难以做到的。所以我们所能做的只有在说“我是... ...”时,要认真地先分析一下,你对自己的观察对不对,有没有其他解释?别人对你的看法对不对,有没有误解你?你体验到的好恶有没有其他原因混淆于其中?此处,每隔一段时间,要重新调整一下你的自我概念。
三:自我探索与自我完善下指出,自我认识的偏差主要有四大表现,以下哪些
一、学习能力 获取、掌握知识、方法和经验的能力,包括阅读、写作、理解、表达、记忆、搜集资料、使用工具、对话和讨论等能力。学习能力还包括态度和习惯,比如活到老、学到老的终身学习的态度和信念。个人具有学习能力,组织也具有学习能力,人们把学习型组织理解为“通过大量的个人学习特别是团队学习。形成的一种能够认识环境、适应环境、进而能够能动的作用于环境的有效组织。也可以说是通过培养弥漫于整个组织的学习气氛,充分发挥员工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建立起来的一种有机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续发展的组织。”在如今竞争的时代,一个人或一个组织的竞争力往往取决于个人或组织的学习能力,因此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对于组织而言,其竞争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多更快。所以管理大师德鲁克说:“真正持久的优势就是怎样去学习,就是怎样使得自己的企业能够学习得比对手更快。” 二、分析能力 把事物的整体分解为若干部分进行研究的技能和本领。事物是由不同要素、不同层次、不同规定性组成的统一整体。认识事物的有效方式之一就是把它的每个要素、层次、规定性在思维中暂时分割开来进行考察和研究,弄清楚每个局部的性质、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局部与整体的联系。做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认识事物和问题。分析能力的高低强弱与三个因素有关,一是个人的知识、经验和禀赋;二是分析工具和方法的水平;三是共同讨论与合作研究的品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性能计算机和各种科学仪器以及新的分析方法的出现和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人们的分析能力。当然,分析能力也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容易使人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忽视从整体上把握事物。因此通常把分析能力与综合能力结合起来运用,将会取长补短,相辅相成。 三、综合能力 强调把研究对象的各个部分结合成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考察和认识的技能和本领。综合是把事物的各个要素、层次和规定性用一定线索把它们联系起来,从中发现它们之间的本质关系和发展的规律。具体讲,综合能力包括三项内容:一是思维统摄与整合,就是把大量分散的概念、知识点以及观察和掌握的事实材料综合在一起,进行思考加工整理,由感性到理性、由现象到本质、由偶然到必然、由特殊到一般,对事物进行整体把握;二是积极吸收新知识,综合能力需要多方面的知识和方法,不断吸收新知识,不断更新知识都是必要的,特别是要学会跨学科交叉,把不同学科的知识、不同领域的研究经验融会贯通,才能更好地综合;三是与分析能力紧密配合,仅有综合能力,也有局限性和片面性,即缺少深入的、细致的分析,细节决定成败,在认识事物时也是如此,只有与分析能力相互配合,才能正确认识事物,实现有价值的创新。 四、想像能力 以一定知识和经验为基础,通过直觉、形象思维或组合思维,不受已有结论、观点、框架和理论的限制,提出新设想、新创见的能力。想象力往往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在创新活动中扮演突出队和急先锋的角色,缺乏想象力很难从事创新工作。 五、批判能力 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学习、吸收已有知识和经验时,批判能力保证人们不盲从,而是批判性地、选择性地吸收和接受,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研究和创新方面,则质疑和批判是创新的起点,没有质疑和批判就只能跟在权威和定论后面亦步亦趋,不可能作出突破性贡献。科学技术史表明,重大创新成果通常都是在对权威理论进行质疑和批判的前提下做出的。 六、创造能力 创造能力是创新能力的核心,它是指首次提出新的概念、方法、理论、工具、解决方案、实施方案等的能力,是创新人才的禀赋、知识、经验、动力和毅力的综合体现。 七、解决问题的能力 包括提出问题和凝练问题,针对问题选择......余下全文>>
四:什么是自我评价偏差?
自我评价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思想、动机、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是自我认识和自我态度的统一。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的个性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五:自我认知偏差和自我完善的社会心理学原理是什么
自我认知就是从个人角度出发看问题。往往不客观,容易出现偏差。走弯路就是经验教训。这样才需要自我完善。完善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必由之路。完善了才可以融入社会。被别人接受,才可以生存和发展。这就是原动力。
六:大学生常见的人格偏差类型包括哪些类型?
大学生是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门人才,然而很多大学生存在各种各样的人格缺陷。大学生常见的10种人格缺陷:
大学生常见的10种人格缺陷
1.焦虑
焦虑是个体主观上预料将会有某种不良后果产生或模糊的威胁出现时的一种不安感,并伴有忧虑、烦恼、害怕、紧张等情绪体验。在这个紧张刺激不断增多、竞争不断增强的社会里。每个人都可能处于一定的焦虑状态。适度的焦虑对于保持生命活力是必要的,这里所说的焦虑主要是指不适当地高度焦虑。
被焦虑困扰的大学生常表现出烦躁不安,思维受阻,行动不灵活,身体不舒服等症状。大学生焦虑主要集中在考试和人际关系两个方面。我国大学生的考试焦虑是对考试的紧张感、自信心缺乏、对考试结果过于担忧、认知障碍等因素造成的,而且女生比男生更易焦虑。一般认为,大学生对人际关系的焦虑与缺乏自信、交往技能差(或自认为差)、自尊心过强等密切相关。
2.自卑
自卑感是对自己不满、鄙视、否定的情感。进入大学后,有些大学生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社交、文体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之中,产生自卑心理。因此,自卑往往是自尊心受挫的结果,没有自尊心也就不会有自卑感,过强的自卑感往往又以过强的自尊心表现出来。有些大学生的敏感脆弱,经不起批评,原因即在于此。
如何才能走出自卑的阴影?对大学生来说,首先要正确认识自己,悦纳自己,人有所长也有所短,有所短也有所长,不要为自己的所短而自卑。其次要进行自信心磨练,将目标定的小些,切合实际些,多积累成功的愉悦体验。再次要确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和立足点,若以强者为标准则可能自卑,因而寻找适合自己的评价标准就显得很重要。俗话说:“人比人,气死人”,理性的比较方式是多与自己作纵向比较而不是一味地与人作横向比较。有了足够的自信心,自卑感就会悄然而退。
3.害羞
害羞在大学生中并不少见。比如不敢在大众场合发表意见,害怕与陌生人打交道,路上见到异性同学会手足无措,见到老师会难为情,说话感到紧张等等。
害羞是一个人自我防御心理过强的结果,他们常常过于胆小被动,过于谨小慎微,过于关注自己,自信心不足。他们特别注意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的形象,总觉得自己时时处在众目睽睽之下,于是敏感拘束,一句话要在喉咙口反复多次,一件事总要左思右想,为此搞得神经紧张,坐立不安。
害羞之心人皆有之,但过分的害羞,不该害羞时害羞,尤其害羞成了一种习惯,则是有害的,它会导致压抑、孤独、焦虑等不良心理状态,还会阻碍人际交往,影响一个人才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可通过有意识的调节来改变:
(1)要增强自信心。许多害羞者在知识才能和仪表方面并不比别人差。美国心理学家J·可奇和W·利布曼的一项研究表明,怕羞的女大学生自以为长得不美,但不相识的男生凭照片都认为她们与那些社交活跃的女生一样动人。因此要正确评价自己,多看到自己的长处。
(2)放下思想包袱,不要过于计较别人的议论。每个人都会说错话、做错事,这并没什么大不了的,没有完美的人和事。即使有人议论也是正常的,俗话说:“哪个人后无人说”,没必要太看重。“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这会使自己变得更洒脱。
(3)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胆量和能力都是锻炼的结果,要敢于说第一句话,敢于迈第一步。上课,开会时尽管坐到前排去;走路时抬头挺胸,把速度提高四分之一;主动大胆地和别人尤其是陌生人、异性、老师讲话;与人说话时,正视对方的眼睛;在高兴时,开怀大笑等等。
4.怯懦
怯懦主要表现为缺乏勇气和信心,害怕可能面临的困难和挫折,在挫......余下全文>>
七:常见的认知偏差有哪些?
所谓认知偏差是指人们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对他人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判断本身与判断对象的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这种原理在课堂教学的师生交往中同样适用。
概述
当教师面对一个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面对不同学生的行为表现时,教师总是基于对学生的基本认知而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内在的教学思维活动与判断,并据此而确定自己相应的教学行为。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社会认知是教师教学行为抉择的基本依据。然而,教师对于学生的认知并不总是正确的。实际上,受认知主体与认知客体及环境因素的制约,教师对于学生的人际认知有时是不正确的,是有偏差的。教学交往中的认知偏差表现在很多方面,其中突出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首因效应所导致
所谓首因效应是指,当人与人接触进行认知的时候,首先被反应的信息,对于形成人的印象起着强烈的作用。简单地说,首因效应即是人对他人的第一印象。首因效应之所以会引起认知偏差,就在于认知是根据不完全信息而对交往对象作出判断的。首因效应一旦形成,就会直接影响到交往中的态度,从而影响到教师的行为。如果一个学生给教师留下一个好的印象,教师则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他可能备加关心和注意,并给予特别的帮助。这就是常说的先入为主。首因效应留下的印象是深刻的,但往往是不准确的或者与现实不相符合的,因而是有偏差的。
晕轮效应导致
晕轮效应也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所常见的一种十分普遍的认识偏见。在认知时,人们常常对所具有的某个特征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关特征,也就是从所知觉到的特征泛化推及其他未知觉的特征,从局部信息而形成一个完整的印象。这就好象晕轮一样,是从一个中心点而逐渐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所以称之为晕轮效应。晕轮效应往往是在悄悄地却又强有力地影响着教师和学生的相互知觉的评价。晕轮效应不仅影响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而且最终可能影响学生的成绩。因此,教学交往中的认知晕轮效应引起的偏差,可能产生一种自我应验的预言。如果教师不消除晕轮效应的认知偏见,那么教师对那些有明显优点的学生存在的不足看不到,对其不足不予纠正;而对那些有明显缺点的学生,则视其是一无是处,找不到优点,这就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其失去前进的方向和动力。
投射效应导致
投射效应是指在认知时及对他人形成印象时,以及他人也具备与自己相似的特性。这种推己及人的情形,在教学交往中也是常见的。如有些教师只是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和学术水平去考虑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学生却难以接受和理解,不过,教师却认为自己是这样理解知识进行思考,那么学生也一定会这样去理解和思考,并据此组织和传递知识信息,其结果必然是导致教学交往上的失败。
近因效应导致
个体对最近获得的信息留下清晰印象,其作用往往会冲淡过去所获得的有关印象。这就是近因效应。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是使个体认知发生偏差的心理因素,只不过个体获得的信息对认知情况的作用条件不同罢了。假如关于某人的两种信息连续被感知,人总是倾向于前一种信息,并形成深刻的印象,这是首因效应。假如人们先知道某人第一信息,隔较长时间后才了解第二个信息,这第二个信息便是最新的。这最新的信息则会给人留下较深刻的印象,这即是近因效应。
蕴含的进化逻辑
如何解释认知偏差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难题。经济学家认为,大脑通常采用简单程序应对复杂环境,因此出现偏差在所难免。而社会心理学家则认为,认知偏差跟自我中心的思维倾向有关,是为了维持积极的自我形象,保持自尊或者维持良好的自我感觉。不过,进化心理学家哈瑟尔顿(M. G. Haselton)和列托(D. Nettle)认为目前已有的......余下全文>>
八:四种常见的归因偏差
1.认知性偏差(1)行动者与观察者行动者对自身原因的分析与旁观者对同一行为的归因分析是不相同的,行动者倾向于强调情境的作用,做出情境归因;而观察者倾向于强调行动者特质的作用,做出内部归因。这种差异是导致归因偏差的最重要因素。例如,某学生考试成绩不好,就学生本人(行动者)来说,他可能以试题太难、范围太广等外在因素来解释考试失败的行为;但就教师(旁观者)来说,他往往以学生不用功、没有做充分的准备,或者素质太差等内在因素来解释这种考试失败的行为。换句话说,对于考试失败,行动者本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外在的、情境的因素,而一般人对于别人的行为所做的归因分析大都是内在的、个人的因素。导致行动者与观察者归因偏差的原因主要有两种解释。第一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着眼点不同。行动者对于自身的行为很难做直接深入的观察,于是,他们的注意力偏重于外在的情境因素;相反,观察者把注意力集中于行动者及其内在因素。 第二种解释认为,行动者与观察者的信息来源不同。行动者对自己过去的行为比较了解,他们的反应会因不同的情境而有所差别,这种信息是观察者难以获得的。旁观者由于对行动者过去的行为方式了解较少,于是,他们往往假定行动者当前的行为方式与过去的行为方式是一致的,于是归因于行动者的内在因素(章志光、金盛华,1996)。(2)显著性与获得性归因中的协变性原则被认为是一种符合逻辑模式的归因。但是,有大量的研究证明,人们在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并不总是按照逻辑来归因,其不符合逻辑的归因表现为利用自我满足的策略来归因。自我满足的策略又由自我夸张和自我保护两种策略组成。在前一种策略下,人们把成功全部归于内部的原因;在后一种策略下,人们把失败全部归于外部的原因。人们自我满足的倾向往往随自我卷入(ego involvement)的深浅而不同,自我卷入愈深,自我满足的程度也愈高。人们为什么有自我满足的倾向? Bradley(1978)认为,人们对自己成功或失败的真正原因虽有正确认识,但为了使别人对自己产生一个良好的印象,他们只好“往自己脸上贴金”,推卸自己的责任。归因中的自我保护倾向还表现为自我设阻。例如,运动员在参加重大比赛前,对自己是否能取胜没有充分的把握,怕万一比赛失利,遭受他人的耻笑和轻视。 为了避免面对这种不愉快的后果,有些运动员可能采取自我设阻的技巧,如赛前故意受伤,故意与队友、家属和教练发生矛盾、冲突,故意忘记带自己习惯用的运动器械(如球拍等)登场,或是制造其他身心不舒适的症状等。这样做是的目的是为将来万一比赛失利时留一条后路,归罪于这些因素,从而减少个人对行为后果所应负的责任。如果有这许多困难存在的情况下,依然能获得好的比赛名次,那么就更能显示个人“功力”的不凡。采取这种自我保护策略的人虽然可以不必面对自己缺乏某种优良特质的难题,但却会减少成功的可能性。人们在归因时具有自我满足倾向的假设是由Miller 和Ross1975年提出来的。但是,研究结果表明,体验到成功的人会把成功归因于诸如努力和能力的内部因素;体验到失败的人当在归因时常有自我保护的倾向,则会把失败归因于某些情境的因素。研究还表明,在客观地确定成功或失败的条件下,被试倾向于用自我满足的策略来选择归因,但在主观地确定成功或失败的条件下,即被试根据自己所理解的“目标实现的情况”来进行归因,则会把失败同时归于内部的原因和外部的原因,认为一方面是由于自己努力不够,另一方面是裁判不公。只是具有自我满足倾向的人更会把失败归于这两种原因中的外部原因,即认为他们自己没有做出极大的努力是由于某些外部......余下全文>>
九: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容易出现哪些偏差
自我意识是人对自己身心状态及对自己同客观世界的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包括三个层次:对自己及其状态的认识;对自己肢体活动状态的认识;对自己思维、情感、意志等心理活动的认识。自我意识不仅是人脑对主体自身的意识与反映,而且人的发展离不开周围环境,特别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制约和影响,所以自我意识也反映人与周围现实之间的关系。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反映形式,是人的心理区别于动物心理的一大特征。 自我意识在个体发展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自我意识是认识外界客观事物的条件。一个人如果还不知道自己,也无法把自己与周围相区别时,他就不可能认识外界客观事物。其次,自我意识是人的自觉性、自控力的前提,对自我教育有推动作用。人只有意识到自己是谁,应该做什么的时候,才会自觉自律地去行动。一个人意识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就有助于他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取得自我教育积极的效果。再次,自我意识是改造自身主观因素的途径,它使人能不断地自我监督、自我修养、自我完善。可见,自我意识影响着人的道德判断和个性的形成,尤其对个性倾向性的形成更为重要。 二、自我意识的结构 自我意识的结构是从自我意识的第三层次,即从知、情、意三方面分析的,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节。 自我认识是自我意识的认知成分。它是自我意识的首要成分,也是自我调节控制的心理基础,它又包括自我感觉、自我概念、自我观察、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自我分析是在自我观察的基础上对自身状况的反思。自我评价是对自己能力、品德、行为等方面社会价值的评估,它最能代表一个人自我认识的水平。 自我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方面的表现。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自尊心是指个体在社会比较过程中所获得的有关自我价值的积极的评价与体验。自信心是对自己的能力是否适合所承担的任务而产生的自我体验。自信心与自尊心都是和自我评价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的意志成分。自我调节主要表现为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活动和态度的调控。它包括自我检查、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检查是主体在头脑中将自己的活动结果与活动目的加以比较、对照的过程。自我监督是一个人以其良心或内在的行为准则对自己的言行实行监督的过程。自我控制是主体对自身心理与行为的主动的掌握。自我调节是自我意识中直接作用于个体行为的环节,它是一个人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重要机制,自我调节的实现是自我意识的能动性质的表现。自我意识的调节作用表现为:启动或制止行为;心理活动的转移;心理过程的加速或减速;积极性的加强或减弱;动机的协调;根据所拟订的计划监督检查行动;动作的协调一致等
十:自我认知的障碍有哪些
【导读】自我认知是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包括自我观察和自我评价。自我观察是指对自己的感知、思维和意向等方面的觉察;自我评价是指对自己的想法、期望、行为及人格特征的判断与评估,这是自我调节的重要条件。自我认知是自我意识的主要内容。人们在自我意识完善过程中,有时不能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我,出现自我认知偏差,甚至造成自我认知障碍。 自我认知的障碍 1、自傲 自傲是过高估计自己的一种自我认知。自傲者以自我为中心,表现出很强的优越感,处处表现自己,对自身的长处无限夸大,炫耀自己、对他人容易指责和怪罪,挑三捡四,盛气凌人。好象自己全是优点没有缺点,别人全是缺点没优点。例如:一位男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习成绩一直很好,又是干部子弟,所以很自得、自傲,但在追求一女生时却被拒绝,这使他遭到沉痛的打击,终日深思不得其解,造成精神分裂症。 2、虚荣 虚荣是指追求虚假荣誉的一种心理状态。这种人把荣誉或引起人们的羡慕、赞赏,作为一种生活目标追求,因而常常不择手段地去猎取荣誉。这种人很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又嫉妒任何比自己强的人,把别人取的荣誉视为对自己的竞争。因此这种人总是使自身处于较强的自束和更强的情感波动之间的矛盾之中,一旦目标、愿望不能达到,就会背上沉重的包袱,压得喘不过气来,造成精神过度紧张。例如:一女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自我感觉比其他女同学都强,可过强的争先拔尖,造成与同学关系紧张,每次选班干部都落选,因而精神刺激很大,夜里经常又哭又笑,并常常哺哺自语,出现异常行为。 3、自卑 自卑是由过多的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体验。有自卑感的人轻视自己,过分看重自身短处,否定自己的长处或长处没有足够的认识,因而常表现出胆怯、畏惧、怀疑、担心被人嫌弃和拒绝,行为中采取逃避方式。形成这种软弱无力的心理品质的原因很多,如生理缺陷、成绩不好,能力差、失恋、社会地位低下等。但是引起自卑的直接原因是受到别人的嘲笑、讥讽、打击。例如:一女生因个子矮小,被同学取笑为"根号2"(根号2等于1.44)。从而产生严重和自卑心理,别人小声说话,她就认为是在议论她矮。长时期的心理压力,使她丧失了生活的自信心,萌生出家当尼姑的想法,后经老师、同学的劝导,没能出家,但又想自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