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教科研工作

一:怎样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没有高的教学质量就没有好的生源,没有好的生源学校就无法生存,在学校之间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教学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校的未来。所以各个学校的领导无不把教学质量的提高当作学校工作的核心,视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那么如何真实有效地开展校本教研呢?我有几点小建议:

1、校本教研不应是宏大科研。

近些年来,由于课程改革的需要,教研方式有了很大的改革。小学教师的任务不是科研,而是行动研究,已成为普遍认同的研究方式。于是,全国上下,很多小学把学校的科研定位在“校本教研”上。建议教师在具体的听课、评课中,变写论文、写某个空泛的课题,为写教学案例、写教育叙事——这真是明智之举。因此,听课,评课,写课,就从“美声唱法”回归到“通俗唱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的水平降低了,相反,唯有如此我们的科研,才是扎根沃土,脚踏实地的实践研究,不是好高骛远不伦不类的嫁接课题。

由于每一所学校的历史文化不同,听课评课的校本教研方式也不同。有的学校教师普遍自觉备课,几乎每堂课都能高质量完成,那么领导者的听课任务一定和一所这方面比较薄弱的学校有所不同;再有,每一所学校教师的专业认识和职业认同感不同,对此教学引领者采取的教研策略也不同。在我们学校,采取的“共教、共评、共写”的校本教研,作为对教师专业尊严的一种唤醒,期待着唤起教师,尤其是语文教师的专业兴趣、专业认同与专业向往。这也是基于郝穴小学背景下采取的校本教研办法。 2、教研必须要有学科领袖。 这里的领袖不是指“特级教师”,更不是行政领导。需要的是真正有执行力、有影响力、有专业水平的教学干部。有质量的“听课、评课、写课”,需要有专业水平又有现代教研文化意识的“核心人物”,换句话说,缺少这样的“核心人物”,“听课”或评课只能流于中庸,甚至平庸。更为重要的是,“核心人物”最好是局内人,扎根与学校教学工作一线,立足于学校精神文化的长远发展,而不应是一个“外来者”,或说“局外人”。今天请一个专家,下一月聘一个人指导课,终究远水解不了近渴。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要培养学科领袖。校长要给这些教学引领者更大的平台,更多的呵护,要出于发自内心的“心疼”。不要只“挤奶”,而不给更好的“草料”,核心人物的诞生一定是“重用”,而不是“使用”中培养出来的。当然,另一个命题是——更需要教师们自觉追求课堂教学艺术的动力,把心思全部用在备课与上课上。

这些年,大家共同的努力,在创造教师专业主体意识觉醒的文化。当然,这种觉醒实现起来并不容易。如果说在教师专业成长道路上,“专业引领者”有很大的期望,那么学校教研文化的“积习”则是永远的敌人。常常耗费心血,动了许多脑筋,但即使建立起了合作共同体,这个号称具有实现“共同发展”的平台,但星星之火最终并不一定能够形成燎原之势。 学校教研,常常由于学校管理诸多因素的影响,束缚了教研引领者的“手”、“脑”,织就了一种没有阳光的缺氧的桎梏的感觉。有些时候,那种心气丧失殆尽的落寞,是一种无法言说的苦闷。但是,作为教学管理者,无论如何你不能想的太多,顾及太多,你必须心无旁骛,挺身而出。只要从学术出发,而不是从“心术”出发,哪怕遇到枪林弹雨,你也坦然前行。 3、有质量的听课与评课,必须体现深入的思考。 没有反思的评课,最多也只能成长为狭隘的经验。通过听课、评课,将出现的问题提出来,共同讨论、解决,这不正是我们所期待的吗? 这么多年的教学经验让我坚定一个信念,一个一心研究教学的教师,哪怕不会和教师们打成一片,哪怕不会和......余下全文>>

二:学校如何开展教科研工作

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我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在旧县中学胜利召开了。会上鉴定专家和主持人就鉴定的课题进行了答辩,徐局长对如何搞好学校教科研工作做了重要讲话。通过聆听学习,结合我校教科室所做的工作,我认为,做好学校教科研工作,就要以学习为先导,以课题为引领,以活动来推进,以制度做保证,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广大教师积极参与教科研的热情,进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以学习为先导,促进教学观念的转变

加强理论学习,促进广大教师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提高理论素养,强化研究能力。我校教科室成立以来,我们首先制定了《佛山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方案》、《佛山中学教师读书活动推荐书目》,同时每两周下发一期校本培训材料。我们将举办佛山中学首届教师论坛大会、佛山中学教科研成果经验交流会等形式转变教师的观念,进行问题研讨,强化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根据校情,编印校本培训教材《教科研通讯》(负责人:张辉)(第一期)一书,帮助教师全面、及时的了解教改信息、动态,提高认识,指导实践。 二、以课题为引领,促进教科研的开展

课题研究,是教科研工作的重要环节,它对教师反思教育教学行为,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提高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从实践中提炼出来的好课题,如提升到一定的理论高度,就具有指导和推广价值。我校共有省市县课题13个,并建立了各级课题群、中青年骨干群、普通教师群等三个教科研群体,把课题研究内化为全体教师的自觉行动。我们围绕全县“有效达标课堂改革”要求,结合我校“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制定了《佛山中学校本课题研究实施方案》。同时又有15个校级课题立项,形成了若干个子课题。让课题研究确实使我校达到在实践中凸显校本特色,在实践中发展教师,在实践中发展学生,在实践中发展学校的目的。同时,我校将在近几年内,以省、市重点课题为依托,带动教科研工作走上新台阶。

三、以活动来推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开展丰富多彩的综合实践活动,以具体的活动加以推进展示学校教科研的成果。我校将以省级课题“综合实践活动课”为突破口,开展好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佛山中学首届个性作文大赛将在五月份举行,校本教材《诗苑的星空》也将在下学期编印完成,我们将利用每天新闻联播前十分钟背熟一首诗,每学期举办一次诗歌朗诵会。我们将注重第二课堂活动,开展各种兴趣小组,让人们在活动中感受到学生优良的综合素质。

四、以制度做保证,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同理,学校教科研如果不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教科研规章制度,也很难调动教师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建立了一整套的教育科研规章制度,如《教育科研管理条例》、《教科室职责》、《科研优秀教师奖励制度》等,此外,学校还制定课题分级管理、课题申报、科研经费拨发、研究资料和科研档案管理等一系列管理办法。这些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使得教科研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从而促进了学校教育科研工作井然有序地开展。

对照先进学校的做法,我们还将在短时间内缩小差距,加强老师们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的意识,把理论学习内化为教师的自觉行动。进一步完善省、市、县、校四级课题网络。我们将以这次参观学习东平县首届教科研成果鉴定大会为契机,吸人之长,补己之短,扎实有效地开展工作,为使我校教科研工作迈上新的台阶而不懈努力。

三:学校教科室的职能、职责有哪些?

学校教科室是学校开展教科研工作的参谋部和指挥部,是学校的中层管理职能部门。其职能主要有四项,职责主要有六项: 一、学校教科室的主要职能 1.管理职能。负责全校教育科研的规划、组织和协调工作,建立和实施学校有关教育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组织开展科研课题的立项申报、过程管理、成果推广转化等工作,负责学校教育科研档案资料的管理。 2.指导职能。组织学校教师学习教育理论,普及教育科研基本知识;指导教师开展课题研究活动,组织开展各种学术交流活动以及校级课题成果宣传推广。 3.研究职能。组织、承担上一级教育部门、科研机构下达的科研任务,并根据教育改革和学校发展的需要,主持或参与课题研究。 4.资讯职能。收集、研究有关教育科研信息,为学校可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供资讯服务。 二、学校教科室的主要职责 1.制定学校科研工作计划,完成学校科研工作总结。 2.普及教育科研基础理论知识,提高教师的教育科研素质。 3.指导教师申报市级以上课题立项,指导并协助课题组开展各类研讨活动。 4.督促课题组将有关资料及时上传市课题管理平台,做好学校课题研究资料的建档、归档工作。 5.制定学校教科研奖励办法,组织全校开展教科研成果的评审、奖励与交流工作。 6.及时完成上级教科研机构交办的有关工作。

四:如何推进学校教科研工作的常态化

正为了实现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 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营造务实高效的课堂教学氛围,积极探究农村学校校本教研的发展规律,我们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盯住课堂教学抓教研,以...

五:如何促进学校教研工作的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提出这样一个公式:教师的成长= 经验+ 反思。毫无疑问,教研活动正是教师集体经验总结、问题反馈、集思广益的良好平台,对教师个人的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有着重大的帮助作用。教育教学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着、变化着的过程,光靠班主任或一、两个老师是不可能驾御好它的,而在经常的,开展正常的教研活动中,老师就可以互通信息,加深感情,建立团队协作精神,形成合力,共同把工作做好。同时,在对外交流的教研活动中,可以引进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就不会固步自封,可以使整个学校整体发展和提高,也可以帮助别人,使其发展,互利互惠。

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的教研活动往往不能达到提高教师能力和解决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目的,成了一项既定的教学任务而已,活动流于形式,教师们也没有积极性。

下面,根据本人的一点认识,简单谈谈我们怎样才能让教研活动具有有效性和实用性。由于我是今年六月份才接手教导主任工作,以下的想法都是我的初步设想,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可能有不足甚至不合理的地方,我将在以后的工作中,边实践边总结,不断提高和完善:

活动前:

出现的问题一:目的不明。主要是主持者选定的研讨主题过于空泛,落不到实处,没有具体的针对性,结果是导致参与者要不是泛泛而谈,就是无话可谈,活动自然谈不上有效性。

对策:教导主任和教研组长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深入到教学第一线,和教师一起去观察、调查,寻找在教师中存在比较普遍的真问题;另一方面又不能就事论事,就问题谈问题。而必须通过认真研究,敏锐地发现问题的实质,从而将问题转换成一个明确的研讨主题,这样才能确保有“物”可研。活动主题不必要搞得“大而全”,“小而精”、“实用”的主题才是确保研讨成功和有效的前提。

出现的问题二:教师积极性不高,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参加。提到教研活动,很多老师会说“我改作业的时间都没有,还搞什么教研啊”、“教育研究是专家的事,我们又不是专家”等等,这一方面是教师认识不够,但最终的根源在于:我们以往的教研活动没有时效性和实用性,导致老师们“不感兴趣”。

对策:要让教师对教研活动“感兴趣”,前提是:一是教研活动必须对教师的成长有帮助,教师感到参加一次活动,让自己有所收获,得到提升;二是能帮助教师解决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和难题。只有“有用”“实用”,才能让教师们及基地参与到教研的整个过程中,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教研活动的有效性。

另外一方面,教研活动的主持人不是活动的主宰者,要把教师放在教研活动的主体地位上,从活动的策划、主题的遴选、活动后的落实、执行情况等都应该尽可能地让教师参与其中,而不是到了召开讨论会时教师才参与进来。正因为教研主题是在教师的参与下共同确定的,教师就清楚地知道了为什么要开展这次教研活动,这次教研活动要达到什么目的,自己应该如何去主动参与,从而也就使教师从“要我参加教研活动”转变为“我要参加教研活动”。教师们对教研活动的来龙去脉都有所了解,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积极性也就发挥出来了。

活动中:

出现的问题一:对主题的研究不够深入:我们的讨论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一个问题的讨论还在进行中,就因为某人一句题外话或一个幽默而偏离了讨论的中心,或者是跳到了下一个主题,导致研究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效果,最后不了了之。

对策 :教研活动是一个科学、严谨的学术讨论会,主持人要牢牢地把握研讨的主基调,善于捕捉发言中的一个个“闪光点”,引导教师们围绕主题不断深入,层层剥离,呈现出问题的核心,并集中大家的智慧,找到解决的办法。

出现的问题二:有始无终:也许有的问题并不是......余下全文>>

六:学校教科研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管理太松

七:教师为什么要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三、教育科研的意义

科学的教育离不开教育的科学。教育发展到了今天,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采用科学的方法去认识教育科研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教育科学研究,已成为深化教育改革,促进教育发展的最重要的力量之一。向教育科研要质量、要效益,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科研兴师之路是我们迎接挑战,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1、加强教育科研是推动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21世纪是社会高速发展、知识不断更新的时代,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更光荣、更艰巨的使命,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优秀合格人才,只有向科研要质量,向科研要水平,向科研要效益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永远领先于先进行列之中,高度重视教育科研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中不可阻挡的一大趋势。教育工作者只有积极投身于教育科研,在科研中求改革,在改革中求发展,在发展中求创新,才能使教育具有旺盛的生机和活力,才能紧扣时代的脉搏,跟上时代的步伐。

2、加强教育科研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需要

教育科研必须以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目的,植根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之中,为学校的教育教学服务。教育科研只有方向明确,内容符合教育教学的要求,并结合各学科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开展科学的、规范的研究活动,才能在学校中真正占有领先的、导向的、最高的地位,才能取得良好的科研实效。

3、加强教育科研是教育决策科学化需要

教育科研以其综合的知识体系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帮助人们观察分析复杂多变的教育现象,并对它做出符合教育规律的鉴别、判断和预测,具有促进中小学校长领导职能的转变和教育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功能,领导决策要达到科学化时刻离不开教育科研。

4、教育科研是学校教育科学化、高效化的需要

现代社会正在走向高智能的信息化社会,他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广泛运用智能工具和各种科学技术来提高人的工作效能和效率。科教兴国正是这一特点的集中反映,表现在科研兴校中就是要坚决屏弃过去那种拼体力、拼汗水、高消耗、低效益的落后做法,存在着只凭经验,不注意科学;只知让学生用功,不讲究指导方法;只重知识传授,不重能力培养;只重智力因素,不重非智力因素;只重投入,不讲究效率、效益等不科学的做法。这些不科学的做法正迫切地等待着人们在教育科研中加以解决。

5、加强教育科研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需要

古今中外教育历史的发展证明,著名的教育家都是从教育实践者中发展而来的。这些教育家都是在自己的实践工作中边实验、边总结、边研究取得成果的。与教育教学工作实际紧密结合的教育科研是造就有作为的教育家和提高广大教师素质的熔炉,当前教育科研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紧密结合,即“科研开路、提高质量”已成为一个趋势,越来越多的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都明确提出“向教育科研要质量”,并结合本职工作学习教育理论,总结教育经验,改进教学方法,进行专题研究,这一良好做法在一些学校已蔚然成风。一个教育工作者,特别是一个教师,不仅应该较为系统地掌握基本的教育规律和从事教育教学的基本技能技巧,还必须掌握关于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理论和方法,积极投身与科研实践,善于通过教育科学活动不断取得教育科研新知识,探索教育科学新领域。这个探索研究的过程,对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6、教育科研是教师创造人生价值的需要

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同时也应该不断的积累经验,丰富成果,改革创新,有所收获。并将自己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对教育规律的认识和教......余下全文>>

八:如何加强教科研工作,促进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校的生存和发展。一所学校要保持持续稳定的发展,必须有比较稳定且较高的教学质量来保证。这些年来,临川四中一直保持着较好的办学效益,主要得益于学校坚持以教育教学为中心,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科研工作,积极推进课改,不断提高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具有我校特色的办学之路。

一、确立“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

坚持“以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之路,建立“教育教学课改——教科研——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是反映时代精神在教育观念上的革命性改革。民主、科学、开放的理念是新课程改革的灵魂,它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倡导学生主动参与,勇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收集信息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交流合作能力。明确课改的目的,在具体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去实践。

实施新课改后,学校的教学将是传授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健全心理的高度结合。因此,教学工作应首先抓好课堂教学与其补充和延伸的科学训练。在课堂教学中,强调教学生治学做人的方法,授人以渔,让学生主动进入角色,进行思考、操作、实践,形成主动的教学场景,产生省时、博得“共振”效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逐步增设各学科的训练环节,强化学生自我训练,鼓励学生进行创新。

坚持不懈地开发学校的教育教学资源。坚持从课改实践中提出课题,进行教学研究,认识和掌握教育教学规律,以各学科的教研课题研究为契机,逐步形成具有特色的教科研攻关,全面提高教育教学力量的教学办学模式。

二、建立健全制度,完善评估机制

确立了“教研推进课改,课改促进教学,教学提升质量”的办学思路。为了保证学校教学改革工作顺利进行,学校经过近几年来的不断探索和总结,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学校教科研工作的规章制度及措施。如临川四中新课程改革实施方案,新课改教师培训计划,教研活动检查制度,教科研成果评定和奖励办法,教学常规检查制度,教师教学情况学生问卷调查方案等等。

依据“以人为本,以发展师生的潜力为主线”为办学理念,学校制定了《教学评价方案》,初步采用多元的、发展性的评价观念对教师和学生进行评价。对教师的评价,结合自己、学生、同事、学校四个方面开展;对学生的评价,设计为“我给自己写评语”、“教学寄语”、“家长评价”三个方面,根据学科的特点细分为一些小栏目,整合学生、教师、家长三方面的评价,是评价力求做到内容的全面性、多样性和动态性。

三、立足教学常规抓教学,开展多样化的教科研活动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抓好常规教学工作是做好教学工作的重点。学校在认真抓好常规教学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推进教改工作,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结合教师的教学实际,积极开展教改和教研工作。

1、开展学习型教研。通过教研组学习,教学设计讨论,学生问题诊断,教师听评课等交流形式,吸引尽可能多的教师参与到课改教研活动中来。

2、开展活动式教研。通过开展各种活动把每一位教师融入到学校教研中去。每位教师每学年按要求必须完成“八个一”活动:读一本课改专著,撰写一篇教学论文,设计好一篇优秀教案,制作好一个课件,命一份符合新课程标准要求的试卷,参加一些课题研究,上好一堂研讨课,分析好一堂课例,做一次学科专题中心发言,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师德师风学习体会。

3、开展专题式教研。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会遇到很多共同的问题,这些问题很难通过个别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解决,这就需要全体教师围绕这些问题,开展专题式研究。学校加强了备课组的集体活动力度,群策群力,随时根据教材内容的特......余下全文>>

九:学校教育科研应该定位在哪里?

学校教育科研的定位在哪里这似乎是一个概念明确但又行动模糊的问题。有教师说,我们也听了不少关于教育科研和教育改革的报告,但在现实教育工作中仍然找不到合适的切入点。这其中固然有观念的提纯品难以被吸收、内化为自身东西的缘故,对教育科研的定位搞不清楚也是一个重要原因。

什么是教育科研比较权威的看法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由于这一观点表述的过于理性化,给这一本来意义彰显的概念罩上了一层神秘的光环,致使不少教师或对教育科研敬而远之,或错误地把教育科研定位在了“获得教育科学规律”的探索上。踏上教育科研的大船但却不知怎样去摇动它,是目前一线教师的普遍心态。比较有代表性的做法一是找不准行动研究的切入点,二是把别人的经验当成一种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现就此谈点自己的看法。

“问题中心”应是教育科研的切入点

与专业研究人员的研究所不同的是,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为解决工作实践中的问题,进而促进学生健康丰富的精神世界的形成为根本目的的一种活动。这是学校教育科研的生命所在。从这个意义上说,从问题到课题应该成为我们开展教育科研的基本思路。由于认识价值有异,这一基本思路在实践中的贯彻受到了一些阻碍。怎样使观念和行动形成高频共振,我认为树立起以“问题为中心”的意识,开展行动研究是其中的关键。

“问题”是一个很宽泛的范畴。工作中我几乎天天都会遇到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怎样正确评价教师、学生,学科教学怎样提高教学效率,怎样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等等。这些问题看起来都很微观、甚至很渺小,因为它小,所以有人就认为这不是教育科研。其实,作为一线教师就是要从这些小问题入手开展研究。微观问题虽小,但小中见大,如研究课堂秩序乱的问题就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研究备课的方法问题就是为了寻求一种能够增效减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中获取更多知识的有效方法。从这个角度延伸开去,我们的研究就是宏观的,离开了微观研究要形成宏观的思辩层次的研究成果就不现实。因此,教师的研究就应该从点滴开始,从行动入手。事实上,教师每天都是生活在问题情境中,有的教师说,我每天都会遇到一些问题,但不知道哪些是需要研究的,哪些是不需要研究的。对这个问题的确定,我认为还要从研究的价值上进行判断。有研究价值的问题一般包括两类:一是探索性的问题,就是把教育理念、教育观念、教育成果转化为具体实践活动时所遇到的问题。如怎样培养学生课堂记忆的习惯,如何合理的、有效的、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等;二是反思性的问题,这是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的教师为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所发现的问题,如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等等。这些问题最终都要在微观的层面上得到落实。因此,学校的教育科研应该立足于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着眼于改进具体的工作。值得一提的是,教育科研虽然把解决问题作为重点,但却并不仅限于对问题的解决,其最终目的是通过问题的解决进一步加强理论上的学习和探索,从而总结出带有一定启发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再用理论引领自己的研究。

别人的经验不一定是能治百病的灵丹妙药

由于学校在学习借鉴一些教育规律、教学模式上的不恰当,使有的教师把运用别人的教育规律和方法作为了一种时尚和追求,工作中遇到了问题不是积极地去想办法解决,而是把这些问题分门别类地浇注在某个模式框架里,企图用别人的经验和方法去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是个较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用一把钥匙开千把锁的线性思维弄出了不少的困惑和尴尬。其实,规律的普遍性和模式的有效性只是相对的,马列主义虽是......余下全文>>

十:教师到底为谁搞教科研

,这似乎不能成为一个问题,但是,从目前学校教科研活动开展的状况和效果看,这还真是成了一个问题。不搞清它,学校教科研活动的效果必然会大打折扣。我经常听到不少学校科研主任和教研组长抱怨学校教科研工作阻力大、难以推动,“领导不重视,教师不配合,出力无效果”,觉得很是委屈。据笔者了解,上述问题在许多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我认为,造成上述局面的原因,主要还是学校领导和教师对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模糊。有的学校领导至今没有搞清楚为什么要让教师开展教科研工作,有的教师至今也没有明白自己为谁搞教科研。目的不明,犹如开车不知方向,何以前行?领导不明白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只会程序性地布置工作,不问效果,下边自然应付了事,教科研工作流于形式是自然的结果。这样的假教科研活动,既浪费了教师的宝贵时间,又败坏了教科研的声誉,其负面影响不可低估。教师不明白教科研工作的重要性,总认为自己是在给学校搞教科研,于是把教科研活动看成是学校强加的额外负担,甚至产生排斥和厌烦情绪。在这部分教师看来,教科研活动可有可无, “我只要把课教好,就万事大吉了”。这种认识的产生有两个客观原因:一是学校的教科研计划和工作安排脱离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实际,对教师的工作没有多大的帮助;二是教研组长的组织管理执行作用发挥得不好,不能科学有效地落实学校的教科研工作计划和安排。这种认识产生的主观原因是教师对教科研工作作用的认识不足,教师缺乏积极进取的创新精神,没有养成自觉学习、研究、交流的工作习惯,满足于按部就班、周而复始的重复劳动,这种不良习惯一旦养成,再要求他们去学习、研究、交流、总结、写作,教师就会很痛苦,当然会产生排斥情绪。现实中还存在另一种情况,学校领导很重视教科研工作,在校本教研上的谋划和投入都有力度,但教师还是不认可,教科研的积极性还是不高,其实问题出在了“落实”上。没有一批能够认可和领会学校意图, 并在行动上坚决执行的教研组长队伍,没有教师的理解、支持和积极参与,再好的教科研计划也只能是一纸空文。那么,如何解决认识问题呢?笔者认为,还是要在引导教师加强学习、提高认识、改变模糊和错误的观念上下功夫。要明确地告诉教师,你不是在为学校搞教科研,也不是在为别人搞教科研,而是在为你自己搞教科研。因为,教师的劳动是创造性的,学习研究对教师来说意义重大,它关系着教师的工作质量,关系着教师本人的前途和发展, 更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可以说,教师研究的高度决定着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高度。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师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需要学习和研究。前不久,笔者看到这样一则消息, 说教育部正在酝酿出台教师教育标准, 领衔起草标准的华东师范大学的一位教授认为,该标准意味着我国师范教育体系要进行大改革, 改革后的师范课程将着重于教师实践能力的提高。从发展看, 教师工作的重心必须从“教会知识”转向“教学生会学知识”, 教师有了标准就对教师提出了基本要求。但反观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现状, 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不读书、不研究、不合作。这种现象正说明了中小学教科研工作的危机和无奈。而这个危机, 实际上是教师自己的危机, 这样的“三不”教师如果还继续拒绝学习和研究必将会被时代淘汰。《建造自己的房子》是笔者曾看过的一则故事, 讲的是有一个上了年纪的木匠就要退休了, 他告诉老板, 他想离开企业,跟妻子及家人享受天伦之乐。老板舍不得这么好的木匠离去, 希望他能在离开前,再盖一栋代表个人水平的房子。木匠答应了,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很用心地盖房子, 工艺做得马马虎虎, 用料很差, 做工也粗糙。木匠完工后,老板来看房......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