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家人的爱教案

一:一年级日记:《家人的爱》100字以下日记大全

。老师,你们教会了我太多太多了,同时,你们也失去了太多太多了,老师,你们为我们付出了一生,我们应该怎样报答呢?因为一路上有你们的教导,我没有迷失方向;因为一路上有你们的关注,我才有了自信与勇敢……你们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你们从事的是太阳下最光辉的事业,祖国因你们而强盛,谢谢你们,老师!有人说,老师是园丁,哺育着花儿;有人说,老师是红烛,照亮了我们,牺牲了自己;有人说,老师是太阳,帮我们照亮前行的路;而我说,老师是无私的雨露,花园中,一朵朵蓬勃向上的花正沾着甘露,灿烂地开放着。老师的教诲净化了我的灵魂,老师的鼓励给了我一片蓝天。一粒种子怎能发芽,一棵小苗为何挺拔,因为有你们——老师的消耗作为代价。

二: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从哪些方面感受家人的爱

教材分析

《家人的爱》是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品德与生活》第一单元的第二课,本课的内容是第一节课内容的延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家人对自己的爱。现在的独生子女多,教材设置这一课是很有必要的。现在父母长辈无私地、无微不至地关心着自己的子女,“而孩子却不能感受到家长的爱,或许会认为父母疼爱自己是应该的,是天经地义的。”所以,通过本课的教学,挖掘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使学生深刻体会家人的所作所为是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体会家长的良苦用心。并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感激和爱。

学情分析

1、现在,孩子是家庭的中心,由于长辈对他们的宠爱与娇惯,使他们很难体会到严格要求对自己成长和对自己将来的好处。通过本课的学习会,让学生反思:家人各方面都宠你、惯你,对自己的害处,从而体会父母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也是为了自己的成长。知道疼是爱,严也是爱,体谅家长的良苦用心。

2、学生习惯了家长对自己的宠爱与娇惯,体会不到到父母对于自己严格要求对自己今后的好处。生活中,学生想用自己的行动表达自己对长辈的爱,家长往往舍不得。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会用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感激。

(2)能把家人的爱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

2、过程与方法:在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通过听、看、想等探索活动,认识家人对自己的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家人的爱。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使学生真正的感受自己生活在爱的怀抱里,形成初步的回报爱的欲望。

(2).从生活的点点滴滴、方方面面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懂得家人对自己疼是爱,严也是爱。

(3)初步培养学生对家庭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家人对自己无私的爱

教学难点:体会家长对自己严格要求背后深藏的爱。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播放《让爱住我家》,学生跟着唱。

(二) 揭示课题:

1、(出示课件小兔贝贝)嗨!我是小兔贝贝,很高兴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故事,你们想听吗?

2、在音乐声中 ,教师讲故事:和蔼可亲的妈妈。

3、揭示课题,齐读课题。

(三) 情感互动:

1、 小兔贝贝穿越时空隧道,拍摄了一些照片。(媒体出示照片,请照片上的学生介绍家人为他所付出的爱)

2、教师自己先讲述小时候家人关爱自己的一件事,然后引导学生讲述家人关爱自己的一件事。

3、家人对我们的关爱不仅体现在学习、培养兴趣爱好、生病时,其实在平时的点点滴滴中都能体现出来,比如,早上起来,家人为你……(四人小组交流一天中家人为你所做的事,推选讲的最好的上台讲)

4、 播放家长录音。(讲述育儿之苦)

5、 听了妈妈的介绍,你最想对你的家人说什么?

(四)导行明理:

1、 辨析:有同学在心里嘀咕,我的家人有时对我可好了,有时对我可不太好,那什么事使你认为家人对你不够好呢?他们到底对你好不好?到底爱不爱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播放动画)(1)爸爸不帮我系鞋带是不是对我不好?他为什么不帮我?(2)妈妈为什么不给我买玩具?(3)奶奶会对我怎么说?(4)你是爷爷的话,怎么对小明说?小明听了爷爷的话会怎么做呢?

2、导行: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呢?你当时是怎么想的?现在呢?(学生讲述:父母要孩子住宿,哭了也不给带回去:作业擦了重写的:练习跳绳的……

(五) 知识延伸:

1、教师:家人疼我们是一种爱,对我们要求严格那更是一种爱,老师祝愿爱能天天住在你的家,我的家,他的家,永远住在我们共同的家吧!(歌曲:《让爱住......余下全文>>

三:如何提高小学生品德教育

如何提高小学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陈晓玲

【内容摘要】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那如何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认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二.整合教学内容,从“书本化”走向“生活化”。 三.关注学生内心体验,激发学习内动力。四.指导学生自主的学习。

【关键词】 品德 课堂 有效性

小学品德学科是一门知识性、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也是一门经验性和体验性的课程。新课程标准指出:“小学品德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就是这种新型的活动课程,为低年级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学生在一种真实的环境中,学会分辨是非,引发道德体验,提高道德认知,从而成为学生道德形成之路上的奠基石。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我们惊喜地发现:教师的教学观念更新了;教学形式丰富了;教学领域拓宽了;知识结构整合了;学科特点突出了。然而,当我们真正静下心来认真分析、探讨这些品德课堂时,就会发现有些课打着新课程的旗号,过分注重形式,盲目跟风,变得肤浅,甚至无效了。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泛滥。品德课上有的时候根据课程内容确实需要一些多媒体课件加以辅助,然而很多品德课堂上把多媒体课件展示当成了该课堂的亮点,课件画面过多,看得人眼花缭乱。学生多数时间在欣赏多媒体带给他们的新鲜感,而留给学生思考和咀嚼、消化的时间较少,大有喧宾夺主的味道。

2.为活动而活动。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体验,纷纷在教学过程设计中都注重了学生活动的设计。然而有些教师却忽略了,每一个课堂活动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他们盲目的在自己的课堂上加上游戏、小品、绘画、唱歌、实验等活动,这些活动确实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但是课后反思才发现,虽然学生快乐了,但他们学到了什么呢?

3、学科整合杂乱。社会生活是综合的,我们的品德教学也是综合的,但有些品德课上语文的、数学的、自然的、社会的、不明来路的一锅煮,品德课堂成了大杂烩,四不像。

我们要提高品德学科的教学有效性,必须聚焦课堂,让学生真正的在课堂上有所收获。那如何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笔者以为应做好以下几点:

一.认真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

新课程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一种行动。我们在品德教学前一定要树立 “为了每个学生充分发展”的价值取向和以课改新理念为出发点的观念,确立好教学目标,走好实施新课程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的起点,它将自始至终贯穿并体现于教学的全过程,起着灵魂的作用。品德课教学目标的确定特别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一定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时既要依据课标,又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立足于学生的学情。其次,每节课的目标要求一定要放在全课、单元、全书,甚至学年的总体教学目标中思考,教学目标要有整体性、针对性、层次性、延续性。其三,要整合时代、社会信息,结合一些道德、法律、心理、自然等内容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要求。其四、教学目标一定要细化,具体可行,不要说些学生无法达到的要求,不要摆花架子,为设计而设计。

教学目标明确后,我们教师才能依据教学目标,整合教学内容。也只有当我们在教学设计时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我们所设计的教学课件和课堂活动才会更好的为课堂服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提高课堂的有效性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整合教学内容,从“书本化”走向“生活化”。

著......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