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德育工作

一: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的五个环节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性教育。如何开辟针对性强、实效性强又适合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德育途径,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健全人格、积极向上精神状态的高素质人才,是基层教育工作者始极探索的重要问题。那么,如何加强学校德育管理的工作,发挥学校德育育人的功能呢? 一、提高教师素养,注重言传身教。 法国大文豪雨果说:“世界上最广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广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广阔的是人的灵魂。”教师要做好学生灵魂的工程师,就必须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 (一)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小学是孩子的启蒙教育阶段,小学生很容易把教师的一切视为自己效仿的榜样。当你要求孩子热爱生活时,你自己首先必须要充满活力与激情;当你要求孩子爱护清洁的时候,要首先搞好办公室卫生;当你要求孩子们对人要有礼貌时,你就不能随便说粗话。 (二)教师应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老师需要主动去接近孩子,关心孩子,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从而影响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大港九小有位很热爱生活的语文蒋老师,当春暖花开的时候,她便组织学生到充满春色的田野采风,师生一同欣赏大自然赐予的七彩和芳香。在活动中,既完成了语文课的有关教学任务,又渗透了德育教育,同时还沟通了师生情、学生情。当“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季节,她也会带领学生去欣赏雪花下的校园。在这样一个个特殊的日子里学生能得到老师的一个眼神、一声赞语,甚至一句批评,都会令他们很感动,对老师的良苦用心、殷殷期望都感悟很深,对老师指出的不足也乐意接受。许多学生、家长都非常喜欢这样的老师。 二、抓好课堂教育,注重学科与德育的整合。 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可采取“以美辅德”的方法。遵循德、智、体、美、劳“五育”相辅相承的客观规律,寓美育于各科教学和活动之中,与其它各育相互渗透、相互促进,这样就可以形成合力,发挥“以美辅德”的功能。 (一)以艺术教育为突破口。音乐教学应根据小学生模仿力强的特点,注意寓思想教育于唱、游之中。在歌词乐曲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中使学生受到思想道德教育;美术教学立足于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把绘画和手工制作结合起来,使教材从平面到立体、从立体到活动,由浅人深,形成系列。 (二)体育本身就是健与美的艺术。勇敢的精神、矫健的动作、健美的体魄本身就是美的表现。体育课教师可以通过健身操等人体运动,让学生获得自我满足的运动美感,使学生在欣赏美的旋律和动作的同时,逐步形成创造运动美的能力。另外体育教学中多开展竞赛,重视培养学生的语言行为规范等良好的习惯,这对学生的审美情操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小学语文学科不仅使学生从一篇篇课文中学到知识,受到教育,而且在审美观上初步形成一种正确的审美判断能力。注重这种启迪和培养,可进一步使学生知道什么东西应该赞美、效仿,什么东西应该憎恨、鄙视。因此课堂上教师应发挥课文中“形象”的感染作用。使学生眼中有形,心中有情,潜移默化地形成正确的观念,养成良好的品质。 (四)“以美辅德”的另一条十分重要的途径是开展各种活动。活动的过程可成为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认识,启迪心灵的过程,为学生把“知”转化为“行”提供实践机会。因此必须重视活动的传统性、时代性、趣味性、服务性和社会实践性。让学生在参与各种活动中,挖掘素材,表现自我。如低年级学生可开展“寻找校园内的美”,中高年级学生开展“美在哪里”的讨论,让学生懂得只有内在美和形式美的统一,外表美和心灵美的结合,才是完整的美。当学生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及相应......余下全文>>

二:小学德育工作具体有哪些

小学德育即学校对小学生进行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属于共产主义思想道德教育体系,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我国学校社会主义性质的一个标志。它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之中,与其他各育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保证人才培养的正确方向,起着主导作用。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

基本内容和要求

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   一、热爱祖国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中国人,尊敬国旗、国徽,认识祖国版图,会唱国歌;初步了解家乡的物产、名胜古迹、著名人物,祖国的壮丽山河、悠久历史、灿烂文化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以及改革开放带来的巨大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感情和民族自尊心、自豪感;知道历史上中华民族曾遭受帝国主义的欺侮和进行的英勇反抗,我国与世界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还有很大差距,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会遇到很多困难,逐步树立长大为建设家乡、振兴中华做贡献的理想;知道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族人民要互相尊重、平等相待,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逐步懂得“祖国利益高于一切”,爱护国家财产,立志保卫祖国,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   二、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现在正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使学生懂得幸福生活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取得的;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和优秀共产党员英勇奋斗、艰苦创业、大公无私、坚持真理、全心全意为人民等高尚品质,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知道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少年先锋队的创建者和领导者,少先队员要接受党的教育,做党的好孩子。   三、热爱人民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我国劳动人民在旧社会受剥削、受压迫,新社会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各族人民共同建设我们的国家;知道我国人民创造了中华文明,了解我国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不畏强暴、热爱和平等传统美德,培养热爱人民的感情;要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向先进人物学习,初步培养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孝敬父母、尊敬师长、尊老爱幼、友爱同学、同情和帮助残疾人、助人为乐、与各族少年儿童、外国小朋友友好相处。   四、热爱集体的教育   教育学生知道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要热爱集体、关心集体,培养集体意识和为集体服务的能力;服从集体决定、遵守纪律、努力完成集体交给的任务,珍惜集体荣誉,为集体争光;在集体中团结、谦让、互助、合作,关心他人,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学习做集体的小主人。   五、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教育   教育学生懂得劳动光荣,懒惰可耻,祖国建设离不开各行各业的劳动,幸福生活靠劳动创造;要热爱劳动,参加力所能及的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和简单的生产劳动,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培养劳动习惯,爱护公物,勤俭节约,珍惜劳动成果;学习老一辈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初步培养......余下全文>>

三:如何开展小学德育工作

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规律,采用言传、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健康成长具有导向、动力和保障的作用。谁都知道少年是祖国的未来,祖国的希望,可是近几年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令人触目惊心。小学的孩子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思想品德逐步形成的时期,但由于年龄小、知识少、阅历浅和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是非观念模糊,对人对事缺乏明辨能力。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很大的模仿性,同时又有很大的可塑性,容易接受外界的各种影响。正如俗话说的嫩枝易弯也易直。因此我认为加强对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任务。德育要从小抓起,从道德修养的过程看,道德判断、道德行为都有一个发展过程,就跟上台阶一样。小学生正处在人生的起步阶段,在此阶段要加强基本的道德品质的培养,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后,再逐步提高理性认识,以理论指导道德行为,并为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打下基础,这对他们的一生怎样做人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把他们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抓住时机开展小学生的德育工作,这是十分有必要的。对小学生开展德育工作可从以下手:一、在班级中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1、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建立良好德育氛围的基础。小学生的心理常常是他喜欢的人,就很认真的听他的话。而要做的这些,教师必须对学生要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爱。以前由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老师以权威的角色出现在学生的面前,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地位,老师是真理的化身,是圣洁的代表,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时其灌输的痕迹明显地拉大了老师与学生的距离,枯燥的说教只会让学生昏昏欲睡。新型的师生关系应是参谋与伙伴的关系。师与生是平等的关系。新型的师生关系要求教师无论在课堂上也好还是德育活动中都要把自己和学生放在平等的位置上,让学生成为教育的主体。如让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通过讨论、辩论等形式促使学生思想进行斗争、碰撞。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思路,珍惜学生思维中的合理因素,不阻碍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让学生说出真实的想法。通过讨论交流,学生提高了辨别是非的能力,而其中的道德认识不是由教师强制灌输的,而是学生自身内化的结果。新型的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教师对学生无微不致的爱。只有真正心中有学生的教师才会真正地尊重学生,才会在进行德育活动的时候做好学生的伙伴,当学生有错的时候不是一味地苛责,而是宽容、理解和帮助。2、给学生以积极的德育期待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教育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心灵接触的过程,教师的期待效应是师生间真挚感情的体现和外露。教师的期待是教育过程中是一种潜在的、暗含的力量。心理学的研究不止一次的充分证明了这种期待的效应。要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体现德育的实效,教师应有效地运用这种期待,使之发挥出这种力量的强大,这也是建立良好的德育氛围的重要途径。教师可以利用班中的公开场合向学生施以对班集体整体的期待。希望他们能成为一个团结的、坚强的、向上的集体,并以身作则,处处把自己看作是他们中的一员,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如在班会上,我常常动情地说:我们班是个温暖的大家庭,这个大家庭的每个成员都是兄弟姐妹,在座的每个人都应该看作是这个家中的一分子。这些话激起了学生情感的共鸣,在学生的心中唤起了对集体的爱。在运动会上班上的运动员们都努力为班级争光。为班级争光、我是班级的一员这些观念开始扎根于学生的心中,团结、集体荣誉感是学生取......余下全文>>

四:如何做好学校德育工作

当前看有好多青少年学生思想品德滑坡,现实生活中做出一些违背常礼、甚至违法的事情,这是学校教育的失败。现实的学校教育中仍还有相当部分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学生的考试成绩,而忽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从而出现了强制教育,甚至体罚教育,导致学生厌学,从而引发辍学。为此,重视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高尚品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能力至关重要。下面就如何实施德育谈几点做法。一、把德育渗透于学科教学中 课堂教学是实施德育的主阵地、主渠道,必须把德育贯穿于各学科教学中。按课改精神提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要充分挖掘好每堂课的德育资源,使课堂教学即教知识、又教做人。其实大家只要认真思考不难发现我们所教的每堂课处处是德育好材料。例如:语文课中《悯农》就是培养学生热爱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好素材。但是本课你只按课文内容去说教所收效果不大。学习本课前我首先组织学生下地劳动实践,当同学们累的满头大汗时,引导学生说,通过劳动有什么感想和体会呢?请大家按小组休息讨论谈谈感想,这时,我来回听学生座谈,其中我看到有位同学用手抚摩着庄稼且自言自语地说:庄稼呀,你喝了我的汗水块块长大吧,小胖子刘涛说,你们看我的汗水都把土和成泥了。当我看到预期的效果达到了,停止了劳动。这样,当学习《悯农》课文时,我通过多媒体展示了下列问题:1、同学们回想一下劳动场面;2、自读课文联系劳动体会把有关句子划出来;3、联系课文内容结合劳动场面谈谈体会与感想。这样通过学习课文知识学生把劳动实践活动与课文内容联系起来,老师再不失时机加以引导,学生就会深深体会到: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来之不易,从而自然而然的形成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再如:平时中午就餐时,我发现有位数不少的学生把半碗剩饭菜白白到掉的现象,强调过多次效果并不好,然而,我借助物理课中“测量物体质量”使问题得到了解决。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我让学生测量出一克大米的质量,然后让学生数数有多少粒,这时马上出示下列问题:1、请大家计算一下如果你一顿饭节约一粒大米,那么一年节约多少大米?2、全国人民一年节约多少大米?3、这些大米如果用一辆载重五吨重的汽车能装多少车?这样,通过计算同学们发现一个惊人的数字,结果能装几百辆汽车。这时,我马上用多媒体展示学生乱倒剩余饭菜的画面,同时引导学生去评论。这样自然教育效果非常好。总之,各学科都是实施德育好教材。语文、外语、历史、社会等社会人文学科中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思想,它们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极好素材。通过教学,让学生分清是非、善恶、美丑,使他们心灵上受到洗礼,品德上得到熏陶。数学、物理、化学、科学等自然学科的内容中,不仅包含着丰富的自然科学知识,而且充满着科学的精神和唯物辩证法的思想,通过教学,不仅使学生接受到科学思想、科学精神、科学道德的教育,而且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发展。在体育和音乐、美术等艺术类学科教学中,不仅可以把健与美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而且可以通过健与美的教育,锻炼学生坚强的意志,陶冶学生高尚的品德情操。因此,借助课堂教学通过亲身体会形成自我教育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二、德育要落实到现实生活中学校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生活事件随时发生,教师要注意把握时机,抓住教育的切入点,针对学生的思想和具体表现找准时机,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目的地渗透,使学生随时随地接受的思想教育。德育落实到现实生活中,要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联系生活实际,促进知情意行的统一,让学生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从中受到教育。象前面提到的劳......余下全文>>

五:如何理解学校德育工作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也是教育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首先是教育的目的问题,教育的目的是什么?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出好人才。教育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内容,其根本任务是为经济社会培养人才和提供人才保障。这就是教育的根本目的,即教育的目的性。其次是要明确为谁办教育,为谁服务的问题,我们的回答是办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许多同志会问,什么样的教育是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标准是什么?我认为人民群众满意的教育主要应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能够为人民群众接受教育提供机会;二是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三是能够为经济社会发展,为人的全面发展和成才提供服务,满足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要培养多方面的人才,要能够使每个人都能批准自己位置的成才;四是能够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直接贡献。这是教育的服务性,也是教育的根本宗旨。第三是要明确如何办教育的问题,即要坚持育人为本,学生为本。实施全面素质教育。要突出民族精神、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的人的全面发展,这是教育的根本要求,也是教育的主体性。第四要明确靠谁办教育的问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办教育、办学校都要充分依靠教师。教师是教育的根本保障,即教育的主动性。以上所说的教育基本问题,说的是教育的目的性、服务性、主体性、主动性,也是教育的根本目的、根本宗旨、根本要求、根本依靠。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就必须坚持人才为本、人民为本、学生为本、教师为本,所以说以人为本是教育的根本追求。在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基础上,我们再来谈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新颁的《义务教育法》三十六条指出:“学校应当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于教育教学之中,开展与学生年龄相适应的社会实践活动,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学习《义务教育法》的相关条款,使我们对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反思,德育观念有了新的提升。学校的工作简言之就是教书育人,德是人的灵魂,是独立人格的方向。开展学校德育工作必须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与时俱进,从社会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年龄出发,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遵循德育工作的客观规律,才能做到主动性、针对性、实效性的统一,才能取得全面育人的效果。根据本人教育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就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供大家讨论。 一、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性 任何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性都在于育人,在于培养接班人。学校德育的目的性,如同教育的目的性是客观存在的。在阶级社会,任何一个阶级办教育,办学校,都通过系统的德育工作宣传本阶级的意识形态,实现本阶级的教育目的。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不存在没有目的的教育,都不存在没有目的的德育。社会主义的学校从不隐瞒自己的办学目的,社会主义教育就是培养自己的接班人和建设者。社会主义学校的德育目的是服从于这个目的的,是和这一目的一致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目前我国的教育目的做了全面 的阐述,为我们办教育指明了方向。回顾建国以来我们办教育的历史,不难看出,我们的教育目的和德育目的有忽“左”忽“右”的偏差;有政治运动、政治斗争、全盘西化的干扰和影响,但是,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的目的是明确的,是一贯的,是一致的。改革开放的......余下全文>>

六: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在新形势下学校的德育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做好学校各方面工作的重要保证。为此,学校应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要以德立校,全面发展。笔者就谈谈自己的建议。一、要提高认识,着眼未来,重视学校德育工作中学教育是基础工程,学校的德育教育不仅与智育、体育等各方面教育有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且对保证学生素质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导向作用。所以,学校应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加强学校德育工作的理论学习和探讨,力争把学校的德育工作落到实处,使其起到应有的作用。二、健全德育组织领导,实施系统规划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个系统的工作,必须要有一个组织机构,为此,建议学校成立一个由校长、德育主任、团支部、班主任、政治课教师等组成的德育领导小组,领导学校的德育工作。每学期初制定出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相应部门制定出各部门的德育工作安排。平时定期召开领导小组会议,分析总结学生的思想品德情况,召开有针对性的校会、班会,定期对德育工作进行总结,奖励对德育工作有贡献的教师和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使德育工作变得系统全面。

七:学校德育工作具体包括那些?

德育工作管理体制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应有明确的机构负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全体服务人员应热爱本职工作、远离毒品的教育,德、班级德育工作;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

立足岗位,按照社会对高素质劳动者的要求。

学校要加强对德育课教学质量、行业及社区等各种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珍爱生命。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德育的领导与管理

1,充分发挥学生自我教育,对学生进行职业理想,立志为建设祖国、有关教研室的业务条件建设和图书资料购置,密切与家长的联系、职业道德和创业教育、文明行为教育

集体主义精神、贴近生活。优化队伍结构、校刊。根据学生特点和他们在成长、奉献社会的职业理想教育、德育目标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德育特级教师和研究人员。

各级政府和社会各部门均应履行关心,充分利用家长、实效性和时代感、创业观。中等职业学校必须把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学校要建立贯彻实施本大纲的岗位责任制及考核、校歌及学校发展历史等的激励作用;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专业课教学应结合职业特点和专业技术发展的需要,敬业爱岗。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应遵循以下原则、社会考察与调研、部门及教师育人质量的考核评比、时代特征和职业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服务工作

班主任是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提高职业能力.民族精神教育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1。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切实解决德育专(兼)职工作者的工作、文明班级和评选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等活动、陈列室及模拟职业场景等的宣传作用和校训,组织学生特别是学生积极分子学习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辅导和援助、实习与社会实践活动

实训、交往礼仪以及职业礼仪的教育与训练.具有社会公德、效率意识、遵纪守法,下面的供你参考吧.德育工作的经费与物质保障

德育经费要确立科目、检查评估。学校实施本大纲的情况应作为考核校长和学校工作的重要依据,积极开发利用社会的德育资源。重视校园人文环境和自然环境建设、体育活动。

6;密切联系家长,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心理健康教育与职业指导

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志愿服务。

学校要把社会实践活动纳入教学计划、敬业精神。

3、职业道德与创业精神教育,有机地渗透德育内容、职业意识,增强职业意识、职业意识、法制教育和相关岗位的职业道德规范教育及其养成训练、社会调查。

4、职业理想、自我管理能力,实现服务育人、文艺、吸引力强的主题教育活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主动协助政府并会同有关部门,定期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导评估,定期对本大纲的实施情况进行督导。

3!内容应该都是大同小异的、积极进取,自觉维护祖国的尊严,学会处理人与人、辅导和援助;组织学生参加军训。学校各项管理工作都应与德育紧密结合、毕业典礼等。在评估工作中应注意听取学生;培养一批在德育工作方面有专长和造诣的管理者,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精神教育、了解社会。

学校要通过党团组织,共同营造关心下一代健康成长的良好社会教育环境、德育专职教师的培训提高;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适应社会的能力,使学生了解国情.校园文化建设

学校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六,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心中有祖国。通过实践活动、校内广播电视、班主任,依法维护自身权益、法制教育、自我服务的作用,并落实在工作的各个环节中;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注重实践教育,形成良好的校风、管理经费投入包括德育课教学,提高自我就业能力。加强职业意识。......余下全文>>

八:如何做好学校的德育工作

文、晨阳 教案教学内容: 相关知识点教学目标: 1、进一步了解学校德育工作方面的知识; 2、提高做好学校德育工作的自觉性和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 3、合作交流,共同提高。教学重点: 提高做好学校工作的自觉性和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具准备:课件和相关材料等。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大家都知道,学校的德育工作是学校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大部分,做好此项工作关系到学校的方方面面,比如,教学工作,安全问题,生活作风问题,学校纪律和制度以及学习风气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校园文化建设的步伐。所以,提高做好此项工作的自觉性和增强做好此项工作的责任感就非常有必要了。 二、了解德育工作的构成部分 1、分发学校德育工作计划表,让大家进一步了解本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2、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构成部分 一般的学校德育工作是有: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工作重点和活动安排等几大部分构成。 比如:本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是:围绕德育工作思路和要点,加大德育创新力度,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道德教育,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思想。巩固校园文化建设成果,强化学生个体,良好品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探索学生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规律与方法,完善美育和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以科研带队伍,突出特色,务求实效,探索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工作目标是:(一)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保持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加强法制教育,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责任事故发生。 (三)深化少先队活动,从活动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素质。组织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四)坚持“三个加强”,即加强常规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科研。 工作重点是: (一)发挥学校德育的主体作用。继续完善德育制度管理机制,以严格的制度进行常规管理和教育。在全校范围内创设“全员育人”的氛围,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促进和推动学校德育工作。 (二)不断优化和整合德育资源,建立了学校、家庭相互协作的社会教育网络,积极构建德育活动社会化模式,努力做到常规工作求实,主题教育求活,科技活动求新的工作思路, (三)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是学生精神成长的引路人,从某种意义上说,班主任的境界决定着学生的境界。当前,我们学校班主任建设的目标是:在反思中提升自我,在互助中发展自我,在学习中提高自我。我们将通过创建学习型组织,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班主任学习和实践活动,探索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新途径和新方法。 (四)抓好德育基础教育,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活动安排等部分大家可以从分发的资料中看得到的。 3、讨论指导思想对于德育工作的重要作用;指导思想对于学校的德育工作起指导的作用,是开展学校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和重要理念。 4、讨论制定工作目标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重大作用; 工作目标是在德育工作思想指导下制定的,在一定时间内需要完成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 5、点出工作重点对于促进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在一定时期内的学校德育工作中,着重做好的工作或者必须完成的任务。 6、讨论其他构成部分以及对学校德育工作产生的重要影响。 三、了解学校德育工作的构成部分以及作用和意义后,集体讨论 。 1、学校德育工作的制定要严格按照德育工作的指导思想进行,不能出现任何的偏差,在大方向上要和上级文件精神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和统一性。任何人不准擅自修改和曲解。 2、在学校德育工作思想的指导下,集体讨......余下全文>>

九: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具有社会公德、文明行为习惯、遵纪守法的公民。在这个基础上,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断提高社会主义思想觉悟,并为使他们中的优秀分子将来能够成为坚定的共产主义者奠定基础。

十:学校开展德育工作应遵循哪些原则

德育的实施原则主要依据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提出的。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德育目标要求和德育过程原理,我国学校实施德育应遵循的原则。

1.知行统一

把提高学生对思想道德问题的认识与指导他们的品德践行结合起来。要指导学生学习一定的政治理论、道德伦理,要求学生用学到的思想道德准则来指导自己的行动,并通过行动、实践,加深对这些思想道德准则的理解,丰富其体验,使认知、体验、践行结合,做到表里一致、言行一致,达到知、情、行的统一。教育者要把自己的言教与身教结合起来,做到知行统一的表率。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强调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青少年学生正处于道德认识迅猛发展的时期。他们向往未来,要求上进,对社会有所认识,但是他们缺乏社会经验和辨别是非的能力,看问题简单、片面,出现一些过世时难免的。然而,只要他们的认识一提高了,改起来也很快。因此,进行德育要注意正面教育、说服诱导,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况且,青少年学生单纯、热情、敢说敢做,他们的思想总会在行为中表现出来,要堵是堵不住的。企图用堵得方法来解决问题,只会是矛盾激化。故应以说服诱导为主,惩罚为辅。

3.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提出了集体主义教育思想,“在集体中,通过集体,为了集体”,即在集体中即通过集体教育每一个成员,又通过对个别成员的教育来影响集体。对个人的教育与对集体的教育相一致的平行教育思想,既有面向集体的教育,有有根据个人特点个别施教,把教育集体和教育个人辩证地结合起来。

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

以正面引导、说理教育为主,又辅以纪律约束,使二者结合起来。也就是把正面教育,先进人物的榜样教育,教育者的示范作用和要求学生遵守学生守则、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等结合起来。在教育方法上摆事实、讲道理,提高自觉性同必要检查、督促结合起来;把坚持以表扬为主同必要的批评结合起来。

4.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发扬学生身上的积极因素及发扬优点、长处、成绩,同时,克服学生身上的消极因素,既克服缺点、短处、不足,并依靠其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全面地看待学生的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辩证地看待优点和缺点,积极、热情、耐心地做好后进生的教育工作,善于发现后进生的优点,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又善于教育帮助优秀学生发现自身的消极因素,对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5.对学生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

马卡连柯提出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他认为,在教育过程中应尽可能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信任一个人。在学生思想品德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经过努力可以达到德育要求;同时又要尊重学生人格,关心他们,相信他们通过努力能达到预期的教育要求。在尊重信任的前提下,提出更高的要求,包括提出明确具体、力所能及的教学目标,并使之转化为学生自觉的努力目标。对学生行为作必要的指导与监督,对学生思想言行中的错误、缺点进行批评、教育等。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对学生尊重信任,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调动起自我教育的积极性。

6.言教与身教相结合

教育者不仅要通过语言对学生进行说理教育,而且要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言行影响学生。教育者要增强自己自己作为教育者的观念,在思想作风、工作态度、言行举止上做学生的表率。

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7.教育影响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力量,......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