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城生平简介

一:诗人顾城个人简介及其生平

男,1956年生于北京。12岁时辍学放猪。“文革”中开始写作。朦胧诗派的主要代表。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辞世。留下大量诗、文、书法、绘画等作品。著有诗集《白昼的月亮》、《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方的孤独者之歌》、《铁铃》、《黑眼睛》、《北岛、顾城诗选》、《顾城诗集》、《顾城童话寓言诗选》、《顾城新诗自选集》。逝世后由父亲顾工编辑出版《顾城诗全编》。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民文学出版社1998年出版《顾城的诗》。诗集《白昼的月亮》。顾城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顾城大事年谱 1956年9月24日 顾城出生于北京白塔寺边的人民医院。 1959年 进北京八一电影厂大院的幼儿园。 1962年 在一张明信片上写下第一首诗(顾城口述,姐姐顾乡执笔)寄给父亲顾工。 1963年9月 进北京西直门小学。 1966年 读法布尔的《昆虫记》,是家中唯一未被红卫兵抄走的科普读物。 1967年 在家采桑、养蚕和发明“茶叶”。 1968年9月 写下诗歌《星月的来由》和《烟囱》。 冬 写下最早的散文《冬天的早晨》。 1969年5月 离开北京随父下放之前,写下《我的幻想》。 冬 随父下放山东昌邑县东冢公社 1970年 和父亲—起养猪。 1971年7月 在海滩上写下《生命幻想曲》 1974年 全家回到北京,读书、学习绘画,并从事过油漆工、木匠、翻糖工、电影广告绘画工、商店营业员、借调编辑等许多临时工作。 1976年4月5日 参加北京“******事件”运动。 同年 写出自编诗集《无名的小花》自序。 1978年底 初读张贴在北京西单体育场围墙外(后被称作“民主墙”)的首期地下诗歌刊物《今天》。 1979年初 参加北京西城区文化馆业余诗歌小组。 1月 《诗刊》在北东西苑饭店召开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图大型诗歌座谈会,顾城在“设立中国诗歌节”的呼吁书上签名,系首次在公开场合亮相。 3月 在西城区文化馆《蒲公英》小报第三期发表诗作 《无名的小花》。系作品首次公开发表。 同月 加入《今天》文学社团同北岛、芒克继后舒婷、江河、杨炼等结识,在该刊物发表大量诗作,并成为代表人物。 4月 写下早期代表作之—《一代人》。 同月和父亲顾工同到四川重庆嘉陵江畔采风,以后写下组诗《永别了,墓地》等。 同年 《星星》复刊号上发表公刘《新的课题——从顾城同志的几首诗谈起》,为国内报刊首次公开评论顾城的诗作,在文艺界和海外引起广泛注目。 7月 在上海至北京的火车上与谢烨相识,并堕入爱河。 11月 在《诗刊》首次发表诗作,为《歌乐山诗组》。

二:简述顾城的生平事迹

顾城,盯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

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

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

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

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

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三:顾城的简介

顾城(紶956—1993),北京人。70年代开始写诗,著有诗集《无名小花》、《舒婷、顾城抒情诗选》、《北岛、顾城诗选》、《黑眼睛》、《顾城诗集》等,另与谢烨合著长篇小说《英儿》。顾城是我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参考资料:www.white-collar.net/...g.html

四:顾城的诗简介

《顾城的诗》是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黑眼睛》的再版,在原书的基础上做了相应的删节和补充其中有些诗是第一次发表。突出了一个时期的重点和特点,稍兼顾全面。顾城是中国新时期朦胧诗派的代表人物,被称为以一颗童心看世界的“童话诗人”。与舒婷的典雅端丽、委婉绰约、美丽忧伤相比,顾城的诗则显得纯真无瑕、扑朔迷离。但是,在顾城充满梦幻和童稚的诗中,却充溢着一股成年人的忧伤。这忧伤虽淡淡的,但又象铅一样沉重。因为这不仅是诗人个人的忧伤,而是一代人觉醒后的忧伤,是觉醒的一代人看到眼前现实而产生的忧伤。

五:顾城的介绍

顾城,中国朦胧诗派的重要代表诗人,被称为当代的“唯灵浪漫主义”诗人。顾城在新诗、旧体诗和寓言故事诗上都有很高的造诣,其《一代人》中的一句“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成为中国新诗的经典名句。1956年生于诗人之家,父亲是著名诗人顾工。顾城17岁开始写作生涯,给各个报社杂志投稿。1987年开始游历欧洲做文化交流,1988年便隐居新西兰激流岛,过自给自足的生活,1993年10月8日在其新西兰寓所因婚变,用斧头砍伤妻子谢烨后自缢于一棵大树之下,谢烨随后不治身亡。

六:写顾城的生平的书有哪些?

灵魂之路:顾城的一生

七:顾城的诗的内容简介

编排上基本上按照写作年月,但又不拘泥于时间顺序,以利阅读诗感的连贯。

八:顾城的《简历》

我是一个悲哀的孩子

始终没有长大

我从北方的草滩上

走出,沿着一条

发白的路,走进

布满齿轮的城市

走进狭小的街巷

板棚。每颗低低的心

在一片淡漠的烟中

继续讲绿色的故事

我相信我的听众

——天空,还有

海上迸溅的水滴

它们将复盖我的一切

复盖那无法寻找的

坟墓。我知道

那时,所有的草和小花

都会场拢

在灯光暗淡的一瞬

轻轻地亲吻我的悲哀

九:顾城的简介和解析

顾城:让诗歌成全爱与死亡

顾城(1956—1993)

??“非正常死亡”落在诗人身上,往往比落在常人身上更容易被接受和理解

,无论是死于决斗场的普希金,因飞机失事“吻火”而亡的徐志摩,还是把头枕在冰凉铁轨上的海子,大抵如此。但好像从没有一个诗人像顾城那样,他的“诗人之死”竟带有了“罪与罚”的宿命意味。今年是顾城去世10周年,他走了,留下了那么多诗篇与故事,继续感动着我们。

??他的诗——顾城像徐志摩一样,也是活在梦里的诗人

??一个大眼睛的男孩子,十岁时读了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昆虫的故事》,开始天真地思考人的命运。昆虫世界告诉他,每个细小的生命都有它们的生活。渐渐地,他发现可以听到天地间万物变化和生长的声音了,而且,那也正是自己生命变化和生长的声音。这是同一种声音。最早使他感到诗的是雨滴。“在雨滴中闪现的世界,比我们赖以生存的世界,更纯、更美。”在自然里,他“感到了无数生命和非生命的历史。”但把这种感觉写成诗是那么难!伟大的自然之美的震慑,竟使他身体里“充满了一种微妙的战栗”。他多想记下那一切,“那云上火焰一样摇动的光辉”。

??在上个****的“朦胧诗”时代,顾城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那首写于1979年只有两句话的著名诗篇《一代人》,在成为顾城标签之作的同时,成了刚从劫难中苏醒过来的“一代人”的精神箴言:“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在那之后,一个青春的孩子般的诗人在新诗的星空划过了短瞬的十年。

??如果让我选出20****中国的童话诗人,我觉得只有20年代的徐志摩和80年代的顾城够格。在对待爱情上,他们都把它视为生命的一切意义所在。谁有了爱,谁就有了幸福。恋爱的成功是生命的成功,恋爱的失败也即是生命的失败;他们都是任性而长不大的孩子,都有着单纯的生命信仰。徐志摩要追求的理想人生全部包容在他的“单纯信仰”里,一个是“爱”,一个是“自由”,一个是“美”。而顾城是沉沦在自造的幻象里,“本真童心仍是一种很宝贵的艺术精神”。相较而言,或许顾城在气质上更多了些“****末”的忧郁和偏执。

??顾城以为,“诗人的工作就是要把破碎在生活中的生命收集起来,恢复它天然的完整。”他尊崇那位和他一样“都曾当过笨拙的木匠”的北欧寒冷世界的安徒生,“你运载着一个天国/运载着花和梦的气球/所有纯美的童心/都是你的港口。”

??童心是没有欲望的。顾城的早期诗歌多在意向的透明里透出童稚的谐趣,虽意向世界也是繁复的,但远没有后来的诗作那么难破解。

??顾城像徐志摩一样,也是活在梦里的诗人。梦离现实是远的,那正是《远和近》的质疑。诗句是淡淡的,诗意却是冷漠的。人与人之间的诚信在远近之间,他宁愿选择“云”,而不是“你”。“云”是远的近,“你”是近的远。

??《梦痕》是另一番“远和近”的意向。“我看见/诗安息着/在那淡绿的枕巾上/在那升起微笑的浅草地上/发缕像无声的瀑布……”“近”的“珊瑚般生长的城市”被黑暗的淤积“掩盖了”。梦是“远”的,可在梦里,“我是鱼,也是鸟/长满了纯银的鳞和羽毛/在黄昏临近时/把琴弦送给河岸/把蜜送给花的恋人”。

??想想诗人最后的悲剧,不也是由于爱的“远”“近”造成的。他有着“超越现实圄地的异想”,努力追求一个物外的、单纯的、与世隔绝的世界。“他只有她/自己,和微微晃动的北冰洋”。

??那个遥远的“激流岛”不啻是他的“北冰洋”。他愿像爱斯基摩人一样,在“雪屋里/燃烧着一盏/鲸鱼灯”,“想人生”。那在鲸鱼灯影里晃动着的“困倦的浆”,是现实压迫的疲惫;只靠“自制的神”,支撑生存的信念。

??于......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