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去的牧歌》观后感100字

  《远去的牧歌》是一部由阿迪夏·夏热合曼 / 周军执导,海拉提·哈木 / 玛尔江·巴依吐肯 / 丽娜·夏侃主演的一部剧情 / 西部 / 冒险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一):远去的牧歌

  一部很文艺的片子,让我们感受到了哈萨克族的牧民生活,随着改革开放,他们的生活变迁,离开草原,离开生活半辈子的地方,同时夹杂着感动和无奈,非常有深意的电影,希望多些这种电影,远去的牧歌,远去的草原,远去的雏鹰

  这部电影让我们了解到草原的魅力,牧民的淳朴,非常值得推荐的一部文艺电影,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二):远去的牧歌

  影片以富有哲理的意境化处理,采用散点式叙事方法,用全景式的记录手法,真实反映了哈萨克族游牧生活和文化的电影。影片以两家人的一次意外产生的矛盾展开故事,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以及在这种生活方式下的生产生活变迁、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还原了西部牧道上独有的人文景象,具有极高的人文价值,而又将原生态“游牧迁徙”的壮观景象呈献给观众,使观众获得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三):影片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展开故事,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讲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国哈萨克族牧民,在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哈萨克牧民大型转场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以后这样的大型转场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再也看不到了,值得每个人走进影院感受历史巨变。是2018献给党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新疆儿子娃娃,我们每个人都该去看,感受下历史长河的变迁影片以胡玛尔和哈迪夏两家人因一次意外事故造成的矛盾展开故事,演绎了40年来草原轮回迁徙的生活、人物的情感心路历程,讲述了世代逐水草而居的中国哈萨克族牧民,在改革开放后生活发生的巨大变化。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四):一部值得静心品味的好电影

  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我们每天为各种事奔忙,大概已经很久没有享受过属于生活本身该有的恬静了,周军和阿迪夏·夏热合曼导演潜心三年,真实还原了哈萨克族四季转场的游牧生活,静下心来,认真看完这部电影,让我对生命的意义和对生活的追求有了新的思考!

  (引用一段诗人的话)世上路走得最多的是哈萨克人,世上搬家最勤的人是哈萨克人,哈萨克人的历史就是在游牧中谱写的,哈萨克人的繁荣就是在迁居中诞生的,哈萨克民族用自己的双腿丈量着世界,追随着生命的绿色!——哈萨克族著名诗人 唐加勒克

  在今天,大型的传统游牧转场已经不存在了,感谢导演和创作团队能让我们有机会“身临其境”般的完整体验一次。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五):新疆首部巨幕电影,记录少数民族大型转场的史诗巨片

  

哈萨克牧民大型转场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四十周年献礼,以后这样的大型转场随着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再也看不到了,值得每个人走进影院感受历史巨变。是2018献给党献给祖国最好的礼物,新疆儿子娃娃,我们每个人都该去看,感受下历史长河的变迁。[爱心]喜迎改革开放40周年,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自治区新闻出版广电局、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讲述哈萨克牧民四季转场为题材的影片《远去的牧歌》 展现了改革开放40年来哈萨克族牧民生活巨大变迁的生动画卷,体现了在党的光辉照耀下、在祖国温暖怀抱中,哈萨克族牧民走向幸福生活的历史进程,更折射出从传统到现代的时代变迁,凸显出改革开放40年宏阔的时代背景,是一部具有国际品质、纪录风格的优秀电影作品,11月28日上线,敬请期待!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六):如果换一个讲述的路子

  大队随着草场环境的变化而不得不迁移到别的适合放牧之地。在崇山峻岭间穿行,隐约有点土尔扈特部当年东归的悲壮,牲口从高崖失足堕下,又让人想起了田壮壮的《茶马古道》,还有《马背上的法庭》。

  牛羊人马到了春暖花开的大草原,撒欢奔腾,突然有了美国西部片《红河谷》等的意境,一扫压抑之气。

  说教有时候太直白。

  老鹰这一道具没用足。

  最后居然落到了大学生村官这个点上!失望。一下子掉价了。

  当以马代步,变成汽车队;当最后现代城镇的出现,人们的笑容,恰恰是意味着传统牧歌生活的一去不回头。

  如果电影的讲述变通一下,开始是因时代变化,游牧聚居之地出现了生存危机(可能因为矿山等影响),他们不得不踏上漫长的迁移之路,到传说中的处女地,经历种种波折,终于抵达目的地,安上新家。电影结束。或许会顺点。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七):千古游牧传奇:远去的牧歌

  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新疆新闻出版广电局和天山电影制片厂联合摄制的巨幕电影《远去的牧歌》,即将在本月28日在全国首映。 《远去的牧歌》反映了中国哈萨克族牧民千百年来保持的游牧传统与新的生活方式之间的冲突与融合,展现了哈萨克族牧民豪迈宽广的性格特征以及与自然生灵之间丰富细腻的情感交织。 影片全面启用非职业演员,前后动用各类牲畜三十余万头,对春夏秋冬大规模转场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追踪拍摄,为观众呈现了一幕幕气势恢宏、震撼人心的画面。 千古以来,世界草原民族书写的游牧传奇源源不断汇入人类文明的大河。今天,面对游牧迁徙、转场这一即将消失的、在人类文明进程中曾经非常重要的草原文化的载体,影片《远去的牧歌》完成了一次抢救性的、带有记录使命的拍摄。观看这部影片,不仅能够领略到大美新疆四季更替所带来的美轮美奂的奇光异彩,更能够激发我们对人类生活方式与自然生态文明之间和谐共存的深度思考。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八):远去的牧歌,最近的思念

  那天和朋友突然决定一起去的,朋友是哈萨克族,我们都是土生土长的新疆人,就因为这,我们也要去看,伊宁市几家大的电影院都没有排片,也没什么惊讶的,毕竟现当代年轻人都更喜欢流量电影。

  电影一开始,我们两个都很激动,电影中运用大量航拍镜头,拍我们新疆的风景如果没有航拍是无法让人完全感受新疆的美,许多镜头拍的很好,拍起动物场面恢宏,拍起草原光线优美,这都是一个纪录片必须的,我要说起的是里面的叙事线,两家人的命运彼此牵绊着,爱恨情仇在这三十多年里纠缠着,里面拍老人与鹰和马的感情时,我被深深的打动了,万物都是有灵性的啊,许多地方我和朋友都在流泪,她是因为想到了她的爷爷,电影中那位老人有着太多她爷爷的影子了,而我,则想到了我的爸爸,电影里许多镜头都让我想起小学假期陪爸爸跑车的时候,记得有一次,下午天黑压压的,下着小雨,路两边一望无际的荒草地,忽然看到一群野马在奔跑,那个景象我到现在都难以忘怀,很震撼,很新疆,那一刻我深刻地觉得我是新疆这片土地孕育出来的人,我和它有着一个无形的联系,那天看电影我又有了同样的感受。

  这个电影很好,或许因为我是新疆人,感受更深切,但是抛开这些来说,我觉得它比【冈仁波齐】好太多,去年我去电影院看了【冈仁波齐】,可是宣传的有多好,我就有多失望,或许就是因为西藏有一种信仰,是人们眼中的净土,所以一提起西藏总觉得很向往,一提起朝拜就觉得很神圣,但是这个电影比起【远去的牧歌】差太远了。

  多的话没有,只想说,如果你想去看,就去吧,而且我更希望像我们这种年轻人能去看看,也希望这部电影能在更多的地方上映,获得成功。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九):好久没有这么任性地看完电影其实并不想写影片分析直接上五⭐了

  北影节电影首映见面场,美嘉三里屯巨幕厅,看完让人心旷神怡的有心之作,想立刻打10分,理性分析➕鼓励分还是9分,4⭐半,豆瓣只能打5⭐咯。

  ①摄影太牛逼,对光线的角度散射感知运动非常唯美,俯瞰镜头也丝毫不偷懒,和大自然雪山草地完美融合在一起,美极了,每一帧都可以做壁纸的节奏,不像很多大片很多大全景空镜竟然是找的资料,像素不敢恭维。有几个仰拍倾斜构图拍到了人和环境以及远处的天际线,非常震撼,还有一个老鹰落下来不肯飞走的主客观融合广角镜头,都十分准确表达了导演的意图。②以前看的游牧民族电影,不是表现他们侵略,就是纯民俗,这种生活状态的异常真实感告诉我们迁移是多么无奈又多么伟大,很多时候用胡人来形容是不是带有贬义色彩。③张艺谋曾经说,我拍电影就是让你们看到生活中没见过的奇幻,而我说这部电影就是现代城市里长大的我们未曾见过的奇观,母牛妊娠和孕妇生孩子,第一次在中国的电影作品里看到生了孩子还没擦洗身上带着血,虽然只是个奶娃娃,但是仍有这种真实纪录的壮观感。那么多马和羊群的奔跑,是大多数战争片都拍不出来的震撼,男主的老鹰和老马带感情的演绎也不知道是怎么调教的,十分动容,因为本身让动物听话就已经很难了,这都是“奇观”。④煽情却不矫情,本片感情点到为止,而机器准确的民族乐器演奏的哈萨克风悲怆又大气的背景音乐,是那么地巧妙和剧情感情合二为一,一切都浑然天成。⑤这样的电影能进院线,对于拍恶俗搞笑梗的商业快餐烂片,绝对是一次重重的打脸。

  《远去的牧歌》观后感(十):爱,马匹和看不见的机器

  陀思妥耶夫斯基在他的《作家日记》里写:“人不能通过禁闭自己的邻人来确认自己神智健全。”这话好像道理浅显易懂,易懂到甚至难解:什么人才要通过禁闭自己的邻居来确定自己是正常人啊?

  但是可能很出人意料,这样的事确实一直都在发生。

  德勒兹(D.Deleuze)认为,游牧空间是一种平滑空间,类似围棋,他们不断进行结域又不断解域,保持自身的流动性以最大化资源的循环利用。

  谁比较喜欢游牧呢? 是“爱”,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的非理性部分。如果你是一个游牧人,提起游牧,那你会说起游牧途中的蓝天碧草,自由奔放,你会提起你的祖辈都保持着这样的游牧生活,你习惯了它,在这种生活里你感到舒适。后者属于处于非理性和理性之间的“默契认知”,就是那种你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觉得这么做感觉是对的、合适的事。

  保持游牧需要借助一种工具,马匹。对于游牧民而言,保持游动能力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移动速度较快的牲畜。借助马匹,匈奴人几乎打下了大半个欧亚大陆。对于游牧者而言,移动是保护自身资源以及扩大化资源占用的一个方法。我调查的某游牧民族,之前划分地界的时候考虑的唯一一件事就是“跑起来方便”,因而放弃了水草丰美的南部河谷,选择了隘口的多山地区。

  谁最不喜欢游牧呢?现代国家。遍观整个世界,你可能找不到任何一个国家希望自己的民众遨游在漫无边际的大草原上。比较简单地说,一是你游得太远,国家没法保障你的受教育、医疗等权利;二是游来游去的,不方便管理。德勒兹说国家是一种层化空间,它试图将属于自己范围内的所有事物都编码,来进行最大化的资源竞争,就像象棋——编码,然后利用不同的性能。而游牧者恰恰与这种编码程序相悖,他们利用游动来阻尼编码。当控制之手触及游牧部落时,游牧者会迅速携带自己所有的资源转移,使得控制落空。

  这也是为什么游牧者曾经建立的帝国最后都以崩溃告终,“国家”的形式与游牧这种行为互相矛盾,互相给对方制造麻烦。王明珂在《游牧者的抉择》里分析匈奴的兴衰不定,当国家膨胀,需要集中大量人力的时候,移动性就会削弱,从而带来资源的崩溃。

  所以,在一个结构相对稳定的社会中,为保持自身结构稳定,结构上层会进行一件事——捕获游牧者。

  如何捕获?

  第一步,收缴集中所有的暴力武器,形成权力层自身的“暴力机器”;

  第二步,定居化,削弱其游动性;

  影片里男主驱赶收枪人的黑色幽默,是天影的第一捧“沙子”,此后是女主无可奈何的劝慰:“你并没有失去全部,你还没失去你的马,你的鹰。”武器被剥夺,侥幸的是其他东西还没有被剥夺,这安慰实在太苦了,怀着对社会结构无能为力的自我适应。无法改变,只能适应。

这时候,观众会陷入一种对象迷茫,因为影片呈现了痛苦——以及痛苦背后的矛盾,但是矛盾失去指摘的对象。众所周知,二元对立的一元通过另一元确定自己的定位。而这时候矛盾出现,矛盾的对立双方却模糊不清。 (音乐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