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慈矿

  记不得是哪一年了,《小学语文教师》登了上海一位叫 丁磁矿老师谈对课的文章,吸引我的文字很是真实,同时也令我感到惊讶,在这样的年代还有小学语文老师肯吃苦,去做这样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当然对于孩子而言一定有好的。但是不知道为什么想象中他模样一定戴着眼镜,眉目清秀。不过眉宇间一定有股不同的气质。

  此次到上海之前,已经看见通知里说丁老师要来给我们最讲座,心里已经是满心的欢喜。因为倾听这样一位学养深厚的老师讲课,无论如何对于我自己都是一种莫大的享受。

  13日早上, 丁老师拎着一个包走进会场,就坐在我身边附近座位。可惜,我是后来才知道。但是刚刚看见丁老师的那一刻,就很容易感觉到这首先是一个读书人人,眉宇间透露出的那种书卷气很是明显,就如张文质老师所说,现在走在很多地方,能够发现一个有读书面相的是很不容易的事情。后来的点评中,张老师也是肯定了丁老师的书卷气息。

  等到主持人介绍的时,丁老师拎着包走上讲台,站在那里很谦虚的样子。

  然后,他先介绍自己的名字,就透露出风趣。

  给我谈到民国作文时,无意中流露出当时寻找民国作文课本的那种沉浸和执着,我已经很感慨了,其实,作文语文教师的我,似乎从来没想过这样的研究,虽然还经常自己认为在作文教学方面自己已经比较努力,在做出一些自己的探索。

  仅是民国作文他就找到了一百多种。这一点一滴的收集过程想必也是充满期待和欣慰, 更加有对现实作文教学的忧虑。假大空充斥着孩子们作文本。而孩子恰恰是都是受到了教材的毒害吧。

  而丁老师的细致也是超越我的想象,他找到了很多不同的民国作文本。而从 作文本的很多细节中也发现那时的教育者,对于孩子关心是无处不在,每个年级用一种不同规格的作文本,因为考虑孩子目力,臂力的不同。而现在的作文本先考虑的是商业的东西吧。

  他出示的那些孩子气的文字,令我感动也更加确定地感受到一位真诚的老师一定是用真心对待孩子的。

  然后丁老师谈起自己的对课的某些亮点,给我感觉能够在丁老师课堂里生活的孩子的确是人生一大幸运,因为从此他们的人生就可以植下传统的根,做一个有根的中国人,走到哪里都不会迷失。

  他谈到自己小时候看过的那个电视剧《联林珍奇》的时候,也激起我的童年回忆,丁老师自豪地说:“虽然我去过的地方很少,当时你你只要说出某个重要的景点,可能我就能够说出那里的对联。”

  一位老师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除了先天的天资聪颖必定还有后天的勤奋。在孩子的心里简直也可以是一位无所不能的老师,忽然想到陈家琪教授说的,教师权威不复存在的时代,我想到在丁老师关于对联的课堂里,他一定还是绝对的权威。

  可惜,时间太紧张,丁老师只能讲半小时。

  然而当刘发建老师讲座的时候,他又到第一排我的附近坐下。他一边听,一边练字。即使扫一眼,可以看出那个字的功力。窥视之间一种汗颜的感觉。我自己似乎没有随时抓紧时间练字过。只是拿字不好作为一个借口而已。下功夫的事情有点恐惧。

  吃晚饭的时候,我跟孩子快吃完的时候。在乔佳珊看见丁老师跟刘发建一起急匆匆地走进。他们就对面坐下,因为我已经吃好恰好有l机会听他们谈话。当然我留下最重要原因就是他是汪曾祺的粉丝,我也是,曾经毕业论文就是写得他。因此希望有个交流。没有想到,他很谦虚地说:“希望拜读。”

  接着他就谈起汪曾祺的文字白到最佳,文也文到一定境界。

  “一树黄叶,满街秋色。” 他略微陶醉的样子,带着吟诵的感觉读出此句,那一刻中国文字的魅力尽显。

  “你看,都是四字词语,甚至有些是他自己创造出来的。 这样的语言干净利索。”

  谈兴很浓,刘老师忽然之间拿出了《鲁迅六论》,还说作者就是复旦的研究生,兴趣所致,不是专门学术研究。爱书的人,在一起会趣味相投。

  很多人不会知道,在乔佳珊这个小店里,坐着两位在目前小学语文界有影响力的人对酒豪谈。

  也属于人生的一种乐事吧,这样的对话即使听是一种享受。

  暮色阑珊,值班的师傅来催,于是跟他们再见。

  与君一席谈,胜读十年书,说得就就遇上那种读书读得多,而且有自己思考的人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