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经典读后感有感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是一本由何卓敏著作,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235,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读后感(一):这本书刚刚好,也不需要太附庸风雅

  去年我也看了很多类似的艺术书,但没有一本是引经据典得很透彻的国内原创作品,这本算是很有意思的一本吧,至少在这个环境下还有潜心为了艺术写点什么的人。

  逛了很多展,你不看书其实可以看出艺术家试图表达的含义,但是看完作品再琢磨着写出一本书这就不容易了。还有目前对艺术的审美缺失靠一两本书也填不补上,不过有这样的作家在努力也不失为一种美好吧。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读后感(二):艺术离我们既远又近

  说到艺术,很多人都会避而不谈,或者感觉艺术离我们很远很远,根本不是一个level的,那些艺术家只能让我们远远的敬重着,丝毫不敢靠近。但是,艺术的门槛真的有那么高吗?当然不是,尽管阳春白雪让我们无限地向往,但是下里巴人可能更加让我们感觉到真正的“接地气”,艺术没有优劣,只有适合与不太适合。 欣赏的艺术多了之后,我们就会感觉到有些时候自己的欣赏水平会有一定的提升,换句话说,自己也会向阳春白雪方向靠拢,我认为我就是一个例子。以前对于世界名画,我看到的往往是那些具体的意象在干什么,但是我读了《放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之后,我更加关注名画中那些凝聚着作者心血的线条,颜色和光线等。 说实话,这本书没有大幅篇章地教给读者怎样去欣赏这种世界名画,怎么欣赏这些听起来就让人赞叹不已的艺术,而是通过对话的形式,展现出艺术的魅力,艺术的美感和艺术的内涵。其中我比较感兴趣的是每一幅名画的背后,都有着作者可能不为人知的经历或者感触,了解了这些,对于欣赏大作可谓是锦上添花。 现在很多艺术与我们来说恍若隔世,我们与作者无法去交流,只能从他的画作中汲取哪怕是一点与他们相关的东西,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十分珍贵的。而这本书好似剥茧抽丝,给我我们还原一个既高大又特别接地气的艺术家人性的一面,而且我发现,很多的优秀的作家在他生活的年代可能不收人们的接纳,生不逢时,而死后却能被人们发现闪光点,留下了伟大的艺术,但是生活却依然拮据,可能这也是一部分伟大作品的条件之一吧。 书中介绍的很多名画自己大部分都听说过,而且都如雷贯耳,却没有细细地欣赏他们,这本书有了让我好好品读它们的欲望,我希望自己在欣赏这些作品的时候,有不一样的感觉,就好像如沐春风,抛开一切偏见,可以与作者对话,交流,这是一次多么美好的体验。艺术与我们离得很远,但此刻却很近,让我们能够摸到它们,鉴赏它们。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读后感(三):看展览,没门槛

  要评价幼儿的绘画孰优孰劣或许不难,从线条的流畅度和色彩的铺排,高下立判;要品评青少年的绘画也不难,无非是创意、构图、与实物的相似度。但以此鉴赏大师的作品却行不通,孩童般的稚嫩笔触、任性点染的色彩、扭曲的透视,都不妨碍他们成为大师,这些甚至是他们与众不同的特点。当美丽或逼真不再是评价艺术品的硬指标,我们又该如何来欣赏艺术品呢?

  何卓敏凭借他在艺术品市场多年从业经验,写了《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一书。两位虚构的主人公,一位是艺术学者,一位是哲学达人,相约去世界各地看艺术展。他们一边对艺术大师评头论足,一边阐述自己的心得。对话的形式辅以具体的作品赏析,读来毫不枯燥。借主人公之口,何卓敏写道:“艺术品好看不好看已经不在考量首位,反之我会先思考这件艺术品究竟想向我说什么。”好的艺术家不只是照相般地将眼前场景复制下来,他们会借此表达自己。

  书中介绍了几位“难懂”的艺术家。譬如,超现实主义代表画家达利。那瘫软融化的时钟、古怪的生物、魔幻的风景,在荒谬之中让人震颤。达利的作品像梦境,但反复出现的蛋和骷髅又隐喻着生与死的二元对立,摄影作品《人体骷髅头》简直让人移不开眼。追溯起来,达利出生于兄长夭折后,他不仅继承了兄长的名字,也活在父母眼中“哥哥”的阴影下。固然,达利是善于在舞台上表现自己的,会用戏剧性的效果替自己加分,但若没有深刻的欲望和强烈的情感,便不会如此长久地刺激观者的想象。

  蒙克亦是令人费解的艺术家,卖出天价的《呐喊》,看起来就像孩童的涂鸦。然而,凝视画面的时间越长,越觉此中蕴含难言的压抑和无奈再难找到精准的表达了。“蒙克一生饱受疾病与死亡的威胁,因此他在描写这两个主题时都有特别浓厚的情绪”。他是在作品中安置他的灵魂,观者如何能不为之触动。

  照理说,沃霍尔应当是大众比较能够理解的艺术家,《金宝汤》或者《玛丽莲·梦露》都是如此简单直白,获而取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可沃霍尔也因此遭到诟病,人们认为他的作品不够“艺术”。对此,何卓敏的观点是,沃霍尔“造就了一个集艺术、商业、时尚流行品位与媒体的年代……商品与艺术的界限,从他的创作开始渐渐被打破”。为什么不是别人?在众多艺术家中,人们清楚地听到了沃霍尔的声音,也在时代的洪流中看到了自己。没有门槛、没有隔阂,艺术和现实如此贴近。

  但其实,不光是沃霍尔的作品,在我们看展览的时候,我们也在贴近其他作品——聆听艺术家的表达,同时也在以我们的阅历和见解作出解读,完成对作品的再创作。隔着时空,我们和艺术家相互凝望,揣度他的心境,实则不可能还原那个时空的故事。或也正因我们可以贴近自己的情绪,从中收获哲思、找到共鸣,艺术欣赏才如此充满魅力。

  不必神化苏格拉底,亦不必轻看金宝汤,画地为牢将使艺术失去生命力。它本是开放的,可以融合各种思想,接纳南来北往的观者。“艺术要通过观者的感受力量才可以达成整体的沟通,即使是恶搞或二次创作。”何卓敏如此作结。

  ——己亥年读何卓敏《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读后感(四):艺术并非如此的难以理解——《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编辑手册

  

艺术并非如此的难以理解——《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编辑手册

艺术中国 | 时间:2015-08-28 16:28:32 | 文章来源:艺术中国

  当我们闲逛艺术馆时,可曾想过甚么是艺术?尤其身处现在任何东西都可说是艺术品,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的时代。

  艺术学者如是说

  在《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书中的艺术学者Simone提出她的想法:「艺」是技能,「术」是方法。艺术(art)一词是源自于拉丁文「ars」,意为「技巧」。艺术起源于感知;表达起源于需要。艺术家们透过他们认为最恰当的各种形式及工具藉以创造、表达其「情感」与「想象」,产生生命力,唤出真理,引发共鸣。艺术就是创造。

  如孟克(Edvard Munch,1863-1944)。

  与朋友在夕阳下散步的北欧挪威画家孟克看到天空的火烧云时,突然停下脚步,看着蓝黑色的天空伸出红色火舌,朋友继续前行,他却感到疲累,站在原地焦虑得颤抖,感觉像一股穿透大自然的吶喊声。在这种极度压抑、恐惧、疏离及无依的感觉中,孟克创作出《吶喊》,直达灵魂深处,表现出紧张、郁闷的「存在状态」。画中凹瘦的骷髗面庞,纤瘦骨直的身驱,矗立在画作中央,双手遮住耳朵,惊讶睁着大眼,衬以大面积的鲜红黄色彩及线条扭曲的背景,似是传达一声又一声刺耳的音波,令我们也感受到那股紧张惊悚的氛围。

  《吶喊》由视觉经验转化成了「可看见的声音」,我们似乎看到画面就同时听到那声压抑的尖叫。孟克一生饱受疾病与死亡威胁,不难想象他在描绘这两个主题时都带有浓厚的情绪。这幅直达精神心灵的作品被后世广为复制、再创作,可见此画渲染力之高。

  哲学达人如是说

  与艺术学者Simone一起同游各国艺术馆、博物馆的哲学达人Andrea则言简意赅地从哲学层面中为艺术下定义:艺术就是追求在现实生活中不能满足的需要,以「正」的精神力量抗衡「负」的现况,展现生命的力度。艺术除了有它的启发性、独特性、与众不同外,亦是关乎千多亿美元的工业。

  如梵谷(Vincent VanGogh,1853-1890)。

  毕加索曾形容梵谷:「这人如不是一位疯子,就是我们当中最出色的。」梵谷却真的是个「疯子」,虽然在他短短37年的生涯中只卖出了一幅画,但他的出色成就却在后世呈现。梵谷在27岁时,即1880年,才开始他的画家生涯,短短十年的创作生涯中创作了超过二千幅画,包括约八百多幅油画与一千多幅素描,当然还有许多水彩画、版画。在他离世前的两三年,从巴黎喧闹的生活,搬往南部小镇亚耳(Arles),是为创作高峰期。在亚耳期间,梵谷的老友高更前往探望,原意是相互切磋,可惜最后却割席收场。梵谷对高更期望过高,把自身价值全寄托在他身上,不知不觉把自己摆得低下卑微。梵谷在一次与高更的争吵过后,用刮胡刀割下了自己左耳,更为包扎着左耳的自己画了幅自画像《绑绷带自画像》(Self - portrait with bandaged ear and pipe,1889)。

  其后梵谷住进了精神疗养院,用绘画放松心情,分散注意力,抵抗疾病带来精神上及肉体上的痛苦,创作出线条扭曲,立体生动的《星夜》(The Starry Night,1889)等著名作品。在他了结生命前的一段日子,他仍努力绘画,可能就是因为他已再找不到更好更舒服的退隐之地、容身之所,唯有绘画才能成为他精神最后的支柱、最终的避难所,至少能让他专注,暂时忘记生活中的苦。

  艺术与哲学的趣味火花

  对一般人来说,艺术的高深、哲学的艰涩简直就是催眠剂、无底洞,蜀不知两者却来个「负负得正」。《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的作者何卓敏为香港艺术中心市务及拓展总监,也在香港艺术学院兼任导师,多年来的博物馆游历经验及与观者接触体会中,令她掌握了拉近艺术与观者距离的方法。

  书中的「Simon」是卓敏的右脑,带着艺术视野;「Andrea」是卓敏的左脑,散发哲学思维。两人参观了巴黎庞比度中心,讨论达利大师的作品;前往巴黎罗丹美术馆欣赏雕塑大师罗丹的「沉思者」;再到法国文化名城安古兰参加漫画节、到爱丁堡参加艺术节;探访孟克名著《吶喊》,到荷兰走访梵谷博物馆,面对同一位艺术家同一件作品以不同的观感角度倾谈,形成一种艺术欣赏的新观点。也就如书名,古希腊的哲学家与现代艺术作品相遇,是一场令人期待会有神奇事情发生的游历。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读后感(五):当苏格拉底邂逅安迪·沃霍尔,会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作者以有趣及聪明的方式,透过两个分别念哲学及艺术的朋友的对话,在倾谈中带出在参观艺术作品过程思考的问题,由于二人像朋友的谈话,段落间容许思想跳跃,不受制于写文章时段落间的起承转合,但脉络清晰,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跟随。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

  文 | 戴文子

  【注:本书评系属原创,转载刊发等事宜请先豆邮获得授权。】

  最近在读什么书?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

  西方艺术,从文艺复兴到后现代艺术,出现了达·芬奇、莫奈、梵高、罗丹、孟克、达利、安迪·沃霍尔等不同的天才。他们经历不同的时代,身世各异,亦或多或少影响了他们的艺术主张。如要一一细数,该从何说起?《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提供了一种尝试的可能。

  本书的作者何卓敏,曾就读香港中文大学哲学系,后在香港艺术中心工作。也许对她来说,艺术与哲学的关系从来就是艺术家及他的创作历程中最根本,也是最核心的问题。这本小试牛刀之作也采用了哲学对话的形式探讨了艺术家各自的创作与精神领域的问题。作者以有趣及聪明的方式,透过两个分别念哲学及艺术的朋友的对话,在倾谈中带出在参观艺术作品过程思考的问题,由于二人像朋友的谈话,段落间容许思想跳跃,不受制于写文章时段落间的起承转合,有时候一方提出问题,另一人可能只简短答一两句,每段对话都不是长篇大论,也没有难明的理论,但脉络清晰,让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很容易跟随。

  作者设定二人畅游法国、苏格兰、荷兰、台湾等地的博物馆和美术馆;她们通过各地博物馆的展览顺道讲述展览中的现代艺术家及其艺术与思想的交集。作者希望以两位虚构人物代表她知识历程中关注的两方面:艺术与哲学,而作者这种以特定角色和环境设定的对话,的确比散文体裁的书写有更大吸引力。

  书中对于艺术家思想及艺术品价值的探讨,还是很有意思的,像“蒙娜丽莎的微笑”一画,在历史上曾掀起对于模特儿身份甚至性别的争论,而达芬奇这个谜样的人物,在作画时的心理状态也成为讨论的课题,本书作者则借这幅画讨论美的永恒意义,指出达·芬奇以绘画展现“美”,然而后世认为“美”没有什么大不了,哲学家休谟便认为“美”是主观的感受,杜象在尿兜上签名作为艺术品,甚至颠覆了达芬奇以艺术表现美的信念。

  站在另一个极端来说,安迪·沃霍尔的画作都以名人肖像和商品为题材,“金宝汤”、“玛丽莲·梦露”、“可口可乐”这些人和物,本身属于流行文化范畴,也透过安迪·沃霍尔的画作成为流行文化的重要符号。安迪·沃霍尔很懂得靠“出位”的“普普艺术观”玩市场策略,你永远说不清他是搞艺术还是搞流行文化潮流。这可能触及到比杜象更远的问题:这样还算是艺术吗?所以作者也不禁评论道:“论技巧,他只是将一些罐头、标签招纸、硬纸板等一类的东西融入创作中。……但他有的,却是独特敏锐的市场触觉”。

  然而从另一种艺术评论观点来看,这种懂得玩时尚,并且将绘画扭转为玩时尚的革命性做法,不就是现代艺术讲求以新概念推翻传统的极致吗?安迪·沃霍尔的艺术性在于正式将商品广告和严肃艺术搞混,并且从创作过程表明了艺术创作和赚钱的关系,这样说不单要指明像安迪·沃霍尔这种艺术家是真正的艺术家,也指明他更是一个哲学家,安迪·沃霍尔媚俗的创作恰好也符合了艺术家毕生从艺术作品进行哲学思考的传统。

  置身法国安古莱姆的国际漫画节,作者化身的两位旅人思考一直处于高雅艺术边缘的漫画的艺术意义。大家都知道,古希腊哲人柏拉图以“模仿”来定义艺术,但另一方面,艺术也表现出生命的踊动。黑格尔则认为艺术是以感性形式表现最崇高的理念,这种理念即艺术的内容,就是一种心灵自由的表现,自为存在的主体性;但海德格尔认为艺术作品具有“物”的特性,这也没错。如果你同时赞同这些观点的话,那么柏拉图的见解可以是描述艺术表现出来的模样,黑格尔的话则可理解为艺术创作的意向,而海德格尔的看法可理解为艺术品本身除去创作以外的特质。那么作者又是怎样看的呢?

  在《后记二:艺术的命运》中,作者首先引用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话,指出艺术发展不只限于个人,而是一股累积的力量,亦即我们先前的文明,是历史将艺术作品加诸艺术家之上。然后,两位艺术旅人就反复讨论艺术作品的历史命运,并将“人类艺术”与“人类历史文明进程”画上等号。接着作者更说明艺术是一面镜子,要反映镜子,反映当时经济、文化、生活整体,回应时代等等。这是一种不折不扣的历史主义艺术观,很容易为读者接受。问题是历史与文明往往由后人去定义,荷马史诗的希腊英雄和文艺复兴时代的艺术固然分别将特洛伊人和不懂艺术的买家视为在他们世界中不可或缺的“外人”,然而他们不一定知道必须扩张自己的文明圈或捍卫自己的艺术。

  另一个问题是该如何思考艺术家和自己的艺术品的关系。作者最后的说法是“艺术已经自由了”,的确,现代艺术都变成了概念的呈现,正如概念艺术家索利莱维特所说的,问题只是“想法”好不好而已,而“想法”好不好,很大程度上与有没有创意有关。另外,感性世界的标准也变动不居,所以艺术家在创作概念上应该“变化成水”。但“水”本身也有化学和物理的形态,不管流向哪里,正如艺术不管指向哪里,本身也一定有成为艺术的理由。然而正是在艺术家为自己的创作找存在理由的时候,他对作品、流派、自身生活甚至生命的思考,才让艺术成其为艺术。也许作者偏向于认为艺术家对生活思考的比重较大,因为本书标题指向一个哲人形象的苏格拉底与安迪·沃霍尔式普普艺术的金宝汤罐头的相遇,似乎意味着当哲思与生活相遇时,艺术便诞生了。

  是为读书笔记。

  二零一九年六月二十六日

  个人公众号:davenztalk (文子自道),更新原创游记杂感、故事诗歌、影音书评。

  《当苏格拉底遇上金宝汤》读后感(六):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写照!

  文/林则徐则林

  生活中我们大多都是普通人,很少有人会去展馆欣赏古今中外各位大师的艺术品。就算去了,又能从中体悟到什么呢?我想,必定大多都会流于表面,只能是停留在一种视觉的观感上,很难真正进入到艺术品的艺术世界。

  这本《当苏格拉底遇到金宝汤》的作者何桌敏,在书里以虚构的形式虚拟了两位女性朋友,一位是懂艺术的Simone,还有一位是懂哲学的Andrea。两人相约,从法国巴黎开始畅游了全世界的各大著名艺术类展馆,通过对话的方式阐述了艺术与哲学的关系。

  初读这本书,还有些不适应。因为这种对话的方式感觉会打乱叙事的节凑。就像两个好朋友在一起聊同一个话题,当你想要开始长篇大论时,你的朋友听不下去了,或是不赞同你的观点,就会强行插话来打断你。即直接又粗暴,读者的思绪也跟着戛然而止了。但好在坚持耐着性子读下去,又很快能适应了。毕竟它是一个作者虚构的两人对话,关键在于它是一个作者。所以,最终还是达到了和解,内容得到了统一。

  书中两位艺术爱好者Simone和Andrea,就像是我们读者的好朋友。读的时候,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做第三者加进去。我们不说话,就让她们两个人讲,我们只是一个艺术小白,跟在她俩后面充当一个安静的听众就好了。

  她们从香港出发,法国巴黎的蓬皮杜艺术馆中心是此次艺术游的起始点,带领着读者感受了超现实主义大师达利的“游戏”艺术,“游戏”人生。接着又去了罗丹美术馆、苏格兰国家现代美术馆、国家画廊,荷兰阿姆斯特丹梵高博物馆,台北历史博物馆和故宫博物馆,最后再回到出发点香港文化博物馆和艺术馆。然后还带领着读者,去感受了一下昂古莱姆国际漫画节和爱丁堡艺穗节。

  两人的足迹跟随着文艺复兴到后现代艺术的脚步,探讨了艺术与哲学、艺术与艺术家个人命运的因果关系。作为读者的我,感受到的就是——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内心的真实写照!

  达利受到弗洛伊德“梦境与幻觉”的精神分析学派,以及德国哲学家康德的哲学思想“时间本身没有存在性,它只是人类觉知现象的一种模式”的影响,创作了很多与梦、与死亡、与时间有关的画作。

  他的画作中扭曲的造型看起来是那么的不协调,而且荒谬不和谐。但是,仔细观看,你又好像能够在不协调的感觉中看到那和谐的布局。其中《永恒的时间》是其最著名的一副画作。那瘫软的时钟被熔化了,停留在一个定格的时间上,作为一只钟表不能继续运转其本身存在的意义已经失去。但在梦境中,那种无时间性就是另一种永恒的时间。这是人在潜意识中才能保留的一种记忆,现实中我们无法控制时间,唯有梦境能做到。

  蒙克的《呐喊》是其最著名的代表作,被认为是存在主义中表现人类苦闷的重要作品。而这部作品的诞生和艺术家本人的人生经历有着紧密的相关性。蒙克的母亲在他5岁时死于结核病,后来他与姐姐一起生活,不幸姐姐也死于结核病,他的父亲还患有精神疾病。兄弟姐妹与母亲相继去世,死亡便印在了他幼小的心灵上。因此,绘画对于蒙克来说是一种抒发情绪的途径,他的哀伤童年成为了他未来作品的底色。

  梵高的一生就好像是上帝跟他开的一个玩笑,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一生——他生前没人看得起,死后无人买得起!他生前被贫困、忧伤、空虚、绝望、潦倒、失败、疯狂、叛逆捆绑着,靠自己的弟弟提奥的接济度日。死后他的画作成为了价值连城的艺术品,动不动就高达好几亿。他虽是一名传教的牧师,但他却以自杀的方式了却了自己的一生。

  《麦田群鸦》是梵高去世前几周的作品,也是他最著名的画作之一,一般认为是他的绝笔之作。画中展现的风很大,乌云密布,漫天群鸦,没有出路,似是绝路的已临近,仿佛埋下了他向这个世界说“不”的伏笔。他选择的颜色也暗示了他已经找不到出路、找不到光明的艰难处境。

  艺术家从来都是与现实世界有些格格不入的,和商业之间的关系就更是即紧密又疏离,这是艺术家孤傲的性格使然,也是艺术家迫于生计的无奈之举。而作为波普艺术运动的先锋,安迪·沃霍尔则有不同的观点。他认为“赚钱的商业才是最棒的艺术”。

  有人认为他只是个机会主义者,肤浅、哗众取宠,他根本就不懂艺术。还有人说他只会将一些罐头、标签、硬纸板进行裁剪拼接,作为艺术品来讲毫无深度可言。然而他的“金宝汤”、“玛丽莲·梦露”、“可口可乐”等,皆是让他名利双收的作品。他很早就知道了名人效应,他给猫王、玛丽莲·梦露、伊丽莎白·泰勒等好莱坞的巨星画过很多的肖像画。他将名人符号化、概念化、标签化以及商品化,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了。名人效应最终给他带来了更大的名声和更多的金钱。

  如今纵观整个艺术界,艺术商业化、艺术大众化是不可逆的大趋势。艺术源于生活,是生活的产物。安迪·沃霍尔只是使艺术回归到现实当中来,让艺术回归生活,回归大众。

  并不是高高在上的才能称其为艺术,我们人人都是艺术家。因为,艺术品其实就是我们内心的真是写照,就像达利一样,它可能仅仅只是你的一个梦境,也可以像是蒙克和梵高一样,它可能是折磨你一生的一个困境,还可以像是安迪·沃霍尔一样,它可能就是你不经意间生出的一个想法。

  我们通过各种方式(音乐、绘画、写作等)把它表达出来了,它就是属于我们个人的独一无二的艺术品。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