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帝的口袋》经典观后感有感

  《上帝的口袋》是一部由约翰·斯拉特里执导,菲利普·塞默·霍夫曼 / 理查德·詹金斯 / 克里斯蒂娜·亨德里克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上帝的口袋》观后感(一):6.5真的太低了

  记者和儿子的死因,这两条线都可以砍掉,前者太散文了,后者放开头一下子把观众看下去的情绪灭掉了,死因交代与否和后面的剧情没有必然关系,只要交代儿子死了就可以了。导演的功夫应该在如何带着悬疑慢慢解开片名的主题这件事上面。因为这样观影更自然,更适合电影语言的发挥。分真的太低了。给表演和剪辑都不够。

  《上帝的口袋》观后感(二):上帝的关怀无处不在

  这部电影反映了美国中下层的的生活百态,60岁的江郎才尽老记者对待这个小镇的态度早已形成他认为这个小镇 的人既肮脏又野蛮,充满了蔑视,可是他比谁都脏,和年轻女人上床,和有夫之妇上床,既不喜欢工作又无慈悲之心,可他一点都看不起的下层人们,却心灵圣洁,在酒巴中为米基捐钱 1000多美金,帮助他理解他,可是警察们息事宁人,记者们,上层们都在关心的是出奇的新闻和版面,这正应验的圣经中的一句话,人的心灵脏才是真的脏,身体语言味道的污秽并不真的脏,反观米基的老婆他更关心的更是他自己的容颜和自己,这更显示上帝的关怀无处不在,在他的口袋中既有好人也有坏人,可是他都在深深的爱着他们,

  《上帝的口袋》观后感(三):《上帝的口袋》

  普通家庭出身的年轻工人里昂因为奚落黑人老头结果被黑人老头用铁棒打死,而看到这一幕的老板却对警察说是被吊钩砸死的,在场目睹一切的工人们不约而同地附和着老板的说辞;当地报社的嗜酒成性的老色鬼专栏作家因为老板说里昂母亲怀疑死因而让他写专栏报道此事而特意去了家里,却对里昂年轻漂亮的母亲图谋不轨(事实上母亲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成功和老色鬼在儿子葬礼的前一天中午在野外打了一炮);里昂父亲没钱筹办葬礼被看护机构把儿子尸体横躺在雨夜,无奈之下父亲只能把尸体和冷藏库里的肉放在一起,打算把车卖掉来办理儿子葬礼,但被收车行人员开到街上去试车结果尸体和肉横陈街道,而母亲得知此事之后从她愤怒的嘴里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异乎寻常的清晰,仿佛是从牧师嘴里吐出的烟圈。最后,里昂的死亡真相依然没有水落石出,人们依然过着之前的生活,虽然很多人都将会在这里死去,但他们却不会被遗忘。这个看似朝气勃勃实则素瘤遍地的小镇里的人有着不成文的等级制度,即严格区分本地人和外地人,即使你是作家在报纸上用了那些底层民众不舒服的词汇,他们就可以联合酒吧老板不让你踏进酒吧喝酒,你的人权被硬生生地剥夺了,你被大家暴打似乎是一件正确的事情。黑人老头因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作出的事情感觉自己找回了做人的尊严为自己的处境和族群带来了希望吗?并没有,因为另外一批人在默默地替你赎罪,人性所有的善与恶都是等量的,毕竟万物守恒。这一系列的事件不仅关乎上帝的口袋这个小镇更关乎人性深处那最无情的揭露!人们封闭的思想,被隔离了,让你没有空间去拓宽内心的疆域,上了年纪的人整天在酒吧无所事事家长里短地把酒言欢,议论周遭的人,个人的恐惧如同一股冷泉,由起初的浅浅水流骤然加深,必须依靠群体的力量来摆脱这种突如其来的恐惧感。so what?这个小镇诠释的何尝不是这个大大的世界里的冰山一角?绝大多数时候,我们被家庭、被信仰、被你应该这么做所束缚,而最重要的是当你被这些东西被绑架的时候,你有没有替自己争取斗争的权利,如果你放弃做斗争,你凭什么优于那些努力为自己而活为自己的权利而战的人,你又有什么权利去抱怨生活的不公?更何况,生活本来就是不公的。我突然想到了张泉灵那个在北大风靡一时的演讲:“很多人都说你是怎么过上自己想要的生活的?她这样回答:大学选专业的时候你选的是你认为有发展前途的专业,你报选修课的时候选的是那些学分容易得的科目,毕业找工作你找的是那些你觉得会赚钱的工作,你自始至终都没有关注或在意你所感兴趣的东西,你又凭什么能够过上你想要的生活,并把自己的兴趣当成你终身的事业去发展和经营呢?”

  《上帝的口袋》观后感(四):每个人都在上帝的口袋里,但这个口袋不只有一个

  整场电影充满了隐喻和象征,虽然节奏略显邋遢,但不失为一部值得静静窝在沙发消磨周末下午的好片子(可惜我是在工作日的晚上熬夜看的)。

  故事以游手好闲的装逼儿子在工地丧生为线索,继父因支付不起葬礼费用的一系列看似冗杂的故事和人物关系串联在一起(与豆瓣上的剧情介绍基本不搭边)。

  关于隐喻

  小镇的酒吧

  小镇的酒吧里集合了小镇生活的所有美好想想,团结,互助,包括逃避现实的共鸣。从前期得知装逼儿子意外死亡,酒吧老板主动帮助米基募捐葬礼费用的举动,到酒吧老板呵斥不礼貌客人,及最后酒吧所有客人殴打过气作家致其死亡,都是对于小镇生活的现实一面的隐喻。

  过气作家

  他的口头禅就是一句“我是这个城市的诗人”,天天酗酒,和崇拜自己的学生上床,勾引米基老婆,他隐喻着一种始终活在辉煌阴影下的逃跑家。在勾引米基老婆时,说自己在乡下买了一栋房子,偶尔去睡几晚,结果两人决定到那里去偷情的时候,才发现,原来就他妈是一片空地,是他计划中的“房子”,再一次证明了他是一个活在幻想里的逃跑家。

  米基

  偷鸡摸狗的继父,偶尔偷车,偶尔卖肉,就连好不容易借来的葬礼钱,也拿去赌马。“每个人都有金钱困扰”,这是他的妻子在责怪他的无能时回答的,同时,这也是现实的影射。好在,他人穷情不穷,属于穷鬼中的佼佼者,他爱老婆,为死去的装逼儿子筹钱,在最后关头,依然愿意为了抢了自己老婆的混蛋作家挺身而出。在现实中不乏这样的角色,用自己仅仅的一点人脉和能力,愿意为家人和朋友赴汤蹈火,而最后,却依然处于众矢之的。

  工地老板

  整部电影主要的落脚点就是在城市下的小镇里,电影中的角色没有腰缠万贯的土豪,只有“还过得去”和“负债累累”的两种角色之分,包括工地老板,为了帮助“黑鬼”,宁愿冒着法律危险,就算在两个黑社会去工地威胁,他也没有动摇。(虽然他把其中一个黑社会眼珠子扣下去的剧情有些略夸张,但这就是现实)

  镜头部分

  其实整部电影的亮点不多,如果你对这种节奏不是很紧凑的小成本电影无感的话,可能很快就会关掉影片。

  亮点1.

  (也是我心中的唯一亮点)在米基老婆和过气作家在野外偷情的时候,用蒙太奇手法在偷情的欢愉和为家庭全心投入的画面做了一个讽刺,剪辑的尚可,不能说非常惊艳,但也算是整部电影的高潮。可惜的是,渲染的不够,导演想要表达的讽刺和感伤还是差那么一点。

  亮点2.

  结尾部分

  (属于超现实的部分)米基的老友本来是负债累累的赌徒,搏上一切和米基去买马,结果好死不死的赢了足够还所有债务的一大笔钱,可以米基就没那么好运了。更超现实的是,索菲阴差阳错的毙了米基老友的最大债主,两人逃亡到“世外桃源”,青山绿水,小木屋,与世无争,结尾部分的整个画面都与整部电影的色系有着明显的对比,也是所谓的超现实。

  结语:节奏不紧凑,描写不深刻,刻画不入心。隐喻较明显,片荒时看看尚可。

  《上帝的口袋》观后感(五):美国铁西区故事

  本片故事讲得美国一个破落工业小镇God's Pocket里面发生的故事,讲的小镇里的夫妻俩的孩子暴毙后夫妻俩围绕给孩子办丧事这件事所经历的一些人间的五味杂陈的人和事。

  全片以葬礼仪式开头,镜头下对在教堂里参加仪式的小镇上的主要人物进行了展示,然后倒叙故事情节,让观众明白孩子的死因、夫妻俩矛盾的原因还有小镇里的其他人物在这个舞台上的表现,电影最后故事的主角离开荒废的工业小镇来到弗罗里达重新开始生活。

  电影镜头下脏乱不堪的街道,灰头土脸的工人,暴力无序的治安,虚伪好色的知识分子,萧条倒退的经济,闭塞排外的民风,所有这些都让我有穿越感,仿佛我看的这个片子故事不是发生在现在的美国,而是国企改革时期万人下岗的天朝东北铁西区,不得不感叹下全世界无产阶级是一家,不幸的家庭也是每每相似。

  如果故事发生在东北的工业区或者小镇上的话,可能会是下面这种画风:

  老米和詹姐是玉帝裤兜小区的一对半路夫妻,两人堪称模范,琴瑟和谐,有个半大不小的继子,孩子是詹姐带的,可老米人比较豁达不挑,还是把继子当自己生的孩子来看。老米有辆老爷车是跑货的司机,平常靠给朋友去港口跑活赚钱养家,詹姐没有工作,平常就在家做家务陪姐妹唠嗑,日子并不富裕,可也能凑合过。

  继子人不老实喜欢惹是生非,在工地上打工嘚瑟招惹黑人工友却被反杀掉,工头老板还有工友们本就看继子不太顺眼,再加上不愿给自己惹麻烦就合伙说打110说是孩子自己没遵守安全生产条例意外死的。心里怀疑又悲痛的夫妻俩一边托人找关系门路调查自己孩子的死因,一方面开始筹钱给孩子办丧事。

  老米的合作伙伴鸟哥一直靠走私做生意,可最近经济形势不好再加上自己的赌博的恶习,欠了一屁股高利贷,想做几票大的结果赌马又赔掉自己的账都搞不定,拖欠老米的工程款没法结,害得老米没钱给孩子负担丧葬费还有停尸间的钱,没办法下只能把孩子先放在货车的冷藏间里。一家有难,多家帮,尽管街道酒馆里大家伙们募捐了点款项,可还是不够,为了葬礼讨价还价,和办丧事的神汉打了一架,狼狈不堪。

  另一边詹姐到处求人帮忙调查孩子的死因,恰好市里民生栏目的记者也听过这个事情为了应付老板的催稿,来这边采访詹姐,詹姐乱投医求记者帮忙,可那个记者色咪咪看上了詹姐,非得让她打一炮才愿意帮忙,腚大奶大的詹姐本就是个风流人,也就顺势和老色鬼来了个野炮,泄泄火,事情闹得让整个街坊都知道了。

  鸟哥终于和债主矛盾爆发了,下手重点结果把人打死了,于是收拾细软跑到海南岛躲事,并告诉老米有空可以去看他。詹姐怪老米没本事,万般无奈下老米想到个来钱的招,那就是把自己的小货车卖掉来钱,结果买二手车的司机误操作,把继子的尸体扔出去。这事最后上了本地报纸的社会版面,詹姐对老米的态度更差了,这时的老米已经有点心凉,想自己辛苦一场结果捞下埋怨。

  色记者自己没有数,去找詹姐,被区里面的小伙打了,老米出来劝架,被人骂做外地的怂货,认清了这些人,黯然离开小区南下找他的好伙计鸟家一家。故事至此结束。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