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1000字

  《我这有限的一生》是一本由周作人著作,49出版的224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2019-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一):依了自己的心的倾向,去耕种自己的园地

  书中分那自由宽懈的日子、闲适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及真实是个多余的人四大类。我尤其钟情于第三大类: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其下面有八篇,最爱《自己的园地》。

  亢迭特说:“这些都是很好,但我们还不如去耕种自己的园地。”所谓自己的园地,本来是范围很宽,并不限定于某一种:种果蔬也罢,种药材也罢,---种蔷薇地丁也罢,只要本了他个人的自觉,在他认定的不论大小的地面上,应了力量去耕种,便都是尽了他的天职了。

  在这园地里,你种植的皆是你所喜欢的,不管是平常食物还是稀缺食物,皆在于你的趣味所在。若此皆是极平常的食物,然在素朴之中自有真味。若彼皆是稀缺的食物,然在铺张之中自有独味。味感个人不同,往往非人力所能改变。可是在这整个之中别有其微妙的变化与推移,看起来亦是很有趣味的事。 园地的最后呈现免不了过程的经营,你如何耕作,便决定了园地的最后面貌。这和人生、工作、婚姻、恋爱、友情、亲情有异曲同工之妙也。但凡你依了自己的心的倾向,付出努力去耕种自己的园地,最后终究不会是太差的结果。假设仍旧是太差的结果,想想那过程恐怕内心也还是会莞尔一笑,总好过啥也不做,空等着。

  书中还有一言让我惦念,原文如下: 我们太要求不朽,想于社会有益,就太抹杀了自己;其实不朽决不是著作的目的,有益社会也并非著者的义务,只因他是这样想,要这样说,这才是一切文艺存在的根据。我们的思想无论如何浅陋,文章如何平凡,但自己觉得要说时便可以大胆的说出来,因为文艺只是自己的表现,所以凡庸的人的真表现,比讲高雅而虚伪的话要诚实的多了。我是爱好文艺者,我想在文艺里理解别人的心情,在文艺里找出自己的心情,得到被理解的愉快。

  如此看来这不管是凡庸的人还是高雅的人,但凡依了你自己的心,去真实表达自己觉得要说的话、要做的事,便是畅快自然。人活在世间,也就短短七八十年,不活的尽兴怕是对不住此生呀!既然已在这世间,且是有限的一生,何不依了自己的心,不管大小,不论丰饶贫瘠,尽力去耕作属于自己的那亩田园,定会看到想看的园景。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二):文艺是我的生命

  这段时间,先是读了冯友兰的哲学著作《新人生论》,后又读到周作人的这本散文集《我这有限的一生》,不知不觉中竟然都和“人生”这个严肃的话题挂了钩,真是奇妙的思想碰撞啊。人都是为生活而生活的,可终究是怎么生活,恐怕只有回首自己的人生路才能说得清楚。换句话说,那些走过的路就是你的人生。可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提早认识到这一点呢?恐怕这是个未知数罢。

  抛开周老的落水事件不谈,单从文学角度欣赏他的作品,我们可以发现周作人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富有生活气息的人。他渴望平常而真实的人生,并把这种思想融入了文字,形成了今天我们所能看到的极富生活美学的文学作品。

  《我这有限的一生》一书精选了来自周作人的数十篇优美散文,在这里,有对自由宽懈日子的回忆,有对人生之苦的体察,有对自身思想命运的剖析,也有对其一生的自省和总结。从内容上看,周作人的一生除了年少时的求学时间,大半生的时间都是在品尝人生的苦味,用他的话说,就是在:“忙里偷闲,苦中作乐,在不完全的现实里享受一点美与和谐,在刹那间体会永久。”无疑,文学就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乐趣之一。

  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因被选入课本而被人熟知,在周作人的笔下,《三味书屋》同样存在,只不过变成了另一番面貌。在他看来,“三味书屋”够得上说是文明的私塾,且拥有自由的空气,比一般的书房要好很多。

  对于故乡,人们总是会特别怀念。在周作人的记忆里,他对老家绍兴始终保存着一些美好。不过,由于早年留学日本,深受日本文化影响,对于东京的感情也要浓厚些,这点从其文字中完全可以感受到。当然,居住最久的还是北平,在他眼里,北平的气候条件好,人也大方,适宜居住。不过,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无线电广播的难听。哈哈,可见周老也是一个挑剔的可爱之人。

  “我平常没有一种专门的职业,就喜欢涉猎闲书。”这是周作人在《我的杂学》一文中对自己的评价,但是他却通过这种“杂学”在文学中成就了自己,成为了我们所熟知的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理论家、评论家、诗人、翻译家、思想家,这不能不说不是杂学的功劳。

  纵然人死声迹最是理想,不过庆幸的是周老留下了大量著作和译作,让我们在今天仍能从其作品中感受那份对文学、对生活、对人生的坦然和热爱。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三):周作人的「逃禅」

  民国时期大师云集,优秀的作者如鲁迅、巴金等人早就出现在语文课本中为众人所知,而林语堂、梁实秋等离开大陆的一众一直到上世纪90年代才以一种几乎是默默无闻的方式低调出现。周作人与这两派都不同,一方面大节有失,另一方面又是“大旗”鲁迅的弟弟,是研究鲁迅避不开的重要人物。只要对鲁迅稍有那么一点点了解,就对周作人也有个大概的印象。只是他的作品也因为“汉奸”的身份而从此绝迹,直到林、梁等人的作品热度一波又一波的席卷中国大陆,周作人的作品在流行度上与其他人相差甚远。大约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因为他的“汉奸”身份,而波及到其作品。

  知堂小品文名闻天下,我却一直没有系统地读过知堂,这本《我这有限的一生》也只是散文选集中的一册。鲁迅研究者董炳月在总序中写道:周作人的神情,可谓超然、冷静……相由心生,文如其人……是可以用其作品来印证的。本书四部分标题「那自由宽懈的日子」、「闲适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寂寞智商没有更上的寂寞」、「真实是个多余的人」,都来源于知堂的散文,可见他看待世界的态度是悲观的。这种态度更像是一个避世或出世的和尚,而他也恰恰认为自己是和尚转世。

  舒芜品评知堂的小品文就像「一碗下了微盐的白粥,看不见盐……吃起来每一口都有淡淡的咸味」,可谓妙极。知堂的散文清新隽永,透着一丝丝的禅意,好像不理俗世的世外高僧谈经论道,听雨喝茶。这种“闲适”若是在太平境界,倒不失为一种自在的生活方式。可惜时值日寇入侵,整个中华民族浴血奋战保护国家之时,知堂的这种“逃禅”不过是制造了一种安宁祥和的假象。

  「逃禅」在明末清初蔚然成风,时人云:何处无寺,何人非僧。明代遗民看到复国无望,往往出家为僧。知堂所在年代风云变幻,和明清之际多有相似,以他的悲观情绪认为中国无胜算,进而逃禅,也是一种顺理成章的行为。可惜他忘记了明清之际逃禅的人虽然躲入了狭小空间,却依然有着鲜明的立场。

  鲁迅辛辣地讥讽二弟的这种态度,称其“从血泊中寻出闲适来”,锥心刺骨。若周作人不过一无名文人,这种人生态度倒也不值一提。可他却是五四时期最重要的文化和精神领袖之一,作为公众人物他的态度往往对年轻人有着极大的影响。

  我们今天读知堂,或许能感到其中的「岁月静好」,同时也不该忘记这种假象背后残酷的真相。用一句网络流行语形容: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四):寻路人

  “我是寻路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

  这是周作人生活美学系列的其中一本《我这有限的一生》。

  这本书的不仅充实心灵还能美化你的心境。

  文中彩插赏心悦目,画风清丽,配以作者娴静文字,让我们的视觉非一般体验。

  护封采用文雅质感的水纹纸,内用进口的轻型泛黄纸张,可以保持眼睛的舒适度。

  这本书收录了作者的回忆和感悟,其中有上学的“学校生活”“三味书屋”、留学时候“东京书店”“留学的回忆”、自己的思考“谈天”“关于命运”、读书感悟“夜读的世界”“一年的长进”。这些文字读来让人心静。

  其实我不是一个爱热闹的人,但是却总困在自己的城墙里混沌度日,许是自己欲望太多能力太少,得不到而困顿。门口有一株丁香花,今年我第一次闻到浓郁的花香,惊喜之余,才发现这花已开五年,细细想想那五年我在哪里?空有躯壳,心不在焉。恰逢此时,读到这本书,我们都是寻路人,路上风景一样,而赶路人的心境大不同。

  “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最大的愿望。”

  我被深深触动着,人生短短数十载,我岂能白白浪费这世间美景?

  只有静下心来才能读出作者的苦味人生中的小幸福。看似平凡的生活,在回忆里却那么清晰。

  上师范的时候,我们教室下面也有一株丁香树,每到四五月,花香飘的到处都是,那种味道那么熟悉,而我再一次在门口闻到,突然对自己生活有点不满意了,这些年走的太快了,忽略太多了。

  有限的一生,该如何度过?边走边看,懂得舍弃才能收获。

  这本书适合在心静的时候,慢慢读,从文中读作者,在文外读自己。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五):苦中作乐

  喜怒笑骂,有限的一生,每个人过得都不一样。他,是大名鼎鼎的鲁迅的亲弟弟,在兄长的盛名之下,他显得相对卑微,还因为政治、历史背景原因,他被人称为“文化汉奸”,直到今日,人们还在议论对他戴的这顶帽到底合不合适?是不是冤枉了他?其实那个年代出来的不少文人,都曾被戴上“文化汉奸”的帽子,有人为人平反,有人说不能以一面而定论终生。

  这几年,渐渐地,周作人的文章也越来越被人们关注,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他的文字不被别人苟同,但是如今人们去反观他的生活态度,从他的文章里去读懂他的思想,还是会发现,他是一个披中庸之衣,着平淡之裳,于苦味味人生中自有一套人生消遣法的人。他对生活的追求,他闲适的生活态度,不失为生活美学方式。

  这本《我这有限的一生》是他生活美学系列里的一本,很喜欢封面标题下面那行小小的字——“我只希望,祈祷,我的心境不要再粗糙下去,荒芜下去,这就是我的大愿望”。怎样做到不粗糙、不荒芜,且读周先生的文字来体会一番。

  书扉页地些古色古香的彩色水墨画配他那些意味深长的箴言最是妥帖。在周作人有限的一生里,他的经历相对我们普通人而言,还是比较饱满的。小的时候,在绍兴老家那是一段自由宽懈的日子,这个章节里的内容也是我最喜欢读的。读到三味书屋,读到关于故乡的回顾,对比着鲁迅,也就是周树人写同样的人、事、景的时候,却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形和心境。鲁迅是激亢的,他在追忆年少时光读书的情景,始终会让人觉得那是一个极奋进努力的孩子,而换到周作人这里,再现百草园、三味书屋这些地方的时候,仿佛又看了一遍年少时的鲁迅,周作人更像是旁观者,或者有点像解说员。也正是因为他的文章,我们看到了鲁迅笔下没有出现过的故乡的其他的一些事,每个人的人生走的是什么道路,与他小时候的经历和看待事物的眼光有很大的关联,从周作人的描述可以感觉到他相对是一个比较冷静的人,他说私塾总是坏的居多,对学生太过严刻,就“仿佛把小孩子当作偷儿看待似的。”

  或许是这个世界太复杂,尤其在周家三兄弟所处的那个年代,社会动荡,国际关系复杂,战乱,人心惶惶,而处在那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周作人依然能写出这些清雅隽秀的美文,着实让人叹为观止。在有限的生命里,他所见所闻所经历的那些小事儿和所到的地方以及结识的人,周作人写下来的,满满是故事,细细读来,品到生命里那些被人们忽略了的美好。即使是八卦的事情,以及闲适背后的辛苦,在周作人的文字里,都有它们独特的一面,它们是有张力的,寺庙里的失窃,那些牵扯其中的和尚,还有,方丈让在卖汽水的战士从寺庙旁最佳的位置撤走,让他自己来卖,……寺庙本是佛门清净之地,但是没想到却也是世俗是非之地。

  周作人这有限的一生里,见识多,也比常人看得更透些。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六):人生苦短,何不苦中作乐

  读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字里行间流露出一种随缘自适的人生智慧。一位柔弱女子沉潜于万丈红尘中,敏锐地捕捉清苦生活中的点滴快乐,书中常常可见“这是有意思的”字样,让人悟出“你爱,世界便可爱。”

  在日本生活多年的周作人深受这种苦中作乐的人生观影响,超脱俗世名缰利锁的羁绊,把平淡日常过得有滋有味,在从容闲适中,追求一种恬淡悠容的生活态度。

  周作人的文字都极平常,不饰繁华,却在静静流动的文字中得一种人生的智慧。他深谙生活的趣味在于满足,得与失不在意,只淡淡地行走,以佛家的情怀做入世的平实。

  同样是写三味书屋,他与鲁迅不同。鲁迅的文字是美丽的,是带着色彩的,让人读后难忘。周作人则不然,一上来只是说旧日书房与今日有何不同,行文中不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克制而下笔恬淡自然,如缓缓流动的溪流,看不出内心的波动,不掺杂过多的情感色彩。

  他引用李越缦的《城西老屋赋》一段文字,实见其心底的热,却不经由自己的文字,而只是别人的话语。他引用鲁迅是为了过渡到生活中的小确幸,富有正义感的淘气学童惩治严厉先生的人间喜剧,不过是琐屑的小事,却事过多年仍然记得。

  这样有趣的小事,在《我这有限的和一生》一书中可谓篇篇皆有。《道路的记忆一》、《道路的记忆二》极平淡,开篇的文字却很是引人注意:凡是一条道路,假如一个人第一次走过,一定会有好些新的发见,值得注意,但是过了些时候却也逐渐的忘记了。可是日子走得多了,情形又有改变,许多事情不新鲜了,然而有一部分事物因为看得长久了,另外发生一种深切的印象,所以重又记住,这却是轻易不容易忘记,久远的留在记忆里。

  因为搬家的缘故,周作人到北大的路线由东北行改东南行,两条路线形成一个钝角,“使我在这边线上看得一个大略,这是很有意思的,叫我至今不能忘记。”不能再平常的小事了,在周作人看来是有意思的,而且记忆深刻,这真是叫人惊诧了。这样一种把日常过得有趣味,在平常中捕捉小快乐,实在是要有一种大智慧才能达此境界。

  读周作人,要带着一颗平常心,急不得,慢慢读来,细加体会。却原来在我们极平常无味的生活中,有着随处可心捕捉得到的小确幸。

  周作人把苦味人生过得有滋有味,平常而真实。鲁迅固然伟大,然而却不易接近。不是鲁迅不能平易近人,而是他的气质中有一种让人生畏的透视人灵魂深处的凛然。而周作人却如老僧,木讷随和,极易接近。

  《我这有限的一生》是一本探索平淡生活趣味的宝库,从容读来,用心体会,把周作人的生活态度运用到我们的生活中,在清苦而短暂的人生中,追求随手可得的小确幸,也不枉读一遭周作人了。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七):不以其人废其文

  说起周作人,印象里真的也就只是鲁迅的弟弟而已,并不知道原来他也是有这么高的文学造诣而且曾经也是久负盛名。周作人因其在抗战时期投敌叛国而导致如今大家因人废文,以人择文,以人废文,这本是世俗社会的常态。比如我们谈起郭沫若,我们也是知其为人,而甚少去关注到的成就以及作品。对于胡兰成也是一样,娱乐至死的年代就是这样,我们对于八卦风流韵事等的关注,远远多过对于文学的关注,前阵子看大一篇微信推文,说的是范冰冰的弟弟用一张照片一个晚上赚了好几十万。这是一件很匪夷所思的事情,我们甚至无力去谴责或者追问这些粉丝的心态,颠倒是非黑白,粉末倒置的社会现象总在现实中重重上演。在眼里容不下“沙子”的大众里,却又都置身于沼泥之中。

  西班牙的异端分子何塞法·萨里奥林迪亚凭借写就的多篇巴斯克语散文随笔,获得当地的最高文学奖,同样也是引来了各种争议,但不得不承认他们对于文学的热爱和包容确实是难能可贵的。

  以下这段话摘自周作人《谈养鸟》一文:

  “游客中偶然有提着鸟笼的,我看了最不喜欢。我平常有一种偏见,以为作不必要的恶事的人比为生活所迫不得已而作恶者更为可恶,所以我憎恶蓄妾的男子,比那卖女为妾--因贫穷而吃人肉的父母,要加几倍。对于提鸟笼的人的反感也是出于同一的渊源。如要吃肉,便吃罢了。(其实飞鸟的肉于养生上也并非必要。)如要赏玩,在它自由飞鸣的时候可以尽量的看或听,何必关在笼里,擎着走呢?我以为这同喜欢缠足一样的是痛苦的赏鉴,是一种变态的残忍的心理。”(十年七月十四日信。)那时候的确还年青一点,所以说的稍有火气,比起上边所引的诸公来实在惭愧差得太远,但是根本上的态度总还是相近的。我不反对“玩物”,只要不大违反情理。

  从文中我们得以窥见周作人对于“人的发现”的高度捍卫,人非完人,在那样水深火热的年代下大义凛然者固然值得我们敬佩,而投递叛国者我们确实难辞其咎,可是在战后他也承担了他应当承当的罪责,况且他的爱国思想并未完全泯灭,或许他比不上关羽的身在曹营心在汉,但他也确实在努力做着很多维护民族独立事情,也许对于他的内心来说也是非常矛盾和煎熬的。

  儿童文学在中国能够发展起来,周作人功不可没,他终其一生也未曾放弃过对这个领域的关注,如今我们对于那个年代关注的儿童作家,可能就是微风细雨的冰心,还有童话大师叶圣陶,对于周作人我们在这一方面知之甚少,其实我们多加留意儿童文学,我们会发现过去的儿童文学给了儿童很沉重的爱国枷锁,而并不是把儿童视作一个独立的个体来将至培养,在“西学为用”之前,甚至难以发现有儿童文学的存在,但是周作人似乎总是处于一个矛盾的状态,我们看他的散文总是很有意思,童趣十足,然而他在儿童文学作品更多的是呈现一个老者的面容。

  如今斯人已逝,但其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的宝贵的文学思想不应该也从此蒙尘,我很感谢我有幸能够看到大家小书出版的这本《周作人概观》,这本书改变我最大的是,不应随意听信人言,凡事要自己去了解后方可下定论。特别在互联网自媒体时代,我们对一个公众人物的印象也往往都是随着大众和大号传播的方向走,而看不清一个人的本质真相。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八):凡一切相,皆是虚妄,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

  读的书多了,便知“文如其人”为真!

  见的人多了,便知“相由心生”也为真!

  读周作人先生的文字,总能给人一种闲云野鹤不食人间烟火的感觉,参禅素雅简约是文字给我的第一感觉,便觉此人算是活明白的,无所追求的人应是前半生追求过挣扎过的人。前半生碌碌无为是不具备在后半生反省升华思想的资质的。一句“人死声消迹灭最是理想”反儒家思想,儒家在乎立德立功立言,而先生反其道行之,并有些许对于当年做错事的悔恨,遂对于社会世间万事万物看的比较透彻。

  周先生作品乍一看便知深受日本文学影响,简约素雅,有一说一毫无废话,并具备日本文化的日常性——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故事(也是偶然在本书中知道了《人间失格》的意思为“丧失了做人的资格”,日本文化“人间”=“人”)。

  书中尽是一些关于往事的回忆和谈笑嘻骂娱乐消遣,虽说人生到头终究是茶酒田园为主,但是于我这个年纪读此书还有不太能接受得了,有些许悲凉悲催,赞同生而必死劳而无功的理念,学习佛学是为了更加平和地面对生活,而不是有一种无为无所谓地感觉。

  其实有许多散文,有讲对自由日子的回忆、对人生之苦的体察,对自我思想命运的剖析,将一切看得如浮云般无所谓,只由得内心自由快活!如果生在盛世,他将是以为纯碎的教书匠,与世无争自得其乐。花鸟鱼兽、琴棋书画,总痴迷于修养生性的事物,如此甚好!

  从周老淡雅的文字风格来看,朴实、素雅、与世无争,喜爱美学,给人一种轻飘飘的当世高人的感觉。于中文西学皆有所成,古文今事皆有涉猎,活脱脱的一个活图书馆。

  《我这有限的一生》,有种和《人间失格》类似的悲凉,貌似不甘却又可能怡然自得,让人捉摸不得,或许老先生正有此意吧:生于世间,我们都是可怜的"人间"。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九):苦味人生中有大自在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历来成为有志于学者的励志金句,此语出自《庄子·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说尽了有限生命与无穷知识的矛盾关系,也启发我们如何在有限的生命之中,做更有意义的事,过一个更有价值的一生。

  经典的文学古籍流传至今,历久弥新而仍焕发着无穷的魅力,滋润着求知若渴的心灵。周作人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思想家、翻译家,其创作的散文闲适、清雅,于温情里透露出人性的光辉。

  《我这有限的一生》精选周作人先生三十七篇散文,分成四部分:“那自由宽懈的日子”,“闲适是外表,真正的是苦味”,“寂寞之上没有更上的寂寞”,“真实是个多余的人”。这四个部分象极了人生的各个不同状态,童年的无忧无虑,青年的辛苦求学,中年的任重道远,老年的颐养恬然。三十七篇散文字里行间如沐春风,悲苦困顿的日常在周作人先生笔下化成微阳,温暖着濒临绝望的灵魂,于救人于无形,周作人笔下的文字意境冲淡而念意深远,令观之者豁然顿悟。

  《我这有限的一生》不仅有周作人先生温言轻语般吟唱的文字,更有精选的插画,点缀其间,无论是黑白水墨还是绚烂彩画,无一不透露出生命的那种不屈与坚韧,看着画,读着文字,人的心情是放松而沉浸于美好之中的,精神上很满足。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周作人先生的《我这有限的一生》正是这看似毫不起眼的小人物的生命写照,感人而催人警醒。生活没有绝对无路可走的绝境,生活也没有总是阳光普照的顺遂如意,心态一变,万事可解。周作人先生其中的一篇文章《我学国文的经验》以一个卖必效臭虫药的笑话结尾,什么才是最有效的除臭虫药——重重纸封之下唯“勤捉”二字而己。世间万物无一不在其间。以学为用照亮黑暗的人生,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周作人先生的《我这有限的一生》以三十七篇散文著作带给读者心灵的慰籍,“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与“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并不矛盾,相反却是人性复杂性、情感丰富性的完美结合。

  闲看庭前花开花落,漫随天外云卷云舒。周作人先生以一本《我这有限的一生》将有形的肉体与无形的灵魂完美契合,用笔墨将看似平淡的日常生活幻化成文学性、艺术性、哲理性兼具的著作。学之,勉之。

  《我这有限的一生》读后感(十):有限的一生,与丰富的可能

  周作人的《我这有限的一生》从他眼中的“三味书屋”和自己的“初恋”讲起。

  周作人童年时与鲁迅一样,也就读三味书屋。三味书屋较其他私塾最为优秀之处,便在于——这书房是严整与宽和相结合,是够得上说文明的私塾吧。

  也正因为三味书屋更为文明和自由,所以才能教出文学史上的周氏兄弟吧。三味书屋,也可算是周作人文学的肇始之地。

  而《初恋》是一篇悲伤的文章。初恋的故事,是周作人人生悲剧比较早的开始。

  很多人的初恋,都是朦胧的,患得患失的,周作人也是如此。很多人的初恋,都不是一个圆满的结局,毕竟大多数初恋都发生在非常小的年纪,周作人也是如此。不过不同的是,周作人的初恋,以初恋对象的死亡而结束。

  知道那个消息后,他“也很觉得不快”,但“又似乎很是安静,仿佛心里有一块大石头已经放下了”。

  我不知道别人是什么感受,我只说我,从没见过这样写初恋的。悲伤是有,但悲伤也是懵懵懂懂的,或不该或应该发生的初恋,戛然而止,最后,却是心里有一块大石头放下了。

  从这一篇,也许能看出周作人文风的一些特点,也能看出他为人的一些特点——克制,谨慎,温和,怯懦,宽容,忧郁,兼而有之。

  后来周作人如哥哥鲁迅一样,也入了水师学堂。不一样的性格,各有个的优秀,都学到了新知识,认识了新世界,注定要成为不一样的人了。

  也正是从水师学堂时候起,周作人爱上了读书,读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书,所以后来朱光潜说他“历览千载书”,其博学多识,远超同伦。

  因为爱读,随之便引发了想写,看得多了,突然有了写小说的欲望,并且说写就写,于是,一个文坛宗师,便从这里冉冉升起。

  五年的水师学堂生涯,也许所学有限,但是,一则学会了外语,二则培养了对文学的爱好,激发了自己的文学天分,这为他以后留学日本并成为文坛宗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然后,又如同宿命般的,他又跟随哥哥的脚步,去日本留学。他说东京是他的第二故乡,在东京住了六年,于是写了一篇《怀东京》记述身边琐事,个人偶感。他说对于东京人认为清淡质素不讨人喜欢的食物,他反而喜欢,觉得有意思。因为那些食物,与故乡绍兴的食物有相似之处,能引发乡情。

  同时,他喜欢日本的房屋,也是因其质素清淡,因其便于简易生活。

  他一生都是文人气质非常浓的人,所以,喜欢日本的清淡、有礼、洒脱、简易,也就很理所当然。

  除了衣食住行,周作人还读了很多日本的文学作品,认识了很多当时还未成名,但是后来显赫文坛的日本作家,如谷崎润一郎、夏目漱石、永井荷风等,并在后来的一段时间内,翻译了很多日本作品到中国,比如这套周作人作品系列中的《枕草子》和《从前的我也很可爱啊》(石川啄木诗集)。

  不管怎么说,至少在翻译日本文学这方面,周作人的初心是为了中国文学的进步,是为了中国文学的发展。

  《我这有限的一生》不是周作人的自传,却是周作人摔碎的镜子的碎片,一片片拼凑起来的,照出一个似真实又略带艺术创造的形象,可怜又可叹,可悲又可爱。

  这里的周作人是三味书屋玩耍的幼童,出国留学的高材生,被哥哥鲁迅呵护并提携的弟弟,一个有过懵懂初恋却夭折的懵懂少年,一个爱读书爱写作的青年,一个针砭时弊指点江山的进步学生……

  《我这有限的一生》可以算是周作人的自省之作,不仅是对自身的“省”,还是对自己所在的社会,所在的国家,所在的民族等,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深度的“自省”。

  这种“自省”有一种警示的作用,也证明周作人并不只是一个写闲适散文的人,其实他也对人间有着长期的关注和深沉的思考。

  谷崎润一郎说:“周氏的为人和容貌态度十分温和,是一种阴性的、女性的性格。那透明般的清白的脸色,贵族式的端正的五官,细细的眼睛,说话时低着头不看对方的样子,非常流畅的、发音准确地道的日语,以及安详的、低声缓慢的说话方式。”

  若逢太平盛世,周作人必是一个与世无争醉心学问沉溺文学的痴人。

  人间本非净土,那个时代,活着确实艰难,错了也无须辩解。抛开政治立场,我们今天看的,是作为纯文人的周作人的有限的一生,看他所做的对那个年代的记录,以及一个文人一个学者被时代所改变的过程。

  这“有限的一生”,也是“丰富而可怜的一生”,恰如周作人写给鲁迅的绝交信中所言,大家都是可怜的人间。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