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升三的孩子,他们在经历什么?

  跟随二年级孩子,我也升到了三年级——本学年,我继续是孩子们的音乐老师,担任三年级的音乐教学工作。开学已四周(第一周只有一天),起码和孩子们相处了三周时间,但回顾这几周的教学情况,真的只有懊恼与不知所措来形容自己的心情,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我也真是说不清楚。

  按理说,我是随孩子们一起升入三年级的,孩子是我熟悉的孩子,我依然是我,我们之间不存在再认识、再磨合的适应期,我和孩子已有两年的相处时间,有情感基础,师生关系良好,新学期教学理应是一个非常顺利的开始啊。但事实是,太不顺利了。说明白一点:教学任务完不成,课堂纪律成问题,孩子们心浮气躁,始终静不下心来上课。课的前十分钟,基本就是整顿与安顿。

  也可以说,我一直在寻思:孩子们从二年级到三年级,到底经历了什么?课至第四周,我比徒弟的课慢了1-2课时。我也一直在思考,但即便我今天说出了一些所谓的分析与理由,直觉里依然有一个想法:不止这些,何止这些?

  1.客观说,教师大面积的调整与更换,使得孩子们处于一种不安定状态。本学期的三年级,可能是调整教师最多的年级,有的班级语、数、英及班主任都作了大幅度调整,如3班、4班、5班,1班也动了,只有2班相对稳定。教师的大幅度调整,新老师接手班级,从班级管理到顺利过渡,需要一个时间段,也许,开学的这个时段就是师生的相互磨合期吧。

  从积极层面来说,更换老师有其积极作用,减缓教师固有的定势理解。但从另一个层面来说,三年级是孩子自我意识逐渐清晰的阶段,也是学习能力一个显性进阶的阶段,从这个层面来说,二升三更换老师,孩子的学习能与习惯养成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断裂与脱节。不知道这样的说法,是否妥当?

  2.音乐课上课地点由教室到音乐教室,使得孩子的下课时间更为紧张。本学期,一、二年级的部分班级去了寒山校区上课,使得我有了一个暂时的上课地点:一间科学教室,供我上音乐课。对我本人来说,只要有个上课的地儿就是好事,因为在普通教室上课,干扰多,效果不佳。我一直觉得,上音乐课只有一架钢琴也是好的。

  孩子们从普通教室到音乐教室上课,原先可以在教室等待,十分钟非常宽裕,喝水、上卫生间,做准备工作,孩子们一见我提前进教室,就知道做什么。而现在的课间十分钟,前五分钟各项准备,后五分钟整队到音乐教室。从开学的几个星期来看,孩子们还没有建立这种自觉整队的习惯,还得我去提醒、我去带领,即便如此,偶尔还有迟到的现象。

  但无论如何,还是要不断强化这种规则意识:做好课间准备,自觉整队,保持安静,准时上课。没有一个好的开始,何来一个好的过程?

  3.排课时,一些班级的音乐课排在体育课之后,使得孩子无法及时平静自己。开学初,天也特别热,发现孩子们常常大汗淋漓,一问,才知刚才是体育课。上完体育课,再上音乐课,孩子自然无法平静下来,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不是孩子的错。课表基本不会再动,我和孩子能做的就是:自我调整,自我平复。这样的提醒,就是提高每个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我想,随着孩子学习的不断深入,自我管理的能力也是一项必不可少的能力。我一直跟孩子们说:管理好自己的身体,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管理好自己的心灵。希望孩子们能慢慢明白这样的管理是多么重要。

  4.因为我刻意强调要求,而忽略了音乐课的趣味性,教学节奏整体偏慢。这一点,也是我最近的课堂反思之一。因为常看到孩子的不足,“眼里有瑕疵”,所以太刻意强调各项要求,而少了音乐课本身的趣味性,这也和第一单元“好朋友Do Re Mi”主题有关系,上课时趣味性不够,可能太强调音乐的技能性了。

  强调技能性,对于“过不了耳朵”的声音,我总是会情不自禁停下教学,再训练、再指导,一方面训练孩子的声音与音准,加强孩子听唱能力;另一方面,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不够,教学节奏整体放慢。对于这样的情形,我一方面对自己感到不满意,另一方面又自我安慰:这样做,也是有作用的。

  经历了好多次的自责和不满,也在慢慢寻找自己的课堂节奏,到了第四周,终于有点感觉了。这个感觉,来得真是迟了一些。虽有渐渐明朗的感觉,但这个问题始终萦绕在我脑海:二升三的孩子,到底在经历什么呢?说了那么多,至于到底是什么,我们可以一起来思考。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