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一般,怎么留学?如果我早点明白这些,不出国也能少走许多弯

  全文共计3512字,预计阅读时长9分钟

  经常和大家分享许多海外生活和留学的故事,所以很多朋友问,

  “毛毛姐你现在说的这些生活经验既然都能通过互联网获得,海外大学也有线上授课。如果我的目的不是拿一纸文凭的话,那还有没有出国的必要呢?”

  我想这时所有想要出国或正在犹豫不决的朋友一直在想的问题。

  之前大家听了太多我求学过程中点点滴滴的例子,今天给分享的是我同系师妹的故事,她本科学的是生化制药。每次和她聊天时我都在感慨,也许我当年就明白这些道理,也许我在留学的路上能少走许多弯路。

  NO.1

  留学的初念让我重新思考大学的意义

  用我师妹的话说:“当年觉得高考太累,也无明确的目标。去了所一般的大学,嘻嘻哈哈模模糊糊混完了大一。还觉得日子不错,大学就是瞎混呗!“

  可大二刚一开学,师妹的爸妈就说以后省着点花钱吧,咱家生意失败了。大学毕业后你就要靠自己了。

  小姑娘这才回过神来,之前虽然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但一个月2000元的生活费还是有的。爸妈冷不丁的泼了盆冷水后,她开始留意毕业后能找到什么工作呢?

  问了问正在招聘季的师兄师姐,她失望的发现,985,211大学简直是人生标签,而她从一开始就已经失去了这种机会。

  大二整整一年,她都在困惑。

  大学到底应该做什么

  才能让自己以后有个好的出路?

  她试图和室友们讨论,可大家一边吃着烤串一边追剧,还没有“未来”的概念。

  她又去找辅导员谈起自己的困惑,表达了对大学生活的疑问➡(例如我师妹擅长发散性思维,一直以来对应试教育并不擅长。我感觉她是那种活泼外向,很有自己想法和鬼点子的人。)

  但辅导员也没有正面回答这个问题,无非是说先过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然后准备考研吧。

  当然,这不是说我们的大学教育不好,而是之前我们接受到的是应试教育,就是各门功课不能有短板,要安稳的通过高考进去大学。而大学的主要目的又是教给我们专业知识,把我们送走找工作。

  似乎从来没有人告诉我们,

  自己擅长的是什么?

  怎样发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如何挖掘自己的热情所在?

  师妹在和师兄师姐们咨询的过程中,偶然听到一个师兄出国留学的故事。在当时的人人网上加了师兄为好友,看他分享的图书馆读书,小组讨论,做演讲等等照片,仿佛豁然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她突然觉得,这种状态就是她想要的。

  事实证明,她也正是偶然间发现了自己擅长的方向,师妹英语口语很好,善于表述,站在台上也不怯场。我们都开玩笑说她能把5分的成果通过PPT展示出来10分。

  NO.2

  寻找机遇—机会总是留给有心且有准备的人

  前面说了,师妹虽然上了所一般院校,但胜在英语不错,尤其是口语。大二迷茫的时间闲着没事儿也经常看看剧,看TED这类英文鸡汤演讲。

  大学期末,正好一个美国教授来她大学做讲座,按照惯例最后10分钟是提问答疑时间。可当时的学生全都羞涩懵懂,竟无一人提问,场面一度尴尬。

  师妹当时坐在最前面,看到美国教授正含笑看着她,一激动就举手了。据她回忆已经完全忘记了当时的提问内容。无非是照着TED演讲的样子先做个自我介绍,然后装模作样的把PPT的问题2和问题3整合到一起问了一个问题。

  但美国教授很激动,解释了很多,她不懂装懂的跟着附和,还时不时插入几句“Got it! Amazing!”等几个简单口语。又简单总结了两句教授刚才说的话,以示自己听懂了。

  散场时教授突然叫住她,问愿不愿意去他美国的实验室做交换生呀?

  学妹愣住了,不知道怎么回答。

  教授说,大三来一个学期就行。奖学金他可以搞定。

  学妹没有想到,机会来的如此突然。

  

  

  

  NO.3

  半年交流生涯带来的改变

  据学妹所说,半年的交换生生涯简直“如鱼得水”。

  因为国外和国内的教育理念不同,比如国外高校更鼓励主动学习和发散思维。而主动和被动的效果往往相去甚远。

  3.1

  Group

  小组讨论促进深入思考

  小组讨论是国外常见的一种教育模式。3-5人一组,开始展开对问题的深入讨论。

  

  如果上课只是听老师讲,那就是被动的输入,一节课一晃而过。

  而那些让你印象最深的知识,往往是和组员讨论的内容。比如我现在依然记得多年前,我和同班同学们,在哪个小会议室讨论什么的场景,甚至讨论的话题还历历在目。并且只有当我试图向别人阐述一个问题的答案是,我才发现自己原来并没有理解透彻。

  而师妹通过各种小组讨论,也对自己曾经迷茫的专业和未来的研究方向有了更深的理解。

  3.2

  Presentation

  演讲表达能够让你勇敢的表达自己

  除了考试和写论文,Presentation也是国外常见的一种平时成绩考核。

  

  其实这是咱们中国学生最最畏惧的考核,即使到了工作中,用中文表达,很多人也会临场发挥不佳,词不达意。

  但Presentation的练习真的太重要了,这个过程不仅考察你对知识的掌握,而在锻炼你的输出能力。能够把问题给其他人讲明白才是真的掌握。

  同时你个人的展示风格,表达方式,性格特征也往往在这个过程中得到新的锻炼和提升。

  师妹虽然不擅长应付考试,但是擅长交流和谈话。这个优势也成为了她今后工作的一个启蒙点。

  3.3

  Reading List

  课后阅读能够让你获得课本以外的许多知识

  别看国外有的专业作业不多,但老师往往在课上给大家一个Reading List要你自己去探索。有必读书列表,也有扩展科目列表,这是主动学习中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

  很多课本中百思不得其解的知识点,都能随着课外阅读而一一化解。而自由的探索才是真正学习的开始,也能让你摸索出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受益终身。

  师妹在这半年中,恰巧做了喜欢且擅长的事情,并且因为口语突出而得到了美国教授的赏识。如果说那次讲座偶然间的提问是她生活的一个转折点,那这半年的交流生生活则给了她进一步的成长空间。

  NO.4

  大学毕业后的人生走向

  由于师妹在交流的半年表现良好,教授就说,等你毕业就来这里读研吧。

  师妹很踌躇,也很直接的和教授说了家里的经济状况。

  教授又笑笑,你可以边在实验室打工边学习。免掉你的学费,生活费帮我打工应该就差不多了。

  于是师妹回国后,开始了玩命学英语的一年。

  好在英语是她强项,又有这位教授的推荐,毕业后高高兴兴出国读研。

  也开始了一段和本科同学们完全不一样的人生。

  我在英国认识她的时候,她是在美国读研期间又来英国做实验。

  聊了两句发现我们还是老乡,她不无羡慕的说,

  毛毛姐你的高中可是我曾经向往的呀。

  我感慨万分的说:羡慕啥,你现在的大学可比我好多了!

  她研究生毕业后,在上海的一家500强知名药企做Project Manager,时不时还要到国外开会。走上了当初想也不敢想的一条路。

  人生就是这么奇妙,是不是?

  《美丽人生》

  好啦,讲了太长的故事,其实想说的是,出国看似遥远,其实很多机会可能就在眼前。

  成绩一般也可能是你真的不太适合目前的教育模式,因为我认识太多国内成绩一般但出国后找到自己擅长方向的学生。

  同时希望你能深思熟虑,清楚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之努力。

  我先给今天的小福利来个剧透吧,

  在下面的留言和活动页面中

  说出你的留学愿望或者计划,

  英孚海外游学项目将选出5位最有故事学生,

  提供最高5000美金奖学金。

  (5000美金一名,2000美金二名,1000美金二名)

  ⬆⬆⬆

  想申请奖学金的同学,

  记得一定要扫码进入活动页面申请哦~

  如果你也想像我师妹一样,有一段海外交流的机会,从而改变之后的人生,那么推荐你试试英孚的间隔年Gap Year 项目。

  无论你是学生想在寒暑假利用好自己的假期,还是已经工作想要转化频道,又或者是在下一份工作之前间隔喘息,间隔年都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而且,间隔年并不一定需要一整年的时间,几个月、半年都是可以的。

  间隔年计划适合什么样的人群:

  

  ☑ 大学生

  不管你是个迷茫的在校生,还是已经保研的学生,都可以利用寒暑假,或者课业不多的一个学期,去提升英语和个人背景,以及参加海外的实习来积累经验。

  ☑ 希望通过海外进修来换工作的职场人士

  我在留学时见过很多已经有工作经验又来读研的人士。他们很多是在间隔年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完成大学的申请并且能够切身实地的选择一个适合自己的城市。

  ☑ 职业遭遇瓶颈或想转型的职场人士

  也许你一直有个出国梦,但苦于学生时代没有机会。也许你现在已经工作稳定,却处于一个难以突破的瓶颈。那么间隔年能够很好的提升一个人的英语交流技巧和商务技能,也许你就如我师妹一般,在海外老板面前,通过一份PPT或者口语展示就脱颖而出。

  间隔年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你远离正常的发展轨道,

  只是为了让你更好的重新开始。

  如果真的有机会,一定要出去看看。

  

  踏出一步,才会知道人生会有如此境遇。

  希望你我多能在未知的路上越走越远。

  往期回顾

  ● 为了出国留学,我曾经武装到牙齿

  ● 聊聊我为什么选择出国和刚出国的那段日子

  ● 不怕大器晚成,就怕平庸一生

  申请英孚“间隔年”项目奖学金,可点击【阅读原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