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的造物大书》的读后感10篇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是一本由[美] 艾德伦·华森 著绘著作,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2019-3,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一):每一个孩子都是造物者

  每一个孩子都是造物者 很幸运有机会和这样一本神奇的插画绘本相遇,我觉得绘本里主人公是一个幸运儿,他的母亲是一位画家,同时也从事书籍装订工作。他的父亲在普瑞特艺术学院(Pratt Institute)教授设计和构图,是《美国艺术家》杂志的创办人和编辑,同时也是一家暑期艺术学校和一家出版社的联合创办人。 除了在纽约艺术学生联盟学习之外,艾德伦·华森的父母为他提供了包括绘画、壁画、印刷、书籍装订和设计方面的训练。 大约30年后,当华森和妻子南希搬到佛蒙特州南部的帕特尼乡下,他为自己的孩子们营造了一个贴近自然、自由欢快、充满艺术与创造氛围的家庭环境。孩子多,又养了很多动物,家里总是熙熙攘攘。 华森的女儿克莱蒂是这样回忆童年的:在佛蒙特一个小农场一栋两百年的房子里,我与7个兄弟姐妹和一群动物一起长大。我们家总是非常嘈杂,充满活力。总有各种事情在同时进行。 这边一个孩子在跟一筐小猫玩着,那边一个孩子正给小山羊喂奶。一只备受欢迎的老母鸡溜达进了屋里,在厨房地板上下了一颗蛋。而厨房里总有人在做黄油、烤面包或者饼干,有人在准备一顿饭或者做饭后的洗涮工作。远远就能听到锤子和锯子的声音,总有两三个人在忙着锯木头,读书,或者画画。钢琴、小提琴、大提琴或者长笛,这些也是我们每日必练的项目。” “对于孩子们出于好奇地频频光顾,父亲总是非常有耐心。 有时候我们只是想讨一个纸片,或者是就自己制作的小书寻求帮助。 有时候我们会因为擦破了膝盖或者发生了争执,而前往寻求安慰和仲裁。 现在回想起来,我不禁好奇8个孩子这么频繁骚扰,他是怎么创作出了那么多书。 孩子的造物大书》日文版译者、日本科普绘本大师加古里子曾说:“小时候读过觉得很有趣的主题绘本,往往是长大成为该主题领域科学家或专业研究人员的开端。” 用这句话,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培养的兴趣爱好,往往是长大后职业和事业方向的开端。 养育孩子,我们常说 “言传身教”。其实很多时候,“身教”要比“言传”更有效。像华森一样,满怀热情地投入你的兴趣和事业,给孩子树立一个良好的典范,剩下的交给时间就好了。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二):一本适合孩子读的造物大书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艰辛苦。 一首朗朗上口的诗,在我们很小的时候就会被了。然而当我们渐渐长大,走出生我养我的那坐大山,见过了灯红酒绿的生活以后,好像已经忘记了粮食得来的不易。 今天在给孩子读《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想起了自己儿时的记忆。 这是一本很有趣的主题绘本,里面包括印刷、园艺、木工、造船等的知识探索大全。 我们在教育孩子懂礼貌,爱学习长大要成为科学家的同时,往往会忽略身边的一些细节问题。 比如衣服、煤、电、玻璃等这些生活中每天必备的东西,如果问一个小孩这些是怎么生产出来的,大部分的孩子都回答不上来。 或许,很多的家长也一样。 而这一本《给孩子的造物大书》,给我们讲的都是生活中最基础的东西。比如纸,或许我们每天都能用的到,但是却不知道它的原料来自于树,而且是任何树都可以做成纸。如此简单的东西第一次听还是非常的神奇,首先将树砍倒,剥皮之后削成面,进行非常复杂的过程之后才可以做成纸。 然而现在随着人们生活的发展,树木砍伐的日益严重,很多大自然的树木已经不能被开采了,必须是特定的人工种植的针叶树和阔叶树来获得造纸原料。当我们了解了纸的由来以后,为了能获得更多的绿色,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 孩子总是好奇的小动物,脑袋里面随时装着《十万个为什么?》有些事问的我们都非常的烦,然而《给孩子的造物大书》里面会给我们解惑。对于很多的东西,都能解释得非常清楚。比如到冬天以后我们需要取暖,就要烧煤,那煤是怎么来的呢?谁又知道在开采煤矿的时候工人们要下到地下非常深的地方呢,在给孩子解读的时候看着孩子意犹未尽的表情,我自己也看得非常的津津有味。 而且本书是图文并茂的,在解释一种问题的同时,有图画,下面还有文字。让我们在解读文字的时候,能在图画当中构思出内心的画面,这样就可能更直观的去了解我们生活中的一些细节。 能写出如此贴近生活的好故事书,也得益于作者的生活方式。作者艾德伦.华森生活在美国东部新英格兰农村,过着养动物做木工的自给自足生活,在这种粗犷的生活方式下,是其悠然自得的内心,也为其创作提供了非常好的环境。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三):大开视野,趣味造物

  从来没有过的,我居然会在阅读儿童读本《给孩子的造物大书》中大开眼界。从本是为了启蒙和孩子的知识面,到实际上更是让自己也畅享了一堂堂生动有趣的造物知识普及课程。合卷的那一刻,我除了觉得自身得以熏陶,更是为孩子寻觅到了一本着实觉得不错的科普读本。

  对于事关民生的柴米油盐酱醋茶,我们人人都离不开它们。但是这些物品事物究竟从何而来,我想很多的家长可能会和我一样一无所知,或只通皮毛。总体而言,我个人觉得《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虽是写给孩子们,也其实给那些传统应试教育培养下缺乏相关知识的父母们的好读本。籍由着这本大开本,全彩页的读本分享,大朋友亦或是小读者们均可以趣味无穷地分享到诸多的造物知识。插画,艺术,印刷,园艺,木工,造船等等方面的生产,制作用图片和文字的形式呈现。

  本书的编者很是有心地选用几个卡通动物的角色形象进行代入。借由着这些角色人物的肢体形态上演,场景模拟,我们在了解相关事物的制作过程有了一个更为形象生动,趣味立体的感觉。有别于传统的文字说明,又或者是抽象画面展示,这样的表达手法无疑让读者们读得更生动具体。从抽象到具体,从概念到实况,这般的突破让这本孩子的造物读本变得为孩子们接受。家长们则可以借由此书补充曾经的欠缺知识面,也可以就《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轻松地解释分享给孩子们聆听和学习。不拘泥于枯燥乏味的讲述,更注重于深入真切的感悟领悟,这本书的科普分享无疑相当地到位。难怪乎,这本书被誉为“与孩子的童趣视角相契合,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原本复杂的造物知识瞬间变得那般充满着神奇的魔力。犹如变戏法般地,我们查疑追踪地获取着最全面生动的造物知识讲解。

  世上的造物有很多。这都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创造。于《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我们的孩子不仅可以了解学习造物的知识,提前开启着他们的求知欲。此外,这本书更培养着他们的神圣使命感,荣誉感---毕竟这些造物是多少代人们的智慧创作。而未来则更是掌握在当下的孩子们手中。学好本领,掌握技术,为未来的人类大世界创造更多有用的事物。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让人大开眼界在造物,趣味学习张见识。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四):求知的百科全书

  拿到书,我女儿就发出哇的惊叹,风趣的漫画,以鼹鼠为主人公,介绍了很多物品的创造过程,这本《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是一本满足小孩求知欲的百科全书。

  在这本书里,针对3~6岁孩子的这本生活探索大书,用画风萌趣的43张跨页大图,以及简单易懂的文字,一步一步地展示了19种常见生活用品,如橡胶、塑料、衣服等是从哪里来、怎么做的、有什么用途,给刚刚接触世间万物的孩子们打开了求知探索的窗口。

  好奇心是产品研发的驱动力,是最重要的素质。好奇心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很多成人失去的宝藏,在未来世界,会越来越青睐有好奇心的人,因为这些人有强烈的学习欲望,不会满足现状,学历不重要,学习力才重要,学习的欲望更重要,所以正确对待孩子的好奇心,虽然不能保证每个孩子都成为发明家,但是因为好奇心,会给孩子带来怎样的惊喜是你不知道的,好奇心在孩子的成长中至关重要。

  而这本《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正是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而作,在这里,孩子们能从原材料开始看到成品的出现,比如纸,我们可以看到挥着斧头的鼹鼠在一下一下地砍木头,然后抱着砍成一段段的木头送进剥皮机,经过削皮机,利用打浆机把木头变成纸浆,然后用滚筒压平,最后变成了纸卷并用作各种用途。在这几页绘图里,小朋友们能了解纸的生产过程,原材料,机器,还有各种机器的样子和生产过程。这些对于小孩子来说都是很新奇的存在,毕竟这种机器在生活中很少见,对孩子们来说,满足他们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自主学习,比父母说教一百遍都有用。

  这本书除了百科知识的学习更重要的传染作者的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小朋友们思考能力的获得一定是在自己的生活被留白的时候,试想,如果一个人在你身边时不时地嘘寒问暖、时不时地对你谆谆教诲一下,你觉得你可以静得下心来思考吗?等孩子大一点,可以给他们独立看这本书,一定要给孩子留出自由玩耍、自由思考的时间。 看这本书的时候我们也可以让孩子感受生活的美好,培养孩子的感恩,让他懂得关爱,尊重职业,我们不能用一堆乏味的大道理机械灌输给孩子。从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的诞生让他们感受生命和生活的美好,让孩子成长成为热爱生活,懂得分享和充满求知欲的孩子,我想这也是作者创作这本书的初衷。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五):大人也要看的探索之书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刚刚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觉得这真的是一本给孩子看的书,图画占据本书大部分的篇幅,将一个个物件的产生的过程以图画的形式,让小动物们代替人类将其演化出来,书本趣味性十足,小朋友在阅读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更多的乐趣,也会增加阅读的兴趣,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本书通过跨页绘图与孩子的童趣视角相结合,结合简单易懂的文字描述,不但解答了孩子对生活中的许多“为什么”,知道了我们每天吃的、穿的、用的都是怎样来的。还能让孩子轻松学到丰富的科学、工业、自然与生活知识,有助于培养孩子对事物源源不绝的求知欲。《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是一百年前的耶鲁学霸,横跨插画、艺术、印刷、园艺、木工、造船的生活家艾德伦·华森,为3~6岁孩子打造的这本生活探索大书,用画风萌趣的43张跨页大图,以及简单易懂的文字,一步一步地展示了19种常见生活用品,如橡胶、塑料、衣服等是从哪里来、怎么做的、有什么用途。

  随着阅读《给孩子的造物大书》,三十多岁的我也被这本造物大书勾起了浓厚的探究兴趣,书中讲述了很多的知识点,我们平时经常用到的书、纸是如何制造出来的,我们吃的巧克力、面包又是如何从无到有的。橡胶一节勾起了我去泰国游玩的回忆,我曾亲眼看到农民们割开橡胶树的树皮,看到橡胶树乳白色的汁液一点点流出来被收集起来,原来这种汁液就是乳胶,那现在很流行的乳胶床垫、乳胶枕头就是用他们生产出来的吧。这些天然的乳胶经过硫磺等化合物的混合,在倒入不同的模具中就制作成了我们平时见到的轮胎、胶鞋等等日常用品。书中一个个物件的来源与我在生活中的经历结合起来,让我脑海里的事物产生过程变得更加的具体生动。这本造物大书中也有许多知识点是我不曾知道的,或者说是看这本书的时候又勾起了我探索的兴趣。肥皂一节讲的是肥皂是用油做的,这个是我知道的内容,可此时我想到的是,为什么它可以清洁所有东西,是什么原理让肥皂具有清洁的功效呢,书中还有很多章节勾起了我的兴趣。我在想,如果将来有一天我要给我的孩子看这本书,我的孩子会不会问我同样的发散性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是我无法解答的。

  《造物大书》不仅仅是给孩子看的,不仅仅是让孩子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增长知识,提高探索的兴趣;这也是一本给大人看的书,我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可以查缺补漏,发现自己未知的领域,并且对其展开探究和学习。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六):生动形象的讲解说明让孩子更容易理解

  最近看了一本有趣的书,这本书的书名叫做《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这本书主要讲述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物品的生产过程,这些本是比较稀松平常的事情,对于成年人来说,可是对于孩子来说,却并不简单。孩子们接触的事物比较少,对于很多事情都是非常好奇的。而且非常急于了解一些新奇的事物,可是由于年龄小,能力有限,因此很多的东西是没办法看懂得。而本书的作者确实是一个很有经验的作者,采用了图形与简单文字相结合的方式,便于理解,可以让孩子轻松的学习。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的作者是 美国的作家艾德伦·华森,作者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区。曾就读耶鲁大学,后师从纽约艺术学生联盟。作者除了文学创作之外,也精通其他行业,也是一位职业艺术家,还是插画家等等,同时也是木工师傅。作者有着非常好的木工手艺,给他的后代制作许多玩具。作者也给很多的经典作品插画,获得读者的喜欢。本书是作者非常有名的一本书,是他自己编著的。这本书的插画非常生动有趣,而且文字简洁易懂,非常适合孩子们学习使用。

  翻开这本书,首先就被这本书的外形所吸引。这是一本外形设计大气时尚的一本书籍,采用铜版纸制作,而且色彩搭配也是非常协调。孩子们一拿到这本书,就非常喜欢。这本书不仅有着华丽的外表,里面的故事内容更是非常实用。这是一本介绍很多生活中常识的故事书,对于孩子们学习成长是非常有帮助的。作者采用了拟人的手法,通过一些小动物来作为操作者,这样的造型,孩子们更加觉得有趣。

  在书中,作者介绍了将近二十种,生活中经常看到的,常用的物品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材料的取材,以及加工制造过程,都是非常的详实。就是一次实际的生产流程参观实习,而且更加详细。作者的文字见解,图画生动有趣,而且非常的幽默,这样的作品,让孩子在娱乐的过程中可以学习,这样的效果是非常好的。本来这些简单的文字,孩子们就容易阅读了,在加上如此有趣的动物形象,孩子们更加觉得有趣,作者还刻意的设计了一些幽默的场景,缓解了孩子们学习时候的压力,所以孩子们在阅读的时候,更是有了浓厚的兴趣。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是一本非常有趣的,适合孩子们阅读的故事书,这本书讲述的内容与生活息息相关,是孩子们成长过程中所必须学习的。本来如此枯燥的知识,在作者的的图画之中,显得非常的有趣,孩子们非常喜欢这种讲述方式。而且这样的书籍,家长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来阅读,给孩子讲解,不仅让孩子学习到知识,家长也可以巩固一些知识,同时增加了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对于增进感情也是非常有帮助的。非常喜欢这本书。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七):孩子的视角看科学之《给孩子的造物大书》

  lue编辑

  童年对于孩子而言的重要性不亚于事业之于成年人。孩子的天性就是好动爱玩的,但是这对于现在的孩子而言却可能是比较奢侈的憧憬了。因为现在国内的父母们大部分奉行的还是教育从娃娃抓起的理念,孩子从很小的年级开始就要开始接受各种各样的“兴趣班”的培养,因为如果不这样做的话孩子很可能在与其他同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家长们的这些想法的初衷都是好的,但是孩子们自己来看感受就不一样了。如何能够让孩子在快乐成长的同时还能够学习接受新的知识呢?阅读无疑是其中一条重要的沟通桥梁。童书这个时候就闪亮登场了。一本好的童书不仅仅能够让孩子愉快的打发自己的玩耍时间,也能够实现家长们“寓教于乐”的家教理念。

  针对这一需求,市面上的童书市场已经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独立图书系统,童书的种类可谓是琳琅满目。家长们如何在众多的童书中挑选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就是一件犯难的事情。今天推荐的由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发行,曾为很多名著插画的美国作家艾德伦·华森编著绘制,徐聪翻译的《给孩子的造物大书》一书就为家长们引导孩子了解最一般的科普常识提供了选择。

  本书对于家长而言,定价和同类型的童书相比并不是很高。而且书中采用的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我们生活中最常见的如橡胶、煤、电、玻璃等的传统制造方法尽可能浅显易懂的呈现出来。而且列举的这些食物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家长们可以在孩子阅读的时候轻松实现将书中的阅读内容在现实中进行延伸教育的目的。例如当孩子开始阅读“玻璃”的制造过程时,家长们可以将家中各式各样的玻璃制品拿到孩子跟前给孩子进行提问式的启发,这样孩子在阅读的时候更能够发现制造的无穷乐趣。

  另一方面,本书对于孩子而言可以说就是一本大开本的童书了。对于低年龄的孩子而言书中的大幅插画可以说是吸引注意力的源泉,各种有趣图画的展现可以让孩子体会到神奇的色彩世界。

  总的来说,本书在科普制造业的相关常识方面对于家长和孩子而言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相信通过本书的阅读孩子们不仅仅能够收获到制造业的常识,家长们如能在这个过程中发挥辅导作用那么亲子关系无疑能够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八):一本造物大书满足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一本造物大书满足孩子的“十万个为什么”

  家有两岁多的小宝,爱说话,爱提问,最近看了一些体验英语的课程,喜欢上了英语,想到什么看到什么就随口问着“这个用英语怎么说?”从身上的各个部位问到眼睛看到的物品都是他提问的对象,虽然陪大宝成长的过程中也接触过不少的英语单词,但还是觉得自己懂得的不够多,大宝没有提过的单词小宝也突然提出来了,让我有些措手不及,好在现在手机网络普及,随时随地的能够搜索到英语单词。

  家有爱学习的孩子,我肯定要想办法满足他的求知欲,孩子的求知欲也激起了我的求知欲,我也在想着孩子总有一天要问我这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那个东西是怎么做出来的啊。于是,我找到了《给孩子的造物大书》。

  对于平常司空见惯的物品,也许我们都习以为常,只管拿来使用,可是对于孩子,他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想了解更多,这本精装的绘本《给孩子的造物大书》就是专为孩子编绘的,书中的内容能够解决孩子的不少“十万个为什么”呢。

  这本书的开本很大,书的内页图大字大,看起来很让人放松,不管是成人还是孩子,阅读起来都是一种美的享受。书中的插图因为有可爱的鼹鼠的加入让图变得很生动,读起来也更充满了趣味性。

  在鼹鼠的带领下,我们从书中了解到了吃、穿、用的一些物品的制造过程,有橡胶、纸、玻璃、肥皂、棉花、衣服、羊毛、蜂蜜、糖、盐、面包等等。

  对于这些常见物品的制造原料,有些我还是第一次了解呢,比如玻璃的制造要用到沙子,沙子熔化后加入纯碱和石灰石制成玻璃熔浆,运用机器做成各种各样的玻璃制品,所以玻璃杯和玻璃碗还有窗玻璃采用的原料都是沙子呢。

  每天洗衣服使用的肥皂居然是油做的,动物油和木灰可以做成肥皂,而植物油加上碱和特制的木灰再加入香料和色素,也可以制作成肥皂呢,而用油做成的肥皂可以清洁窗户、汽车、衣服、皮肤等,细而不腻,感觉好神奇啊。

  对于孩子爱吃的食物——面包、糖、巧克力、蜂蜜的制造过程,我想小朋友会更有兴趣呢,看过之后是不是也会要求爸爸妈妈自己制作呢?这个时候也是鼓励孩子一起动手制作食品的好机会呢。糖、巧克力的制作需要特殊的机器,但是面包机是可以有的,和孩子一起体验自己动手制作面包,感受制作的乐趣,制作成品后享受美食的过程也是一件美事呢。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九):创造之力

  生活中的每一样事物都是创造出来的,世界的发展离不开创造,创造离不开想象力与发展力。而孩子们身上最不缺少的就是想象力。他们的发展空间也是最大的。所以给孩子良好的启发,培养他们的潜在能力,对于他们来说非常重要。 从古代开始便有神话传说:盘古开天辟地、女娲造人,讲述盘古创造了世界,女娲创造人类的故事。在现代的社会,无论是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或者是使用的通讯工具,各种科技与发展,都是创造所带来的改变。 本书的作者艾德伦·华森,是一个职业多元化的作家,包括职业艺术家、作家、插画家、版画家,同时也是木工师傅。他为许许多多著名插画,如《爱丽丝梦游仙境》,《伊索寓言》,《格列佛游记》等。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全书一共有十九个发明,分别简单易懂的介绍了该发明的特点,产生和用途。孩子们从小便知道中国的四大发明:指南针,造纸术,火药,印刷术,但却不了解其他发明的由来与发展。这本书很好地扩充了孩子们的知识面,以橡胶、纸、煤、电、玻璃等等,这些经常接触但却不是很理解的事物为例,讲述了一段段这些发明的故事,丰富孩子的知识层面,提高他们对创造的认识。 读绘本故事的好处就是更加利于孩子们的理解,其中的插图与文字相结合,更加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同时也将其中想要表达的用简单的文字与图画更直观的表示出来。本书适合三到六岁的孩子去阅读,这本书中的发明都是孩子们日常中经常接触到的,从这里掌握事物的由来,非常贴近他们的生活,而且孩子们处于这个年龄正是对生活十分好奇的时候。如果直接去讲述,对于他们的接受能力或许过于困难,书中利用小动物进行每一步的操作图画,让孩子们能够更加直观的去看到。 教育学中所讲到:每一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他们的潜力是无限的。科学家曾有过这样的实验,召集了一些父母以他们的孩子,让他们画出自己心中所想的圆形的事物。许多父母画出的大部分都是球或月亮这些,孩子们则画出千奇百怪的事物,家中圆形的椅子、妈妈圆形的手提包等等。可见随着时间的发展,父母的思维创造努力逐渐被束缚起来,而孩子们则处于思维发散的时候,他们的创造力与想象能力是十分的丰富。 本书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一是图文结合更容易孩子的理解;二是内容涉及面广泛;三是能够提升孩子的科学素养。一本造物大书,不仅仅能够丰富孩子的知识,更带来的一种兴趣的培养与能力的提高。孩子在不断的思考与探索之中,思维不断的发散,创造力逐渐的提高,才是他们最大的收获。 一本充满创造力的书籍,去培养孩子的无限潜能,未来的世界需要他们的参与。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读后感(十):常见的物品的来源

  《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是一本适合3-6岁孩子的一本读物,而且从封面上我能看到很多有趣的事情,是一栋房子的透视图,从这里面我们可以看到,地下室里面烧水,供着二层和三层的洗澡和用电,所有的东西都是环环相扣的。我让我们班的孩子看这本书,怎么说呢,还是识字太少了,不了解内涵,只能看图片。

  本书总共写了十九个物品是怎么来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孩子也会经常问的东西,我们都可以把这本书拿出来,让他自己探索出来,其实我看到这些,我的内心觉得,他们都好聪明啊,要是没有这些人的工作,我们都见不到这些东西,还是很欣慰的。

  本书首尾呼应,封面上的图片,在书的最后一页也有,就相当于孩子先好奇这些是从哪里来的,然后通过书里面一个一个的介绍,最后形成的这一个家,很有创意,而且最后也可以问一问孩子,里面的东西是怎样来的,加深他们的印象,还是很不错的。

  这本《给孩子的造物大书》,我发现很多有趣的地方,翻开书的封面,我忘了这个叫什么了,我当时记得是环衬,但是我不确定,很抱歉,但不影响我们看书,这两张里面的图片,一模一样,而且,全是书中介绍的东西,书的背后也是这些东西,很有趣,这就相当于,通过这些小细节,我们不用看目录,我们也知道了,这本书介绍了什么,给我们大家带来了什么。

  我让我幼儿园的一个孩子看这本书,他四岁了,感觉没有认真看这本书,我觉得这本书适合亲子阅读,因为我们的孩子识字识得太少了,通过图片,有的图片上面有字,可以让我们做家长的来解释,来互动还是很好的,这本书是精装,要培养孩子爱护书的好习惯,这本书里面也说了书的来源,也让我们意识到了保护环境,也可以扩充一下,孩子肯定知道沙漠,你可以讲一讲沙漠是怎么变出来了,都是我们人类乱砍伐树木,导致的,孩子对于新故事还有那些不知道的东西,会有很大的好奇心。因为我今年刚当上教师,我发现对于他们知道的东西,好奇心太小了,对于不知道的他们能很快的注意力集中,而且会跟着老师的思路,所以,我在讲的时候,就会去扩充他们不知道的东西,增加他们的知识量。

  很喜欢这本书,让我们知道人类的智慧,而且还造福我们,很棒,很值得家长和孩子一起阅读,我班孩子看的时候,我忘记拍照了,以后看书我会拍下来。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