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大历史》读后感精选10篇

  《孔子大历史》是一本由李硕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00元,页数:44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一):圣人的平凡和坚持

  这本书很有意思的。照说先秦的资料应该不会很多,有赖于当今的考古发掘。作者沿着孔子成长、学习、发展的路径,为我们展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春秋末期)士人的多彩游历生活。同时展现了春秋末期诸侯的竞争、所谓贵族的战争和寡头政治。不知道历史上把儒家思想奉为圭臬、把孔子当圣人的读书人,如果看了这部书,了解了孔子的凡人生平,会作何感想。估计,这本书在古代肯定是禁书!

  作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孔子居然只是在重申周礼,重申周公旦治理国家的思想。一直想不明白,先秦诸子百家的灿若星辰,为何进入帝国时代便是独尊儒术,难道仅仅是统治者维护家天下的需要吗?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二):寂寞圣贤

  2019第22本书。 鲁哀公元年(BC494年), 深秋清晨,卫国,都城外,黄河渡口, 58岁的夫子,失魂落魄,喃喃自语: “美哉水,洋洋乎!丘之不济此,命也夫!” 面对终究不能跨岸北渡的黄河水,夫子感伤自己的命运。 身处春秋到战国豹变的大时代,夫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那套大理想终究敌不过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就如同这黄河水般无情的流逝。 逝者如斯夫,昼夜不止! 夫子厄于陈蔡之间,累累如丧家之犬。 任何怀抱理想,在现实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园的人,都是条丧家狗。 岁月有加,并非垂老;理想丢弃,方堕暮年。 “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夫子始终都在坚持自己的理想,永远都在周游列国的路上,由此可说,夫子从未老去,永远的愤青,在鸡蛋与城墙之间,勇敢的选择做易碎的鸡蛋,与崩乱的现实永不妥协。 在由世卿共和的封建制转变为君主集权的官僚制的大时代之下,随孔子游历春秋列国,由贵族解读早期华夏,本书做了不错的尝试,结合李零教授的我读论语以及熊逸解读的春秋大义,我们能对早期华夏,上古中国有了更真实的了解,而处在转呈之际的孔子一生克己复礼与晚年编订六经,则给那沉闷纷杂的时代涂抹了一丝悲伤的亮色,树立了一座不容忽视的高峰。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黑夜。” 无论你赞不赞成儒家,我们不可能忽略夫子。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三):妥协于现实的理想者

  8月中开始,我突然开始失眠,整宿整宿睡不着,去了北医六院精神专科医院睡眠科,而后去了鼓楼中医院,都诊断为中度抑郁、焦虑症、焦虑失眠。在这一段几乎彻夜不眠,而后到吃着各种花样繁多的药的痛苦日子里,每晚我都要用各种方法来平静我的焦虑和恐慌的情绪,每晚读上一章、半章,让我的心情得到了很大的缓解。这本书无疑是我赶上的非常幸运的一本,很可能是我今年看过最好的一本书,或者说近几年看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先说句旁的,其实这本书,是在kindle上看的,自从有了微信的读书,有了kindle,我发现确实省钱,现在实体书也实在太贵,而且家里也实在誊不出地方再放书,所以这种阅读方式,也许是一种革命式的。不过我上去去书店,看见琳琅满目、装帧漂亮的实体书,依然爱不释手,充满了现实感的充实,这是电子书不能比拟的,可惜我知道我现在真是没钱买,也不可能买,还有很有失落感的。

  回过头来说这本书,在这一段失眠痛苦的日子里,真是非常万幸阅读了如此让人产生阅读愉悦感的这本书。

  过去我所理解的孔子,大约是枯燥且始终一致的,所以当我看“百家讲坛”,于丹把《论语》花样百出的解释,让我觉得充满了矫揉造作和刻意解读的违和感,譬如《论语.先见篇》中,孔子让弟子各言其志,最后非常欣赏曾点的“ 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于丹的解释就像孔子从来都是如此洒脱淡泊,从无功名想法的感觉。简直觉得孔子从始至终就如此崇高而莫名其妙。

  但这本书以孔子为线索,详细的描述的春秋时代,所谓贵族寡头的“原则”和社会现象,对孔子的身世和想法做了大胆的设想,都有来由出处,并且还对史料、文献做了一定的比较和勘误,但是没有繁缛的学术论证过程,点到为止,作为通俗读物,让人读起来的感觉非常愉悦,而知识收获颇丰。作者没有把孔子神话,更没有如今后世的各种“黑化”,而是以完全世俗普通人的角度来描写孔子的一生,孔子人生大部分时间都充满了理想,而在现实的落差面前,只能不断的挣扎与妥协,人生的期待、喜悦、恐惧、与失望,到最后的晚年与弟子一起谈人生时候的心灰意冷与心平气和,孔子在人生的波折中,思想是不断的变化,而不是从一开始就是那样“被解释的完美圆满”的,让我看到了一个真实的孔子,充满人性化的孔子,而不是历史上历代被神话或者被黑化的孔子。

  前天这本书读完了,今后的漫漫长夜,不知道还有什么书还可以这样让我惬意。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四):四十不惑

  四十不惑 读《孔子大历史》 ——听雪7801 为啥选了这个名字?因为我也到了这个年龄,看了《孔子大历史》,孔子被称为两个半圣人的第一个人,孔圣人。他也是这个年龄才‘不惑’的,故有四十不惑之说,就是到了这个年龄之后,该看开的都看开了,该看懂的都看懂了,该明白的都明白了,就是知人事,懂得做人做事。 他的思想的形成,应该也是在这之后才成熟的,他的思想里面就有不走极端,就是有几个层次的目标,优先保证最低标准,能实现最高的固然好,但是不能为了最高的不要最低的。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圣人,当然是后人封的,到了四十才不惑,常人也不过如此。‘不为恶’是不能打着最高理想的口号,做践踏人伦地线和道德的坏事。这是后话,我们先来看看孔子的出身和童年,据说他是父亲和母亲野合而生的,说明一下,这里的野合,不是现代意义的野合,那时是没有明媒正娶的结合,就是不被认可的,也可以说是野孩子,这样的出身,不要说那个时代,就是今天估计也会被人诟病,他的童年是在姥姥家过的。可以想象肯定不会会太快乐,因为没有父亲,母亲又不愿说,在他十几岁母亲去世,这时不知道谁说的,知道了父亲是谁,由于等级制度森严,不能直接去说去,只能把尸体停在路中央,最后竟然被接纳了,这也是认祖归宗,这事之后才姓孔。由于父亲已经去世几年了,家里的财产估计被瓜分的才不多了,也只是拾了一个小贵族的头衔,其它什么也没有,但是不要小看了这个名头,那时可是不得了,因为那时各个族群不能互通,就是不能变的,是贵族就是贵族,是奴隶就是奴隶,所以这是敲门砖,就像今天的毕业证,你是北大的,他是清华的,我是某县一高的,他俩都不理我,为啥?不是一个级别的,都不带我玩。所以,孔子去了孟家去做家臣,这时的贵族,就是士族,属于士的最低阶层。他有机会接触到了,贵族,国君,公卿,见识到了这个阶层的你争我抢。 齐鲁大地,我们都是这样称呼的,现在的山东,齐是周公旦的封地,鲁是姜子牙的封地,所以齐的礼制,都是和周朝天下一样的。这些都是资源,有人方面的,有文学方面的,都是资源,资源多了才有机会被用起来,才有可能成事。 虽然是奔四的人了,也到了孔子的不惑之年,世事人情,基本能看清,但是就是改不了臭脾气,至今为止仍是一事无成,但随圣人足迹,能有一些小成,父母健康长寿,儿女健康成长,爱人知心,大步奔向前方。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五):孔子和春秋

  孔子及其弟子开创的儒家学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儒家思想也早已根植于国人血脉之中,世世代代。对于孔子的重要性不必赘述,但国人对于孔子的生平了解恐怕微乎其微。

  本书主要透过孔子生平还原孔子所处的春秋末期华夏先民的政治生活。比如战争。我们现在很难想象,春秋时期的国家战争在现在看来就像是游戏,并且是只属于贵族的游戏,规模小,和老百姓没有关系,不像战国时期全民皆兵旷日持久的战争,老百姓几乎不受影响。

  春秋时期的战争盛行贵族风格—高尚。最为著名的例子,宋襄公曾带兵和楚国打仗,等到楚军过河,列阵完成后,宋襄公开始出击,结果吃了败仗,自己也因此受伤而死,被历代后世作为迂腐的反面教材。熟不知这事情的结局是楚军打赢此战之后,就班师回国,不肯继续进军灭掉宋国。每个人都有自己起码的底线。这是一个尔虞我诈的世界里完全陌生的华夏先民社会的风尚,一个我们越是难以构建就越憧憬的时代。

  我们脑子里的孔子是至圣先师,是21世纪依然需要和能够膜拜的圣人。他的思想历经2000多年而不衰。一个真实的孔子是怎样的?作者把孔子从圣人的神龛下抬了下来,还原了一个真实的孔子。孔子的身世足以成为当今娱乐至上的八卦头条。作为圣人,孔子是母亲非婚而孕生下的孩子,单亲家庭,从未享受过父爱,15岁之前一直在农村生活,十足的底层人民。15岁孔子母亲去世,认祖归宗回了父亲家,从平民变成了贵族(贵族里等级最低的士)。孔子开始了正式的贵族学习和生活。春秋时期主要的贵族教育是打仗、赋诗(酒桌文化)、人事(外交及社交礼仪),要文武兼通,乃发家之本。说孔子,不能不说阳虎,传说未被证实的孔子同父异母的兄弟。

  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春秋末期周王室衰微,礼崩乐坏的时代。诸侯和周天子一般,权利被封地内的寡头们架空,作为一个明面上执掌政权的傀儡。孔子生活的鲁国就是这样一个被三桓架空的国家。孔子晚年自述“三十而立”,就是指的三十岁基本能自己养家,生活过得还可以。此时的孔子为了生计开始了自己的职业教育,并且成为了三桓之一孟懿子的老师。后鲁国内乱,孔子流亡到齐国,说出了那句“四十不惑”,就是40岁什么都想明白了,孔子经过流亡的经验总结:把教书和做学问当做一身的事业,“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五十而知天命”,孔子到了50岁觉得正好可以干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理想,也就是在孔子担任鲁国大司寇期间,孔子内政实行了削弱寡头势力的“堕三都”政策,外交倡导实现了“东方反晋联盟”。 “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内政外交后来均告失败,离开政坛开始教书育人,此时的孔子见的人和事多了,听到什么都觉得有道理,再后来一点出格的想法都没有了。

  作为一个被后世推崇的圣人,孔子对自己的评价是:勉强做到对事业(教书育人)永不放弃,对学生诲人不倦。在本书中我们还能看到开创师生关系孔子的另外一面不为人知的一面,一个政党领袖的形象,一个务实且并不迂腐的政治家。一个有血有肉丰满的至圣先师。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六):从孔子观早期华夏

  以前学过编年体的历史、纪传体的《史记》,却从没读过像本书这样的史书。本书既像孔子的传记,又像商周及春秋时代的历史纪实。

  书的内容大纲清晰。比如书的封面“初民、贵族与寡头们的早期华夏”既概括了孔子传奇的一生,也体现了本书内容——主要描写早期华夏历史。另外,本书的每一章都有一个导语思路指导,比如:

第一章导语第七章导语

  像这样的导语,很方便读者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和本章的主要内容。每一章后面都有相应的古文出处,方便考证。

  本书语言平时幽默,方便理解。相较于佶屈聱牙的史书,本书真真是简单易懂。文章把当时的国家风貌、风俗习惯及人们的言谈举止等都用大白话进行讲述,方便读者理解。尤其是对我而言,古人的姓氏、规矩等难以理解,而本书讲解到位。往往读着读着就有恍然大悟之感。但是,语言太白话也显得对历史的戏谑,至少我认为孔子的话,在《论语》里出现的那些要在原文里先出现,作者可以在原文后面用自己的话和观点解释。毕竟,读者对《论语》的内容相对熟悉,而对作者的解释只是理解或笑一笑而已,先引经据典,再解释更能让读者“恍然大悟”。

  本书详细介绍了孔子传奇、矛盾、不得志的一生。在讲述孔子的时候,描绘了当时各国的人文风貌,让读者有一种画面感,就像是在观看一部纪录片,甚至是情节紧凑的电视剧。尤其是第一章,孔子“停棺认祖”颇有戏剧性。本书讲孔子的矛盾,大多体现在与他的至亲的妻子、儿子、兄弟姐妹甚至亲缘关系不明朗的阳虎等人的相处上了。家庭生活不美满,却在众弟子那里得到尊崇,与家人疏远与弟子亲厚,这样的矛盾,本书多处都有阐述,讲解到位。孔子的不得志,其实就是作者引用的欧洲“寡头”政治概括春秋当时大贵族当权的政治现象造成的。贵族体系根深蒂固,盘根错节,外人很难进入,所以“停棺认祖”的没落小贵族孔子一辈子努力从当官,做文化等方面融进去,造成影响,最终也没能融入进去。

  文中对春秋时期的风土民情考查得很细致,讲解的通俗易懂。一些描写孔子吃喝规矩、礼节等细节,很专业,也让读者见识、理解了“老夫子”。本书后面有两个外篇,讲述出去牛之前的夏商周文化和孔子生平大事编年,方便读者了解春秋文化,从而理解孔子。

  阅读本书过程中,也有点小建议:

  1. 文中一些古人用字,比较生僻,可以注音。比如蒯聩(kuǎi kuì ),蘧(qú )伯玉......方便阅读记忆。

  2. 《论语》里出现的孔子与弟子的对话,尤其是人们熟悉的语句,文章先引用古文,再加解释,读者更容易有认同感。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七):大人物的大历史

  小时候,如果把书本垫在屁股下面坐,被爷爷看到定是要挨骂的。他会说,书本即代表孔老夫子,怎么敢把它垫在屁股下面,是会受到惩罚的。从这足以看出孔子对我们中华文化的影响,看出他在平民百姓中的威望。从来没有读过书的爷爷也是把他敬如神灵。

  所以,一打开《孔子大历史》就被第一章的标题吓到了——野合而生到认祖归宗。突然觉得出版真是很神奇的事情,这么硬核的文字放在我们的老祖宗头上居然没有被毙掉。

  看这本《孔子大历史》我们一定要抛弃掉之前印象中的孔子。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会看到一个特别靓丽光鲜的孔子,而是一个很接地气的老头,为生活奔波、为欲望奋斗、为名誉妥协的人。本书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商及周代的礼仪制度加以补充式的介绍,让我们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全面了解孔子,细致生动的还原了孔子生活中的微小细节,把春秋时期纷纭复杂的社会状态,理出一个简单明了的时间线轴。

  15岁之前孔子都是作为一个农民,跟随母亲在外婆家长大。15岁时,母亲出世,通过 “停棺认祖” 的方式,顺利过继到了有着贵族头衔的父族一方,成为了一个小贵族。第一章里有作者的一个有趣的细心分析,说关于孔子到底是不是野合而来。孔子生日是夏历(阴历)的八月底,倒推一下,母亲怀孕的日子是上年的腊月里,鲁国在北方,冬天很冷,腊月又是一年最冷的时候,也不适合野合。以此来推翻孔子由野合而来的说法。

  本书的主人公是孔子,不专门描写春秋贵族社会、寡头政治的来龙去脉,而是从与孔子有关的角度介绍这些背景。但借孔子来看春秋,特别是春秋晚期历史,又有不可替代的优势。因为春秋历史的主人公大都是诸侯国君,辉煌的如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风云舒卷,波澜壮阔,史书对他们的描写最多,而那时最普通的贵族一一“士” 的生活状态,就很少有详细记载。孔子是春秋历史的一个特例,关于他生平的记载很多,主要靠他的弟子、再传弟子编辑的《论语》和《礼记》。甚至可以说,孔子是了解春秋时代普通士人生活的最佳个案。

  孔子生活在春秋的最晚期,“百家争鸣” 的战国时代即将开启。孔子以外的诸子百家,我们能了解的也非常少,庄子、墨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等,他们在什么样的家庭里出生长大,娶了什么样的妻子,有几个孩子,他们怎样求学,怎样招收学生,怎样养活自己......这些几乎都是盲区,唯独孔子的生平事迹最详细。

  所以孔子不仅是了解春秋贵族社会最好的个案,也是诸子百家里最丰满、最真实的一位。他所处的时代,贵族世袭制度已经丧失了活力和能量,他一生的亲历展示了寡头政治的难以为继春秋贵族们的历史,从此走向谢幕。

  书中对孔子的工作与生活都有很多很详细的介绍,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立体的、丰满的、多面化的孔子。

  《论语・乡党》记载了一些孔子 “上班” 的表现,主要是对国君、同僚和上下级的关系,基本特征是恭敬、慎重;和比他低的 “下大夫” 谈话,表情和、随意;和同级的 “上大夫”(卿)谈话,就比较郑重了;上朝和国君在一起时,就恭敬而慎重。

  怎么吃饭也有规矩,必须在固定时间开饭,吃饭不能说话。这似乎是东方特色,不光汉族,很多别的民族里也有这讲究,是食物不足年代的普遍现象。觉得吃饭是很神圣的事情,随便说话就对不起老天赐给的这口饭。同理,吃饭的时候不能愁眉苦脸、唉声叹气,“当食不叹”。说到对食物的尊重,孔子还有个习惯,就是每当有丰盛的饭食端上来,必须要 “变色而作”,或是沉默,表情严肃,跪坐着把身子直一下。哪怕吃不太讲究的粗粮、蔬菜,他也要面色凝重,表达恭敬重视之情。

  孔子的人生信条是 “知其不可而为之”。只要想做事,就离不开权力,诸子百家中除了杨朱、庄周那样的极端个人主义者,大概没有人能摆脱对权力的依附,但儒家毕竟不是法家,即使用现代人的眼光看来,孔子及其弟子身上也时时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首先,儒家第一次把 “人” 作为政治的目的。孔子说 “仁者爱人”,“仁” 就是拿人当人看,这是周文化的宝贵遗产。孔子的祖先商人可不是这样,在他们眼中 “非我族类” 都不是人,跟牛羊一样可以随意屠杀。西周王朝建立以后很快就废止了商代的人殉人祭习俗,孔子本人更是连随葬人俑都反对。儒家的 “仁” 是不分族类,不分地域的。其次,孔子及其弟子反对贵族政治,却提倡并继承贵族的文化传统,包括贵族那种视荣誉高于生命的 “迁腐” 劲儿。周代的贵族是 “社稷之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隶,因此儒家为君权服务,但又不愿沦为君权的工具,他们是想做 “股肱”,不想成 “爪牙”,他们总想 “驯服” 君权,让它规规矩矩为社稷、为百姓服务,虽然多数时候难以如愿,但久而久之培养出了 “道尊于势” 的传统。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八):圣人亦从凡人来

  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绕不开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倡导的思想绵延至今,被誉为圣人。很多时候,普遍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圣”的部分,一代代的传承诠释、一代代的解读分析,圣之又圣,而很少有从“人”的角度来看看孔老夫子当时的生活、所处的环境以及他为何能产生这些思想。

  多年前读到李零先生的《丧家狗——我读论语》,便是在这个方面下功夫的。于是,一个真实的孔子形象跃然眼前:

  他一个出生卑贱却能以古代贵族为立身标准的人;

  他一个好学不厌,非常愿意教人阅读经典的人;

  他一个有道德有学问有专业能力却无权无势,期望让世界变得更好但又颠沛流离的人……

  这才是真实的孔子,一个值得尊敬的、充满理想主义却一生坎坷的普通人。

  而这次读到的《孔子大历史》,把这种感觉更往前推进了一步,从孔子的出生、背景、生活的环境和经历入手,结合相应的考古研究和论证,不但看见了孔子,更能看见那个时代。

  个人认为,学习一种思想,不能只看其效用,更需要看看这种思想是在什么环境下产生的,创立这种思想的人经历了什么、遭遇了什么才有了这样的思想。这是一种必要的回归,回归常识、回归场景、回归价值,才能找到那一刻的创新原动力——这份创新原动力是当下依然可以用得上的。

  就比如说孔子,从书中的考据和整理可以看到:

  这是一个贵族的“野种”,15岁之前随着母亲在外婆家长大,原本只会是一个农民。15岁由于母亲去世,通过一些方式终于继承了父族的贵族身份,所以,他尤其珍惜这一身份所能得到的资源,勤奋刻苦的学习一个小贵族所必须的专业技能和文化知识(六艺),终于学有所成,得到了一份比较体面的工作,买了车买了房娶了老婆养了儿子,小日子过得不错。

  但倘若只是这样,那如今的我们也不会知道有孔子这个人了,毕竟他只是无数个默默无闻的小贵族之一。

  尽管在论语中也记载了很多孔子工作的日常,诸如如何安排宴会、如何制定日常管理规范、如何向上级汇报给下属安排任务等等,可以看出孔子在哪个时代的体系里也是个优秀的专业人士,但从优秀到卓越的变化往往来自于一些外在因素的影响——原本把自己专业领域的事做好是不够的。

  孔子遇到的外部影响,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很简单,不过就是贵族之间的争斗、权力与文化的变更,毕竟当时正处在春秋末期,传统的贵族日渐没落,依靠实力的寡头迅速崛起,于是各种“非礼”、“逾越”的情况越来越多,很多传统的规范开始被破坏。孔子会说出“是可忍孰不可忍!”,既体现了一身正气,也能感到深深的无奈。礼崩乐坏已经无可逆转,但正是出于一种时代的责任感,让孔子拥有了另两个身份——思想家和教育家。

  孔子厄而著《春秋》,是因为他相信从历史典故里可以找到当下困境的解决方案:

  为了捍卫传统的文化和共识,所以要编订整理资料;

  为了有人能一同捍卫传统,所以要兴办教育招收弟子,而为了让弟子能够支持自己,就针对不同弟子的特点和需求进行区别的教育和指导。

  结合孔子的经历和《论语》中的记录,大概也可以看出孔子自己是怎么成长和突破的,结合场景的教学、以身作则的示范,提供方向上的指导和建议,在必要的时候进行点拨……这也是孔子所以可以得到学生们认可和追随的原因。

  因为当初靠着贵族身份才得到了相应的学习资格,在格外珍惜的同时也看到了学习这些知识技艺的价值,并以有教无类的态度向更多学生传递,将原本被封锁在贵族圈子里的知识文化体系向着普通大众进行传递,这种突破在那个背景下是巨大的创新,由此给了很多人希望和方向;

  因为见识了贵族之间的侵轧争斗和寡头之间的互相角力,连带遭遇了相应的困境和麻烦,更体会了随之而来的民间疾苦,使孔子更多了改变世界的责任感。在那个时代,他从历史资料中看见了曾经的周朝通过推行“礼制”实现了整体上的稳定,于是特别希望能回到那个时代,哪怕从自己做起、从身边人做起,只要足够的积累和影响,也可以实现——这像极了基督教中对“迦南美地”的描述,所不同的一个在空间上,一个在时间上,但对美好的向往是如此相似。

  从经历中看见一个人内心的愿望,然后以人点燃人的方式传承开来,这里的第一把火无疑就是孔子点出来的。回归圣人平凡的一面,知道他为什么要这么做,再了解一下他所作所为的缘由和出发点,结合他的遭遇和经历,更容易找到一些通用的方法论。

  就像罗胖说的那句:每个行业的红利都在向善于表达者倾斜。回到两千多年前,一位在官场上郁郁不得志,到处找不着工作老先生正是通过表达、授课、传承文化,成为了一位后世推崇的圣人。可以说,是孔子自己的选择使他成为了圣人,但这种选择方式难道不值得学习吗?

  圣人亦从凡人来,回归他的环境和场景,就多了一份平视的态度,从中其实可以得到更多切合实际的启发。这方面,确实要感谢像李硕老师这样既有学术功底,又有独特视角,文字还非常平易近人的作者了。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九):孔子与春秋贵族政治

  相声大师马三立说过一段名为《吃元宵》的相声,把孔子这位“至圣先师”描绘成一个带着弟子混吃混喝的穷光蛋。这个段子本身虽然荒诞不经,纯粹是为插科打诨,却也反映出孔子形象在民间的一种畸变。

  自从汉代独尊儒术以来,孔子作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形象总是随着各个朝代的经学家和现实政治需要而不断变形,乃至失真。因此,梁启超才会总结说,孔子渐渐地变为董仲舒、何休,变为马融、郑玄,变为韩愈、欧阳修,变为程颐、朱熹,变为陆九渊、王守仁,变为顾炎武、戴震。

  在中国历史上,没有第二个人,能像孔子那样担当起华夏文化的象征符号。但孔子的历史愈是层累地造成,历史上真实的孔子面目就会愈加模糊。

  多年前,历史学家朱维铮先生曾在《历史的孔子与孔子的历史》一文中说过,中国虽然拥有海量关于孔子学说和思想的文章,却没有一部现代人写的有分量的《孔子传》。“因而我们的讨论,凡牵涉到孔子的生平事迹,便往往陷入模糊影响之谈。倘要了解孔子和他的思想,却不了解他生活的时代,他个人的道路,他说话的环境,那就不可能做到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也就难于写出信史。”

  如今,清华大学历史系博士李硕所著的《孔子大历史》,或许可以弥补朱维铮先生多年前的遗憾。此书是李硕在2010年出版的《贵族的黄昏:孔子和他的时代》基础上扩写而成的孔子传记,篇幅增加了一倍多,虽然采用通俗语言写作,但绝对不乏新见,很多地方甚至可以颠覆对孔子的常规认知。

  为孔子立传,必然先要理解孔子身处的那个时代。春秋是中国历史上难得的贵族政治时代。李硕将孔子生活的春秋晚期政治形态称为“寡头共和”,意思是由少数家族维持的世袭统治。在李硕看来,周人灭商是华夏文明的重大转捩点。孔子之前的商代仍处于蒙昧和封闭状态,尤其体现在血腥人祭和严格的族内婚姻上。

  西周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封邦建国”(“封建”一词的本义),分封诸侯国与原住民方国并立,在上层实行通婚,“建立和维系起一个有相似文化认同的中原统治阶层,这算是古典华夏政治文化的起源”。不过,周文明的局限在于贵族世袭统治使整个社会几乎丧失了流动性。当人口增长和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列国间的势力平衡就会被打破。

  春秋政治真正的主人公是像齐桓公、晋文公这样叱咤风云的诸侯国君。到了孔子生活的时代,周王权力被彻底架空,世袭贵族丧失活力,寡头政治难以为继,所以孔子哀叹“礼崩乐坏”,希望国君重建权威。

  “借孔子来看春秋”,是李硕写作本书的出发点,他没有单纯地依照史料记叙孔子的一生,而是将孔子这个最普通的贵族(“士”)放在春秋寡头政治的大背景下去审视,由此,很多难解的史料得以重获新的解释。

  首先是孔子的身世之谜。《史记·孔子世家》中记载:“纥与颜氏女野合而生孔子”,其中的“野合”该作何解,为后世学者提供了极大的阐释空间。例如,多位中国学者将“野合”与先秦时代流行的高禖(管理婚姻、生育之神)祭祀民俗联系在一起。又如,日本汉学家白川静认为孔子很可能就是一位无名巫女的私生子……总之,关于孔子的出身,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李硕排除了现代人容易从字面上理解的“野外交合”之意,肯定“野合”指的是非婚的男女关系,也就是说,孔子父母谈的是跨阶级恋爱,不能明媒正娶。

  孔子的父亲孔纥祖上是宋国的贵族,后因内战到鲁国定居,当时的贵族身份在国家间都是承认的,所以孔家在鲁国也算是一支人丁不太兴旺的贵族。而孔子之母颜氏女则出身鲁国当地的农家,由于孔纥在孔子出生前就去世了,碍于阶级鸿沟,孔子自幼只能跟随母亲在贫穷的外婆家成长。直到孔子15岁时母亲去世,他才借父母合葬之机,认祖归宗,合法地获得了孔家的贵族身份。

  成为贵族后,孔子并没有嫌弃母亲家的那些穷亲戚,反而一生都在试图帮助颜氏亲戚们改善生活,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颜回父子。《论语》中的“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就是孔子对颜回安贫乐道的著名称赞。

  当然,李硕对孔子身世的叙述也只是他自己根据现存史料的一种推断,不能证实也无法证伪,但他能够自圆其说,且符合春秋时代的历史逻辑,就不失为一种有价值的观点。众所周知,上古史材料极其有限,故而学者在研究中发挥一定的联想往往也是重构历史现场的必要手段。

  类似的例子还有李硕关于孔子与阳虎是同父异母关系的推论。阳虎是鲁国掌握实权的“三桓”家族之一的季孙氏的家臣,也是孔子的冤家对手。“子畏于匡”的典故,讲的就是孔子在匡地(今河南省长垣县西南)被误认为阳虎而受到匡人围困。孔子与阳虎拥有血缘关系的猜想貌似大胆,但经过李硕的解释后又不会感到太过突兀,这或许就是合理推论与民科臆想的区别。

  除了把孔子置于春秋贵族政治背景下论述外,《孔子大历史》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对周代的姓氏、称谓、礼仪、教育、战争等方方面面进行了科普,使得本书也可以被当成一部生动的周代社会生活史来读。

  清代考据学家信奉“治经如剥笋”,而想要还原孔子的真实生命史,也唯有剥去包裹在他身上两千多年的重重“笋壳”,才能够接近本相。李硕剥出的“笋肉”未必能让所有人满意,但他至少写出了自己心目中的孔子和那个短暂的贵族时代。

  (刊2019-5-27北京晚报, http://bjwb.bjd.com.cn/html/2019-05/27/content_11886192.htm)

  《孔子大历史》读后感(十):《孔子大历史》揭示孔子另一面:精于世故、厌女直男,还有一个“隐身”的哥哥

  人们经常说:“一千个人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说明对同一个人物的理解往往千人千面,因为每个人都是带着自己的生活阅历、见识认知、经济利益、社会地位等固有的认知框架来理解文学人物的。对于同一个人物的不同理解,其实不过是自己的处境的折射而已。

  其实评价历史人物也是很复杂的。不仅人活着的时候难以定论,即使死了,往往也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评价。所谓“盖棺定论”,只不过是一种美好愿望而已。而且,越是伟大的人物,在身后评价方面越是争论激烈。

  孔子就是这样的一位人物。活着的时候,他一生奔走推广自己的学说却郁郁不得志,最后以一个老师的身份抱憾而逝。在他死后却被神话起来,他的头衔也越来越大,最后被扣上了一顶大帽子:大成至圣先师文宣王。他的形象越来越高大、越来越神圣。

  但从近代开始,他成为社会改革需要首先打到的“拦路虎”。社会改革者打倒“孔家店”,一时间孔子又像生前那样沦落成为“丧家犬”“孔老二”。

  近四十年来,孔子的形象再次正面、高大上起来,不过这次是以伟大的文化开创者的身份受崇拜的。走下神坛,孔子作为普通人一面的生活也逐步被揭示出来。现在关于孔子生平的书已经有很多了,可谓汗牛充栋,那么,李硕的这本《孔子大历史》,又有什么独特的发现和思考呢?

一、知世故而不世故,孔子的智慧超出你的想象

  在普通人心目中,孔子在政治上无所成就,主要因为孔子缺少世故圆滑,是个死守教条、不知变通的读书人。但事实上,孔子足够世故圆滑,在关键节点上就表现出来。

  1、停母丧于“五父之衢”,倒逼孔家让他认祖归宗

  据《史记》记载,孔子的父亲孔纥(通常称为叔梁纥)与母亲颜徵在“野合”而生孔子。关于“野合”的解释有很多,其实就是没有举行正式的婚礼而已,因为孔纥属于贵族家庭,阶层差距难以逾越。

  在孔子出生之前,孔纥就已经去世了。颜徵在独自抚养孔子长大。在孔子15岁那年,母亲去世。

  这时候,孔子的精明世故表现出来了。据《礼记》和《史记》记载,孔子母亲去世的时候,孔子想把她埋到父亲的坟墓里,但他不知道父亲的坟在哪里,于是把母亲棺材放到了大路“五父之衢”边。

  五父之衢在鲁国很著名,是都城曲阜东郊外的一条大道,常举行集体活动。孔纥埋在曲阜城东二十五里的防山,五父之衢就通往那个方向。孔子家陬邑在曲阜城的东南近郊,也就是曲阜和防山之间。

  孔子这个举动有点奇怪。别人问,就说是母亲死了,想跟父亲合葬,但不知道父亲埋在哪儿。但他怎么会不知道自己父亲埋哪儿?而且,孔纥好歹也是有点名气的小贵族,打听他的坟在哪里也不是什么难事儿。

  所以,这背后藏着的问题或许是,孔子从小跟着单身的农妇母亲长大,他的生活跟孔家没任何联系。停丧不葬,而且故意停在大路边,是在制造社会影响,让孔家那边注意到他是孔家的血脉。

  停丧的消息,加上一些暗示信息,通过适当的中间人辗转传了过去,孔家人就坐不住了。孔家一直人丁单薄,这时早没在世的男人了。于是孔家承认孔子,让他认祖归宗了。

  其实,孔子就算自己去找上门去,孔家也未必不接受。但那样孔子就自己落于下风了,而且要跟外人解释很多。

  制造这个公共事件之后,他再光明正大地认祖归宗,从传播学的角度来看,绝对是一个事半功倍、消除隐患的举动。

  2、放风要与阳虎余孽合作,倒逼掌权者主动向他伸出橄榄枝

  在他五十岁那年,季氏家臣阳虎准备废“三桓”(鲁国的三大权臣之家),因失败而逃亡,在国外伺机杀回来。季氏家臣、费城宰公山不狃是阳虎的同党,割据费城对抗季氏。公山不狃向孔子发出邀请,要孔子来费城和他一起执政。

  孔子也放出风去,要考虑去费城投奔“乱党”。他的学生子路感到不理解:您老不是一直讲尊卑秩序吗?现在怎么想跟公山这种叛逆混到一起?

  孔子很认真地解释说:“现在公山不狃内外交困,处境不妙,他真缺一起干事的人。这是我的机会,真能干大事业的。西周乱了,周平王迁到洛阳重新立足,不是也把东周维持起来了吗?我到了费城,也能干出这样的事业!”

  这消息传出去,让三桓坐不住了。但是,孔子怎么会去和公山不狃合作呢?如果孔子真的要合作,早就秘密出发了,怎么会放出消息来,却不动身呢?

  这一幕和少年孔子把母亲的棺材停在大道上,倒逼孔家很像:先把舆论造出来,让对方不得不重视;同时请中间人疏通、斡旋,直到对方开出自己满意的价码。

  于是,“三桓”中的孟懿子——他资历最老,年纪最大,当年又跟孔子读过书——出面推荐和保举孔子了,孔子如愿以偿进入鲁国高层,一路做到大司寇之职。

  可见,到了有所作为的关键时刻,孔子决不是书呆子,他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智慧。

  现在人经常说:知世故而不世故。若论世故,孔子是知的;但是,孔子有自己的标准,在很多触及他的底线的时候,他宁可不去世故。

  这是孔子的伟大之处。同样是从政,有些政客是唯以权力为追求,没有底线,一昧地世故圆滑。譬如与他纠缠了一辈子的阳虎,就是这样的人。

二、不折不扣的厌女“直男”,传出南子绯闻实在委屈

  孔子对女人,有句很著名的话:“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孙,远之则怨。”就是说,跟女人亲近了,她就胡闹、不规矩;跟她疏远了,就一肚子怨气。有很多人觉得这对孔子形象不利,对这句话各种解释。其实,孔子就是一个讨厌女人的“直男”。

  1、孔子如何“厌女?

  孔子身边不是没有女人:他自幼跟着单亲妈妈长大,家里还有个姐姐,成家后还有个女儿。但他和女人一直很隔膜,尤其是和妻子。

  史书没有明确记载孔子什么时候和夫人离婚。据《礼记》记载,孔夫人去世后,儿子孔鲤(字伯鱼)服了一年丧,然后有时还哭。孔子有次听见家里有人哭,问身边学生:“谁在哭呢?”学生说:“孔鲤啊。”孔子就说:“哎呀,这也太过分了吧!”孔鲤就不敢哭,也不敢穿丧服了。

  朱熹在这里注解说:“伯鱼之母,出而死。”“出”是被赶出家门,孔夫人没死在孔子家里。孔夫人在外面去世的具体时间,都不清楚,大概是在孔子当官的那六年里。

  孔子和夫人离婚后,没有再婚,也没小妾小老婆,晚年周游列国,一点牵挂都没有。在那个时代,绝对是另类人士。因为家境稍微过得去的人士,都要讨上一两房小妾。 好像离婚这事也有遗传性。从孔子开始,他的儿子、孙子,接连三代人都离过婚,所谓“孔氏三代出妻”。

  孔子不是十全十美的圣人,他的家庭生活很失败,他那套“孝悌”家庭伦理学说也问题多多。究其原因,可能就因为他是个哲学家,而哲学是不能指导家庭生活的。

  2、南子事件冤枉孔子了

  对男女关系,孔子戒心更重。

  孔子从小在农村里跟着单亲母亲长大,农村人没那么多上层人的道德忌讳(上层贵族也不是不乱搞男女关系,更有一套说辞而已),很多事情躲不开孩子。寡妇门前是非多,他对两性关系的排斥,大概从小时候就种下了。

  他对男女关系的谨慎程度,远远超过了他那个时代的普遍水准。比如孔子说,如果朋友的妈妈是寡妇,在没有第三人在场的情况下,你不能到人家随便串门。 以前有人解释这句话,认为他歧视寡妇的儿子,认为寡妇的儿子不配做朋友。

  孔子自己就是寡妇的儿子,怎么会歧视?这话的潜台词是,避免让人说你和朋友的妈妈有染。

  总之,孔子一辈子都把女人当事业的绊脚石。所以,孔子见了一下南子,就传出绯闻,被学生怀疑,很生气,发毒誓:“天厌之!天厌之!”相当于今天说:“天打雷劈!”

  作为一个厌女直男,被人拿南子的事儿打趣,确实是冤枉孔子了。

三、孔子被称“孔老二”,那么“孔老大”在哪里?

  在某些批判孔子的时代,孔子被称为“孔老二”。那么问题来了:孔老大是谁呢?

  不管在《礼记》《论语》这些可靠早期文献里,还是后来的各种史书乃至杜撰的孔子故事里,我们都找不到孔子和他哥哥打交道的任何记录。而且,孔子还表现得好像从来没有哥哥嫂子一样。

  根据现有史料推算,他这个哥哥并没有早逝,因为《论语》还提到孔子给哥哥的女儿办婚事,把她嫁给了自己的一个学生,说明哥哥至少是活到了生儿育女的年龄。

  如果这位哥哥死在孔子前面,就得由孔子主持料理丧事,但史书里丝毫也没提到。《礼记》对和孔子有关的丧事记载得非常详尽,连孔子给姐姐服丧都提到过,但唯独没有记载过孔子哥哥的丧事。所以又有两种可能:或者孔子没管他哥的丧事,或者孔子去世时这位大哥还在世。

  《孔子大历史》提出一种猜测:孔子这个哥哥,是和他同母但不同父的兄长。他不可能认祖归宗变成孔氏贵族,一直在外婆家过农民日子;而且人品粗俗愚昧,孔子没法拿他现身说法,给学生们演示“悌”,索性就装作这人不存在。

  人们的思想认识,往往是根据自己的切身经验得来的。《论语》里说:“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唯上知与下愚不移。”孔子这样说,很有可能是根据他的哥哥得出来的。“性相近”,如果是两个陌生人,哪里能相近?说不通。但如果是说兄弟俩就容易理解了:即使血缘关系很近的两个人,行为和教养也会有天壤之别。至于“下愚”,“下”是出身卑贱,社会地位低;“愚”是蠢笨,脑子死不开窍,和“上知”——出身高、有智慧的人正好相对。孔子这样说,或许就是出于对他哥哥的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情绪。

  孔子作为中华文明最重要的创造者之一,他的事迹材料往往被后人掺入大量的想像与臆造。虽然现在有大量的关于他的传记材料,但很多事情总是被有意无意地隐藏了。

  《孔子大历史》这本书对于孔子的论断,在某种程度上也有推测的成分,但作者通过对社会环境的描述,以及对细节的把控,却使人不得不承认他说得有道理。

  人性是复杂的。我们如果不把孔子当作“天生圣人”,就没有必要回避孔子性格上的一些缺点,有时候这些缺点反倒让孔子的形象更可爱。比方说,被学生怀疑与南子有染,一着急竟然发誓赌咒,不小心流露出做人的真性情来。

  所以,即使这本书对孔子做的这些判断成立,也丝毫无损于他的伟大!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