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哭了,让我很忧伤

  一直不忍写出来,因为心里忧伤。只要我这样轻轻一想,我就觉得泪在眼眶打转。

  自上周那个早晨一知半解地知道然的心事后,我一直心有不安,犹豫着,思忖着,不知道该以何种方式切入与然妈妈的谈话。一方面,怕自己的沟通有问题,毕竟每个妈妈都是“心怀好意”地教育着孩子;二是贸然与然妈妈沟通,怕孩子心里更有负担。所以我决定与然谈话后再作决定。

  上周五的早晨,我在门口又遇见了然。她看起来好一些,还微笑着主动与我招呼,但我依旧可以感知,她没有可以张扬的快乐。在她脸上,既带着害羞,又带着为难,她的眉宇会不自觉的一皱,而后舒展微笑。我不知道,一个孩子内心到底想着什么,或作着怎样的争斗,使她看起来既快乐,又忧伤。有时候,我真的很害怕成人自以为是地认为:一个小孩,哪来会有那么多想法?而事实上,成人不知道、不了解的太多太多了。

  今天中午在食堂看见然的好朋友欣,小声与欣说:“吃完饭,去教室叫上然一起到我办公室来一下,好吗?”欣和然音乐课是邻座,感觉她俩关系不错。

  因为午饭后逗留在教导处,欣和然居然找了过来,当然是高兴地赞许:“呀,真不错,还真找到了,厉害。”一边轻轻拍着然的肩膀一边表扬然和欣。我想,我们的谈话应该从赞许开始。

  “还真聪明,怎么想到找过来了?”故意这样拉家常,像然这样的孩子内心本身就很敏感,我不想让她惊慌,更不想让她担心。

  “我们去你办公室找了,你不在,于是就找到二楼来了……”然轻轻说着,她说话总是这样沉静轻柔,三言两语,回答完毕。

  搭着然的肩膀,和然走进办公室,欣很知趣地往教室方向去了。我感觉,小孩有时真的特别明白大人的心思。因为之前说的时候,我根本没提及是和然单独谈心。我只是说,叫上然一起来我办公室。

  唉,微笑着耸了一下肩,我好像是故意让然知道我的叹息。她依然微笑着看我,没有畏怯,没有惊慌,她很安静,很柔和,白净的皮肤上微微渗出细汗。她穿着干净的淡色牛仔衬衣,扎着马尾辫,看她笑,我内心真想为她做点什么。

  这时,她也耸了一下肩,也轻叹了一口气,我们不约而同地笑了。我们就这样自然地开始了谈话。

  我看着然,轻轻赞赏她:“多棒的孩子呀,每次看到你,我都想好好夸你:干净、清秀、文静、乖巧……我在你身上看到了女孩子特有的沉静与秀气,我喜欢。自那天早上……你跟我说了那些话,我觉得挺……难过的。你看……需要老师和你妈妈沟通一下吗?”我想征求孩子的意见,无非是想让她知道我和她妈妈沟通这件事,她是可以知道的。

  “老师也有学琴的经历,我知道每个琴童都不容易,每一次进步都必须付出很多的努力,所以我特别理解你现在的状况。”她听的时候,眼里一直水汪汪的,所有关于弹琴的话都会触动她敏感的神经。我觉得,学琴有时的确很“残忍”。

  “老师学琴的时候曾经很受挫,因为我的手比较软,而弹琴需要一定指力,别人练10遍的曲子,我需要练15遍,即便这样,也未必能和别人弹得一样好,所以有时候,我……挺伤心的。假使你现在真的遇到了障碍,妈妈又逼迫的厉害,我可以和你妈妈沟通一下。”

  孩子安静地听着,低了一下头,而后轻轻告诉我:“现在我已经好一些了。”她好像拒绝我和她妈妈谈话,莫非……

  “知道吗,我……很想帮你,我觉得像你这样的孩子,应该得到更多的赞许和肯定,而不是批评与指责。你知道我的意思吗?”我希望我的每一句话,都能给孩子以正面的肯定与积极的帮助。因为,她本该得到鼓舞。

  孩子看起来局促不安,有些小小的激动,她在想什么,却没有回答我,她沉默着,看起来既心怀希望,也满怀失望。她矛盾、犹豫,不知道如何是好。

  “看得出来,在家是妈妈管你学习和弹琴,很严格,是吧?”我希望慢慢绕过孩子的“痛点”,至少现在不要轻易去碰触。

  “是的,妈妈对我很严格。”孩子轻声接话,她看起来很害怕我提到她妈妈,说明这不是一般的严格。

  “妈妈严格到什么程度,能否和我说说?”我总是在试探,总是在更深地了解。

  “昨天晚上练琴,因为我多弹了考级曲子而少弹了新曲子,妈妈就罚我又弹了5遍新曲子……”没说完,孩子就哽咽起来。

  我也跟着一起难过,不知道如何是好。

  “这样啊……其实,我觉得你完全可以与妈妈交流,说明情况,妈妈应该会理解啊。”

  “我不敢……我不敢” 孩子伤心地摇了摇头。

  “后来呢?”真的有些不忍心问下去。

  “后来练习完琴,我一个人跑进房间就哭了。”眼泪稀里哗啦掉下来。

  心一紧:会是个怎样严厉的妈妈呢?真说不好。

  “平时与妈妈交流多吗?爸爸呢,爸爸如何?”听得太沉闷,得换个话题。

  “与妈妈交流不多,基本上就是说学习和弹琴的事。和爸爸……多一点,爸爸比较宠爱我。”提到爸爸时,孩子收住了眼泪,脸上闪烁一些快乐。

  后来,我从孩子那里知道,她还有个哥哥,19岁,比她大很多,按理说,父母对第二个孩子会宠惯一点,可然说妈妈对她要求太严格了。然还告诉我,妈妈负责她的学习与弹琴,爸爸负责赚钱,所以关于学习上的事,她也不太和爸爸交流。

  她还告诉我,她学琴两年,今年8月准备考钢琴六级,这应该是个相当不错的学琴速度了。正是因为要考级,孩子要花更多时间练习曲子:一是考级曲子;二是钢琴老师布置的作业曲子。就这样,孩子除了学习,其他时间基本上就是练琴。我相信,很多孩子的确是背着父母的意愿在学琴,学得劳累困顿,学得精神不济。假使真有孩子是学得乐在其中,那真是要好好恭喜孩子,能在苦中作乐已非一般境界。孩子一旦走上学琴之路,势必是泪水与汗水相伴之路。

  然确有压力啊,妈妈的、老师的、自己的……学习的,弹琴的,她毕竟还是孩子,是个刚十岁出头的孩子,以她的年龄与意志力,我已经觉得她算是个会安排时间、会调整心态的孩子了。可问题,父母还在向这样的孩子施加另外的压力,使得孩子内心脆弱而失落,消极而自卑。

  “每个妈妈都是为了自己的孩子更出色,可忘了孩子需要父母的鼓励、肯定、赞许、欣赏、激励……成人也需要反省啊,比如你妈妈……”我也是家长,可我更愿意站在孩子这边。

  “所以,我觉得和你妈妈沟通是必要的,对你学习弹琴都好。”

  “老师,不要了,不要了。我想……给妈妈一段时间,看她……态度是否会有所转变。”孩子断断续续说着,她似乎在和我商量。

  多好的孩子呀,她犹豫这么半天是觉得妈妈会慢慢转变的,只是时间问题。即便她有委屈,她也愿意相信。这就是孩子。

  我在内心真的佩服眼前的这位孩子,她甚至没想过接受帮助,她愿意无条件地给妈妈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我所有的想法在孩子这句话前,统统没了说服力。我也寄希望于此吧。

  “那好吧……听你的,我们不妨给妈妈一个机会,看妈妈态度是否会有所改变。记得,不管怎样,都要跟老师说一下,好吗?”最后不忘叮嘱孩子。

  孩子看着我,觉得像是完成了一项重要的使命似的松了口气,肯定地说:“好的,我知道了。”

  然转身走出办公室,她走的时候,不忘把门轻轻带上,因为一阵风,又把门吹开了,她小跑折回来,又把门轻轻带上。我大声跟她说:“没事的,去吧。”

  我呆呆坐在那儿,再一次忧伤地想到:成人之心哪,何时有孩子这般宽宏与清澈?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