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10篇

  《有妈妈就足够》是一本由[意]弗朗西丝卡·帕迪 / [瑞士]厄休拉·布赫著作,无上海社会社科院出版社|青豆书坊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8.80元,页数:3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一):伟大的母爱

  伟大的母爱 读《有妈妈就足够》 ——听雪7801 家庭的组合就是爸爸妈妈,儿子女儿,爷爷奶奶,如果只有妈妈或者爸爸那会怎么样?这本书就是讲单亲家庭的故事,卡米拉可能刚开始没有注意到这个事情,当有一天,突然来了一个代课老师,让画画自己的爸爸,那么问题来了,卡米拉从来没有看到过自己的爸爸,也从来没有爸爸,这是每个人知道的事情,每天陪伴她的都是妈妈,陪她吃饭,洗衣,做饭,上学,出去玩,这可怎么办? 但是代课老师第一天来,不知道这个事情,卡米拉去问了最好的朋友,朋友们当然也没有见过,不能帮到他,她只能回家去问妈妈,如何画出爸爸,妈妈让她想着画,卡米拉画出了她心目中的父亲,就是跟妈妈一模一样,她不需要爸爸,有妈妈的爱就足够。 只要有妈妈的爱,什么都不是问题,这是很多单亲家庭都需要面对的现实,生活中会有很多不可预知的事情发生,每个人随时随地都可以离开我们,比如生病去世,战争原因离开等等,所以要让孩子们知道有些家庭是这样的,只有妈妈,或者爸爸,他们也是有爸爸妈妈的,只是某些原因失去了一个,这样的朋友或者同学更需要朋友的关心,帮助,不要拿这个说事,因为你随时都可能失去你所有的一切,凡是你拥有的都有可能失去,所以我们更应该对她们更好。 所以你很幸福啊!你有爸爸妈妈,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努力学习,天天向上,然后才能有能力去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哦!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二):单亲妈妈:有爱,就有了全世界

  很多父母,婚姻生疮化脓,生生咬牙坚挺:孩子,我为了你,才不离婚!讲真,无爱的婚姻,真的比不上有爱的单亲家庭。

  孩子,没有大人想象的那么脆弱,而能够勇敢离婚、开启新生活的单亲妈妈更值得人尊敬。

  身边的单亲家庭,妈妈高质量陪伴,孩子性格开朗、落落大方,要不是认识,完全猜不到他们来自单亲家庭。

  在《有妈妈就足够》这本书中,小女孩卡米拉就是这样的孩子,和妈妈生活的很开心,一点儿都不自卑。

  书中提到,某天,代课老师布置了作业,画自己的爸爸。卡米拉试着画了3次,但都不像爸爸。

  最后,卡米拉有了灵感,画了一个妈妈,她说,“我想要的爸爸,就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

  卡米拉的回答,让人感动。正是因为有了妈妈的爱,卡米拉什么都不缺。

  《有妈妈就足够》的作者弗朗西丝卡·帕迪,是一位意大利童书作家,她关注单亲家庭的孩子。

  卡米拉一点也没有因为生活在单亲家庭而自卑。这跟妈妈的高质量陪伴和爱有关。

  我同学离婚了,但我非常支持她。如果一份婚姻不能带来幸福,只会痛苦,那她的‘壮士断腕’,不是每个人都有勇气选择的。

  身边总会充斥着这样那样的负面评论,但能够顶住这份压力,还能活的开心,这也是本事!

  单亲妈妈,其实真的很伟大,能够勇于挑起生活的重担,一边努力赚钱,一边高质量陪伴孩子。

  她们知道,只要有足够的爱,单亲家庭的孩子也一样幸福。

  整本书采用温情的画风,大多用暖色调,很适合单亲家庭的亲子绘本共读。

  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采用环保油墨印制,是绿色印刷产品。我们在亲子共读中,可以提醒孩子,我们读的《有妈妈就足够》是环保印刷,那么,生活中,你能想到哪些环保方式呢?每一个环保举动,都在地球母亲做贡献。

  最后,我想说,单亲家庭的孩子们,如果感到自卑,请记住:父母是父母,你们是你们,你们有自己的未来!而且,孙中山、华盛顿、奥巴马都出自单亲家庭,单亲家庭并不影响你们的优秀。

  《有妈妈就足够》这本书告诉我们,只要有了爱,就什么都不缺;有了妈妈的爱,就拥有了全世界!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三):爱是家的魂(读《有妈妈就足够》)

  爱是家的魂

  ——读《有妈妈就足够》

  滁人也

  和孩子一起看绘本《有妈妈就足够》,起初并不为意,但念了一遍给孩子之后,孩子似乎没有特别深刻的感悟,我自己倒被感动了。

  《有妈妈就足够》是一本薄薄的绘本故事。故事非常简单,介绍了一个叫卡米拉的小女孩,一直和留着大辫子的妈妈生活,心中从来没有“爸爸”的概念,也从来没有在乎过。但突然有一天,代课老师留下一道家庭作业,需要孩子们画出自己爸爸的样子。卡米拉没有爸爸,当然画不出来,老师降低要求,让她画出自己想要的爸爸的样子就可以。

  但是,卡米拉还是画不出来,她想象是某个叔叔的样子,某个同学的样子,甚至是面包师麦克的样子,但都被她否定了——她觉得别扭,“完全不搭”,于是只好向妈妈求助,而妈妈也只能安慰自己:“还好,这个代课老师只在这里待一天,你们的老师绝对不会留这样的作业。”看着妈妈忧心的样子,卡米拉却突然有了灵感:“我想要的爸爸,就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

  瞧,这是多么有爱的语言!这是所有母亲心中最美的音乐!

  在孩子的心灵里,什么最重要?或许,还真不是社会意义上的“爸爸”或者“妈妈”,而是他们背后的那个“爱”字。孩子能够感知到爱,即使只有妈妈或者爸爸,她也是幸福的;如果感受不到爱,那么妈妈或者爸爸也随时可能是孩子心中的梦魇。

  现在人们的婚姻观念相比上个世纪有了非常大的改变,离婚的家庭也越来越多,相应的单亲家庭里长大的孩子也非常多。作为成年人,作为曾经走入或者正在婚姻殿堂里的“大人”们,该怎样在追求自己的自由和幸福的人生旅途中,也给爱情的结晶——孩子,一份真正的幸福?这是一个值得所有人思考的话题。

  《有妈妈就足够》这本薄薄的绘本故事,无疑会给孩童读者带去一份温暖,一份善意。然而,更应该明白其中道理的,恐怕不应该是孩子,而是那些让孩子成为“受害者”的父母。

  无论我们成年人的世界是多么复杂,也应该让孩子的心灵保持纯净。孩子的成长,其实并不是“有妈妈就足够”,他们的成长,本质上应该是“有爱就足够”。这个爱该由谁给予?当然首先必须是父母——不仅仅是妈妈!

  爱,是家的魂。《有妈妈就足够》告诉我们,在爱的阳光下成长的孩子,才能美丽绽放。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四):单亲家庭孩子幸福成长指南:只要有爱,同样会健康长大

  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也更加多元化,其中有各种原因造成父母单方带孩子的情况。对于单亲家庭来说,也许有的父母会想,再重组成一个家庭,多子女的热闹氛围会减少单亲家庭孩子成长中的不利因素,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孩子会更加抵触非原生家庭成员。

  家庭破碎最受影响的是孩子,孩子只能承受这一切而无力去改变。通常人们认为单亲家庭的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爱,然而有能力去爱孩子的妈妈,却能够把离异给孩子造成的影响减少到最小。

  当你不得不面对独自抚养孩子的境况时,这本由由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有妈妈就足够》也许会给你增加很多信心。这本书作者弗朗西丝卡·帕迪 (Francesca Pardi) 是意大利童书作家、编辑,善于关注社会中的特殊家庭,《有妈妈就足够》是她的代表作。

  书中的主人公是个卡米拉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家中只有她和妈妈,卡米拉一直认为自己的家是全世界最棒的,因为妈妈和她的生活和双亲家庭一样温馨快乐。有一天卡米拉的老师生病了,临时来代课的老师留了一项作业,让每人画出自己的爸爸,卡米拉犯愁了:我没有爸爸该怎么画呢?

  老师给她出主意:让卡米拉画出来想要的爸爸就好。可卡米拉却从没想过要一个爸爸!这可怎么办?于是她找了身边的一些人为原型,画出一个爸爸,可画来画去,哪个也不像她想要的爸爸,卡米拉这时忽然有了灵感:对,就画妈妈,妈妈就是我想要的爸爸!

  当你因为各种原因不得不独自带娃时,有心理压力是正常的,担心自己带不好娃,或担忧孩子得不到完整的爱会影响孩子成长,其实孩子特别敏感,即使你不说,父母的情绪孩子完全能感受得到。一个能够给孩子传递快乐、幸福的父母,自己首先是快乐的。

  书中的卡米拉虽然没有爸爸,但她通过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她依然很快乐,很幸福。孩子幸福与否,不在于家庭的结构,而在于家庭的温度。

  刚拿到这本书时,看着书名,我也很疑惑,有妈妈就足够了吗?不是说完整家庭的孩子才会心理更健康吗?带着疑问读完书,疑惑一扫而光,是的,有这样的妈妈就足够了,这样家庭中长大的孩子无论只有爸爸或妈妈,孩子都是幸福的。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五):有爱的孩子,什么都不缺

  说到单亲妈妈,明星张柏芝的出镜率算是高了,娱乐新闻隔三差五就得报道一下,烦人的是每次都是同样的观点。本尊坚强乐观的生活着、教育着孩子,媒体偏偏打得都是悲情牌。

  照片中有她凌晨两点回家睡觉,疲惫不堪的样子;有她吃饭吃睡着,儿子帮忙托着头的样子;有让儿子踩着自己肩膀跳水,一晃都没晃一下的坚强样子。是的,张柏芝既当爹又当妈,很辛苦,很坚强,但我们看到的不能仅仅是同情和吐槽。

  每次一看完,你就随口说“你看,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一点都不好,妈妈能和爸爸一样吗?”局外人的随口一说,该让辛苦的妈妈,懂事的孩子多失望。难道就因为家庭不健全,判了孩子身心不健康的罪吗?

  绘本《有妈妈就足够》带给我们新的观点,它传达对于只是和爸爸或妈妈一起生活的孩子,只要有了爱,就什么都不缺。全新的观点给了孩子底气,纠正了世人的偏见,也带给单亲妈妈或爸爸慰藉。让他们不再怀疑自己的努力和付出,相信只要被爱包围,我的孩子也能很健康。

  《有妈妈就足够》是弗朗西丝卡·帕迪 的代表作,她本人是意大利童书作家、编辑,善于关注社会中的特殊家庭。

  绘本的封面是一辆汽车,里面坐着一位开心的妈妈,一个快乐的宝宝,再加上一只活泼的小狗,这就是卡米拉的一家。家庭的不健全并没有妨碍她成为一个幸福的宝宝,相反她很自信、乐观,我想这得益于她有一个爱她的妈妈。

  绘本用独特新颖的视角和轻松活泼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的日常遭遇,内容出乎人意料。色彩鲜艳,幽默夸张的图画满屏都透着可爱与俏皮,让人看着不自觉地轻松起来;卡米拉画爸爸的故事也并没有想象中的悲伤,有的只是温暖感人。

  老师布置的绘画作业是画一画“我的爸爸”,卡米拉第一时间举手说:“老师,我没有爸爸。”这中间她一点没觉得没有爸爸是一件丢脸和伤心的事,她说的只是一个陈述句,就像她没有新书包一样自然。这说明单亲家庭的心理负担是家人和外人强加给孩子的,如果大人换一种心态思考单亲家庭,孩子也会随之改变,何来“在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心理会不健康”的问题。庆幸的是,卡米拉并没有被灌输这种思想,卡米拉的同学也没有因此而嘲笑她,还帮她一起解决问题。

  但不得不说卡米拉完成这个作业比别的同学困难,人家完成作业只要想着怎么把爸爸画好就行,但卡米拉还得寻找心目中的爸爸。她尝试着画杰诺叔叔、同学提欧、面包师傅麦可,但她都不满意,这些人都没有让她感受到爸爸的存在。最后她灵光一闪,画了她妈妈,还附上一句话“我想要的爸爸,就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是的,她很骄傲,没有一点儿忧愁。

  爸爸之于孩子是责任,是父爱,我想卡米拉从妈妈那得到了这些,所以她是身心健康的,对她的家庭她是释怀的,满意的。不得不说,卡米拉的妈妈是伟大的,她把卡米拉教育的那么好,肯定是付出了双倍甚至多倍的爱。

  单亲家庭是脆弱的,是需要付出更多努力的,愿社会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多点包容,少带点有色眼镜,也希望单亲家庭长大的孩子都能从内心改观,不自卑、不自怨自艾,变得更强大。你要坚信,有爱的孩子,什么都不缺!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六):单亲不可怕,有爱就够啦

  这几年出现了一个新词叫做“丧偶式育儿”,形容的是爸爸在育儿上的缺位,导致了妈妈只能凭一己之力来照料陪伴孩子的状态。

  很多处于这种状态的妈妈经常会累到崩溃,也会想着离婚。但,她们在平复心情后,会一边吐槽猪队友的种种“卑劣行为”,一边又悻悻的说,如果不是不想让我的宝贝儿,成了单亲孩子,我早就离婚了。

  因为在大众眼中,她们觉得单亲的孩子很可怜,单亲的他们不能拥有完整的爱。

  我们身边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如果某个孩子父母有缺失,他难免会被周围的人指指点点,甚至可能被同龄孩子所排挤。对待单亲孩子,老一辈们往往会流露出关切的表情,仿佛单亲家庭的孩子就该被同情。

  单亲的孩子,真的只能过的凄惨可怜吗?其实未必哦,单亲小孩卡米拉虽然没有爸爸,但过的非常幸福满足。

  卡米拉是《有妈妈就足够》中的主人公——一个单亲小朋友,她和妈妈还有一只小狗吉米一起愉快的生活在一起。

  《有妈妈就足够》的作者是弗朗西丝卡·帕迪 (Francesca Pardi),她是意大利著名的童书作家、编辑,善于关注社会中的特殊家庭,《有妈妈就足够》是她的代表作。《有妈妈就足够》中的插画是由厄休拉·布赫(Ursula Bucher)绘制,她是瑞士儿童插画家、艺术设计师,她绘画的童书还有《准备上学喽》等。

  在《有妈妈就足够》中,卡米拉是一个有着小雀斑的可爱小女孩,她的妈妈是一个有着长头发,同时热爱唱歌的酷妈妈。

  早上,妈妈骑着自行车,唱着歌送卡米拉去上学。晚上,妈妈和卡米拉一起做晚饭,一起做饼干。

  假日,妈妈会带着卡米拉,还有小狗吉米开着露营车去外出游玩,一起去领略大自然的美丽风景。

  这样的日子,卡米拉过的很惬意。有小狗的陪伴,有妈妈无微不至的照料,卡米拉觉得非常幸福,她觉得她的家很棒,她每天都过的很快乐。

  可有一天,代课老师布置的作业却难住了卡米拉,因为老师的作业是画出“我的爸爸”。爸爸是什么样子呢?卡米拉不知道,因为从出生她就没有爸爸,关于爸爸的样子她从来没有想过。

  为了完成作业,卡米拉咨询了她的同学们,但是每个人的爸爸都不一样,卡米拉没有找到答案。在她看来,爸爸应该就像妈妈一样,只是性别不同而已,而她的妈妈也是爸爸。

  想要画出爸爸,卡米拉开始大胆的想象,她先是想象着爸爸是杰诺叔叔,但是很快被否决;她想象着爸爸可能会像她的男同学提欧,但似乎也不对;最后她想起了面包师傅,然而把他当爸爸,卡米拉感觉也很不搭,最终放弃了他。

  卡米拉最终也没有画出爸爸的样子。在妈妈的启发下,卡米拉画出妈妈,因为卡米拉的生活中,有妈妈就足够了,妈妈很爱她,妈妈的爱已经把卡米拉滋养的非常好。关于爱,关于幸福,卡米拉的内心十分富足。

  没有爸爸,在卡米拉看来很正常,就像没有一件不必要的物品一样。她从不隐藏没有爸爸的事实,大大方方的面对它。因为卡米拉的坦然,同学们也从来不会,因为没有爸爸而取笑她。

  《有妈妈就足够》这本绘本的文字简洁,内容轻松活泼,插图颜色艳丽多彩,人物童真可爱,阅读的时候,时刻能感觉到满满的快乐在绘本中自然流淌着。小孩子们的天真稚气,妈妈的幸福快乐,还有大自然的色彩斑斓,都透露着一种本真的童趣,温馨及感动。

  单亲的孩子卡米拉很快乐,因为她有妈妈的爱与呵护,给了她稳稳的安全感和幸福感。单亲不可怕,有爱就够啦!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七):和妈妈一模一样的爸爸—读《有妈妈就足够》

  和妈妈一模一样的爸爸—读《有妈妈就足够》

  y:洁yuanyuan

  在儿子小的时候,我有时候会逗逗他,问他,你喜欢爸爸还是妈妈呢?对于这个问题,儿子每次都很纠结,他会说爸爸妈妈我都喜欢。我知道这样的问题本不该问单纯的孩子,在他们的心里,爸爸妈妈都是最亲爱的人,哪一方都不该舍弃,哪一个都不会成为不喜欢的人。而这本《有妈妈就足够》单单名字就非常吸引我,是什么样的情形下,孩子会说,有妈妈就足够呢?

  这是一个读过之后让人有点心酸的故事。书中的小女孩卡米拉没有爸爸。当然在她的心中,她的家有她和妈妈就足够啦,她们在一起一样过得非常开心。当然卡米拉很幸运,没有遭受到同学的白眼和议论,没有周围的人排斥和挤兑,一直过得开开心心的。直到代班老师在父亲节这一天留了一个绘画作业—“画一画我的爸爸”,对于一个没有爸爸的孩子来说,最大的为难之处莫过于让她去空想这个爸爸吧。卡米拉绞尽脑汁,想了很多的爸爸的形象,也问了很多关于爸爸的问题,最后画出了男版的妈妈。

  说起爸爸来,每一个孩子都会有很多的话题,爸爸长得什么样子,爸爸是做什么工作的,爸爸喜欢做什么事情……可是对于单亲家庭的孩子来说,爸爸确实一个模糊的影像。单亲家庭中常常因为爸爸或者妈妈一方的缺席,让孩子缺失一方的关爱,从而孩子的感受也是缺失的,有些处于这样环境的孩子常常敏感而自卑。对于没有爸爸的卡米拉来说,爸爸这个话题,没有让她避讳,没有让她自卑。这不难看出在她和妈妈的生活中,妈妈给予了她足够多的爱,这份爱让她可以一往无前、满身欢喜的长大,不会因为缺失父爱而影响到整个人的成长。

  对于爸爸或妈妈一方抚养孩子的家庭来说,一个人常常又当爹来又当娘,既需要像爸爸一样顶天立地的为孩子撑起一片天空,有需要像妈妈一样温柔喃喃的悉心照料孩子的生活起居,一个人抚养孩子的艰难可以想象得到。而有时生活总会给人太多的不如意,这些不如意就算在普通家庭,也会影响到大人的情绪,从而影响到孩子的情绪。可是卡米拉没有这方面的困惑,可见她的妈妈是多么坚强的一个人,善良而外向的性格,总是为碰到困难的女儿带来阳光,驱散她心头的不快。而这一切,想必都是妈妈的爱在支持吧!

  有妈妈就足够,这是因为妈妈付出了双倍的爱去陪伴自己的孩子,让孩子感受不到那份缺失,让孩子的心盈满了幸福。即便心目中的爸爸,也是“我想要的爸爸,就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八):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残缺的标准是什么?其实不少人都错了

  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观念的转变,离婚率逐年攀升,单亲家庭大量涌现。说起单亲家庭,人们往往对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刻板的印象:自卑、内向、自闭、性格孤僻……

  其实你知道吗?古今中外不少名人也是在单亲家庭中成长的:孔子、孟子、欧阳修、成吉思汗、托尔斯泰、林肯、丘吉尔、克林顿、奥巴马、周杰伦、杨丽萍等等。

畅销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的作者尹建莉也说:“一个孩子快乐不快乐跟他是单亲家庭还是双亲家庭没有必然的、绝对的联系。”

  衡量一个家庭是否残缺的标准不是人数,而是爱。

  不信你看,《有妈妈就足够》就给我们描述了一个从没见过“爸爸”的阳光女孩卡米拉的日常快乐生活。

  卡米拉一直跟妈妈快乐地生活在一起,妈妈骑着自行车唱着歌送她上学,她们一起做晚饭、假期一起出游,她一直认为她的家是全世界最棒的,从没觉得缺少什么。直到有一天来了一个代课教师,让大家画“我的爸爸”,虽然卡米拉没有爸爸,但老师仍然叫她画“我想要的爸爸”。这可难住了卡米拉,最后她画出了一个打领带的妈妈,“我想要的爸爸,就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

  《有妈妈就足够》是由意大利童书作家弗朗西丝卡·帕迪 (Francesca Pardi)编著,瑞士儿童插画家厄休拉·布赫(Ursula Bucher)绘画。中国台湾儿童文学研究者、童书译者左馥瑜翻译。弗朗西丝卡·帕迪善于关注社会中的特殊家庭,她还著有《为什么你有两个爸爸》。她擅长用孩子童真的视角和轻松活泼的口吻讲述特殊家庭中的日常,举重若轻。

1、童年的视角

  弗朗西丝卡·帕迪以童年视角捕捉了卡米拉跟妈妈温馨生活的片段化生活场景,如妈妈送她上学、妈妈煮饭卡米拉站在椅子上画画,把这些温馨的场景作出画面式的呈现。

  当小朋友问卡米拉,为什么你没有爸爸时,卡米拉回答:因为我“只”有一个妈妈。

2、故事轻松活泼

  故事中卡米拉虽然从没见过爸爸,但从没觉得自己跟别人有什么不一样。虽然有时候有人问她为什么没有爸爸,她也总能回答上来。代课老师让她画“我想要的爸爸”,虽然让她烦恼了一阵,但她也很轻松地解决了,她画了一个系领带的妈妈。整个故事没有阴霾、忧郁,都是轻松活泼的口吻。

3、画面都洋溢着快乐

  虽然提起单亲家庭,人们都是讳莫如深,想到的都是阴暗、消极的画面,但是这篇单亲家庭中的日常画面却是轻松明快的。大面积的浅绿、橙色、红色等暖色的运用,给人积极向上的感觉。

美国社会学家阿玛陀说过:各种家庭结构都行,而孩子仅需要爱和没有歧视的环境。

  对于单亲孩子,只要有了爱,就什么都不缺,一样会拥有健康的心理快乐地生活。因为爱才是孩子健康快乐的动力源泉。

  愿所有单亲家庭的父母和孩子都能有幸读到此书,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单亲阴霾中的孩子及父母,只要家庭中充满了爱,你们也可以过上卡米拉和她妈妈那样幸福的生活。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九):只要有爱,单亲家庭的孩子也很幸福

  这几年,国内离婚率有不断增高的趋势,在这种背景下,单亲家庭的孩子越来越多就成为不可忽视的现实。离婚对孩子来说,意味着父母不再生活在一个屋檐下,但单亲家庭的孩子就一定不幸福吗?这倒未必。

  社会中,很多人对单亲家庭的孩子总是有很多误解,从而有意无意地带来教育误区。比如,有的人只要孩子一出现问题,不问青红皂白,就认为是单亲家庭造成的。殊不知,双亲俱在的孩子也会出问题,更进一步说,这世上又有哪个孩子在成长中是一帆风顺的呢?带着有色眼镜看待单亲家庭的孩子是不公平的。还有的人,尤其是单亲家庭的孩子的亲人,总觉得孩子的父母离婚了,娃儿很可怜,不管提什么要求,都尽量满足,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其任性霸道的性格。这一点也是需要家长警醒的。

  其实,离婚的原因有很多,并不是所有的离婚都是不幸的。同样的,也并不是所有的单亲家庭的孩子都是痛苦的,只要家长有心有爱,孩子照样可以身心健康地成长,幸福快乐地生活。

  对大人来说,离婚是一件不得不面对的事,结束了争执吵闹的生活,离开彼此,未尝不是一种解脱,适应眼前的新生活才是最重要的。既然已经这样,剩下的就要独立坚强地面对,黯然神伤、颓废无助不仅于事无补,还会对孩子造成心理伤害。笑着面对,给予孩子的就是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对他的伤害也会降到最低。为孩子创造一个愉快的家庭氛围,让孩子在家里感到愉快和安全,心理和性格就能得到良好的发展。如果整天处在担惊受怕,阴郁沉闷的家庭氛围中,难免会有不良的情绪和行为。

  而且,虽然离婚了,但对于孩子来说,对方仍是自己的爸爸(或妈妈),是自己最亲近的人之一,所以,在孩子面前,不要说对方的坏话,更不要怂恿孩子仇视爸爸(或妈妈),那会让孩子失去自己判断的标准,也会更痛苦。离了婚,孩子依然可以见爸爸(或妈妈),他们依然有独处的机会,依然拥有爸爸妈妈完整的爱,这样,孩子在成长中才不会有缺憾,不会有自卑的感觉。就像王菲和李亚鹏,两个人虽然离婚了,但从来不在公共场合给对方难堪,更不说对方的坏话。李嫣虽然由李亚鹏抚养,但王菲会经常和女儿一起玩,会带女儿出去旅游。李嫣过生日的时候,一家人还会凑在一起,热热闹闹地举行聚会。这种环境下成长起来的李嫣从来不会因为父母离婚而觉得不如别人,更不会觉得父母哪里不好,她乐观阳光,自信满满,也受到广大网友的喜爱。

  当然了,单亲家长照顾孩子,身边没有伴侣帮助, 一个人会很辛苦,但也请一定要抽出时间和孩子玩耍、聊天,及时了解孩子的心理变化。和孩子一起去大自然、去图书馆、去听音乐会,多多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让他有多元的课外生活,让孩子尽快从失去父爱或母爱的伤痛中走出来,开朗地生活下去。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家长不要吝惜自己的爱意,要勇于表达对孩子的爱,让他明白,虽然父母离婚了,但对他的爱没有变,不管发生什么事,父母永远是他最坚强的后盾。要经常激励和表扬孩子,给他足够的安全感和充足的自信心。

  正面管教高级导师谢丽尔·欧文就曾经在儿子六岁的时候离婚,可儿子并没有因为父母离婚就成为问题儿童,而是快乐长大。现在,他有成功的事业,美丽的妻子,还有一对可爱的儿女。其实在成长过程中,他曾经不断地在妈妈家和爸爸家之间来回穿梭。但因为有妈妈的爱,他并没有觉得被抛弃,身心健康,一路成长,有了美满的婚姻,幸福的日子。

  当然,只是一味给予是不够的,家长也要注意在生活中培养孩子对家庭的责任感,不能因为是单亲家庭就溺爱孩子。让孩子了解家庭的各种情况,积极地参与到家庭的各种决策中来,和爸爸(或妈妈)一起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逐渐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孩子也会很有成就感。

  相对普通家庭的孩子,单亲家庭的孩子更敏感。大人能做的就是用平常心态去看待,在用心培养的同时,让孩子感受爱,信任爱,交付爱,自信乐观地生活。

  二

  以上是我们从大人的角度看待单亲家庭的教育问题。对于孩子来说,怎样的教育才能让他们觉得没有遗憾,非常幸福呢?《有妈妈就足够》这本图画书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

  这本书用孩子童真的视觉和轻松活泼的口吻讲述了一个单亲家庭孩子的日常遭遇。小女孩卡米拉从出生起,生活中就只有妈妈。她一直认为只有自己和妈妈的家是很正常的,也是全世界最棒的!对此,她觉得很开心,从来没觉得这有什么不好。可是,有一天,代课老师给孩子们留了一个作业——“画一画爸爸”。这可难住了卡米拉,因为她从来没见过爸爸,不知道爸爸长什么样子,她觉得生活中有一个妈妈就足够了。但作业必须完成,怎么办呢?她想了半天,觉得其他的任何人都不能代替妈妈,所谓的爸爸就是戴着领带的妈妈!

  书中一反单亲题材的悲伤甚至温情,用一种活泼幽默刻画了卡米拉和妈妈的亲密关系,体现了卡米拉的幸福和快乐。她从来不忌讳自己没有爸爸,也不觉得没爸爸有哪里不合适。那是因为,妈妈快乐的情绪感染着她——妈妈梳着马尾辫,一边骑车一边唱歌地接收送她上下学;还因为妈妈给予了她爱的陪伴——“每天晚上,她都和妈妈一起做饭,妈妈还会教她做饼干;每到假日,她们就外出游玩,一路上,妈妈开着露营车,而卡米拉则坐在车里望着窗外的乡村景色”。妈妈还会给她检查作业,给她讲睡前故事,等等。无所不在的爱包围着卡米拉,让她觉得非常幸福,有没有爸爸则并不那么重要了。

  不得不说,卡米拉的妈妈是一位非常乐观、坚强、有智慧的妈妈,她没有因为自己是单亲妈妈而沮丧气馁,而是用满满的爱让孩子有了温暖、快乐的家,有了完整幸福的童年。故事表达了对单亲妈妈的理解和支持,也让我们改变了人们对单亲家庭的偏见,单亲家庭的孩子并不都是痛苦、不快乐的,只要给予他们爱和关怀,孩子一样可以快乐幸福、内心充盈。反过来,孩子的快乐和幸福也让大人更自信乐观。

  这本书颜色鲜明,人物可爱,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卡米拉对妈妈的依恋和十足的满意度,让我们看到了母亲的伟大力量。

  卡米拉的代课老师的处理方式也值得我们深思——我们到底该如何引导孩子积极地面对单亲现状——一个完整美满的家固然很好,但如果没有,只要我们坚强勇敢,用爱呵护孩子,用正确的方式养育孩子,同样可以给孩子一个幸福的童年,让他了无缺憾!

  《有妈妈就足够》读后感(十):爱的角色不存在缺位

  在学校,老师最喜欢布置的作业不是写一篇关于爸爸妈妈的作文,就是画一幅关于爸爸妈妈的图画,而这对很多学生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因为每个人都有爸爸妈妈,或者曾经有过爸爸或妈妈。而当一天老师布置了一个作业:画一画“我的爸爸/我想要的爸爸”时,难倒了一位名叫卡米拉的学生,最后都无法完成。而无法完成的原因不仅仅是因为她没有爸爸,而是“爸爸”这个词在她们一家的生活中就不存在,所以最后她画出的爸爸是——“就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

图片源自当当网

  这是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一本关于单亲家庭的绘本故事《有妈妈就足够》,作者是来自意大利的善于关注社会中特殊家庭的童书作家弗朗西丝卡·帕迪。也得益于她长期对特殊家庭的关注,这个关于单亲家庭的故事虽然简单,但是活动幽默的画风与文字让我们看到一个与传统印象里不一样的单亲家庭——充满了爱的家庭。

  卡米拉没有因为家里没有“爸爸”,或者别人问“你为什么没有爸爸”这样的问题而苦恼、伤心或者与妈妈产生不愉快。因为她的世界被妈妈的盈满,而妈妈的世界也同样被卡米拉的爱与信任充满。这个故事虽然是针对单亲家庭的,但是对于正常的家庭来说,意义同意不容小觑。

  1、 无可替代的妈妈

  不仅是单亲家庭中妈妈的地位“无可替代”,在一般的家庭中,在孩子的世界里面,妈妈的角色就是无可替代的,孩子对妈妈的依赖即使在成年世界里也是一样的。回想下,你回家第一声问的是不是“妈妈呢”,打电话问的是“我妈在吗”,视频的时候接通最多的是妈妈,抱怨最多的也是妈妈,妈妈成了生活的必须元素,这是值得所有妈妈们傲娇的一件事情。尤其是新时代赋予妈妈们更多的社会责任与权力的同时,也赋予妈妈们更大的教育责任,诸如辣妈、女孩子、全能妈咪等称呼既是对新时代妈妈们的肯定,也是现代妈妈们的一个痛点,而这个痛点的原因就在于对爸爸们的称呼!

图片源自当当网

  2、陌生又熟悉的爸爸

  如同卡米拉怎么从身边的男性来画自己的或者自己想要的爸爸都不成功一样,很多孩子对爸爸也是既熟悉又陌生的,所以在很多孩子的印象里,爸爸是“忙碌的”、“玩手机的”“玩游戏的”……,很多孩子在成人后依赖的还是妈妈。于是相对应的,爸爸们也有了不同的称呼。

  现在比较流行的和受欢迎的是会参与到育儿当中的“奶爸”,不求完全分担,但能通过参与知道育儿的不容易和体谅到妈妈的辛苦,所以奶爸才会受到很多褒奖,也是首肯的,这是我们能成为辣妈的强大助攻。第二种爸爸是只管挣钱和娱乐的“甩手掌柜”,偶尔得空逗个娃就好,所以当这样的爸爸带娃的时候,就会出现各种让人哭笑不得的画面与新闻,这是大部分爸爸的现状,但只要能挣钱顾家,妈妈们还是能接受,甚至肯定的,毕竟男主外,女主内嘛;还有一种是最不待见的,就是不仅自己不管孩子,还对妈妈教养孩子“指手画脚”,甚至以孩子为借口来指责妈妈的各种不是,这种暂时就叫他“无理BOSS”吧~ 不管是哪种称呼,透露出来的是对爸爸在家庭教育中失位的批评,也是作者在绘本中给爸爸们提的一个醒。好在很多奶爸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爸爸们的进步,相信后续的爸爸虽然不能入卡米拉希望的那样“跟我的妈妈一模一样”,但不会再熟悉的陌生人了吧!

图片来自当当网

  3、爱的角色不存在缺位。

  绘本中的卡米拉会不觉得“爸爸”是一个必要的存在,不觉得爸爸有必须画出的重要性,是因为她的生活中充满了爱。更是因为妈妈将这个家定位于爱,而不是依赖于爸爸、妈妈这样的角色存在,妈妈是这么做的,也是卡米拉也是如此做的。所以当母女谈论起“画爸爸”这样本来应该是敏感问题的时候,两人的对话是既轻松又幽默的,因为两人都不缺爱,爱的角色是充实的、丰满的。这让我们看到一个让人羡慕的单亲家庭,是否也对我们正常的三口之家有所启发呢?

  如同本绘本的封面宣传语一样:“只要有了爱,就什么都不缺”,我们与其纠结于各个家庭角色的责任划分,不如想着如何让孩子感受到真实的爱!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