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

  心一直被浸染着。我时而感动时而感慨时而肃然起敬,还有更多更多难言的滋味……每一个老师的故事曲折动人,而从故事中升腾起的精神灿烂了我的星空。捧着这本书,它的厚重让我的心崇高起来。这些德艺双馨的老师们,为我洒下一片日光,驱走了我心灵的雾霾,让我看到光明和前方。

  其中“序”是张明远教授写的,题目为《献给最可尊敬的人》。我想,的确如此,他们是最可敬的人。他们的可敬不仅表现在对课堂的大胆改革,还在于他们的执着与坚韧,无论世事如何变迁,心中永存美好的梦想。他们,为我树立了一座丰碑。

  风霜雪雨痴心教改

  无论是从“观察蚂蚁“到”研究人“的吕型伟老师,还是“为语文教学招魂”的钱梦龙老师;无论是努力寻找“中间地带”的顾泠沅老师,抑或是“教育神话的缔造者”孙维刚老师。18位名师,各有各的故事,但我亦找到了其精神的共同点,那就是教学的立足点都基于学生的发展,他们几十年如一日地探索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形成独具特色并富有实效的课堂结构,以学生为学习主体,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读张思明老师的故事有一种很悲壮的感觉。他13岁因父亲去世便承担起家庭的重任。17岁初登讲台,生活的经历让他对一切看得淡然。然而,他不安于现状,积极改变陈旧的教学方法,带领学生深入生活,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相连。他让学生读数学科普读物,找出3处错误并予以更正。还让学生学习计算机,自编一个程序……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一个数学教师的所为,他的课超越了课堂,超出了教材,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

  他说,老师只拿教科书教学生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现在的老师应该不断自省“我该怎么和学生们一起学习。”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为自己的混天度日无所作为感到惭愧。在那个年代,张老师就有这样的思想高度。而今天的我,更多的是拘泥于课本,依赖于教案。是的,我们应当自省,应该时时把这句话作为自己教学的座右铭。

  吴正宪老师“给学生圆一个数学天堂梦”,更让我神往。数学,给我的感觉是枯燥乏味的,繁琐的计算,乱入丝麻的分析,做不完是题,写不完的数,消磨了学生的耐性。而吴老师的数学课堂果如天堂般美好,孩子们都不愿下课,甚至为此和校长发生冲突。这之前,她流过无数汗水,度过数不清的不眠之夜,写了厚厚的一摞笔记。她敢于向旧传统挑战,冲破重重阻力,采取“归纳组合法”教学实验,全方位地改革教材,改革教法,改革学法。最终她的“数学天堂梦”圆了。

  “张着大嘴奔跑”的程红兵老师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他的语文教学方法独树一帜,有点意思:每月一书;每日必看“焦点访谈”;教孩子们思维的方法,学会“抬杠”;三年研究自己喜欢的作家,写一篇研究论文。他的大胆改革,使得语文面貌焕然一新。想一想,他教得轻松,也解放了学生,效果极好。其原因就是招招对准语文教学的根——大量读写,厚积薄发。他的作文教学也很独特,训练成果在他个人专著《创新思维与作文》里面,我一定要抽空看看这本书,因为里面有大课程,大思想,那正是我需要的。

  爱心铸就伟大师魂

  18位名师都是大爱之人,他们不但深爱自己的课堂,更深爱着学生,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先有爱,才有教育,这是他们成功的基石。

  丁有宽老师转化“顽童”有巧法,他的心愿很朴实,让农村孩子健康成长。他被称为“打不死的小学教师”。“文革”期间,被下放劳动,被戴上“黑帽子”,被连续“轮斗”12个昼夜,妻子患病过世,这一系列的打击不仅没有让他退缩,课改的决心更大了。他付出了血与泪的代价,树起农村教学改革一面旗帜。他培养了42名特级教师,先后将22个差班转变为先进班,他亲自帮教过的300名昔日的捣蛋鬼,后来都成为国家有用之才。当初没人要的差生“小黄”,在丁老师爱心的感染下,成为一名电影工作者。

  老前辈马芯兰老师的名字我第一次看到,她的故事深深触动我的心。她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和老师,是孩子们心目中最亲近的妈妈,最慈爱的奶奶。为了照顾学生而常常忽视了自己的孩子。她的教法声名远播后,无私地带徒弟,传经授艺。

  程红兵老师的话一语中的:“语文教育的目的还是培育人,培养能够熟练地掌握和运用母语的人,培育具有人文精神的人。语文既教人‘学文’,又教人 ‘做人’。”他的话为我打开一扇窗,让我看到了更多的风景。一直以来,我心目中的语文就是教给学生读书识字写文,而从没想过通过语文的学习培养学生做人的品质,把教学和育人割裂开来,这是极端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另外,从老师们的身上,我懂得了各个学科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是育人,各科都有各自的培养目标,如果我们忽视了这个“根”,就会走向狭隘、封闭,失去了教学的意义。

  爱,是“这本书”的主题

  于永正老师这样谈他的教学艺术:“以孩子的心态去面对孩子,才会理解孩子。理解孩子,爱才会丰富而具体,才会无处不在,才会使师生之间充满温馨。”他说,爱,是“这本书”的主题。

  是的,爱,是这本书的主题。透过这本书,我看到了老师们深入骨髓的挚爱,因为挚爱,才有与生命同等高度的教育事业,才有不朽的神奇,才有在逆境中不屈的灵魂,才有“傻干十年,十年傻干”的自我磨砺,才有“戴着镣铐悲壮起舞”峥嵘岁月的风流,才有“虽九死其犹未悔”的坚守与执着。他们用爱与生命在书写这本书,书写“教师”这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是《故事里有你的梦想》,18位名师的精神档案,让我看到了梦,那久远的梦。我从混混沌沌中清醒过来:我怎能如此懈怠生命?“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也许,我达不到这些名师的高度,但,我会向着那方,就像一片叶子,一株小草,向着日光洒下的方向,不断成长!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