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食货志经典读后感10篇

  《新食货志》是一本由杜君立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元,页数:72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新食货志》读后感(一):推荐

  有幸拜读了杜先生的新作《新食货志》,虽未读完,但杜先生独特的视角、犀利的语言、深刻的剖析,让我忍不住想推荐给读者。杜先生从我们常见的商品入手,探讨人类商业活动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无论您是一位从事人类发展史研究的专家学者,还是关心你我命运的草根百姓,这都是一本值得看的书。还应提到的是,这本书装帧精美,纸质手感特别好,值得珍藏。

  《新食货志》读后感(二):读书感言

  今天,知识不再是一个特权阶层的垄断品,唾手可得,每个人的手机里都装着一个图书馆,甚至知识(信息)过载。对于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当代人来说,悬梁锥股凿壁偷光固然是一种品质,但更重要的是另外一种能力:搜索,爬梳,整合,分析,推理……最后以独特的写作得出一系列全新的结论。 《新食货志》这本书展示了作者在这方面的能力有多么巨大,让我们以极其便捷的方式看到一部波澜壮阔的世界贸易发展史。

  《新食货志》读后感(三):微观历史的新可能

  作者笔下的事与物,是我们常见、常闻、常触的事物,但很多时候,我们只关注物本身的基础属性,可用、可食、可易,对于物品背后的历史,物与人、物与历史的相互关系,很少有人思考——历史学家很少思考、社会学家很少思考。或许是我们更倾向于关注宏观的叙述,对微观世界的作用,极少涉及,以至于我们忽略了这些有趣的历史观和历史视野。庆幸的是,杜君立先生给了我们这样一个视角。书中文字,皆为通识,却是另一番通识。独到,趣味,犀利。

  《新食货志》读后感(四):杜君立的进阶之作

  杜君立的文字,从《历史的细节》开始一路走来,《现代的历程》《新食货志》,始终处于不断打磨精进凝练的路上,有心人对比着看,自然能看到其间的雕琢之工斧凿之痕。尤其这本《新食货志》,堪称进阶之作:虽然是历时数年的专栏集结,但成书过程中作者的修订、统合使之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大历史的系统感知,从宏观俯瞰微观的问题,也是杜君立最为擅长的部分。因为视角不同,自然能见微知著小中见大,这也是物质生活史应有的理路,毕竟我们是生活在这个世界之中。没有人,离开人的饮食、情感、迁移、征战、贸易……物质就失去了意义。这个封面也很对路,可以说抓住了这本书的神髓。

  《新食货志》读后感(五):先睹为快

  从《历史的细节》《现代的历程》到如今《新食货志》,每次我都在序言和后记中提醒读者,我写的是大众通识性的通史作品,写给喜欢历史常识的普通大众读者,因此绝对不属于写给专业研究者的专业著作。但每次都有一些学院人指责我没有在书中提供自己独特的观点。这确实有点不可思议,简直是责怪橘子不是苹果。历史离不开史料选择与剪裁,因此写作自有立场,但我常常发现有些学人却没有基本常识。

  这种百科全书式的写作其来有自,启蒙运动时,卢梭伏尔泰狄罗德孟德斯鸠等,都写过不少大众通俗作品,后来马克思也写过机器史鸦片史,恩格斯给百科全书写了舰船史炮兵史骑兵史。在这些大众读物中,作者基本处于隐身状态,既没有“太史公曰”,也没有“笔者认为”。

  应该承认,这些常识性的历史写作对一个现代社会是必需的,因为不只是学院里的研究者才读书看书。除过那些流传于象牙塔内的专业学术性的历史专著之外,还有更大量的通俗大众读物。对一般普通人来说,最需要的是基本常识,而不是专家的创见。即使在当下这个互联网时代,并不意味着百度和知乎可以解决所有的知识问题。

  写作是世界上最苦最累最毁身体的事情,若无必要,没有人会去写作。从《历史的细节》《现代的历程》到《新食货志》,这些书中所叙述的历史都是一些常识,但却没有人把它们以浅显简单的文字写出来,我认为我写作的意义就在于此。

  拿《现代的历程》来说,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机器的时代,机器比空气和水还重要,离开机器,人们几乎寸步难行,片刻也生存不了,但据本人目力所见,目前市面上却没有一本讲述机器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产生了怎么样历史影响的书。若说创建,写作这本书本身就是一个最大的创建。

  再回到这个问题。我曾经去过一个大学历史学院,见到了近百名博士或教授,聊了以后才知道,他们没有一个人写过书。我还遇到一位研究古代粮食史的专家,我听了他的研究内容,觉得非常有趣,就问他怎么不写成书给大家看看,他反问道,为什么要写书?写给谁看,如果写给大众,根本没有这个必要,如果写给同行,只需要一页纸的论文就能把自己的观点讲清楚。

  类似的事情遇到几次后,我多少明白了一些自己原来的困惑,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真相。这说明一点,专业研究者一般不必要著书,更不必要面向大众,他们原则上只针对行业和专业内部进行学术交流讨论,以论文或者专著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论点,然后听取同行的批评意见。专门著书的作家不同于专业学者,他们的写作属于私人性质的大众写作。对他们来说,写作是一种独白,不一定要有明确的目标对象,更不会只针对某个专业群体写作,一般中等文化的社会大众都可以成为读者。或者说,他们的写作与学术无关,甚至也与专业无关,他们只是以自己的方式讲述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有必要要分清研究者与作者之间的区别。

  在这方面,房龙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在房龙的写作生涯中,曾不断遭受到美国学院派历史专家的指责和抨击。但事实上,房龙告诉人们的与其说是历史,不如说都是常识。而且,房龙本人也是历史学博士。如果今天我们回头再看房龙的《人类的故事》,或者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又能从中找到多少他们个人的创见呢。

  很多人都对戴蒙德的《枪炮病菌和钢铁》佩服得五体投地,认为他在书中有无数创见,事实上,如果看书足够多,就会发现戴蒙德的这本书,主要观点都来自克罗斯比的《哥伦布大交换》。克罗斯比在1960年代就写出了这本书,但影响并不大,30年后,戴蒙德以他悬念式的叙述和史诗般的文笔,重新构建了一部人类史,让克罗斯比当年的研究和创见传遍全世界。但人们只知道戴蒙德,却不知道克罗斯比。戴蒙德一生著述无数,但其他书也都乏人问津。研究是一门技术活儿,这个大家都懂,但事实上,写作也是一门技术活儿,这个常常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了。

  从写作文体上来说,我的历史写作都属于散文体裁,并非严肃的学术论文。因此,不宜用学术的眼光来看待我的作品。对我而言,只要在历史叙述中不出现张冠李戴、关公战秦琼的原则性错误,能带给读者有趣的历史知识,尤其是一些不为大众所熟知的“冷知识”,另外还能有一些有益的思想启发,读起来又非常舒服,我觉得就已经很好了。其实,一般人读书,不就是这么回事吗。

  至于读者在阅读中关注我个人有没有什么观点,这个其实并不重要。在叙述中,我的个人倾向其实早已表露无遗了。至于我的倾向对不对,这并不重要,我也没有想要“误导”读者,我最想做的只是呈现,将历史以我心目中最恰当的方式呈现给读者。如果说历史任由后人评说,那么每个读者心中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一部三国,袁阔成讲过、单田芳讲过、田连元也讲过,大概没有谁会在意这些讲述者有什么个人观点,关键是谁讲得好,讲得有趣。

  《新食货志》读后感(六):从食货细节里发现大历史

  几年前,在图书馆查书时,无意中拿起一本书翻看,立刻被吸引住了。

  之所以吸引我,是因为这是一本充满了细节的历史书籍。现代写作者总是担心自己的题材不够宏大,即便找不到证据,也总是想依靠着想象来构建一个庞大的体系,所谓“细节不够激情补”。但这本书却反其道而行之,书名就叫《历史的细节》,作者的意图不是宏大叙事,而是从一个个小题目中深入挖掘,再娓娓道来谈它的意义,以及对历史的影响。比如,对于车轮、马镫这些小小的物件,作者用了很长的篇幅去考究它的起源、传播,到最后对人类的意义已经不言自明。

  我看书的同时一直感慨,如果我能写出这样的作品多好!可惜由于关注领域的不同,我的确写不出。

  也就在那时我记住了作者杜君立。

  之后再看他的其他书,比如《现代的历程》,发现他还有一个令人着迷的技能。作为写作者,我也曾经写过中国和外国的历史,但在写外国历史时,发现中国人,很难在占有基础史料上超过外国人,查阅不了足够的史料,自然深度也不如人家。所以我写的关于中国的作品都是严肃性的,附有大量的原始资料,写外国的就只好写成通俗作品,甚至连参考资料都不用附。这是一种投机取巧。

  但杜君立的作品却是个例外,他的任何一部书从立意开始就是跨越古今中外的,这意味着每一部书都必须参考足够的史料,在消化材料的能力上,他的确是独树一帜,令人敬佩。

  随着他最新作品《新食货志》的推出,可以看出他对于材料的把握似乎更加纯熟。如果说,《历史的细节》是一部初出茅庐的著作,那么《新食货志》已经是一本非常成熟的作品。前者除了考究细节,对于更大的历史框架还有所保留,那么在后者中,已经可以看到作者有意识地将题材放大,变成了一部探讨东西方经济发展得失的书,更加在意古今的对比,以及一件事情内部的发展脉络,更加注重一些制度和人性层面的探讨,从这个角度上说,这是一部更加深刻的书籍。

  然而,由于这部书最早是分段在杂志上连载的,在保留深度的情况下,它的文字却浅显易懂,很适合读者慢慢品读,它又是一部娓娓道来的作品。

东西食货交流的大历史

  与杜君立的其他书一样,这仍然是一本囊括了东西方的书。在历史上,东西方的交流比我们平常想象复杂得多,甚至连当时的人们都没有意识到有这么频繁。四川人可以不知道辣椒原产自美洲,他们可以吹嘘四川悠久的食辣史,但事实上,四川的辣椒必然是在美洲大发现之后才引入的,至于川人养成吃辣的历史,更是最近一两百年的事情。这就说明,人们可以在无意识的情况之下接受全球化所带来的好处。

  在古代的世界也是一样,人们不需要意识到他们和远方的交流,但这种交流一直是无法阻断的。张骞凿空到达了中亚,却发现中亚已经有了四川产的商品,他推测这个商品是从四川发往印度,又从印度来到了中亚,这种交流是早于汉代有意识地打通丝绸之路的。

  作者显然不满足于只写东方或者只写西方,因此本书的架构就颇为复杂。在第一章里,他首先从东方入手,介绍了东方对西方产生影响的几种最重要商品:丝绸、瓷器和茶叶。当然东方也不只是输出国,它也有过输入的商品,于是,作者选择了一种“好”的输入,和一种“坏”的输入,分别是白银和鸦片。

  在叙述了东方的情况之后,接下来自然是西方。但在第二章,作者并没有立刻开始写西方的工业革命,而是从地理大发现开始着手。在地理大发现中,欧洲人首先渴望的是黄金,对于黄金的贪婪导致了他们要去寻找东方的财富。于是,黄金成了他讨论的第一个主题,不过这里需要指出的是,欧洲人地理大发现之后,攫取到黄金最多的地域是非洲,而作者在这方面强调不足,这可能是由于世界上对西非和黄金海岸的研究都不够充分,可以利用的资料不多。与非洲相比,美洲的黄金反而不如它的白银更充足。

  地理大发现的第二个动机是香料,葡萄牙、西班牙和后来的荷兰围绕着香料产地进行着勾心斗角的斗争。事实上,黄金和香料虽然重要,但美洲发现后,反而有几样农作物对世界的影响力远大于黄金和香料,有了它们,使得中国、印度、欧洲和非洲都出现了巨大的人口增长。之前的各因素使得资本主义有了可能,可人力资本的充足,使得资本主义成了必然。这些农作物是土豆、玉米和红薯,作者选择了它们来勾勒人类的粮食革命。此外,他还选择了几种影响世界的经济类作物,这些作物的产地不同,但最后都在地理大发现的浪潮下遍布全球,它们是蔗糖、咖啡和烟草。实际上还有中国的茶叶,但它已经在第一章叙述过了。

  到了第三章,终于进入了工业革命,不过作者对于工业革命不是探讨它的制度和机械(这在他的另一本书《现代的历程》中有更多的讨论),而也是从食货这个角度进行研究,解剖具体的商品发展,以及一些新事物的出现。这包括棉花、煤炭、橡胶、石油这几种工业品,以及在地理上最重要的两条运河的诞生。

  随着资本主义全球化的发展,问题也随之出现。这些问题在现代人看来有些古怪,但在当时,却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在第四章里,作者选择了几个特殊的角度进行展开,介绍了中国的食盐垄断、荷兰的郁金香泡沫,从欧洲到美洲的渔业竞争,美洲的毛皮业,以及南美的鸟粪战争。这些故事从一个简单的商品出发,却由于人性的贪婪、竞争,而导致了许多看似荒诞的行为,这或许就是人类和大自然为财富付出的代价。

  最后一章,作者再次回归了对中国的研究,第一章研究中国,是从商品这个角度入手,而最后一章却聚焦于商业的另一面:商业组织。他选择了几个特殊的地域商帮或者商业组织进行研究,这包括:陕商、晋商、徽商、甬商,以及针对洋人贸易的十三行,和针对金融贸易的镖局。在中国各地分布着大量的山陕会馆,就是这段历史的遗迹。

  从中国出发走向世界,又回到中国,这其中既有作者的中国定位,又有他对世界历史的独特见解。

一切均在细节中

  如果仅仅是粗线条的脉络,那么本书必然流于平庸。但作者却是以探讨细节著称,这本书自然也不例外,这个特点让本书成了充满趣味的作品。

  以橡胶一节为例,作者首先介绍橡胶的普通知识。如何在美洲被发现,美国人发明了橡胶的硫化技术之后,橡胶成了工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随着汽车的发明,橡胶成了黑色黄金。这是经济中的商品层面。

  但到这时,一件商品已经不再是纯粹的商品,而又带上了社会属性,这对应于橡胶种植园的兴起。十九世纪,巴西和秘鲁的亚马逊流域成了最大的橡胶种植区域,这里的人们由于暴富而穷奢极欲,但另一方面,又导致了原住民的大量死亡,推动了人类进步的橡胶对于某些人种却成为了灾难。

  橡胶由于发现较晚,种植园里已经不再有奴隶制,而更早的种植园商品中,比如蔗糖,还将非洲人牵扯进来,葡萄牙人和荷兰人大量从非洲运来奴隶进行耕种,这样的影响就更具有社会属性了。

  由于橡胶如此珍贵,巴西政府层层设防,防止种子资源流失。但橡胶种子还是被偷到了气候类似的东南亚地区,于是这里也成了橡胶产区。由于管理方式更为先进,东南亚有了后来居上的势头。而巴西本土则由于橡胶树病害的原因而失去了自己的地位。

  到这里,作者研究的是橡胶这种商品对于人类的影响。但这还不是结束,接下来,橡胶开始对中国产生影响,而且是在意想不到的领域。

  原来清末时中国的上海已经有了股票市场。而在橡胶热的高峰时期,全球的资本都在疯狂地追逐着橡胶。上海是欧美资本在东方的大本营,许多欧洲人建立的东南亚橡胶开发公司都把总部设在了上海,这就使得上海成了全球橡胶资本市场的主要引擎之一。

  晚清时期,上海的股票市场掀起了一股橡胶热潮,又演变成了一次全民炒股运动,许多人眼看着自己的股票如同泡沫一般增值。但是,到了1910年,又如泡沫一般破灭。其中一家老板既炒橡胶,也炒铁路,他押注的铁路就是著名的川汉铁路。他的自杀,清政府将川汉铁路收归国有,成了一场革命的序曲。

  谈完对中国的影响之后,作者再次聚焦于橡胶如何影响了后续的科技。当二战中日本为获取橡胶、石油等资源进攻东南亚之后,世界橡胶资源出现了极度短缺,于是科学家们登台了。他们发明了合成橡胶,成了天然橡胶的替代品。如今,合成橡胶已经超过了天然橡胶,成为橡胶王国的一部分。

  发现——种植——由此带来了对人类社会组织的影响——其中又着重谈了对中国的影响——最后聚焦于对科技的推动。通过这样的线索,作者就将橡胶的进行了完美的诠释。

  除了橡胶之外,棉花、煤炭、石油、黄金、土豆、玉米、红薯、丝绸、瓷器、茶叶、咖啡、烟草、蔗糖等,也都有着各自的发现、传播、作用于人类,又被人类利用的历史,这些历史本身已经足够精彩,再由一个成熟的作者娓娓道来,所产生的阅读快感是可想而知的。

  对于喜欢猎奇的读者,作者也准备了足够的大餐。许多稀奇古怪的现象,比如荷兰的郁金香泡沫、法国的密西西比泡沫、英国的南海泡沫,都如同一个个奇怪的哈哈镜令现代人的惊叹,但它们之所以出现,又有着严格的逻辑性,通过作者的解读,让我们意识到,即便今天,我们还在制造着无数类似的泡沫。

  几年前,云南的马卡出现了崩盘,这种原产自南美的植物被炒到了数百元一斤,却由于大量的种植,在崩盘时已经一文不值,甚至土地所有者倒贴钱让人帮忙把土地清出来,否则无法种别的作物。在之前,我们经历过玉石、虫草等多重泡沫,而现在则是茅台酒和阿胶。看到现代人的作为,就更容易理解古人貌似荒唐的举动了。不管是食盐、鸟粪、毛皮、鱼,在泡沫化的时期,所引起的古怪举动,都和今天是多么相似!

  中国自古就有书写食货的传统,从太史公开始,大部分的正史都有食货志,记载了朝代的食货。然而中国历史由于都是官方史,他们记载的食货大都是从官方视角出发,着重于货币的变迁,以及税收的情况,而对于老百姓粮食和物品的变迁关注反而较少。这样的记载,与食货之名实际上是有偏差的。

  到了现代,随着人们个体意识的提高,对于细节性的追求,使得一部纵贯中西的对于日常生活中食货现象的总结性著作成为了可能。杜君立的作品以《新食货志》命名,既有继承古代历史书写的一面,又有纠正古代认知偏差的雄心。加上书中对于制度、资本主义发展等多方面的梳理,使得这本书对于现代的商业文明更有了总结性的意义。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