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 决 定「 单 身 至 死 」。

  你打开了 概率论 的第 329 篇文章

  “你打算什么时候结婚?”

  “现在还不结婚,老了怎么办?”

  “我就是希望,我走了以后,你有人照顾。”

  上面的追命3连击,是我进行“不婚主义”的受访者,每次回家都会听到的话。

  她今年34岁,目前是一家装潢公司的老板。

  她不婚,没敢让家里知道。

 

  配 乐

  歌手:BEGIN    歌曲:涙そうそう

  文案:阿怎      责编:紧紧

  本文图片来源:网络

  “也尝试过和喜欢的人在一起,但一到婚姻,两个人感觉就不对了。”

  这是采访中我第一次感到,这个语气一直笃定而自信的老板,气场稍稍弱下来,语气里好像显得有点无奈。

  第一次没能走进婚姻,是因为未来婆婆觉得她个性太强,照顾不好儿子。

  “谈婚礼细节的时候,她全程对我的家里人没好脸色看。说到陪嫁,房子经济问题,要求来回变化,说这个不好,那个不好。”

  然后她顿了一下,补充了一句:“我没想到他看着这些,什么都没说。”

  关于第二次没能结婚的原因,她说了很多的生活细节。

  “他一天就可以搞乱全家,下班回家看到,到处乱扔的脏衣服,要用的东西每次都不知道被乱放在哪,要收拾这堆烂摊子,心情真的很差。”

  “我有点神经衰弱,不能有人在我身边睡觉,而他希望每晚睡觉的时候,能拥抱着他的妻子...”

  也许,走入婚姻,还要有面对所有日常细节日积月累的勇气吧。

  不过,让她放弃这次婚姻的最后一击是:

  他的家庭要她放弃她现在的事业,然后去异地做全职太太。

  “这两次将要迈进婚姻的时候,我都很焦虑,我觉得我不是一个适合婚姻,能走入其他家庭的人。”

  我曾问她如果不再有对方的家庭问题,也不尝试了吗。

  她说,结婚一定会进入另一人的生活,势必要放弃现在的什么,她已经没有精力再为了一个人,调整自己生活的步调,讨好对方的家庭了。

  她现在只希望把自己的事业和生活经营好。

  但唯一还在焦虑是,虽然现在过得还好,但不知道当老了之后,自己将面对怎样的生活。

  对于还在犹豫选择“不婚”的群体来说,最担心的问题,可能就是自己的晚年生活。

  “养老的话,只要国家不垮,退休金就足够了。”

  “晚年结不结婚不重要,健康才重要。以后觉得自己可能不行了,就去荷兰安乐死,还能体体面面的离开。”

  说这话的是33岁的游戏主管,因为他亲眼看着他妈妈最后那段痛苦的时间,亲人什么也帮不上,“她不想再被看着,最后只想快点离开”。

  彼此都为不婚族的情侣认为,到人生末尾只要有重要的人陪在身边,结不结婚其实没什么不一样。

  “我们只是不结婚,但没说不会陪伴着走下去。”

  朋友的舅爷爷是个老辈的“不婚族”,她是这么和我说的:

  “我舅爷80多了,感觉每天过得也还好啊,还会和他的学生讨论实验,和老朋友吃饭。”

  后来我有幸,问到这位老爷子两个问题:

  因为“不婚”,现在会觉得更孤独吗?选择“不婚”到现在,认为最重要的生活支撑是什么?

  他回答我说:

  “人都会孤独,如果说因为“不婚”更孤独,也有一点儿,我有个老同事,她受影响更大一些吧,现在整天让我给她物色个老伴。”

  “最重要的支撑,就是自己。能不能凭借自身就成为一个能幸福的人。”

  在查阅资料时,我看到很多人并不认同不婚的方式。

  单身“不婚”被嘲“就是太矫情了”,有恋爱对象的“不婚”被嘲,“不就是‘炮友’吗?”

  理解不婚的人,也很好奇不婚族的生活到底是什么样子。

“没什么不一样,就是选“不婚”,可能多点勇气吧。”在当下选择“不婚”的,确实是少数群体:

  当任何少数群体存在时,生活都会比多数群体更难。

  在韩剧《请输入搜索词:www》中的女主是一位不婚主义,男主虽然爱她,但仍对她讲出了这样的话:

   “可以住在一起,却不可以结婚,说实话,我很难理解。”

  当时女主的反驳,简短而有力,好像一根小针,瞬间扎破了这句看似有道理,但实际上,只是因为大家约定俗成,习惯而形成的道理:

   “住在一起就必须要结婚,这个很容易理解吗?”

  我们都太习惯婚姻这种形态了,习惯到没有问过为什么。

  社会学家李银河曾和《国际先驱导报》聊到:

不婚渐成为常态确实是一个重大的变化。婚姻从一种普世的价值已经变成了纯粹个体的选择。我们习惯了以“家”的概念来面对社会,而以后可能要彻底作为单个人面对周遭,“家族主义”在下降,而与现代化随之而来的“个人主义”迅速上升。

  我们都不知道未来会有怎样的改变。

  也许“不婚”可能成为未来社会的生活方式。

2010年,日本人口调查发现,30岁以下没有结婚的男女比例为:男性71.8%,女性60.3%。也就是说,在日本,30岁前,有一半以上的人,没有结婚。

  在日本NHK电视台播出的纪录片《7位一起生活的单身女人》中,我们也许可以窥见不婚族的一些未来。

  节目记录了7位,平均年龄近80岁的单身奶奶的日常生活。

  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想法,就是不被儿女家庭所累,有自己的独立空间和爱好,让最后一段人生也充实而有意义。

  她们在一起生活了10年,一起学习,一起出游。

  家里的小东西没有了,打个电话,姐妹立刻送货上门;要出远门,家里的东西需要人照顾,姐妹们都有家里的备用钥匙,招呼一声就好。

  万一身体不舒服,也立刻就有人赶来陪伴。

  她们其中一位奶奶,也是有女儿的,但最后仍选择了,在老年团里得到这些慰藉和陪伴。

  其实无论我们做了什么选择,要的可能只是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能开心。

  在最后,写这篇文章其实不是鼓动大家去“不婚”,只是希望把“不婚主义”人群的冰山一角呈现给大家看。

  希望当我们的选择可能和别人不同时,我们不会太怀疑自己,甚至苛责自己。

  当我看着这些80岁左右的奶奶,学电脑,写作,报名朗读剧,去尝试新的事物,每天认认真真的活着,每天认认真真的开心,就觉得——

  那些选择不婚的人,也许会有更多的时间和自己的人生周旋,

  不是为了活着而活着,只是为了体验而生活。

  就像上面7位奶奶中,和子奶奶说的:

  只希望自己的墓碑上能写着——

  啊,真有趣啊!“老了以后,愿意和我一起去养老院吗?”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