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套路》经典读后感10篇

  《反套路》是一本由(美)大卫·迪萨沃著作,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元,页数:27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反套路》读后感(一):反套路50条黄金法则

  反套路50条黄金法则:1凡事三思而后行2向固有的思维模式发出挑战3提防易得性偏差4意识到思维框架的存在5公开做出承诺并让他人督促实现目标6把整体目标分散为若干短期目标7反馈分析8学会放弃令人垂涎的目标9思考好坏两面10特殊性处理事件11对目标尽快迈出第一步12不要自我告知而要扪心自问13养成有益健康的习惯14第一印象即价值定位15碎片信息构成误认为的完美记忆16模拟体验多样化17想象刚吃完大餐能抵挡美食诱惑18对认识的人感同身受比对陌生人容易的多,不要那么冷酷无情19元认知:自我反思能力20冰山一角效应:别总相信常识,要打破砂锅问到底21阻止负面情绪蔓延22勿将自我感觉正确和真是正确的混为一谈23权衡什么时候靠直觉行事24意识到偶发事件的联系是否真的有意义25事出有因找替罪羊负责是不对的26保持忙碌,重要的是去做27预测情绪时回低估情绪反应28及时反馈能带来动力29同理心会让我们更难识别谎言30用好核对清单31反事实思维让我们从错误中汲取教训但应适时打住32应对重复的说辞刻意关注33比喻让他人更易于理解和记住34周遭的事物随时影响我们的思维35机会只会留给有准备的人36认知流畅性越高越容易在脑海里扎根37道德缺陷与道德行为处于平衡状态38大脑对新年的判断无法区分39不管经历本身是好是坏归根结底都是概率在作祟40合取错误:合起来的表述并不比原来的表述更准确41谨慎看待表面价值,要对照实际价值42不要轻信THOMAS-人类催产素调节系统,即别轻易回报他人对你表现出的信任43将失败视为游戏的一部分,而非游戏的终结,局部的胜负无关紧要,整体结果才是最重要的44注意他人告诉你不这么做会后悔,他只是在暗中操纵你45用技巧抑制冲动,延迟获得满足感46规避词语引导认知47区分模仿对象行为的好坏;注意给别人当榜样时的行为48社交孤立的人易被冲突吸引49多思考逃避现实的消遣可能出现的后果50适当切换任务以提高工作效率

  《反套路》读后感(二):认知科学+脑科学之大乱炖

  罗胖推荐的书有一些真是名不副实,这本书只适合完全不了解认知科学或脑科学又想对它们有个大致概念的人群。

  前85%介绍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的各项研究发现,大杂烩与碎片化,东一榔头西一棒子,什么都想说,等于什么也没说。

  后15%给出远离套路的50条建议!50条!还是一样,什么都想说,等于什么也没说。

  知人性者知天下,多读书、多经历,对这个世界的运行有个宽泛的了解,同时不断提升自我意识,摸清自己思维模式、行为习惯,反思、修正,慢慢就能够在实战中提高鉴别力,识别出生活中的诸多“套路”。

  总而言之,这类书看得再多,远不如哪天灵光一闪发现自己是个“大傻逼”管用。

  摘抄:

  大脑不会“渴望”,就像肺叶不会唱歌,膝盖不会打破跳远记录。大脑会对我们造成影响,使我们渴望某些东西。在大脑与“渴望”之间,总有一个身处某种情境、某种文化的人。

  既有的心理图式能引导我们评估新信息,但同时也会选择性忽视与图式不符的信息。

  大脑的适应性(比如识别规律)还没有进化到能解释我们身处的复杂商业环境。更有意思的是,我们希望每个结果都能对应一个原因——如果没有的话,大脑也很乐意捏造一个出来。

  “难以预测未来状况”和“渴望即时奖励”这两个因素加起来,问题就来了。经济学家称之为“双曲线贴现”。出售高价物品的人经常利用这一点来卖车、卖房。

  如果你多花点时间思考长远承诺,短期奖励的美妙光环就会变得黯淡。

  “金子未必发光,浪人未必迷茫。”

  “如果一个人能靠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星星的演变史)忘记烦恼,那么当他回到冷漠的人世间,就已获得了内心的宁静,能以最佳途径应对烦恼。”(罗素)

  孤独感跟我们身边围绕着多少人没关系。无法在人际交往中找到自己需要的东西,这才是造成孤独感的真正原因。

  作为受需求驱使的动物,我们一直在寻找满足自身需求的捷径,不管它是什么形式。而沉湎于电子媒介是目前(除了酗酒、吸毒之外)最容易走的一条路。

  实验证明,“公开承诺原则”通常来说还是挺管用的,尤其是长期公开承诺。

  “社交就像一场假面舞会,人人都掩饰自己的本性,反倒把本性暴露无遗。”

  《反套路》读后感(三):套路即规律,反套路即利用规律

  套路即规律,反套路即利用规律

  套路,从小的说,就是个人习惯;从大的说,就是自然规律。

  高中时候,我们就知道;

  规律是客观的,规律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规律只能被发现,被利用。

  一、 个人习惯的套路

  金庸《雪山飞狐》中,胡一刀能够胜出苗人凤半招,就是胡一刀夫人发现,苗人凤在使“提撩剑白鹤舒翅”这一招之前,背上却要微微一耸。这是个坏习惯,高手过招就输了。苗人凤后面说原因;

先父教我剑法之时,督率极严,当我十一岁那年,先父正教到这一招,背上忽有蚤子咬我,奇痒难当。我不敢伸手搔痒,只好耸动背脊,想把蚤子赶开,但越耸越痒,难过之极。先父看到我的怪样,说我学剑不用心,狠狠打了我一顿,这件事我深印脑海,自此以后,每当使到这一招,我背上虽然不痒,却也习惯成自然,总是耸上一耸。

  二、 自然规律的套路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个就属自然于规律了。

  螳螂捕蝉,一方面是因为螳螂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蝉上面了,另一方面螳螂捕蝉是天性。

  同样因为天性,螳螂一出现,黄雀的注意力就全部集中在螳螂上了。

  三、 反套路就是利用规律

  一个村子有个傻瓜,大家都喜欢逗他。大家拿出10块钱和5块钱,要傻瓜随便挑选。每次傻瓜都拿走5块钱。

  大家都骂他,明明10块钱更多,为什么不拿10块钱。

  最终傻瓜对大家说;如果我拿走了10块钱,下次我还有机会拿5块钱吗?

  大家面面相觑了,你以为他傻呀,他比每个人都聪明。这就是反套路!

  四、 如何发现最大套路

  最大的套路,就是人的大脑运行规律!!

  这就是,大脑喜欢稳定、明确、连续、快乐的东西。

  《反套路》读后感(四):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曾经有这样一句话非常流行:“自古深情留不住,总是套路得人心。”还有另外一句比较有意思的:“城市套路深,我要回农村。”套路,似乎成为手段的代称,而且潜台词是“能成功的手段,略带贬义的手段”。

  殊不知,当你这样理解套路时,你已经被套路了。

  套路是什么?套路是一种思维方式,套路也是一种行为方式,这种思维方式或行为方式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可以模式化解释以及模式化使用,就像武术表演当中的套招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套路生来就是固定的。之所以有些人感觉套路千变万化防不胜防,其实不是其中一个套路的内部发生了变化,而是换了另外一个套路。

  我们为什么会形成套路并总是被套路呢?把这个词拆开看一下,套,圈套,套牢;路,道路,路途。我们的大脑总是在为我们的人生寻找一条道路,因为有着这样一个根本目的,所以,在过程中就容易陷入针对目的而设置的圈套进而被套牢。

  简单说,所谓套路,就是大脑为人类生存而“选择”的一条“自欺欺人”的路。

  本书正文第7页说:大脑不仅仅是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而且是渴求确定性。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对的。事实上,我们需要“感觉”自己是对的。神经学家罗伯特·伯顿以“确定性偏差”(certainty bias)这个术语来描述这种感觉,以及这种感觉是如何扭曲我们的思维的。

  一切套路的本质,都是大脑为了自己的“快感”而做出的“不理智”的选择,且这种“不理智”是在“理智”的伪装下进行的。听起来很绕是吧?也就是,大脑为了让人体趋利避害,便会发出一些影响人心理和行为的命令,而为了让这些命令显得合理,大脑在发出命令时或发出命令之前,已经对产生命令的那些“感觉”进行了美化或丑化,进而可以让人体按照大脑想要实现的目的去执行命令。

  书中提到了非常多通俗易懂的专业心理学术语——认知偏差、直觉偏差、确定性偏差、控制错觉、强度偏差、自制偏差、熟悉度偏差、易得性偏差、自利偏差、程度偏差……其中,认知偏差是母体,其他偏差都是由认知偏差衍生出来的。而大脑的套路,就是大脑在利用这种种偏差来控制人体的心理和行为。

  大脑依照的本能,主要是人的生存本能,以及生存本能之上的其他欲望。套路是一种习惯思维,甚至是一种条件反射。

  反套路就是反本能,以及本能下的那些思维习惯,条件反射。

  一个典型的套路和反套路案例就是“田忌赛马”的故事。

  默认的套路就是上等马对上等马,中等马对中等马,下等马对下等马。大脑为了偷懒,所以就形成了这样一种从来不变也没人想去改变的套路模式。

  反套路就是孙膑。后来孙膑和庞涓的多次战斗,也充分证明了,孙膑是反套路大师。

  而我们现代也有一个国内的套路大师,就是史玉柱。

  在本书的第133页“信以为真的错觉”小节中说——大脑之所以会受宣传影响,原因有两个:一是“反复强调”,二是心理学家所说的“认知流畅性”(cognitive fluency)。根据对二战时期政治宣传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信息重复的次数越多,人们越容易接受——尤其是在没有刻意关注的情况下。

  史玉柱的广告模式就是反复强调,重复出现。比如脑白金。最终在你想买什么保健品带回家或送给其他长辈时,你就会不由自主地条件反射地想起脑白金。这已经在潜移默化的反复影响下形成了条件反射。这就是史玉柱屡试不爽的套路。

  我们很多人以为史玉柱的广告烦人,是劣质广告,但实际上呢?他的广告模式是广告营销界的经典成功案例。

  所以,这就不得不提到我听说过的另外一句话: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其实,我们所有的自以为是,都是被自己大脑所误导而导致的套路化思维。我们一直都活在各种各样的套路中而不自知。

  真正能跳出本能,看清本能,进而发现套路,运用套路的人,基本都至少是小有成就的人。而发现套路并运用套路,本身又是一种反套路。

  反套路就是反本能,就是用真正的理智和灵感去对抗虚伪奸诈但又假装对你好的大脑。

  就像套路可以被训练一样,反套路一样可以练习并运用到工作和生活中。这本《反套路》简直就是一本通俗心理学方面的神书,它所代表的意义,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解放,一种高效的自我提升方法,更是对伪心理学的致命一击。

  真正有志于了解自我提升自我的人,最应该看的,是这本书以及这类书。

  就像本书第14页说:“根据切实的研究成果反思自身行为,要比读励志书更靠谱。我们需要的不是励志,而是科学的帮助。”也就是说,如果不想总是陷入套路之中,多读点真正的心理学读物,少看点心灵鸡汤,其实更有用。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当你总是这样怀疑时,你以为的,就会越来越能成为你以为的了。

  《反套路》读后感(五):复杂世界的简单法则,揭示被无意识控制的生活

  《反套路》大卫 蒂萨沃 著

  有的时候大脑的思维会“套路”我们,让人陷入不能察觉的偏见之中,混乱和误区之中,导致不假思索的犯错,这本书通过揭示很多生活中常见的错误思维套路,来让读者可以察觉并且用科学的方式控制犯错。

  生活中看似很多决定是经过思考之后得出的,但其实都是在受潜意识的影响,我们需要惯性思维来辅助日常行为,如果刻板印象占主导,很多事情就不是自己能控制的了。

  心理很复杂,并不像科学研究出来的那么显而易见,所谓自控其实是很难达到的,生活中80%的决定都是潜意识在做主导,深思熟虑之后的结果还是要依靠直觉,稍不留神就会出错。

  感官接受的任何信息都需要经过大脑的处理解码,大脑最擅长的就是接受信息,检测模式,发现规律,预测威胁,它喜欢稳定,明确和持续,所有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都会视为威胁。

  为了抵抗威胁大脑就会做出很多决定来让身体执行,但是这些所谓的“威胁”有可能只是臆想出来的,可是行动却是实实在在做出来的,成为了我们的错误行为。

  人对所有的事情都会带有主观看法,关于大脑的认知,当今的医学界和科学界其实只是揭开了冰山一角而已,一个人经过思考之后的行为到底经历了什么过程,就连他本人都未必能够完整清晰的描述出来。

  不得不承认很多时候我们都是靠直觉行事的,大脑喜欢确定的事情,稍微一点不确定都会刺激杏仁核做出反应,甚至对确定到了渴求的地步。“自我感觉是对的”让人觉得舒服,只要是有利的,对错并不重要。

  大脑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维定势,只靠意志是很难改变的,它总会给我们“控制错觉”认为一切都在掌控之中,比如说买彩票就是利用了这个原理。

  大脑喜欢开启自动驾驶模式,我们经常会做着手里的事情然后无意识的走神,当今的沉浸式电子媒介更是模糊了现实与虚拟的差距,沉迷刷手机,玩游戏不可自拔。所有的上瘾行为都带有强迫倾向,它激发了大脑奖励系统,只要接触某种行为的次数足够多,都能够激发上瘾行为。

  大脑极度渴望归属感,电子产品能够缓解社交焦虑。

  90%的人减肥都不会成功,而且会跌入自控失败之中,控制糖分和热量摄入的时候,大脑会发出减少卡路里消耗的指令,这样就会导致吃得更多而且反弹的更快。

  每个人都有“自制偏差”,控制冲动其实是一项很复杂的大脑活动,并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往往我们会高估自己的控制力。并非遵循某种原则就能实现自控,可以在吃美味之前先想象一下吃进去的感觉,这样在实际吃的时候其实能够减少摄入量,因为大脑已经提前有过感觉了。

  大脑视后悔为一种失败,而规避失败是能让大脑感觉快乐的事,后悔是一个很复杂的大脑活动,当内心感觉失落之后,大脑的奖励系统就会驱使我们去寻找有益处的目标,跌入习惯于后悔的怪圈之中。

  想要与喜欢总是与后悔紧密相连,不顾一切的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之后,拿到了手很快就不喜欢了,之后就是后悔,如果能够恰当地运用“反事实思维”就能很好地利用后悔来提升自我,减少因为后悔而沉迷在自己的错误决定中这件事。

  想要做到完全独立思考是不可能的,大脑非常容易受到情绪,语言,声音等等各种各样的传染,,或多或少都要受到外界的干扰,因为大脑喜欢得到外界的帮助,这样可以节能,如果有外部资源可以利用,大脑就不会轻易的消耗自己的能量。

  记忆是非常不稳定的,会随着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遗忘甚至会被篡改,所以记忆同样不可靠,人类生来就会模仿,但是要经过刻意练习才能成为专家。

  多了解自己的思维框架,遇到任何事情都不要急着马上行动,先想一想自己的观念是怎么影响当下想法的,用承诺来监督自己的行为有没有朝着目标前进,量化具体目标。

  全面思考避免“自利偏差”,拒绝习惯化行为,不要轻信常识,自我感觉正确不代表是真的正确,当心“直觉性无视”多告诉自己要细心观察周围。

  这本书说了很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行为背后大脑的运作机制,可以从科学的角度去了解自己。

  《反套路》读后感(六):那些与套路有关的往事

  作者:杀心澎湃王疯魔

  1、

  小时候,小伙伴们玩石头剪刀布,有一个小伙伴总是输,另一个总是赢,而我输赢的变动比较大。后来,我在他俩石头剪刀布的时候仔细观察了几次,才发现,原来,经常输的那个,总是嘴里小声念着石头剪刀布,然后话音落的时候刚好出布,而总是赢他的那个,就会出个剪刀,于是就赢了。

  总是输的小伙伴并不是每次都出布,而是每次都随着默念的顺序出,话音落在什么上,手就出什么,总是赢他的小伙伴看出了这个规律,于是就套路了他。凭借这个套路,他赢了很多画片,成为小孩子中最受羡慕的人。

  2、

  初中的时候,上课看课外书,怕老师看见,便用书皮都包上,所有的课本都用同样的书皮,课本打开挡在前面,课外书摊开放在桌子上,我们以为老师看不见,但是后来我们毕业了,老师跟我们说,哪个人上课听课,哪个人看课外书,在讲台上都能看得出来。

  3、

  高中的时候,继续不好好学习,经常晚上跳墙出去上网。学校发现晚上有学生出校之后,便让工人在墙头嵌上了碎玻璃。结果过了一天一看,墙被拆出一个比狗洞大的洞,刚好能钻出人去,洞在人站着能迈过去的高度,不用趴着钻,还是挺让人欣慰的。这么明显的洞,学校当然很快就发现了,于是又找了校工,从厕所弄了很多屎,抹在那个洞的周围。然后到了第二天,大家发现,其他地方的墙上又多了一个洞……不得不说,我们高中的某些学生动手能力还是挺强的,而且效率还高。

  4、

  大学的时候,有一次去火车站,想回学校的时候发现身上没零钱了,没法坐公交车投币了,于是拿着100块钱去路边报刊亭零食摊买点东西换零钱。摊主先让我把钱点一遍,我点完确认无误后,他要求再点一遍,于是我就让他点了。他点完说没问题,就把钱给我了。我拿了钱往公交站牌走总觉得不对劲,又数了一遍钱,发现少了50块。当时石家庄的生活费,50块钱可以吃一周多,对于我这样的穷人,少了这50块钱,杀人的心思都有了。怒气冲冲跑回去要钱,摊主虽然恶声恶气,但还是把钱给我了。

  5、

  同学约外校的女朋友过来玩,事先跟我们几个人说好,请我们吃晚饭,并且请我们几个去网吧通宵,只要把宿舍让出来就好。当然,我们都同意了——虽然有的同学并不想去通宵。

  其实套路,就是发现了普通人的某种思维惯性,有思维惯性就会有思维漏洞,这些漏洞被人抓住,就成就了别人的套路。

  所以,当我看到《反套路》这本书时,我感觉这就是我喜欢的书,然后看到里面的内容时,我更坚定了这个看法,这是本好书。我有点相见恨晚。感谢约我写评的朋友。

  这本书的推荐序里,就首先提出了“套路”这种现象的内在原因——

  大量研究表明,尽管人类的心智拥有独特的分析天赋,但同时也深受认知偏差影响,导致缺陷百出。就像我们过于依赖“刻板印象”和“脚本”做判断一样,对结果和确定性的需求、对社交联系的渴望,以及迪萨沃在书中清晰展示的其他认知动力,都对我们影响深远。这些关于“下意识决策”的洞察相当新颖,似乎能以此推论出人类心智是某种“双处理器”,总在缓慢的理性思考与迅速的直觉判断之间摇摆不定。不同个体也许会倾向于其中一种思维方式,但我们每个人都是“深思熟虑”与“依靠直觉”的混合体。我们都具备深思熟虑的能力,但在特定情境下不一定会选择慢慢考虑。有时候需要迅速做出判断,完全依靠直觉,有时候则需要多花点时间,审慎做出判断。这要根据不同情况而定,但不是每个人都善于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换句话来说,思考其实是件混乱不堪的事。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容易被“套路”。

  因为我已经写了一篇书评,所以,这篇文章后面,就不写自己的感受之类的文字了,就把书里我比较喜欢的地方,摘录下来——

  1——大脑喜欢稳定

  经过多年的神经科学研究,如今大脑被视为一台预测机器,一个极为复杂的器官。它通过处理信息,能判断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大脑尤其擅长检测模式、发现规律、预测威胁和讲述故事。它喜欢稳定、明确和持续的东西,会将不可预测、不确定、不稳定的因素视为对自己的威胁——也就是对我们的威胁。

  2——打鸡血其实作用不大

  根据切实的研究成果反思自身行为,要比读励志书更靠谱。我们需要的不是励志,而是科学的帮助。

  3——我们需要感觉自己是对的

  人类之所以如此固执,原因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刻得多。神经科学研究显示,在不确定的状态下,大脑会极度不适——越是不确定,不适感越强。心理学家徐明及其团队在2005年的研究中发现,即使是非常微小的不确定因素也能刺激杏仁核。杏仁核共有两个,都位于大脑皮层深处,在应对威胁时扮演重要角色。每个杏仁核都是神经细胞的集合体,分别位于大脑左右半球的颞叶下方。方方面面的信息汇入杏仁核,杏仁核会对这些信息进行过滤,划分威胁等级,然后做出反应。与此同时,腹侧纹状体的活性会减弱。腹侧纹状体是大脑中对奖励做出反应的区域。(可以想见,当我们期待加薪、度假或亲吻的时候,腹侧纹状体的活性会增强。)随着不确定因素增大,杏仁核的活性会增强,腹侧纹状体的活性则会减弱。这告诉我们,大脑不仅仅是偏爱确定性、讨厌不确定性,而且是渴求确定性。我们需要知道自己是对的。事实上,我们需要“感 觉”自己是对的。

  4——依赖直觉,容易陷入套路

  心理学家凯斯·E·斯坦诺维奇和理查德·F·韦斯特的研究显示, 我犯的错误正是所谓的“直觉性无视”(heuristic override)。在 心理学领域,直觉是指一系列简单有效的法则(无论是生来就有的,还是后天习得的)。当我们遇到问题但缺少信息时,直觉就会发挥作用。人类总是依赖直觉。它是非常好用的工具,但也可能把我们领进死胡同。正因为如此,我们应该吸纳外界知识,以此补充或压倒内在直觉。当直觉占上风的时候,斯坦诺维奇和韦斯特等心理学家就会说, 我们成了“直觉性偏差”(heuristic bias)的俘虏。

  5——影响决策的,除了思维定式,还有思维图式

  对我们的大脑来说,在争论中选择立场是件麻烦事。我们会抱定一个答案不放手,同时还以为自己是客观的——其实根本不是这样。认知科学通过研究大脑用于组织信息的心智构造——也称为图 式(schemata)——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心理图式就像一幅由相互关联的观点组成的思维地图。

  6——大脑发出的信号,有时候是不靠谱的

  为什么我们会相信不可信的东西?

  认知心理学家兼作家布鲁斯·M·胡德指出,人类生来就拥有一种“超感官”。它让我们相信一些非常奇怪的东西。他在著作《超 感官:为什么我们会相信不可信的东西》(Super Sense: Why We Believe in the Unbelievable)中提出,大脑是为理解周遭世界进化而来的,这导致我们会相信无法解释的东西,比如超自然力量。“我们从一开始就相信世界上有看不见的模式和力量。这种想法是不可避免的,人类的天性就是希望与外物建立联系。”胡德还指出,通过分享让人超凡入圣的体验,它将个体紧密联系在一起。

  7——我思故我在

  大脑擅长从规律中寻找结论,所以巧合会吸引我们的关注,这其实不足为奇。心理学先驱卡尔·古斯塔夫·荣格指出,我们视为“巧合”的东西,其实是种种内在联系,这些联系编织成了一张隐形的 网。他用“共时性”(synchronicity)来描述这种神秘力量。不少 关于新纪元(New Age) 的书籍和励志读物都强调了荣格的说法。 描述“巧合”力量的国际畅销书《塞莱斯廷预言》(The Celestine Prophecy)和种种跟风之作就是绝佳案例。这种将经验、符号、图像和观点联系在一起的冲动,源于大脑生来就是为了理解周遭环境。

  8——无处不在的控制错觉

  我们有时会认为自己在某个场 景中扮演重要角色,心理学家称之为“控制错觉”(illusion of control)。当悲剧发生在自己或亲人身上时,我们往往觉得自己该 为此负责,心想“要是当时我……就不会发生这种事”。我们觉得自己能阻止悲剧发生,其实大多数情况下只是错觉。但我们需要为悲剧的发生找理由,找“替罪羊”,所以很难听进别人的劝告,接受这并不是我们的错。这一点在赌博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不管你是买彩票,还是进赌场。彩票之所以能存在,就是因为人们有“控制错觉”。

  9——未来的不确定性

  对于远在未来的承诺,大脑无法提供清晰的判断,导致我们很难做出正确决定。因为大脑只能根据现有环境做判断,预测当下的威胁和奖励。哪怕只是预估几个星期后的情况,大脑也难以胜任。同样重要的是,即时奖励会让大脑感到快乐。“难以预测未来状况”和“渴望即时奖励”这两个因素加起来,问题就来了。经济学家称 之为“双曲线贴现”(hyperbolic discounting)。

  10——急事真要命

  这种倾向还有另一种表现形式,跟取悦他人(或避免拒绝别人,因此感到满足)无关。那就是,尽快消灭掉眼前或心头的大石。于是,一代又一代的公司员工都成了“急事综合症”的受害者。为了尽快把眼下的事做完,他们牺牲了长远规划。很多工作的截止日期都要到了,可我们手头资源有限,没法同时顾及那么多事。这时,为了减轻焦虑,我们很容易做出轻率的决定,因为后果要过一段时间才会显现出来。

  11——娱乐至死

  临床心理学家兼精神分析学家陶德·埃希格说过:“所有上瘾行为都带有强迫倾向,但有强迫倾向的不一定是上瘾行为。”这一点非常关键,因为人们很容易把所有强迫性行为都归结为上瘾,无视两者的区别——大众媒体就经常这么做。

  我们知道,大脑里有个奖励中枢,会激励有利于生存的行为,比如获取营养、抚育后代和性行为(这里只提最关键的几个)。当然,还包括有助于人类在现有环境中发展的行为——可以简单称之为“成就动机”(achievement motivator)。没有这种寻找快乐体 验的动机和驱动力,人类恐怕早就濒临灭绝了。

  12——大脑极度渴望归属感

  “科技能强化归属感。”跟自己最喜爱的虚拟人物共度半小时,就能让我们心中燃起爱的火花——这听起来似乎有点诡异,但却是千真万确的。

  13——攀比是最大的竞争动力

  密歇根大学心理学教授斯蒂芬·加西亚的研究显示,这种竞争欲并非空穴来风。仅仅处在一群竞争者中间,无法让我们产生强烈的竞争欲。竞争者的数量才是直接影响因素。大脑不愿让你参与竞争,会给你设置障碍,促使你回到没有竞争的舒适环境中。

  14——“管它呢”效应,会让人破罐子破摔

  对目标的期待会影响达成目标。我们觉得自己离目标越远,就越会产生“管它呢”心理,破罐子破摔。

  15——喜新厌旧

  为大脑的奖励系统生来就会驱使我们不停寻找有益的奖励,不管是食物、水源、性爱、房子,还是能换取这些东西的替代品,比如金钱。当然,问题在于,一旦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游戏就结束了。随后,心理学家所说的“习惯化” (habituation)就会发挥作用,我们会在几天或几个星期里习惯刚 刚得到的东西。最常见的例子就是日新月异的科技产品。无论是新电脑、电子游戏机还是智能手机,都是如此。

  16——反事实思维

  后悔虽然有诸多负面作用,但它仍是重要的适应性功能。如果没有它,我们的学习、改变、提升能力就无法维持生存发展。后悔 是一种源于“反事实思维”(counterfactual thinking)的学习工具。 “反事实思维”可谓一把双刃剑。当我们回顾过去的决定和想法时, 会觉得“当时如果选了A而不是B,就不会发生C这么可怕的事了”, 这就是反事实思维。

  17——如何优化朋友圈?

  7 年后,只有 30%的老朋友和聊天对象保持不变,只 有 48%的联系人还在这个圈子里。莫伦霍斯特还发现,交际圈不 仅仅跟个人选择有关。我们选择朋友还受见面机会的限制,而且人们通常会在以前结识朋友的地方结识新朋友。如果上次去的时候池塘里有鱼,这次为什么不再去那里钓鱼呢?另一项研究指出,人们喜欢把工作、联谊和朋友分得一清二楚。但莫伦霍斯特的研究显示,这些因素其实往往相互重叠。

  18——群体选择与身份认同

  作为社会动物,我们都渴望归属于某个社会群体——可以想象成一个部落。当这个社会群体的成员使用或认同某物时,就会给其他人发出信号——这个东西对群体有益,符合部落的身份认同。考察这一现象的研究人员根据影响力与身份认同的相关性,将其分成 “一致性”(conformance)和“认同性”(convergence)两类。 事实证明,我们可以准确预测某人会不会受别人影响——例如在决定要不要买某件东西的时候。看见别人在抢购某件商品(比如牙膏),我们会很容易跟风购买,因为“组团抢购”意味着这款产品比其他的好。在这个例子里,其他人是不是属于某个特定社会群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组团抢购”这一行为本身。此外,看见群体中的精英购买高价商品时,我们也容易跟风。因为我们会觉得,这种商品代表了在群体中的地位。在这个例子里,重要的是购买者是谁。如果你所在的社会群体偏爱奔驰轿车,你就不会买雷克萨斯,除非这么做能给你带来明显的社交优势。

  19——不但情绪会传染,肥胖也会

  “社会心理传染”的典型案例——我们会受别人的情绪、想法和行为“传染”。大脑很容易被别人的情绪感染,也乐于再传染给别人。这跟大脑的其他倾向一样有利也有弊。研究人员还做过另一项实验,考察了跨度长达 32 年的社交网络传染。他们发现,如果你的配偶发胖了,你发胖的概率会提高 37%。如果你的亲密好友发胖了,你发胖的概率则会提高 57%。

  20——如果你觉得温暖亲切,很可能是热咖啡作祟

  手持热饮的人感知到的亲密程度明显高于手持冷饮的人。这就验证了一个假设:身体感受到的温暖跟人际关系中的“温暖”紧密相连。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形象的语言意味着关系亲密,抽象的语言意味着关系疏远

  最后再说一下,虽然这本书是朋友约我写书评的书,但是我是发自内心的喜欢。所以,在写完书评之后,自发地又决定再写一篇日记推荐它。

  相比很多伪心理学畅销书,这本书才算是真正的通俗心理学畅销书。它比较易懂,又有足够多的干货论证。

  可能对于有些很少看心理学类图书的人来说还稍微有点“深”,但只要耐心去看,这本书还是很能带给人很多收获的。

  如果有喜欢心理学但是对专业心理学教材类看不下去,如《社会心理学》《心理学与生活》,又对伪心理学排斥的话,不如看看这本书。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