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学荣:无论你信或不信,历史的真相,它都在那里

  广告合作请01

  明朝的首都,最初是在南京的,但是后来,为什么又变成北京了呢?

  事情是这样的: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定都南京,到了第二代皇帝建文帝朱允炆的时候,朱允炆要“削藩”,引起了封地在燕京(今北京)的燕王朱棣的恐慌,于是,朱棣就发兵,把朱允炆的南京朝廷给攻破了,朱允炆也失踪了,生死音讯全无。

  于是,朱棣就当皇帝了,再后来,朱棣决定迁都燕京(今北京),为什么呢?两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燕京(今北京)本来就是朱棣的地盘,朱棣住惯了北京,住不惯南京。

  第二个原因,当时大明帝国主要的外敌,是北方的蒙古人,朱棣不能长期在南京办公,为啥呢?因为你长期驻在南京,而守边疆的大将都在北京以北,二者离得太远,守边疆的大将在边境,整天和蒙古人眉来眼去、勾勾搭搭、一起唱K,一起打麻将,你当皇帝的,都蒙在鼓里,靠不住,所以,做天子的,还是要到边疆去,和守边疆的大将在一起,紧盯着他们,他们就不敢懈怠了。

  这就是历史上一直所说的:天子守国门。

  于是,北京就这样,成了大明帝国长期的首都。

  02

  什么叫做“做人”?

  怎样才叫做“会做人”?

  说一千,道一万,其实核心的道理很简单:

  所谓做人,就是让别人感觉舒服

  天下所有的“做人道理”,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同一个目的:

  让别人感觉舒服

  你让别人感觉舒服了,别人就喜欢你、信赖你、亲近你、给你机会。

  “做人”二字,看似一门大学问,但其实刨根问底,化繁为简,诀窍就只有这么一条。

  03

  有历史爱好者可能会问:民国以前,中国没有空调机,以前的人们,是怎么熬过酷暑的呢?

  其实,古人有办法。

  关键是你有没有钱。没有钱的穷人家,只能打湿毛巾披身上,摇扇纳凉,能过则过,过不了的,就中暑死掉,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南方胖子相对较少,因为胖子在古代,都热死了,基因能延续下来的,基本上都是瘦子。

  那么古代的有钱人呢,他们怎么熬过酷暑?

  答案是:冰。

  鲜为人知的是,古代中国,冰是很大的一个市场,每个冬天,冰贩子都会去凿冰,然后把冰储存到地下室里,地下室阴凉,冰融化不了,于是就长期保存了,到了夏天,城市里各种有钱人、当官的,就来买冰了,有的一块一块地买,有的一车一车地买。

  图:运冰

  举个例子,明清两代朝廷,太监出去买冰,就是一车一车地买,买了冰之后,运回紫禁城,紫禁城里面有五处冰窟,用来储存冰,皇帝说热,太监就把冰取出来,放到房子的中央,吸热,不一会儿,室内的温度,就凉了下来。

  一直到民国,中国各大城市,都有这个生意。

  04

  读史之人只要足够细心,你就会发现,一个朝廷最重要的东西,不是文官,不是武将,也不是武器,也不是皇帝的贤明,一个朝廷最重要的,是财政能力。

  财政不出问题,朝廷基本上不会有大问题,而一旦财政出了问题,那么一旦有一点点内忧外患,分分钟都会倒台。

  我们看元朝,元朝就是因为财政问题没有处理好,财政体系崩溃了,通货出现严重膨胀,只好各种加税,而加税则激起老百姓反抗,这就是元末农民起义纷起的重要原因。

  明朝也是,明朝到了崇祯皇帝的时候,打满清没有钱,打李自成也没有钱,国库都空了,崇祯皇帝当时不是没有兵,也不是没有将,而是没有钱,财政问题没有处理好,最终崩溃了。

  到了清朝,还是一样,隆裕太后在位的时候,朝廷也是没有钱了,国库也空了,不是没有部队,也不是没有将领,而是没有钱,最终局势也就失控了。

  可见,财政,也就是钱的问题,非常重要,一个朝廷建立一个现代的财政体系,做到长期财政稳健,是朝廷对付内忧外患能力的关键。

  05

  汇丰银行的英文名字为 Hongkong an Banking Company L,直译为中文“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

  但是,“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为什么又叫做“汇丰银行”呢?

  事情是这样的:

  当时银行的买办有一个叫古应春的,和曾国藩的公子曾纪泽关系好,于是,他请曾纪泽在“香港上海银行有限公司”发行的金融票据上面题字。

  曾纪泽题了“汇丰”两个字。

  寓意“汇款丰裕”。

  大吉大利。

  于是,后来中文就叫汇丰银行。

  一直叫到现在。

  图:汇丰银行

  06

  中国的旧社会,为什么会有“童养媳”这种事物存在呢?

  答案是:这是一种经济现象。

  旧社会重男轻女,许多家庭生了女儿,觉得花钱养大,最终也是嫁人,到时候还要倒贴嫁妆,怎么算都不划算,还不如送给别人家做童养媳,这样我省下了一笔抚养费用,而且将来还省了嫁妆,反正女儿嫁出去也成了别人家的人。

  这是女方家庭算的账。

  如果抛开亲情来说,应该讲,这个账算得对。

  那么对于男方家庭来说呢,将来儿子长大了,给儿子讨媳妇,彩礼啊,要花很多钱,不如趁现在便宜,买一个小女孩过来,把她养大,将来给儿子做媳妇,与此同时,这个女孩从小到大,又可以帮家里干活,真是一举两得。

  这是男方家庭的账。

应该说,这账算得也对。 于是,男女双方家庭,一拍即合,就有了童养媳这回事了。 说到底,都是钱闹的。 

  07

  年轻的朋友,有的未必知道城市是怎么形成的。

  其实,历史上城市的形成,非常简单。

  最开始,就是一个集市。

  由小集市,发展成大集市。

  在最初,集市都是定期的,例如说每逢初一、初五、初十、十五……每五天聚众交易一次。

  赶集的时候,集市闹哄哄的,人山人海,集市一散,地方就渺无人烟了。

  可是后来,各行各业商人学精了,为了避免来回奔波之苦,有的商人,干脆就在集市的周边,建了房子,住了下来,于是,模仿的人越来越多。

  于是,集市就成了圩镇。

  圩镇越扩越大,逐渐地,就变成了城市。

  这也就是为什么,城市一般都建立在大江、大河的旁边或者是几条江河的交汇之处,因为,这些地方在远古的时候,人们都撑着船,把自己的货物,沿着江河,运到这里来,赶集的,这些地方由于交通方便,自古都是原始的集市,后来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发展成一座座的大城市。

  08

  中国有“十里不同音”的现象,就是说,这条村和五公里之外的另一条村,一般口音都有点儿不一样。

  为什么呢?

  答案其实非常简单:古代中国人吃完早饭,出门赶集,早上步行五公里到集市,赶集完了,步行五公里回家,刚好差不多到了吃晚饭的时间。

  方圆五公里,就是古代中国农民的基本生活半径。

  为什么是五公里?为什么不是十公里?

  答案是:五公里是极限。

  首先,步行五公里,要花掉2个小时,一来一回,4个小时。

  人还不是关键,关键是货,你出门赶集,身上的扁担挑着货,回来的时候,扁担也挑着货。

  货很重的。

  压着你的全身。

  一来一回4个小时,已经是一个人体力的极限了。

  再走远一点,受不了。

  所以,五公里就是当时的极限。

  也正因为如此,除非有什么特别的事,一般古代中国农民,不会到五公里以外的地方去,因为,没必要,也没那个体力。

  所以旧社会的中国人,一般的活动半径,都是五公里左右,平时轻易不会出远门。

  久而久之,地方的各种方言,就在五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各自发酵、各自变化、各自发展、各自越传越歪,几千几百年下来,也就造就了“十里不同音”的现象。

  小公告:为免失联,

  请加冯学荣备用号“有趣灵魂研究所”

  长按扫码  即可关注

  往期精彩文章:

  冯学荣:那些所谓历史真相,不过只是些包装精美的破事

  冯学荣:经济危机,革命外交与东三省的沦陷

  冯学荣:让你读起来热血澎湃的,通常都是有水分的历史

  冯学荣,70年代生人,现居香港,知名作家,读史人,著有《日本为什么侵华》、《亲历北洋》、《不忍面对的真相》、《隐动力》等,是广州番禺奥园城市天地“别等”书吧的常客与形象代言人。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