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精选10篇

  《道路、意义与生命》是一本由[英]乔治·奥威尔著作,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88.00元,页数:60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一):我要与这个世界好好谈谈

  乔治奥威尔是一名著作等身的名作家。尽管他的名字并不为国内读者所熟悉,但是在欧洲却享有盛誉。他的心是火热的,要燃烧起来,毁掉一切不合理、不公正的社会制度,但是笔却是冷的,客观的观察与辩证的思考使之在白色恐怖下仍然保持自己的本色。 人之所以是人,是因为其有较高的认知水平,对民主、正义、自由有着与生俱来的向往与坚持。有些人为了私利私欲,要牺牲同类的幸福与安宁,是可忍敦不可忍。对于乔治奥威尔,他就是要在字里行间鞭挞这类人,并让自己的努力与付出成为一盏灯,照亮前行的路,驱散黑暗,讴歌光明。 《道路、意义与生命》收录了二百余篇书信,最早的一篇写于1920年,最晚的一篇写于1949年。且不看书信的内容,我们就可以从如此大的跨度中理解乔治奥威尔不同凡响的毅力,更何况这些书信写作对象林林总总,不仅有写给报刊编辑的,有写给出版商的,而且有写给亲属与朋友的。不管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对象,他习惯于以书信这种形式去沟通情感,表达意志。

  人的一生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是能专注于以书信去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不咨一项性价比较高的选择。时隔百年,我们再次阅读乔治奥威尔的书信时,无不为其简要、简洁的行文风格所吸引、所崇敬。如果联想到他成长、生活的时代背景,应该是有着满腔的愤怒与焦虑的,然而在书信中我们更多地感受到其清新自然、简洁明快。 战争与和平是乔治奥威尔所处时代的主题,作为生活于其中的人,无论你是统治者,还是被统治者,都无法回避。在乔治奥威尔的书信中,这类论述是充分的,也是必要的,比如 《致约翰米德尔顿莫里》(1944年8月5日) “我不赞同和平主义,但我通过和平主义者回避的主题来判定他们真诚的程度。”比起那种假仁假义、彼有虚表,不能给人民带来安定,给国家产生福祉的和平,乔妙品奥威尔更希望以暴制暴,从枪杆子里出政权。

  书信中不仅有对国家、时势的评判,也有一些生活的鸡毛蒜皮。例如《致杰克考曼》(1938年12月26日)中提及“你有没有可以让鸡加速成长的碎谷料混合鉰料喂鸡?克拉克的鉰料相当不错,这不仅无损于乔治奥威尔“斗士”的形象,反而让读者感受到其是一位有血有肉的“正常人”。 作为斗士,内心是孤独的,他需要引起更多人的同情与共鸣,比如在《致詹姆斯拉夫林》(1940年7月16日)中此信尚未邮出,就迫不及待地约定下一次通信,即“当然,对于欧洲战场上的事情,我想您可能比我了解得更多。几天内,我会再寄给您一封信,对有关内容加以确认。” 生命中的最后时刻,反而是最真诚、最平和的时光,他经历了一生的苦难之后,对于很多看不惯的事与人终于学会了放下,于是在乔奥威尔的绝笔信中,我们从“我之所以给你而不是玛丽写信,是因为我记不起,也找不到你在埃莫谢姆的地址。”也许并不是健忘,而是选择了宽恕,对这个世界,与之抗争了三十余年的世界的宽恕,把更多的希望寄托于明天的后来人,安然地与这个世界说一声“再见”。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二):警惕老大哥

  《道路意义与生命》作者是谁,生平如何我就不重复了,能来看这本书的人肯定都是喜欢并且阅读过他的1-9-8-4的。

  我想也只有读过他的作品的人才会对他的书信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知道这是怎样的人,他为何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他经历了什么又见证了什么。(如果没有这样的爱,砖头一样的书信集如何能啃下去?)

  作者写的《1--9-8-4》,是假想发生在上个世纪的半科幻故事。如果配合着读动-物-农-场,两个故事一起读,会有更好的阅读体验。

  反正,读过之后,我对他的才华和超前的意识只有发自内心的深深佩服。

  现在都2019了,一个世纪前写的未来故事,现在看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意思。

  甚至我觉得他就是个预言家。

  在对客观事实的批判的方面,我很佩服这些外国作家们。应该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入钻研的这种韧劲产生的创造力。

  西方教育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亚洲文化圈真的是望其项背。他们在人类思维和意识这条路上走的已经太远了。

  逻辑思维的差距,在于我们对于事内在的研究重视,就像是论文和辩论方面的能力我就很差,我几乎无法理解深度思维的内在具体逻辑,因何如此,为什么不是那样,不懂逻辑,只是想当然。

  我很后悔的一点就是没有在我最爱看书的年龄拜读各位心理学家们的大作(当时初中书籍都是国内外名著推荐,虽然文学类书籍很好看,但是思维的内部提炼少之又少。对世界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如果我读了这些书,我想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这个时代。

  虽然晚了将近十五年我才明白我错过了什么,我仍然庆幸,靠着自己,我又幸运的走回了这条道路,虽然迟到,却还不晚。成长不分早晚。

  1-9-8-4那本书的故事情节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还留有深刻的记忆.

  这是一位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文明的一个阶段的伟大作家。他和我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鲁迅先生一样,是黑夜中的清醒者,对熟睡着的人们发出一个时代的呐喊。

  他有着对于其他民族深刻的同情心,敏感的他很早就知道自己做的事并不是好事,成为殖 民 者,他需要忏 悔。

  他负有才华,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有极高的智商和不可期的未来的人才,这样的人竟然能去做个流浪汉,自我放逐,真是让我这个对精英教育培养的知识精英们又有了新的侧面认知。

  他们也不全部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文笔如何好,他的文字让人有种带入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会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受。

  真实的世界在书本中是那样的遥远,机构可以随时随地变更历史,改造记忆,销毁过去。每个渠道上的信息都是经过重重变更的,连同亲身经历的人,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忘记真正的经历。

  每个人都活在监控之下,随时随地担心自己会被举报,这样的恐怖故事让我颤栗。

  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要找到千年前真实的历史是何其艰难,真实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因为记录者身份和角度的不同就产生偏差,差之千里。

  似乎这个故事就像是一个噩梦,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是噩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它的缔造者。

  过于深刻的东西不适合反复重复,萌芽的种子不会因为泥土的压力就放弃生长,有些东西会迟到,但不会不到。就像工业革命的发展,虽然曲折,却不可停滞。

  时代的变迁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人看不清的东西,我们最多可以预测五年内的未来,五年又有多少变化是措手不及的。

  每时每刻,我们都正在见证历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见证我们未曾见过,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三):《乔治·奥威尔书信集》里的中国情缘

  贵州人民出版社再版的《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甘险峰译),收选了奥威尔从1920年到1949年(奥威尔在这一年去世)的书信200余封,厚厚一层,注释翔实,于中可窥见奥威尔的丰盈充沛的一生。他与妻子的浓情蜜意,与友人交换对时局、政治、文学的看法,为《动物庄园》等书的出版忙得焦头烂额,等等。其中,他与中国学者、作家萧乾的数封通信,最先引起我的注意。

  奥威尔1903年出生在英属印度的彭加尔省(今孟加拉邦),早年曾在与中国云南边境接壤的缅北小镇杰沙做过警察。1941年8月,奥威尔进入英国广播公司海外部,任印度处《演讲》节目助理和制作人,负责有关战争的演讲和评论,向印度和沦陷区的马来亚和印度尼西亚播音。萧乾1939年应邀前往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任教,同时兼任《大公报》驻英记者,1942年进入剑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硕士学位。在英国期间,萧乾积极参加社会演讲,宣传中国军民的抗战事迹,撰写《苦难时代的蚀画》一书,介绍中国新文学的发展。这本书的出版引起了英国学界的极大关注。奥威尔当时正组织一个名为“从东方人的眼睛看”的专题计划,迫切需要来自中国的报道。而萧乾是当时唯一来自对日战场的中国作家。于是,奥威尔便与萧乾建立了联系。

  在本书收录的第一封奥威尔致萧乾信中(1942年1月14日),奥威尔建议萧乾赶写出一篇“关于日军暴行常见种类……关于日本人敲诈。抢劫、强奸以及从事鸦片交易方面的内容”的稿子,以便先安排播出,并约请萧乾见面商讨事情的细节。萧乾听从了奥威尔的建议,1月25日,奥威尔致信萧乾,同意采用两篇演讲稿,并请萧乾本人参与录制,商讨录制时间。在2月1日的工作计划中,奥威尔谈及“从东方人的眼睛看”栏目:

亚洲与欧洲一样,也正在为它的生存而与法西斯作战,两个伟大的亚洲国家,我是指印度和中国,相互了解得越多就越好。为此,我们也许会偶尔打断原定计划,向你们播出一些由中国播讲者所作的特别内容的节目,因为原来的计划绝大多数是根据西方人的兴趣安排的。我要请你们特别留心听由萧乾先生所作的两次谈话,他是正在伦敦的一位中国学生,曾在日本占领的中国不同地区呆过。他会告诉你们一些生活在日本统治下的状况,以及日本人企图摧残和征服牺牲者的种种手段。

  萧乾所做的这两篇演讲分别是《日本与新秩序》和《这发生在中国的沦陷区》,播出后取得了一定的反响,5月11日奥威尔在信中兴奋地对萧乾谈及刚收到的来自印度的二月份下半月广播的收听报告,上面特别提及萧乾所做的报告非常有趣。“我们从印度听到的评论不太多,所以这句话更加令人鼓舞!”奥威尔说道。

  在此之前,萧乾将自己的著作《苦难时代的蚀画》送给了奥威尔,奥威尔便邀请萧乾做两次关于中国当代文学的演讲,作为栏目组当代文学系列演讲的一部分,3月19日再次致信,商讨演讲的范围和内容。萧乾所做的这两次演讲,分别题为“中国的文学革命”“一个中国人的看法”,按期播出。

  特别提及二人通信中的一个小细节,1942年3月25日,奥威尔致萧乾信抬头是:亲爱的萧乾,在此之前,抬头都是“亲爱的萧乾先生”, “我想我们可以把’先生两个字抹掉了,对不对?”而就在这封信末尾,奥威尔第一次署上了自己的笔名,之前一直属的是原名“埃里克·布莱尔”,可见二人的朋友关系更进一步。

  这次合作之后,奥威尔和萧乾仍有往来。奥威尔在1944年8月6日的《观察家报》上发表对萧乾《龙须与蓝图》的书评,认为该书“十分值得一读。要是萧乾先生不过于担心可能对英国读者造成的一些冒犯,这本书就会更好一些。欧洲对于亚洲的行为并不友好,在某些情况下有必要如此明说”。显示了奥威尔一贯的人道主义立场。而萧乾在1946年致信奥威尔,询问对方是否可以为《大公报》写一篇2000到3000字的关于香港的文章,在信件的附注中,萧乾问奥威尔在自己回国前,可否在伦敦见上一面。(关于这次会面是否成行,未见有明确材料证明。)

  奥威尔一直持续关注中国的抗战,在收录本书的一些书信中,可以看出他对反法西斯事业的关注,对遭受战争暴行的国家的同情和支持。他在公开的报道中向世界宣传中国的抗战,1942年5月16日,奥威尔评论道:

他们是为自己的自由而战,绝不会有投降的意识存在。对于这样的人民,领土的失败并不重要。……我们可以相信还会出现这一现实,只要中国人追求自由的目标,他们就会永远战斗下去。

  “多一个人读奥威尔,自由就多一分保障”,尽管奥威尔去世于今已有70年,但他的文字,他对自由、知识、专制等等的思考,仍然有着扎实的启蒙力量,尤其对于我们。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四):老大哥在看着你

  《道路意义与生命》作者是谁,生平如何我就不重复了,能来看这本书的人肯定都是喜欢并且阅读过他的1984的。

  我想也只有读过他的作品的人才会对他的书信产生浓厚的兴趣,想要知道这是怎样的一个人,他为何能够写出这样的故事,他经历了什么又见证了什么。(如果没有这样的爱,砖头一样的书信集如何能啃下去?)

  作者写的《1984》,是假想发生在上个世纪未来几十年后的故事。1984和动物农场,两个故事读过之后我对他的才华只有发自内心的深深佩服。

  现在都2019了,一个世纪前写的未来故事,现在看一点也没有过时的意思。

  甚至我觉得他就是个预言家,他预言的越是准确,就越是说明他思维的宝贵。

  在对客观事实的批判的方面,我很佩服这些外国作家们。应该是逻辑思维能力和深入钻研的这种韧劲产生的创造力。

  在逻辑思维能力方面,望其项背。他们在人类思维和意识这条路上走的已经太远了。

  通过网络的侧面,就能看出逻辑思维的差距,我们对于事物深处的逻辑不是很重视,就像是论文的辩论,我几乎无法理解思维的具体逻辑,因何如此,为什么不是那样,不懂逻辑,只是想当然。

  我很后悔的一点就是没有在我最爱看书的年纪拜读各位心理学家们的大作(当时初中书籍都是国内外名著推荐,虽然文学类书籍很好看,但是思维的内部提炼少之又少。对世界的理解也不是很透彻。)如果我读了这些书,我想我能够更好地理解这个社会,这个时代。

  虽然晚了将近十五年我才明白我错过了什么,我仍然庆幸,靠着自己,我又幸运的走回了这条道路,虽然迟到,却还不晚。

  1984那本书的故事情节至今在我的脑海中还留有深刻的记忆.

  这是一位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待人类文明的一个阶段的伟大作家。他和我心目中排在第一位的鲁迅先生一样,是黑夜中的清醒者,对熟睡着的人们发出一个时代的呐喊。

  他有着对于其他民族深刻的同情心,敏感的他很早就知道自己做的事并不是好事,成为殖民者, 他需要忏悔。

  他负有才华,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具有极高的智商和不可期的未来,这样的人竟然能去做个流浪汉,自我放逐,真是让我这个对精英教育培养的知识精英们又有了新的侧面认知。

  他们也不全部都是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印象深刻并不是因为文笔如何好,他的文字让人有种带入感,随着故事情节的推进会让人有种不寒而栗的感受。

  真实的世界在书本中是那样的遥远,宣传机构可以随时随地变更历史,改造记忆,销毁过去。每个渠道上的信息都是经过重重变更的,连同亲身经历的人,也会因为时间的流逝忘记真正的经历。

  每个人都活在黑色喇叭的监控之下,随时随地担心自己会被举报,这样的恐怖故事让我颤栗。

  都说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我们要找到千年前真实的历史是何其艰难,真实的东西很有可能会因为记录者身份和角度的不同就产生偏差,差之千里。

  似乎1984就像是一个噩梦,生活在其中的人就是噩梦的一部分,每个人都是1984的缔造者。

  我来,我见。

  过于深刻的东西在此时,此地真的不适合反复重复,萌芽的种子不会因为泥土的压力就放弃生长,有些东西会迟到,但不会不到。

  飞蛾扑火般燃烧后的火花,虽然随着风,如灰烬般消散,空气中还是残留着燃烧过的气味,经久不散。

  时代的变迁是身处这个时代的人看不清的东西,我们最多可以预测五年内的未来,五年又有多少变化是措手不及的。

  每时每刻,我们都正在见证历史,成为历史的一部分,见证我们未曾见过,别人却视之为生命的过程。

  对比着和联系着看动物农场,真是爆炸式的反应。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五):一本书了解乔治.奥威尔

道路、意义与生命

  乔治.奥威尔,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他的代表作《一九八四》、《动物庄园》是反极权主义的经典著作,《一九八四》还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英文小说的代表。要想全面了解奥威尔,我觉得没有比这本《乔治.奥威尔书信集》更合适的书了。即便奥威尔的传记作品,也没办法全面真实的做到这一点。这本书收录了200多篇乔治.奥威尔的书信,最早的一篇写于1920年8月,那年他17岁,最晚的一篇写于1949年的10月,那时候他已经病入膏肓,距离他去世不到三个月的时间。贵州出版集团出版的这本精装本《乔治.奥威尔书信集》,足有将近600页,装订精美,硬皮,纸张厚,印刷清楚,我拿到后爱不释手,非常喜欢。

非常精美的制作

  从奥威尔的这些书信中,足够了解奥威尔的全部人生经历。信件有的写给亲戚朋友的,有的写给大学同学的、有的写给报刊编辑的、更多的是写给出版社和经纪人的。我们说喜欢奥威尔的作品,比如最有名的《一九八四》、《动物农场》,你可能看过他的这些小说,但是你知道他小说的产生过程吗,从他的这些书信中都可以得到答案。通过他的书信还可以了解到他的工作和生活状况,可以了解他的为人处世,甚至可以看到他的一些小说人物的原型,他的生活经历对作品的影响。他提倡简洁英语,不喜欢写模糊不清,理解费力的长句,他喜欢用简洁明快的语言来阐述自己的思想和故事。这一点从他的这些书信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他的文字,清新自然、简洁明快、真挚坦诚、亲切感人,他的这些特点也给翻译者带来了很多方便,即便不同的翻译者也很少发生歧义。英语只要不是太差,看他的英文原作应该也不是太费劲。

  奥威尔除了他的名作《一九八四》、《动物农场》外,也有他自己的都承认的劣质作品,比如反应作者书店店员和流浪汉经历的《让叶兰继续飘扬》就因为情节的不合理和人物的塑造的缺陷受到批评。他自己承认是他在生活困难时期卖文糊口的作品。还有一本《牧师的女儿》比这本还差。并不是伟大作家的生命作品都好,他们也有犯错的时候。比如我们著名作家鲁迅先生也写过他自己都觉得是垃圾的文章,我看过鲁迅说过的那几篇文章,文言文,真的很难读懂,除了故弄玄虚外,没多少营养价值。所以我们看作品的时候也不能只看作家的名号,还要看他的作品的优劣。当然这些作品也不是不能看,只是简单看下了解下就好,不用太当宝贝。

和北回归线的作者亨利米勒的通信

  书信中有他和同时期作家的来往,比如他和亨利米勒的书信来往,他表明自己非常喜欢米勒的《黑色的春天》、《北回归线》,表明自己喜欢他作品的原因,比如英语语言中表现出来的那种特殊韵律感,另外还提了不少意见。亨利米勒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作家,他的作品被归纳为“污秽”、“超现实”、“碎片化”。其中《北回归线》、《南回归线》被指控为淫书。可是奥威尔却很欣赏米勒的作品,觉得他的风格很大胆,没什么不正常,足见他的开明和不随波逐流。性描写没什么不可以写的,只有不是为了单纯的淫污就行,只要是为了说明问题,为了表达某种思想的需要是可以有的,比如我国的《金瓶梅》,一度被认为是淫书,但是依旧流传深远,是宋代社会生活的写照,百科全书,至今经久不衰。

动物农场出版的坎坷

  奥威尔从1943年11月开始创作《动物农场》,1944年,他的寓言体小说《动物农场》完成,但是很多出版社都不愿意出版,原因是该书对斯大林独裁下的苏联进行了激烈辛辣的讽刺,出版社担心书的出版会影响和苏联的关系、担心出版社的名声和书的销量。直到1945年才有赛克尔与沃尔伯格出版公司在英国出版,第二年在美国再次出版。书出版社很快风靡各国,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好作品真实不怕晚啊,出版后奥威尔获得了丰厚的版税,生活富足起来。这部作品的成功为他的下一步伟大的作品,也是最后一部伟大的作品的创作提供了信心,和良好的创作环境,他搬到了一个漂亮的小岛上,开始潜心创作《一九八四》。

最著名小说一九八四的情况

  奥威尔于1945年开始创作《一九八四》,历时将近三年,1948年底完成反乌托邦小说《一九八四》。书名为啥叫《一九八四》呢,了解其完成的时间的话,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一九八四其实是把创作完成的年份的后两位调换了一下,一九四八变成了一九八四。小说描绘了在集权主义政治统治下未来社会阴森恐怖的景象,生活在那个社会中的人们会被集权主义者压得喘不过气来。《一九八四》依然由赛克尔与沃尔伯格出版公司首次出版。奥威尔因为这部作品还获得了《党派评论》文学奖,得了一笔不菲的奖金。

  1950年,《一九八四》出版后的第二年初,奥威尔猝然去世,享年四十七岁。

本书收录的奥威尔的最后一封信

  本书收录的最后一封书信是1949年10月25日,在一家私人医院的病房里写的。信中他对自己的身体状态还比较乐观,觉得胃口也好了起来,谁知道写完这封信后,不足三个月他就因病猝然去世了。斯人已逝,作品永流传。

  这部书信集是除了《一九八四》、《动物庄园》外,纪念乔治.奥威尔的最好的收藏品,我会好好珍藏,希望大家也能够喜欢。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六):一本书看透奥威尔

  《1984》这本书相信很多人都看过,它是奥威尔的代表作之一,一本反极权主义的经典名著,被称为是20世纪影响最大的英语小说之一,他在小说中创造的“老大哥”、“双重思想”、“新话”等词汇都已收入权威的英语词典。 奥威尔以故事主人公温斯顿的视角,跟我们全面剖析、解释了一个令人感到窒息的恐怖世界。预言在未来社会中,独裁者以追逐权力为最终目标,人性被强权彻底扼杀,自由被彻底剥夺,思想受到严酷钳制,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极度贫困,下层人民的人生变成了单调乏味的循环。 奥威尔是一个怎样的人,如何能通过观察他那个时代,就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 我觉得,对于想要深刻了解奥威尔的人来说,《道路、意义与生命》是一本值必看的书。这本书是奥威尔的书信集,书信中有写给出版商和经纪人的,有写给报刊编辑的,有写给亲属的,有写给朋友的。 从这些书信中,可以了解到了奥威尔的工作和生活情况,了解到他作品的创作和出版情况,他的感情世界和心路历程。简而言之,通过这本书我们可以读出奥威尔的全部人生经历,以及思想的变化。(虽然这本书,砖头一样厚,但很有趣,费了好多时间把它看完了) 他在书信中的表达清新自然、简洁明快、真挚坦诚、具有亲切感,风格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体现。 在开篇的第一封信,奥威尔讲到了自己头一回做业余流浪汉的经历,看起来非常的有趣。当时奥威尔从伊顿军官训练营中返回,坐火车时,因为去找一个外宿生而被火车丢下,身上又没有足够的钱,结果就有了这次业余流浪汉的经历,他在写给友人的书信中这样评价自己的这次经历:“我很为自己的这次历险而自豪,可是我再也不愿重温这种经历了。” 但是不得不说,外国作品翻译过来的感觉是不一样的。相比于中文出版的作品,文字更加的生硬,虽然已经阅读过很多外国的名著,但还是接受无能,非常的不习惯(无奈英文水平又没有达到可以看原著的水准)。 比如文中:“当我到达德文郡一个叫西顿中转站的凄凉的小地方的时候。”看起来总感觉怪怪的,也许是因为外国的语法和中国的语法有很大的不同,中国的是“何时何地发生何事”,外国的多是把重要的信息放在前面“先说发生了什么事,再说在什么地方、什么时间、什么原因导致它发生的”,比如:I'll go home today ,if I don't work overtime.(我会回家,如果我不加班的话。) 在184页,奥威尔在写给杰克的信中说,“我不敢肯定旅行对人会有多少好处,但有一件事我一直相信,那就是:除非你在另一个国家工作或者能够真正与当地人有深交之类的,否则你就不可能对这个国家有任何了解。比如说,在做军火买卖,就立刻能够接触到各种各样有意思的社团。我非常惊讶,如果你和别人真正坐在一条船上,让他们接受你是多么容易,要是不在一条船上让他们接受你会有多么困难。”(虽然是一段很有意思的话,但总感觉翻译的很别扭。)

书本

  接下来进入正题,通过《道路、意义与生命》这本奥威尔书信集,简单的说说我对奥威尔的了解和看法: 奥威尔,原名埃里克·阿瑟·布莱尔,英国著名小说家、记者和社会评论家。1903年6月25日出生于印度孟加拉邦的莫蒂哈里,他的父亲是英国在印度的下层文职官员,奥威尔本人认为他的家庭属于:上层中产阶级偏下,就是没有钱的中产阶级家庭。在1905年的时候,除了父亲仍然留在印度任职之外,奥威尔全家返回英国。 1911年,由于无力就读贵族学校,奥威尔只能进入一个二流的私立寄宿学校圣·塞浦里安预备学校,寄宿学校带有许多极权主义社会的特点,鞭子教育、等级制、恃强凌弱、规范化、反智等等,这段时期的学校生活对他日后的性格有极大影响。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11岁的奥威尔首次在当地报纸上发表了一题为《醒来吧,英国青年!》的诗歌作品,初次展现了他的文学素养。 1917年奥威尔依靠自己的努力考取奖学金,进入英国最著名的中学——伊顿公学,但他穷学生的背景使他备受歧视,所以这段经历对他同情社会底层、呼唤平等和人性解放思想的形成,和对极权主义的认识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1921年从伊顿公学毕业,因为成绩不好无法获得大学奖学金,家庭经济状况又又无法供他升学,无奈之中只好选择去做公务员,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任职。这一阶段的经历让他细致地观察到了人性中残暴的一面;对西方地殖民主义政策产生了反思;更进一步地认识了极权主义。这段经历让他认识到了殖民主义罪恶的一面,并因此决定离开了殖民警察部队。 1928年初,奥威尔正式辞掉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的工作,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之后在巴黎底层度过了一段颠沛流离的生活。在这期间,他住在贫民窟,在巴黎一家宾馆的厨房里打过杂,担任过临时家庭教师,在肯特郡做过啤酒花采摘工人,做过家庭教师,做过书店店员,此间还更换过多次工作。 奥威尔在写给丹尼斯的书信中这样描述他的流浪生活。“我住在贫民窟,在骇人听闻的泥海里乱窜,无法工作,没有任何消遣,还要想办法用湿木头生火,我度过了一段有趣的落魄时光。” 在浪迹法国18个月、尝尽流浪的滋味后,返回英国,之后写出了处女作《巴黎伦敦落魄记》,在《巴黎洛伦敦落魄记》里,首次使用奥威尔这一笔名,此后奥威尔这个笔名开始在文坛所崭露头角。 1931年在《阿代菲尔》上发表了早期的散文,这是第一次触及殖民主义主题,之后开始以写作书评和教书谋生,在这期间,写出了以缅甸时期的经历为题材的小说《缅甸岁月》,但由于政治原因,没有一家英国出版商愿意接受《缅甸岁月》的书稿,最后这本书于1934年在美国纽约哈珀兄弟出版公司出版。 1935年写的《牧师的女儿》和1936年写的《让叶兰继续飘扬》,只是他经济困难时卖文糊口的文字。他曾在给有人写信中说,“我的作品中有两三本让我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我因此不同意把这些书重印或者翻译出版。”说的就是《牧师的女儿》和《让叶兰继续飘扬》。 1937年1月,奥威尔作为战地记者分赴西班牙,加入保卫共和国的国际志愿军部队,作为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国民军的一员同法西斯军队作战。“、奥维尔在写给西里尔的信中这样说道:“我看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最终我真的信仰了社会主义,而以前我并不这样。”他的思想开始转变,开始觉得:能够和无政府主义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统一工人党的人们一起并肩战斗,是一件十分值得高兴的事。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奥威尔多次报名参军,但都因体格检查被鉴定为d级而未能如愿。所以他在致友人的信中曾幽默地说:在战争中我没有做什么,因为我属于第四等级。 1944经历了西班牙内战和反法西斯战争后,他第一次明确表示要写作反乌托邦小说,并且在同一年完成了反乌托邦的寓言体小说《动物农庄》的写作,但这本书却遭到多家出版社是的拒绝,原因是该书对斯大林独裁下的苏联进行了激烈的讽刺,而出版社方面担心会因此影响与苏联的关系。 最后8月《动物农庄》由赛克尔与沃尔伯格出版公司在美国出版,该书出版后很快风行各国被译为20多种文字,此书为他带来了丰厚的版税,生活开始宽裕,他迁至苏格兰西海岸一个小岛上生活,并开始《一九八四》的创作,这时他的身体状况开始恶化。 1948年,他著名的代表作《一九八四》竣稿,书名只是把该年“四八”颠倒过来成为“八四”,《1984》这部小说描绘了在极权主义政治统治下未来社会阴森可怖的情景,这本书于1949 年出版。 《1984》出版次年,奥威尔在登机前往瑞士疗养院前去世,享年47岁。 他有两次婚姻史。第一次是1936年6月与爱琳·奥肖纳西结婚,在111页,奥威尔写给高尔勒的信中这样说道,“我们很快就要结婚了,日子定在6月9日,婚礼在这里的教区教堂举行,这样做是因为我们是秘密结婚,我们准备尽可能的不让人知道,直到把事情办完,以免我们的亲戚联合起来反对我们或者阻止这件事。” 最后这段婚姻以爱琳的死亡告终。在332页。奥威尔在写给托尼的信中说,“爱琳去世了,死的非常突然,非常出乎预料,她是在一次被认为没什么危险的手术中突然死去的。”(没有感觉到奥威尔的任何悲伤) 第二次是1949年10月和索尼娅结婚。索尼娅被认为是《1984》中女主角茱莉亚的原型,他们结婚的原因是方便索尼亚照顾他。在写给戴维的信中,他这样说道,“我打算或许在明年的某个时间再婚,除了其他的考虑以外,我觉得如果再婚就会有人照顾我,这样我就能活的时间更长。”(莫名的感觉奥威尔有点自私) 通过奥威尔的这些书信,我们不难发现他的思想变化。纵观奥威尔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以敏锐的洞察力和犀利的文笔审视和记录着他所生活的那个时代,做出了许多超越时代的预言。个人笔记

  《道路、意义与生命》读后感(七):奥威尔这将近300封信中,讲述了怎样的道路、意义与生命

  英国作家安东尼.伯吉斯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多一个人读乔治・奥威尔,就多了一份自由的保障”,著名学者止庵也曾用两个词来形容过乔治·奥威尔,一个是“圣徒”,一个是“先知”,其实无论是安东尼的这句被用在很多奥威尔作品扉页上的名言,还是止庵提出的这两个词,都是在描述着奥威尔本人和其作品。

  奥威尔被我们所熟知,多是来自于他的两部举世闻名的作品:《一九八四》和《动物庄园》,同样也是因为这两部作品,奥威尔在世人的印象当中,更多的是拘谨和严谨的,甚至被人们误会是专职的“政治讽喻小说家”和“反乌托邦者”。

  奥威尔确实是一个不善于向别人坦露自己心情的人,但这并不等于说他严肃而沉默,相反,当面对亲友和自己的时候,奥威尔更喜欢“侃侃而谈”,而这种谈话的方式,可能在他的散文,可能在他的日记,更多地是在他与亲友的往来书信之中。

  信件往往是人们极为私密的沟通方式之一,因此,它也更能反映一个人真实的情绪与心境,对于奥威尔来说,也是如此。在于亲友的往来信件中,奥威尔卸下了“基层新闻工作者”的面具,酣畅淋漓地讲述着自己的感情、生活、工作和心路历程。

  《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中所收录的就是从1920年8月到1949年10月之间,奥威尔与工作伙伴、亲朋好友之间的一些往来信件,厚达600页,将近300封,可以说是我们目前看过的最完整的一本奥威尔的书信合集。

  想要读懂《一九八四》和《动物山庄》,不如先来读懂那个最真实的奥威尔。

  《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所收录的这些信件当中,有些其实很是很有意思的,它们不同于奥威尔在其作品中所的那种严肃与“高冷”的格调,而是更加的简洁明快,书写的时候用了很多短句,让表述清楚明了,一语中的,词汇也多是常见用于,让我们读起来仿佛“窥探”着这位伟大作家内心深处的秘密,有趣又“刺激”。

  这些信件中的很多细节,并没有经过过多的修饰,有些能看出是“临时起意”,正因如此,奥威尔后来的被世人熟知的一些观点,可以在这些信件中找到来源以及发展。从各式各样的收件人当中,我们看到奥威尔交友甚广、细腻温情,以及他生活中很多不为人知的小细节。

伟大作品也曾经历过被退稿的坎坷

  我们所熟悉的这位有着先知一般的预见性的作家,在现实生活中却并不是一位“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万人迷式的人物,相反,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奥威尔都经历过各种“碰壁”,包括他后来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动物庄园》,就曾经被T.S.艾略特拒稿,他不止一次致信过艾略特,然而艾略特终是不敢贸然出版这部伟大作品。

  艾略特高度认可这部作品的写作技巧,他赞美书中对寓言的处理技巧非常的娴熟,而且故事的叙述可以让读者为之吸引,完全进入到故事情境中,艾略特甚至评价说,这是自《格列佛游记》之后,很少有作家能做到的一点。但是他依然拒绝出版,在给奥威尔的拒稿信中,艾略特这样写道:

我们不能确信这是不是批评当前政治局势的正确观点(我敢肯定其他董事没有一位能确信)。尽管对于那些假装其他利益和动机高于纯粹的商业财富的出版社来说,出版反时代潮流书籍肯定是它们的职责;然而不管是哪家出版社,都需要公司里至少有一个人确信这是当前需要说出的事情。我找不到任何需谨慎的理由来劝阻其他人出版这本书——如果他相信它所主张的观点。

  其实,这已经不是《动物山庄》第一次被退稿了,前前后后一共有4家出版社拒绝了奥威尔的《动物山庄》,好在奥威尔从来没有放弃过,小说最终得以发表,才不至于让后世错失这样一部有着深远意义的传奇之作。

  正如奥威尔自己曾经说过的这段话一样:“回头看看我的全部作品,我看到在我缺乏政治目的时,写出来的书总一无例外地没有生气,蜕化成华丽不实的段落、无意义的句子和装饰性形容词,而且总的说来,是自欺欺人之作。”

  《孟子》中曾有这样一句话:“天之生此民也,使先知觉后知,使先觉觉后觉也”,形容奥威尔再合适不过。

  就是这种使命感,这种正直自省,和坚定地反对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态度,才使得他的作品都成为了不朽的传奇,也让他成为了当之无愧的20世纪文学巨匠。

伟大作家也有平凡的爱与依赖

  虽然奥威尔时而会跟友人调侃和自嘲说,自己没有受到过什么年轻女士的赞美与痴迷,而且实际上,奥威尔面对雪茄的热切可能更强过面对异性,他是一个重度雪茄痴迷者,甚至后来带走他生命的肺病,也是因此而患上的。

  奥威尔虽然经常调侃自己的“女人缘”,但是他的婚姻生活其实给了他很多的帮助和安抚。我们从他的信件中也可以看出,奥威尔多次在给朋友的信中提到自己的妻子艾琳,真情流露、温情脉脉。

  奥威尔的妻子艾琳是牛津大学毕业生,又是一个有趣而机智的记者,同时也一样爱好写作,她幽默、敏感又富有文采,和奥威尔两个人志趣相同,也共同经历过贫困与落魄,艾琳一直怀着乐观的态度,并且对于奥威尔的写作工作给予支持和鼓励。她是一个饱含着热情的倾听者,安抚着奥威尔的心灵。

  对于艾琳,奥威尔形容她“聪明、迷人、独立”,面对生活中的磨难也并未惧怕和逃离,反而会在这种窘迫的生活之中怀着调侃的精神去“制造”一些乐趣。据说艾琳在刚和奥威尔结婚之后的一封信中曾这样写道:“婚姻让我改变了准时写信的习惯,因为我们经常争吵。不过我很快对吵嘴驾轻就熟,能节省出不少时间写信。”

  遗憾的是,在1945年3月,奥威尔的《动物庄园》终于可以出版的前5个月,艾琳因为麻醉事故,在一次子宫切除的手术中去世,年仅39岁。在患病期间,乐观的艾琳甚至还轻松地说起自己的病情:"我已经卧床不起4个星期。他们诊断我为膀胱炎,但又转为肾结石,之后是热伤风、结核病。他们至今还没有诊断我为癌症或全身瘫痪,但我相信,很快会的。"

  而在艾琳的弥留之际,她还在给作为前线战地记者的丈夫写信,她的这封信流露出前所未有的悲伤,而且是在她等待手术的间隙写的,信写到一半她便被拉进了手术室。

  艾琳的支持与乐观,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精神世界里,都带给了奥威尔巨大的抚慰与帮助,对于艾琳的离去,奥威尔内心的伤痛其实是最沉重的,他虽然在一些书信中三言两语带过,表现的异常坚忍,但是最悲的痛往往是最难以言说的。后来,在他写信给他的朋友、小说家阿瑟•库斯勒中说道:“每个冬天,我越来越难以相信,春天真的还会到来吗?”

信件,往往是最贴近一个人真实生活的通道

  信件因为其私密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最能反映一个人真是生活现状和心理感受的,奥威尔的这将近300封信件也是如此,这些信件不在关乎什么文学性、艺术性,而是如人间烟火一样实实在在。

  和出版商还有编辑之间的通信,很多都是在处理书稿出版和稿费事宜,这样的奥威尔隐去了世人眼中的“光环”,同样在为生活而奔波劳碌着。同时也让读者可以最大程度地贴近这这位伟大作家的内心,甚至了解了他在人生中关键时期的想法,看到了“一代人的冷峻良知”在“道路、意义与生命”中的方向与抉择。

  虽然这本《道路、意义与生命:乔治·奥威尔书信集》足足收录了将近300封信件,但实际上,这只是奥威尔一生全部通信中的一部分,我们从这大量的信件中看到的奥威尔,变成了一个走下神坛的普通人,会逗趣,会调侃,会和朋友谈论新闻,会因为柴米油盐而奔走。他依然是哪个寡言冷峻的奥威尔,但更是一个生活节俭、爱搞恶作剧、谦虚友善,甚至有些可爱的小笨拙的奥威尔。

从一个流浪的“基层工作者”到举世闻名的“天才预言家”

  了解过奥威尔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并非坦途,而是十分的坎坷和波折。奥威尔生于时为英国殖民地的印度,他从小就对印度人民满怀同情,后来他没有上大学,而是去到缅甸做了警察,有感于所见所闻,对于苦役犯们也是心怀悲悯。

  20世纪30年代,奥威尔参加了西班牙内战,那个时候他才刚刚结了婚。回国后被划入左派,被迫流亡法国。“二战”时期,奥威尔又加入了英国广播公司从事反法西斯宣传工作,在德军空袭期间搬到伦敦住,而所有别的人都在争取离开。

  后人皆赞其“先知”,但要成为“先知”也是要付出很多的代价的,奥威尔放弃了很多,同时也坚持着更多。他的一生都在冒险,也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冒险,获取了很多严肃的素材,才有了那些不朽的伟大作品。

  他仿佛在历史的一段对另一端翘首以盼,不仅自己如此,也从未放弃让更多人看到。

  奥威尔说:“一切装腔作势的文字都暗含欺诈”。颠沛流离的一生没有改变他的志向,也没有磨灭他的热情,在“先知”的外衣之下,不过是一颗“圣徒”般虔诚的心。

  奥威尔这些信件中的很多事情依然如走马灯般在脑海中流转,我似乎看到奥威尔盖着报纸做的“羽绒被”,等待着天亮以后去采啤酒花的那种乐观;似乎感受到了他一次次被拒稿之后的失望,然后再一次燃起的斗志;似乎听到他在前线时所经历的炮火轰鸣,看到在最便宜的旅馆居住时的落魄和不改其志的坚毅……

  书信自有其魅力,它们虽然可能不如文学作品一般的文采斐然,也不像小说故事一样的跌宕起伏,却是最真实、最单纯的存在。那车马慢的书信时代,一张薄薄的之上可能寄托着太重的情感,有想念,有不甘,有自嘲,有热血,一字一句皆是故事。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