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童牛背指

牧童归去横牛背

中西医结合学报2005年9月第3卷第5期 JChinIntegrMed,September2005,Vol.3,No.5

・411・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古今词义的演变及其对中医翻译的影响

牛喘月

(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上海201203)[关键词] 医学,中国传统;语言学;翻译;英语

[中图分类号] R2-0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1977(2005)05-0411-05

Historicalchangeofthemeaningofwordsanditsinfluenceonthetranslation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

NIUChuan-Yue

(ForeignLanguageEducationCenter,ShanghaiUniversity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Shanghai201203,China)

KEYWORDS medicine,Chinesetraditional;linguistics;translation;English

JChinIntegrMed,2005,3(5):411-415

1 权作引子

今年沪上的六月似乎与往年很有些不同,已经立夏还凉爽如秋。然而凉爽的惬意近来却如朝霞秋露,悄然消散得无影无踪。先是收到秦源先生关于恢复注解和翻译经典文献的来电。平静的心绪骤然不安起来。

秦源先生知我近日开始讲授《国学大义》,很是激动了一番,但信末“欲把几滴相思泪,比作长江东流水;雷震村晚夕阳尽,凭君无腔信口吹”却让我独自尴尬了好半天。前两句提醒我,国学博大精深,如长江眶里的几滴泪水那么多。后两句借用宋人雷震的诗《村晚》,表达了他对我开讲国学的担心。雷震的《村晚》全诗如下: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街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村晚》描写的是一幅恬静优雅、淳朴自然的湖光山色美景,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邀。但这自然不是秦源先生借古喻今的用意。正如他本人所言,他的用意若明月之照水,清风之拂面。对于这一点,我完全可以心领而神会。然而遗憾的是,我自己其实并

无牧童的天真烂漫,所偷生之所也并无宜人之山影碧波。不过“无腔信口吹”倒是值得“闻者足戒”的。特别是在目前中医翻译问题的探讨与研究中,应该强调从实际出发,努力把握原文的真实内涵,千万莫要毫无根据地“信口吹”。这就是为什么我将“牧童归去横

周家千先生近年来致力于国学经典文献的整理、注解和翻译工作,他在来电中提到,自宋明以来儒学研究偏离正轨,孔孟之学被教条曲解。听着他的讲述,我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学教义。的确,理学所竭力宣扬的其实已不是孔孟的思想,或者说是被理学家们刀砍斧凿后的儒学。所以所要打倒的应该是挂着孔家招牌的理学之店。跟周家千先生电话交谈之后,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我们究竟该如何学习、研究和发展传统文化呢?如何整理、解读和翻译经典文献呢?中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在对外翻译和介绍中医时,如何才能不背离和曲解中医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精神呢?如何才能在译文中保持中医理论的系统性、实践的完整性、概念的准确性和表达的一致性呢?这的确是每一位译者都必须认真考虑的问题。

宋明时期的儒学,在中国被称为“理学”,在西方

国学的宏论,继而又接到周家千先生关于如何整理、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作为本文标题的原因。

东流之水汹涌奔腾,而自己对国学的了解,却只有眼“五四运动”所提出的“打倒孔家店”的口号,严格说来

[作者简介] 牛喘月(1961-),男,博士,副教授.

Correspondenceto:NIUChuan-Yue,MD,AssociateProfessor.E-mail:zhooushi@163.com

则被称为“新儒学”。无论称为“理学”还是称为“新儒“豆”,其实此“豆”(器皿)非彼“豆”(大豆)。在古代,学”,都说明了一点,即宋明时期的儒学在理论与实践“豆”指的是一种像高脚盘一样的盛肉类食物的器皿,上都与孔孟之学的原始内涵有了很大的不同。周家千先生提醒我,千万不要使中医经过翻译加工以后变成与祖国医学貌合神离的另外一种“新中医”。

周先生所提醒的,其实也是我长期以来所担心的。我对《黄帝内经》谨小慎微的翻译注解,其实就是这种担心的一个体现。本文通过总结自己近来与学界朋友的交流和论争,试图从理解和表达的角度出发对这个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提出一管之见,借以抛砖引玉。2 并不好笑

明人梦醒龙在《古今谭概无术部第六》讲了这

样一则笑话:

魏博节度使韩简,性粗质,每对文士,不晓其说,心常耻之。乃召一士人讲《论语》,至《为政篇》。明日喜谓同官曰“:近方知,古人禀质瘦弱,年至三十,方能行立。”

意思是说,唐代有个名为魏博的藩镇,其节度使韩简是个大字不识的粗鲁人,每次与读书人在一起时,总是听不懂他们在讲什么,心里常常感到羞愧。于是便请了一位先生给自己讲《论语》,一直讲到《为政篇》。第二天,韩简高兴地对同僚们说“:近来方才知道,古人体质瘦弱,到了三十岁才能站起来走路。”

读到这里,的确感到可笑。但仔细想想,其实也没有什么值得好笑的。如果说一个封疆大吏居然将孔子“三十而立”曲解为“三十岁才能站立起来”实在可笑的话,那么一个翻译人员如果将“岐伯”译为UncleQi,将“带下医”翻译为doctorunderneaththeskirt,将“公孙(穴)”翻译为GrandfatherGrandson,将“辨证”翻译为dialectics,则一点也让人笑不出来。

在一次文化沙龙中,汉唐先生讲了一则现代笑话。我疑这则笑话是他杜撰的,但倒也颇能说明问题。他说有一位自称为夏商周文化研究专家的人曾向他介绍了自己的三项最新研究成果:一是周人特别注重身材的苗条,每餐进食极少;二是周人的主要食物是大豆,特注意蛋白质的摄入;三是周人身体发育奇特,越老胃口越好。其依据是《周礼》上有明确记载:六十岁的人每餐吃三颗豆,七十岁的人每餐吃四颗豆,八十岁人每餐吃五颗豆,九十岁的人每餐吃六颗豆。

我听后不禁哑然失笑,《周礼》的确有类似的文字记载,但绝不能如此理解。《周礼・乡饮酒》的原文是“:乡饮酒……六十者三豆,七十者四豆,八十者五豆,九十者六豆,所以明养老也。”这里的“豆”看似

因其造型像“豆子”,后来就用其借指“豆子”了。懂得了“豆”字的原始含义,就不会将这段话中的“豆”理解成“大豆”了。在《周礼・周官・掌客》中还有这样的记载“:凡诸侯之礼,上公豆四十,侯伯豆三十有二,子豆十有四。”这里的“豆”当然也指的是盛物之器具“(豆”在古代还是量器的名称,四升为一豆)。

将“豆”如此理解,将《周礼》如此演绎,的确滑稽。如果这位专家在研究时能对“豆”的古代本义有所了解的话,就不致于得出如此可笑的结论。对古典文献字义的准确理解和文法的正确解读,不仅仅是有关领域研究者所必须努力把握的关键,也是从事文献翻译工作者所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从事中医翻译和研究的人员,尤其应该时时加以注意。

近读某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英文版的《论语》,发现了一些同样的例子。例如《论语・述而》篇说,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孔子这句话的意思

是说“,带上一束干肉来拜我为师的人,我没有不教他的。”这句话中的“束脩”指的是一束干肉。这是古代拜师的最低礼物。所以ArthurWaley在其翻译的

论语》(Analects)中,将这句话译为:

TheMastersaid,fromtheverypoorestup-wards—beginningevenwiththemanwhocouldbringupnobetterpresentthanabundleofdriedflesh—nonehasevercometomewithoutreceivinginstruction.

国学大师辜鸿鸣更将其解释性地意译如下:Confuciusremarked,“Inteachingmen,Imakenodifferencebetweentherichandthepoor.IhavetaughtmenwhocouldjustaffordtobringmethebarestpresentationgiftinthesamewayasIhavetaughtothers.”

但在某出版社出版的英文版《论语》(AnalectsofConfucius)中,这句话的翻译却有所不同:

Confuciussaid,“Ineverrefusetoteachthosefifteen-yearoldchildrenwhoarereachingadoles-cence.”

在这句话的翻译中,译者将“束脩”理解成“束发修饰”,因为“古代男子十五岁左右则束发为髻,开始接受教育。”译者其实也意识到了“束脩”作为学生拜师所交纳礼物的传统解读。但在具体翻译时,还是另辟蹊径,自立一说。但这样的解读其实并不符合历史事实,也不是原文所要传达的实际内涵。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中医翻译上也是很常见的。遇到这样的情况,译者应该怎么办呢?我以为还是应

“《

该采信定论,不宜自作主张。因为对一个历史问题的共识,是经过有关领域的学者长期的考证和研究而形成的,一般都是有充分的客观事实和历史根据的。

比如《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篇》中有不少的词句和概念,目前就有许多异见,下面试举几例谈谈如何在翻译中处理类似问题。

“六合之内”:此概念一般理解为“东南西北及上下六位”,即sixdirections,但也有的校注者将其理解为“四时”,即fourseasons(amongwhichthethreemonthsofspringcouplewiththethreemonthsofautumnandthethreemonthsofsummercouplewiththethreemonthsofwinter)。翻译时可将前者作为共识纳入译文,后者作为补充说明纳入注释之中,给读者提供一些进一步了解相关研究发展的信息资料。

“四维相代”:此概念在古籍中就有不同的注解,如《太素》卷三调阴阳注解为“:四时之气各自维守,今四气相代,则卫之阳气竭。”将“四维相代”解释为“四种邪气(即寒、暑、湿、风)维系不离,相互更代伤人”(Thefourpathogenicfactorsinthefourseasons,namelycold,summer-heat,dampnessandwind,in-teractwitheachotherandcausediseasesrespective-ly)。而《类经》十三卷第五注解却认为“:四维,四支也。相代,更迭而病也”(Siweireferstothefourlimbswhicharealternativelyattackedbypathogenicfactors)。将“四维相代”理解为四肢更迭而病。翻译时究竟如何理解和表达呢?我个人的做法是,在译文中以直译之法将其予以翻译,在文后的注解中,先将这四个汉字的意思逐一作以介绍,然后将《太素》和类经》的不同解释分别作以介绍,让读者根据上下文意来琢磨其含义。

“受如持虚”:该概念在《类经》十三卷第五注的解释是“热侵阳分,感发最易,如持空虚之器以受物,故曰受如持虚”(InvasionofpathogenicheatintotheYang-Phasetendstocausediseases.Itisjustlikeholdinganemptycontainertoreceivethings)。这样看来“,受如持虚”的正确理解应是tendstocausediseases。但在个别中文校注版本中,却有一些颇为不同的注解。如某出版社出版的《黄帝内经素问语译》对“受如持虚”的解释是“人的哪条经脉虚,大疽就从哪条经脉发生”。对于这些别树一义的注解,翻译时仅可参考,仍应以学界共识为译本依据。

“阳气者,精则养神,柔则养筋”:这是“生气通天论篇”的另外一句话,王冰对此的注解为“:此又明阳气之运养也。然阳气者,内化精微,养于神气;外为柔耎,以固于筋,动静失宜,则生诸疾。”(Thisisanother

waytodescribethefunctionofYangqiinactivatingandinvigoratingthebody.However,Yangqiinteri-orlytransformsintoessencetonourishspiritandexteriorlynourishesthesinewsandmakesthesin-ewselastic.Disorderindynamicandstaticactivitieswillbringondiseases.)即阳气养神则使其爽慧,养筋则使其柔韧。《灵枢

营卫生会篇》所谓的“昼精”,

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但在近年出版的一本校注本中,这句话却作了这样的解释“:人体的阳气,它的精微可以养神,它的柔性可以养筋。”王冰的注解为中医界所普遍接受,在翻译这句话时,当然应该以此为参。其他现代人的理解和注解仅可供比较研究时参考。3 大意不得

在翻译古典文献时,时常可以发现有些词语在现今汉语中仍然在使用。遇到这种情况时,译者一定要谨慎对待。虽然有些词语古今含义相同或比较接近,但更多的却是古今含义不同或有所变异。下面是从我们日常生活中选取的几个例子,让我们比较比较,

看看它们古今含义的异同。

政治:如《尚书毕命》说“:道洽政治,泽润生民。”再如《周礼

地官遂人》说“:掌其政治禁令。”在

这两句话中“,政治”都指的是政事和治理。所以近代用其对译英语的politics或polity。但古人所讲的政治”(administration)与今天所谓的“政治”(poli-

tics)还是有所不同的。

革命:《周易

革》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

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这句话中“革命”的原始含义是变革天命。后来日本人用其翻译英语的revolution,其意转变为“根本变革社会政治制度”。此词在日本赋予新意之后又传入中国,成为近现代中国最为流行的政治用语之一。

经济:《晋书

殷浩传》说“:足下沈识淹长,思综

通练,起而明之,足以经济。”李白《赠别舍人台卿之江南》诗中有“令弟经济士,满居我何伤”句。杜甫《水伤遣怀》诗中有“古来经济才,何事独罕有”句。从这些例子可以看出“,经济”的原义为经世济民、治理国家,相当于今日的政治管理。日本人在翻译西学时,用古汉语中的“经济”对译英语中的economy(社会生产活动),虽然现在已经约定俗成,但其古今含义并不完全相同。因此我们在翻译李白、杜甫的诗句时,就不能将“令弟经济士”译为Yourbrotherisaneconomist;也不能将“古来经济才”译为Fromancienttimestheeconomists………。

民主:《省书

多方》中说“:天惟时求民主,乃大

降显体命于成汤。”这里的“民主”指的是百姓之主宰

《“

者,即帝王或官吏,与我们今天所讲的“民主”正好相反。这是因为日本人当初在翻译英语的democracy(人民享有发表意见、参与国家政权管理、选举国家管理人员等的权利)时,将古汉语中的“民主”一词反其意而用之的缘故。

生产:《史记

高祖本纪》说:高祖“常有大度,不

事家人生产作业。”这里的“生产”指的是谋生之业,与我们今天讲的“生产”意思大不相同。日本人当初翻译英语中的production(指使用劳动工具改变劳动对民,皆欲顺其志也”中的“百姓”同样是指“百官”“,人民”才指的是“平民、庶民”。

人事:《素问

气交变大论篇》“:通于人气之变化

者,人事也。”这里的人事指的是人体之气的变化规律(therulesofQitransformationinthehumanbody),而不是指humanaffairs。张志聪说“:人居天地气交之中,随四时阴阳之变化者,人事也。”(PeopleliveinthephaseatwhichQifromtheheavenandtheearthcommunicateswitheachother.Qiinthehuman象并创造物质财富的过程)时,对古汉语中的“生产”bodyvariesinaccordancewiththechangesofYin

一词进行了表化解释并用以对译production。

消费:《宋书

徐爰传》说“:比岁戎戍,仓库多虚,

先事聚众,泽消费粮粟,敌至仓卒,又无以相应。”这里的“消费”与英语中的consumption(物资支出消耗)的意思基本一致。

从上面这六个我们生活中常用的词语来看,虽然其古今词形没有变化,但其内涵已有所变异或完全改变。当然古今含义相同的也还是有的,但属少数。这就提醒我们,在整理、注解和翻译古典文献时,一定要在思维上回归到有关典籍成书的那个时代,根据古人的思想观念和认识问题的方式来解读古人的著作,不能一味地按照今人的认识来解析古人的思想。

在翻译中医文献典籍时,这一定更应特别注意,不然就会犯“误解作者,误达读者”的错误。下面试通过几个中医概念的翻译,谈谈这方面的问题。

百姓:《灵枢

九针十二原》:黄帝问于岐伯曰:余

子万民,养百姓,而收其租税。这里的“百姓”与我们今天所讲的“百姓”含义是不同的。我们现在讲的“百姓”,指的是“平民”,即ordinarypeople或者commonpeople。而“养百姓”中的“百姓”却指的是百官,而不是ordinarypeople,因为那时只有贵族官吏才有姓氏。

在国外出版的一个《灵枢》译本中,上面这句话的翻译如下:

YellowEmperoraskedQiBo:Ilovemypeo-ple,attendtothemassesandalsoimposeataxontheirearnings.

将“百姓”译为masses,显然是按照今天的“百姓”的含义释译的。在另外一个译本中,这句话的翻译如下:

HuangdiaskedQibo:“Ilovemypeopleandprovideforalltheofficials.ButIalsolevytaxesonthem.”

这个译本将“百姓”翻译为alltheofficials(即百官),是比较准确的。

另外《灵枢

师传》中的“使百姓无病……百姓人

andYanginthefourseasons.Suchanvariationisknownashumanactivity.)

但在有些情况下“,人事”在古典文献中也有“人情事理”的意思。如《素问

疏五过论篇》“:凡此五

者,皆受术不通,人事不明也。”(Thereasonthatdoctorsmakesuchfiveerrorsintreatmentisexclusivelyduetothefactthattheyhavenotmas-teredmedicineandareignorantofhumanaffairs.)所以王冰在注解此处时说“:言是五者,俱名受术之徒,未足以通悟精微之理,人间之事尚犹懵然也。”

人情:《素问方盛衰论篇》“:诊可十全,不失人情,姑诊之或视息视意,姑不失条理。”(Suchawayofdiagnosisiscertainlyaccurateandconformstotheactualconditionofthepatient.Ifonehasobservedtherespirationandinspectedthementalstateofthepatientindiagnosis,hewillbeabletotreatthepa-tientmethodically.)此处的“人情”并不是“人的感情”或“情面”之意,而是指病人之病情(pathologicalconditionofthepatient)。正如吴昆所言“:人情,病人之情。”

制度:《素问

至真要大论篇》“:病所远而中道气

味之者,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Forthisreason,thedrugsshouldbetakenbeforeoraftermealinordertodirecttheeffectofthedrugstothefocusofthedisease.Thisruleforusingdrugsshouldnotbeviolated.)这里的“制度”与现代意义上的“制度”(po-liticalsystem)有所不同。

反常:《素问六微旨大论篇》“:故无不出入,无不升降,化有小大,期有近远,四者之有而贵常守,反常则灾害至矣。”(Thusnothingcanexistwithouttheactivitiesofgoingout,comingin,ascentanddescent.Theonlydifferenceliesintherangeoftransformationwhichiseitherlargeorsmallandthetimeofoccurrencewhichiseitherearlyorlate.Themostimportantthingforthesefouractivitiesistomaintainatthenormallevel.Violationofsucharulewillbringaboutharms.)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故同者多之,异者少之,用寒远寒,用凉远凉,用温远温,用热远热,食宜同法。有假者反常,反是者病,所谓时也。”(Drugscoldinnatureshouldbeavoidedduringthetimewhencoldnessisinpredominance;drugscoolinnatureshouldbeavoidedduringthetimewhencoolnessisinpredominance;drugswarminnatureshouldbeavoidedduringthetimewhenwarmthisin

predominance;drugsheatinnatureshouldbeavoidedduringthetimewhenheatisinpredominance.Thisprincipleshouldbeabidedbywhentakingfoods.However,iftheweatherchangesabnormally,thisprincipleshouldberigidlyfollowed.Violationofsucharulewillcausedis-ease.Thisiswhattotreatdiseasesinlinewiththechangesofseasonsmeans.)

在上面这两段话中“,反常”指的是“违犯常规”,所以译为violationofsucharule。

通过以上几个日常生活用语和几个中医古典文献用语的古今比较,可以看出其含义的古今差异。这个差异就是我们赖以解读原文实际内涵的钥匙。无视或不了解其含义的古今差异,自然得不到正确的理解。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再通顺的表达,再优美的语言不但没有实际意义,而且会误导读者,造成不良影响。4 一丝不苟

《诗经

淇奥》描述君子的行为举止时有这样的

诗句“: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大学》在阐释“止于至善”之意时,也引用了该诗“:‘如切如磋’者,道学也。‘如琢如磨’者,自修也。”切、磋、琢、磨是古代加工玉器的四种工艺,《诗经》和《大学》借以阐述自我修养和完善的途径与方法。我们今天在从事翻译工作时,在理解和把握古典文献的内涵和实际所指时,也应该坚持这样的方法,发扬这样一丝不苟、精雕细琢的精神,从细微处把握主旨。

王之涣的《凉州词》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诗: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千百年来,人们一代一代地吟诵着这首诗,赞叹着诗人出神入化的神来之笔,但却很少有人对这首诗所描写的地理环境和客观事实发生过任何怀疑。当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先生读到这首诗时,便产生了一丝疑虑:在古凉州能看到黄河吗?根据他的地理知识,无论在玉门关还是在古凉州,实际上都看不到黄河,但为什么王之涣在诗里提到黄河呢?是不是后人将王之涣的诗误传了呢?此处的“黄河”会不会是“黄沙”之误呢?因为草体的“河”和“沙”是很相像的。

带着这样的疑问,竺可桢先生亲自到玉门关和古凉州实地考察,在那里当然看不到黄河,实际上黄河

离那里是很远很远的。经过实地考察,竺可桢先生发现那里的确黄沙遍野,大风吹来,风卷黄沙,漫天飞舞,一幅“黄沙远上白云间”的景象展现在他的眼前。但这仅仅是他的猜测,实际情况是否如此,还需找到历史根据。于是他便去查阅各种历史资料,考察各种

相关文物,终于在甘肃的博物馆内找到了最早刻有

《凉州词》的一块出土石碑。石碑上所刻的《凉州词》的第一句果然是“黄沙远上白云间”!一个千古误读被一丝不苟的科学家发现和纠正了。

竺可桢先生的这种认真求实的精神值得我们学

习。无论在做学问时,在研究古典文献时,在翻译有关典籍或文章时,我们都应该认真仔细,一丝不苟,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

元曲中有一首无名氏写的《醉太平

讥贪小利

者》,全文如下:

夺泥燕口,削铁针头,刮金佛面细搜求,无中觅有。鹌鹑嗉里寻豌豆,鹭鸶腿上劈精肉,蚊子腹内刳脂油,亏老先生下手。

这首元曲是讥讽贪利小人的,语言虽然有点刻薄,但却将贪利者的丑恶嘴脸刻画得入木三分。如果对这首元曲反其意而用之,便可赋予其新意。我常将这首元曲反其意而用之,借以比喻翻译中对原文之意的深入理解和细微把握。对于贪利小者来说,如此这般的斤斤计较,锱铢必较地细细搜刮,的确令人厌恶。但对于译者来讲,却应该有这种斤斤计较的精神去深入领会原文之意,不遗漏掉任何有助于理解原文寓意

的信息。当然“无中生有”是要努力避免的。在理解原文之意的时候,译者还需时时注意明辨是非。有时表面似“无”实际却“有”,表面似“有”其实却“无”。“似是而非,似非而是,译理定数,游若鬼神。瞬息之际,乾坤倒转,分寸之间,雄兵百万。”子木先生关于翻译中对原文信息把握的论述,可谓深探译学之

本源。对于原文信息的这种“似是而非,似非而是”的情况,译者应该根据相关学科的基本理论与实践,结合古今文意的变迁并对照相关典籍的校注研究,努力挖掘实际内涵,准确把握具体语义,要从表面的“无”中引申出深层的“有”。

在实际的翻译中,如何具体理解和把握原文之义,要从实际出发,要辩证地看待表层之义与深层之义的关系,不能一概而论。在理解原文意义时要“细搜求”,但却不能随意夸大,不能随意地在“鹌鹑嗉里寻豌豆”,在“鹭鸶腿上劈精肉”,在“蚊子腹内刳脂油”。如果这样做,那倒真是“无中生有”了。(注:本文引文中的标点符号不太统一,因原文如此,故未加改动。特此说明。)

[收稿日期] 2005-07-05 [本文编辑] 周庆辉

牧童横牛背短笛信口吹

走在乡间的小路上/暮归的老牛是我同伴/荷把锄头在肩上/牧童的歌声在荡/喔呜喔呜他们唱/还有一支短笛隐约在吹响。

坛随笔

牧童横牛背牧童横牛背短笛信口吹

在每个人的童年生活中,都会有自己的专属记忆符号,一想到它,奇妙快乐的童年时光就慢慢晕染开来。近日翻阅古代描写儿童的诗歌,发现诗人在表现儿童天真烂漫的性格和闲适自得的生活时,都不约而同地选择了“牧童短笛”这个意象。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这首《所见》,大家耳熟能详,小学生几乎脱口而出。在大山深处放牛的小孩,不知有什么开心的事情,一边骑牛一边放声歌唱,歌声清脆响亮,在树林里回荡萦绕。“知了,知了,知了……”突然传来蝉儿的叫声,小孩立刻闭上嘴巴,直起脊背,眼睛直直地望着鸣蝉,悄悄地靠拢。这一切都被诗人看在眼里,小孩歌唱时是何等散漫、何等放肆,听见蝉叫时却是如此安静、如此小心翼翼,从动到静的调皮可爱都被诗人准确地捕捉到了。

晴明风日雨干时,草满花堤水满溪。童子柳阴眠正着,一牛吃过柳阴西。

初春新雨后,风和日丽,水草丰美,田野生

《四川教育》2015年第4期

机盎然。小牧童在柳荫下酣睡正甜,那头老牛自顾自地吃草,越吃越远,而小牧童却一点不用担心他的老伙伴。人与动物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和谐生长。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这两首诗歌都描写的是牧童放牧归来的情景。吕岩的《牧童诗》侧重描画牧童休憩的场景,展现小牧童无拘无束的生活和率真淳朴的个性:广阔的原野,绿草如茵,让人心情舒展;牧童还没有出现,断断续续的笛声已随着晚风吹来。回到家吃饱饭后,已是黄昏后,小牧童连蓑衣都来不及脱掉,就躺在院子里凝望那一轮明月。雷震的《村晚》,则完全是国画大师李可染的牧笛图。尽管前两句描写的景色美不胜收:池塘水满、日落西山、青山与落日倒映在水中,但这一切美景都是背景,主角是牧童。随意横坐在牛背上,没有规矩的约束;笛子想怎么吹就怎么吹,没有腔调的要求,却就

是这“横牛背、信口吹”让人心生向往。

对于古代的诗人而言,牧童短笛寄予了他们厌倦尘世喧嚣,向往世外桃源的愿望;对于行走在钢筋混凝土的大城市中的农村娃而言,牧童诗是对那段牛背岁月无尽的怀念。

在农村,父母给孩子安排的农活中,放牛无疑是小伙伴们最乐意承担的。放牛时可以骑牛,可以漫山遍野地奔跑,可以看小人书,可以毫无顾忌地唱歌,可以和放牛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乐趣,放牛已不是农活,而是游戏。

尽管是“小不点”和“庞然大物”的比例,但牛却是小伙伴们最忠实的朋友。再野性的牛,在它的小主人面前都是那么温顺。吆喝、用树枝抽打、用脚踹,它都不会把它的那对角朝向小主人。但更多的时候,小伙伴却是在牛背上看书、打盹、捕蝉、唱歌,看日阴漫过庄稼,听村里人闲话春秋冬夏。日子一天天过去,大怪兽变成了老黄牛,放牛娃在他乡哼唱童谣。

(夏叶/文)

3

牛背上的牧童[散文欣赏]

牛背上的牧童

文/芬芬

春天的光柔和的带着花的芳香流进了山的一角,断断续续的笛声吹响了一个山坡的精灵,悠闲的牧童双脚横在一头晃晃悠悠的老牛身上。

牛背上的牧童眼神清澈,像极了这个季节里干爽的风,不带任何的杂质,他细心的观看着山上渐渐绿起来的草地,想着一下等牛安静下来吃草的时候,自己就可以肆无忌惮的在那片山坡上打滚、玩乐、找蛐蛐了。

阳光斜斜的照着牧童前面的一汪湖水,静默的平静,像是一面上帝投下的镜子,不然纤尘的映在山的心窝里,蓝蓝的天沾惹了一湖的水色,此刻天、山、湖,喔还有站在老牛旁边的牧童,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静的看到流动的湖水,飘飘欲飞的白云,眼神坚定的老牛。

二十年的光景在一瞬之间飞速的滑过了每一个人的指尖,曾经的老牛已经成为了墙上一张坚硬的皮子,而那些饥饿的岁月也成了一家人在灯下闲聊的忆苦思甜话题,而曾经那个骑在牛背上的牧童,已经成为了一名老师,用自己的能力走出了一片天空的老师。

然而他的心却已经变了,他不再是那个整天想着逃出这片大山而走向都市的懵懂少年,他依然选择了坚守这片大山,坚守那个在艰辛的岁月里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家人。

当春天敲响山坡上沉睡的牧草的时候,他还是习惯了牵出常年关在圈里的小牛,静静的朝着山坡走去。父亲已经老了,不再是二十年前一指手就能挖下一大个伐子的汉子,也不再是那个拿着兄弟姐妹大骂的豪放男子,他的腰总是供着,像是那一座被重力压弯了的桥。

而母亲也不再唠唠叨叨的告诉儿女们要做什么或者不要做什么,而是重重复复只在说着孩子们童年那些或有或无的话,她的眼睛里已经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干枯的手成了冬季一把无力的扫帚,风起的时候飞在空气里的白发,一直刺痛着牧童的心。

二十年的岁月,二十年的努力,本来以为这样的一份成功可以为这个家庭增添喜色,可是也正是因为父亲和母亲超过别人二十年的努力和奋斗让他们过早的衰老,一身的病痛是疼在牧童心里一根破不去的刺。

站在平静的湖水边,小牛因为看见许久不见的水,欢快的在水里玩着,清澈的湖水霎时变得浑浊,伴随着的还有一股污浊的气味,牧童看着这头小牛,突然觉得曾经的自己就是这一头无知无畏欢乐的小牛,追寻着自己的梦想,怀着摆脱命运的心一步步向前,却看不到它的母亲在人的欲望下被宰杀的伤痛。

他如果不在坚持自己的梦想,不再想着走出这座大山,和邻家的孩子一样默默的守候着大山,守候着父母,也许他们也就不会像现在一样全身是伤痛的痕迹和劳累的伤,而自己也早就承担起这份照顾父母、照顾家庭的责任,让父母早早的歇下手里和肩上的重担,享一下操劳过后儿女的福。

只是念过半百的父母比邻家叔伯辛苦,甚至在邻家叔伯可以安享晚年的时候,父母还在为孩子的婚事、工作、生活操心着。在他的心里他是多么的不忍,可是他只是一个小小的教师,他可以做的只是每天上好自己的课,然后每天给父母打个电话,问问他们今天身体好吗?

眼泪在眼睛里打转,那些熟悉的风景在眼底变得模糊,而父亲的驼背、母亲的白发却是那么清晰的在眼前闪过,也许当时想的是走出这片大山,走向一个更好的生活,而二十年的弹指一挥间,让他明白生命中有很多值得珍惜的人和事,在那么一些年代,错过了,而在之后的日子里应该尽力的来弥补。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出自宋代诗人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赏析

  写景的艺术特色:《村晚》的写景文字集中在一、二两句,写的是山村晚景。诗人把池塘、山、落日三者有机地融合起来,描绘了一幅非常幽雅美丽的图画,为后两句写牧童出场布置了背景。瞧,"草满池塘水满陂",两个"满"字,写出仲夏时令的景物特点,写出了景色的生机一片;"山衔落日浸寒漪",一个"衔",写日落西山,拟人味很浓,一个"浸",写山和落日倒映在水中的形象,生动形象。"横"字表明牧童不是规矩地骑,而是随意横坐在牛背上,表现了牧童的调皮可爱,天真活泼,淳朴无邪。这些景物,色彩和谐,基调清新,有了这样的环境,那牧童自然就是悠哉悠哉、其乐融融的了。同时,也表现出了牧童无忧无虑,悠闲自在的情致……

  诗歌的意境的创造:诗人是带着一种欣赏的目光去看牧童、写村晚的,他十分满足于这样一种自然风光优美、人的生活自由自在的环境,所以他写牧童,让其"横牛背",吹笛呢,则是"无腔信口",是诗人厌倦了尘世的喧嚣,看破了"红尘滚滚"呢,还是他天性好静、好无拘无束呢?总之,这首诗描绘的确实是一幅悠然超凡、世外桃源般的画面,无论是色彩的搭配,还是背景与主角的布局,都非常协调,而画中之景、画外之声,又给人一种恬静悠远的美好感觉。

牧童归去横牛背——写人要凸显个性

第3专题 牧童归去横牛背——写人要凸显个性

【学习目标】

人物描写成功与否、其重要标志就是看所写人物是否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了解并掌握肖像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常用方法,学会选取凸显人物个性的材料来进行凸显人物个性的材料来进行人物描写,是本专题学习的重点内容。我们应把写出人物个性、刻画人物灵魂作为描写人物时的自觉追求,提高写出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佳作展示】

例1:

情如同辈

我的母亲三十多岁,个儿不太高,我穿高点儿的鞋与她一起逛街 会冒出一句: 你们是姊妹吧! 我们先是一愣,接着,就哈哈大笑会冒出一句: “你们是姊妹吧!” 我们先是一愣,接着,就哈哈大笑。我与母亲年龄相差这 么大,却这般相像,可见母亲长得年轻。

每到假期,家里电话特别多,但很少有人愿意接。电话在楼上,而我们大多呆在楼下, 因此每次母亲只好跑上去接电话,这样还闹了不少笑话。这不,电话又来了——

“小娟,准备好了没有,我在老地方等你。

“哦!好的。请问您是哪一位呢?”

“笨蛋,我就找你呀!装什么傻,小娟,你忘了咱们的约定?”

“哦!很抱歉,我是小娟的妈妈。”

“呀!对不起,伯母,我以为您是小娟呢!”

“没关系,你等一下,我让小娟来。”

妈妈就下楼高声喊: 小娟,你的电话。 我一拿起电话,对方就劈头盖脸地一顿数落。究其原因是妈妈的声音比我的还要童稚些。时常被朋友骂,好不冤枉。慢慢地,我的朋友认 识到声音童稚的是我妈,而嘶哑些的则是我。但是,爸爸的朋友或上司却不同。妈妈刚一应声,他们就说“叫你老爸接电话”。开始,妈妈还嘀咕着, “搞没搞错呀!让我老爸接电话,我老爸远着呢!” 看着我和弟弟在偷笑,才明白:“是叫你们老爸的,原来是对方听错了,瞧,我都糊涂了。”

我的一些朋友很想来我家看看我妈,主要原因是因为他们认为我妈肯定是个淑女, 都想结识一下。 无论我跟他们怎么解释,他们仍然坚持要去我家。说真的,我真怕她们失望,我宁愿她们在幻想中和与我妈妈交往。这几个调皮鬼,这不,来了嘛!她们在前面走,我忧郁地跟在后面,担心母亲和这一帮机灵鬼合不来。到家时,她们看到母亲剪着齐耳短发,穿着短衣短裤,正跪在地上擦地板,这奇特的劳动姿势,惊得他们都睁大了眼睛。而母亲看见她们却不用我作介绍就搂上两个说: 你们就是小娟常提的好朋友吧!她们好久才回过神说: “伯母,您好!妈妈则答:“客气什么,我们都是好朋友嘛!”大家齐声“噢”,我松了一口气,她们与母亲,此时俨然同辈人,扶肩携手,是那样谈得来。

有一次,学校放假,母亲却打电话来说:“现在别回家,我听过天气预报,要下大雨的。” 我说:“老妈,别骗我,我才不信呢!”妈妈则说:“小鬼,妈的话你都不信,那你会 吃亏的。”“哦!好了,我信。如果半小时之内没有下雨就回家。”果然不出半小时下了场大雨。如果我急着回家的话,在路上一定会淋得够呛的。幸好,有妈的那个电话。这场大雨来得急,去得也快,我与爸爸、弟弟

几乎它同时到家,原来妈妈给我们三人都打了电话。奇怪的是,我们没淋雨,而妈妈却全身都湿透了。我好奇地问: 老妈,你怎么了?都成了落汤鸡了。”妈妈却抖着衣服说:“与你们一样,想雷锋叔叔学习,帮邻居收衣服呢。” 弟弟小声说:“妈也叫雷锋叔叔。” “你们都这样叫,难道我改为叫雷锋大哥不成?” 听完这话,我们都笑了,我们与妈妈拥有同一位“雷锋叔叔” 多奇妙,多惬意呀!

是的,妈妈就是我们儿女中间平行的一员,虽然我们是辈份不同的两代人,相处一起,却是那样水乳交融,是那样的开心潇洒,真的是亲如姊妹、情如同辈。

【点评】

横亘在两代人之间的代沟——隐现于现代家庭中的那一片阴翳,是那样地让人烦恼。但本文作者和她的母亲之间却是心桥坦荡,亲如姊妹,情如同辈。

作者是抓住“情如同辈”来表现人物特点的。“街头错认”一节,勾勒出母亲身材的特片,写母女形如同辈;“电话错听”一节,让“童稚”的声音与“嘶哑些”的声音“错位”,写母女声如辈;“同学来访”一节,同学们的“机灵”和母亲灵巧奇特的劳动姿势拉近了两代人之间的距离,使她们成了“好朋友”,写母亲与少年同学亲如同辈;“异辈同称”一节,表现母亲童心依旧,也“向雷锋叔叔学习”,冒雨助人为乐,展露了母亲的襟情,写母女(子)志向一致,情如同辈„„这些轶闻趣事的娓娓叙述,尺水兴波,平中显奇,塑造了一个童心未泯的母亲的鲜明形象。叙后小议,卒意显志,将母女的和谐亲近,升华为社会新风、时代新貌,总写母女同辈的不凡意义。在故事展开的过程中,展示了新时代家庭中令人兴奋的新型长幼关系,反映了两代人之间叫人称羡的通融亲和,读来令人耳目一新。整个文章弥漫着强烈的时代气息,迸发出催人奋进的感情力量,俨然是家庭生活中的一支漫馨的小夜曲。

例2:

老 爸

第一次看见他,是在阿姨家。我在这头,他在那头。他倚着那古老的墙壁,低头看自己的脚尖在地上来回摩擦。那天,他穿得很庄重,却依旧遮掩不了他枯瘦的身材。 他就是我第二个老爸。

我默默地走近他,似乎让他很紧张,他“嗖”地一下站直了身子,笑得特勉强,我也僵僵地笑了一下。就这样,一个陌生的老爸闯入了我的世界。

接下来的日子,爸不太喜欢抬头,只是不停地埋头苦干。要知道他这一结婚,就多了三个吃饭的人,生活重担只会让他把头压得更低。直到有一天,我终于看清了老爸的脸让我相信,他一定会是一个能干的父亲。

我爸是搞装修的,我一直想去爸工作的地方看看。这天,天特别热,太阳晒得人喘不过气来,正好可以去给他送瓶矿泉水。一进门,这房子的格局可真漂亮,听说是我老爸 设计的。 将来,我爸一定会给咱家修一栋更好的房子!我美滋滋地想。

“爸,你在哪儿?我给你送矿泉水来了!” 我用了生平最大的嗓门。

“在这里,我马上来!”得过小儿麻痹留下后遗症的他左腿有些不方便,所以他人没出来就赶紧先应个声。我循声望去。“天啊!这么热,爸,你怎么裹得这样严严实实的!” 老爸像是“非典”时期的“难民” 戴着白色口罩,穿一件厚厚的外套,连帽子也没落下。

“没关系的,喷漆有毒,不这样怎么行啊!” 老爸边说就边坐下来,解下来白口罩和帽子。我蹲下来把矿泉水递给他。这是我第一次抬头看老爸,他的眉棱竟已“花白”,眼睛周围都散满了星星点点的白漆。连那拿矿泉水的手都像是在

白灰里浸过,现出一条条白色的掌纹,正好一滴汗水从老爸额角滑落到手上,浸湿了灰,也滴入了我的心坎里。

“爸,你真辛苦!” 我正视着老爸,突然我惊慌了,爸的眼泪渐渐从他红润的眼眶里流出来,划出了两道印迹。只见爸又迅速地低下了头,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到了手背上,形成了一朵朵的小白花。他赶紧往身上擦了擦,接着又憨憨地笑了一下,这笑声和我们刚见面时像极了。

“好好读书吧,孩子。”爸把水瓶递给我。又戴上口罩和帽子,拿起工具,开始了工作。

那晚,爸回来得很晚,我拉着他来到阳台上,开始了我们的第一次聊天。 “爸,我很喜欢你。” 我望着他。

爸又低头了,黝黑的脸上已微微泛红。

“挣点钱,好过日子,也好送你上大学。”爸的头更低了,声音有些哽咽。 我望着西沉的夕阳想:将来的某一天,我一定挽着爸昂首走在繁华的大街上,让我成为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成为他这辈子最大的骄傲。

【点评】

这篇作文文笔本色朴实,描写生动传神,感情细腻真挚,是写人的成功佳作。 “老爸”和“我”的形象都非常鲜明,对此,作者不是下空洞的评语,而描写人物的外貌、情态、语言、心理,用具体的事实来说话。

作者特别善于描写凸显人物个性特征的情态动作,且情态动作的描写句句都有作用,没有一处闲笔。“我”与“老爸”第一次相见,他“他倚着那古老的墙壁,低头看自己的脚尖在地上来回摩擦”,仿佛年纪大的不是他而“我”;当“我默默地走近他”,他竟“‘嗖’地一下站直了身子,笑得特勉强”,几个动作与神态,就把一个憨厚老实腼腆的“老爸”写得如在眼前。“老爸”的感情很丰富。当听到“我”由衷地说了他“真辛苦”时,“爸的眼泪渐渐从他红润的眼眶里流出来,划出了两道印迹”,“ 眼泪一滴一滴地落到了手背上,形成了一朵朵的小白花”,一个小小的细节描写,就把“老爸”易于感动、情感丰富的形象写得呼之欲出。

作者还恰到好处地描写了人物的外貌和语言,使之为凸显人物性格服务。在酷热的夏天,“老爸”“ 戴着白色口罩,穿一件厚厚的外套,连帽子也没落下”,“我”看着都觉得难受,他却只是轻轻地说一句:“没关系的,喷漆有毒,不这样怎么行啊!”非常简洁的一段描写,就把“老爸”敢于吃苦、没有怨言、勤劳本分的性格写出来了。作都对人物的外貌描写相当简练准确,如:“他的眉棱竟已“花白”,眼睛周围都散满了星星点点的白漆。连那拿矿泉水的手都像是在白灰里浸过,现出一条条白色的掌纹”,作者观察很细致,描写很真实,因而令人信服。

此外,本文还有一些很真切的心理描写,把“我”的善良、懂事的性格写得非常鲜明。

【例文评析】

例1:

好儿子·爸爸·好丈夫

春风吹,不比亲情柔;夏日炎,不及亲情热;秋花香,不似亲情醇;冬气寒,还是新情暖。一生风风雨雨,更折射出亲情的美。

在母亲未嫁到父亲这边时,父亲便是八坊四邻眼里的好儿子。在当时那个年,父亲的生活是艰苦的,以至于二十出头便去闯生活,但他的心里没有一点儿怨气。

在后来的时间里,父亲的生活过得不错。他始终没忘记自已的父母,他每个月月底总要做的一件事就是给爷爷奶奶送去五十或一百元钱。在年底时还经常给家买一些“奢侈品”。

有一年春节,父亲给奶奶买了一台电视机,悄悄地放在她的房间里。奶奶看见了,笑得合不拢嘴,还责备父亲乱花钱。父亲却不在意,耐心地教奶奶如何使用。除夕那晚,奶奶还特地把邻居都请来看电视,还一面不停地笑一面不停地说:“儿子好,儿子好„„”

两年后,我出生了。母亲告诉我,父亲得知我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高兴得跑到离医院约两公里的公共话亭去告知亲友我的到来,父亲甚至还做了一件他认为只有女生才会做的事——“煲电话粥”。

十几年过去了,激动已被深深的爱给替代。我在他身旁时,父亲总有高大的形象树立在我眼前。每次与他吃饭,他总会对我说:“要学习啊!爸爸那年代是吃了亏的啊!”后来我住校了,一星期才回去一次。父亲一星期的话似乎都压缩在一天里,父亲甚至对我这样说:“冬天了要盖被子,多穿衣服。”“这星期的饭菜不好吃吗?要大胆吃,要吃好,不怕花钱。”听了这些话,就有丝丝缕缕的感动,四十刚过的父亲太唠叨?

其实父亲本是一个不太讲话的人。他只想着去踏踏实实地做。父亲的人情味不浓,在家里即不会做饭又不会拖地,家务活一窍不通,以至于母亲经常埋怨父亲太懒,不符合21世纪“好丈夫”的标准。但母亲从来没有从心底里怪过他,因为母亲知道,家里的一片天是他撑起的。

母亲说,父亲总是工作到很晚,他开着灯到深夜,睡觉时爬上床的声音总是响个不停。他一躺下就睡着,还亲着呼噜。所以每次上床总会把母亲吵醒,母亲当然生气,但却不怪他。因为母亲知道,为了这个家,他已经太累、太累了。

的确,父亲他太累了,因为他要扮演好三个角色:一个孝敬出色的好儿子,一个高大慈爱的父亲以及一个无私顾家的好丈夫。

【评析】

作为一篇写人的文章,父亲作为“好儿子”的一面相对写得较为具体。每月月底给爷爷奶奶送去50或100元钱,有一年春节给奶奶买了一台电视机,悄悄地放在她的房间里,还耐心地教奶奶如何使用,都写得较具体,较好地凸显了人物“孝”的一面。但“高大慈爱的父亲”与“无私顾家的好丈夫”这两个角色写得并不鲜明。为什么?主要是缺乏具体的记叙与形象的描写,读罢全文,不能形成关于这两个角色的具体印象。

在作者眼里,父亲的形象是“高大的”,但纵观全文,我们看不到相关方面的信息,这句话完全只是一句抽象的评语。文章对“父亲”和“丈夫”这两个角色,很少作具体的描写,只是笼统地说“他只想着去踏踏实实地做”“家里的一片天地是他撑起的”“父亲总是工作到很晚”“为了这个家,他已经太累了、太累了”。“父亲”长得怎么样,“父亲”具体做什么,怎么撑起这个家,如何累,为何累,从本文中得不到一点具体的印象。

诚然,文章也写到了“父亲”的一些语言,如:“要学习啊!爸爸那年代是吃了亏的啊!”“冬天要盖被子,多穿衣服,不怕人家笑话。”“这星期的饭菜好吃吗?要大胆吃,要吃好,不怕花钱。”这些句子虽是描写“父亲”的语言,但都没有具体的独特的说话情境,也没有显出人物的个性,是属于统而记之的,因而并没有多少真实感,在表达效果上与抽象的叙述也无多在区别。

例2:

回忆点点滴滴

这是最老土的写作题材,却又是最能拨动人心弦的永恒的赞歌„„

有这样一个女人,口味独特的女人,像烟花一样绚丽,却又永远不会凋落;安静地在角落守望,却又会全心地照顾我,一辈子对我不离不弃。

她总是这样奇特,相较于我来说。我总是厌恶着洋葱和青椒,很讨厌那令人作呕的味道在我嘴中弥漫开来。而那个女人,那个奇特的女人,却总是笑着吃我挑拣出来的这些东西。坏肥燕瘦,在荤菜中尽显其本色。我依旧把不喜欢的都挑拣出来,而那个女人,那个奇特的女人,依旧笑着接纳并且对我说:“我喜欢吃”。当时的我天真地认为,她真的是口味独特。现在,可能有某些想法却与当时相悖了。

她总是这样温柔,相较于我来说。我是一个拥有过敏体质的病人。每年夏天总是会犯那么几次病,夏季的某一个炎热的夜晚,停电了,而我的病,又如期而至。众听周知,皮肤病人很痛苦,它会磨光一个人心底的耐性,那是一种想解决却又只会愈发严重的痛楚。而那个女人,那个温柔的女人,在我炽痛难耐的那个夜晚,一次次,安抚了我焦虑的心。她整晚都没有入睡不停地替换毛巾,一点点地为我擦试痛处,为我换来丝丝凉意。她的手未曾休息,不停地用扇子驱除我身上的热意。为换我一晚的舒心,她牺牲了属于自己的一晚舒惬的休息。啊,您为什么待我如此温柔?

她总是这样体贴,相较于我来说。我总是不能任意享用我喜爱的食物,因为我必须忌口。一次犯病实在严重,最终只能以清汤白饭为食,不得沾油腥,而她,那个体贴的她,为了我,陪我整整吃了一周的淡食,为的不过是让我安心,让我不感到孤独。在我最无味的时候默默陪着我……啊,您为什么如此体贴?

于是,我困惑了,问她为什么如此,她给予了我一句最平凡却又令我为之震憾的话——“因为我是你的母亲”。确实,这个感动我的女人,正是我的母亲,她用最平常的举动去诠释对我的爱。一点一滴,日渐累积,最终汇聚成大海。也许我对您的爱不及您对我的爱,也许我的笔触无法描绘那份平凡与无私,也许我总是让您担忧让您焦虑。但是您知道吗?您是我的昙花,不是一现,而是永远以最美丽的姿态活在我的心底……

【评析】

写母亲也许是最容易的,因为每个对自已的母亲都很熟悉,都要有要说的话。但要把母亲写好,也许是最难的。因为大多数母亲对孩子都可能有相同的作为,因此写母亲往往难写出人物的独特性,从而导致许多写母的文章“面孔”相似,“千人一面”。本文在写作上就陷入了这样的境地——所写的人物没有独特性,人物面貌面化。究其原因,主要是在选材方面做得不够。试看本文所写“母亲”的事迹:笑着吃孩子从菜中挑拣出来的东西;孩子生病时,耐心地为孩子按摩、擦洗、扇风;牺牲自已的某些喜好,换来孩子的高兴,等等。这是天下绝大多数母亲都能轻易做到且多半做过的,因而读来也就不易产生心灵上的震动。要走出这个窘境,就必须在选材上下功夫,要选择那些独特的、动人的材料来写。

本文在写作上存在的别一个问题是缺少生动具体的描写。本文虽也写了关于母亲的一些事情,但全是概括性的叙述,没有作具体细致的描蓦。母亲在“我”生病时怎样焦灼,在彻夜为“我”按摩风扇风时是如何困倦„„文章一点都没有写到,因而读来只是泛泛的感觉,在头脑中立不起一个动人的母亲形象。

【规律提要】

写人也是写作的一项生要的基本功,尤其是纪实性作品、文学性作品都离不

写人。而要写好人,要让人物显得真实、生动,就必须写出人物个性。

一、怎样才能凸显人物个性?

1.选用富有个性特征的事例刻画人物。

明朝人张岱所著《夜航船》中有一则短文《闻雷造墓》,写三国时一个叫王裒的孝子,他的父亲因为直言违忤了司马昭而被杀。王裒因此终生不向西方坐,以表明自已不做晋的臣民的决心。王裒在父亲的墓前建了小屋,整天悲哭,眼泪流到树上,树也因此枯死了。他读《诗经》时,每次读到《蓼莪》中的“哀哀父母”就止不住哭泣,他的弟子因此不忍再读《蓼莪》篇了。他的母亲害怕雷声,母亲死后,每次打雷,他就跑到母亲的墓旁说:“儿子王裒在这里。”这篇文章不到一百字,却写了王裒四件很独特的事,尤其是他终生不肯向西坐,打雷时跑到母亲墓前安慰母亲,非常鲜明地凸显出其个性的独特,将他为人的“至孝”写得淋淳尽致。

2.描写个性化的语言展示人物性格。

言为心声。人物语言往往能反映出人物的内心世界。高明的作者也因此非常重视人物语言在人物描写中的独特作用。著名作家王蒙的小说《雄辩症》在人物个性化语言的描写方面就非常经典。请看抽自该小说的几段文字:

一位医生向我介绍,他们在门诊中接触了一位雄辩症病人。

医生说:“请坐。”

病人说:“为什么要坐呢?难道你要剥夺我的不坐权吗?”

医生无可奈何,倒了一杯水,说:“请喝水吧。”

病人说:“这样谈问题是片面的,因而是荒廖的,并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喝的,例如你如果在水里掺上氰化钾,就绝对不能喝。”

医生说:“我这里并没有放毒药,你放心。”

病人说:“谁说你放了毒药呢?难道我诬告你放了毒药?难道检察院起诉书上说你放了毒药?我没说你放毒药,而你说我说你放了毒药,你这才是放了比毒药还毒的毒药!”

医生毫无办法,便叹了一口气,换一个话题:“今天天气不错。”

病人说:“纯粹胡说八道!你这里天气不错,并不等于全世界在今天都是好天气。例如北极,今天天气就很坏,刮着大风,漫漫长夜,冰山正在撞击„„”

从以上对话看,医生说话心气平和,完全无意与病人争执,见病人要争辩,完全是无理取闹、无事生非。他说话语气强烈,咄咄逼人,且越往后面措辞越尖刻,语势越凌厉,态度越恶劣。大肆争辩,不依不饶,真是一个活脱脱的“雄辩症”患者,而这又与其在文革中“参加过‘梁效’写作班子”的特殊身份与经历高度一致。这样的人物语言描写艺术很值得我们细细品味,认真学习。

3.捕捉动人的细节并准确地加以表现。

梁实秋先生《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写当时“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作用”的梁任公先生来清华学校演讲时,“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满腹经纶,德高望重,对讲演却一点都不马虎,不仅预先写好讲演稿,而且还写得“整整齐齐”。一个细节,就有力地凸显出梁任公先生为人做学问严谨踏实。“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衣裳„„,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讲学而讲得“痛哭流涕”“掏出手巾试泪”

或“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任公先生的情感何等丰富,演讲又是何等投入!小小的几个细节,便把一个块性情、无矫饰的学者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4.描写肖像、心理等凸显人物性格。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中描写梁任公先生的外貌,十分简练传神地写出人物性格:“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教学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短小精悍秃头宽下巴”既准确描摹出梁任公先生的外貌特征,也显示出其为人的精干睿智;其步履、眼神、风度,更鲜明地显示出其作为一个大政治家、大学问家的自信与洒脱。开头对天气、对教室氛围的描写更是恰到好处地烘托了人物潇洒的气质。

心理描写方面,巴金的《小狗包弟》非常值得我们学习。请看下面这段话: 包弟送走后,我下班回家,听不见狗叫声,看不见包弟向我作揖、跟着我进屋,我反而感到轻松,真是一种甩掉包袱的感觉。但是在我吞了两片眠尔通、让床许久还不能入睡的时候,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包弟,想来想去,我又觉得我不但不曾甩掉什么,反而背上了更加沉重的包袱。在我眼前出现的不是摇头摆尾、连连作揖的小狗,而是躺在解剖桌上给割开了肚皮的包弟。我再往下想,不仅是小狗包弟,连我自己也在受解剖。不能保护一条小狗,我感到羞耻;为了想保全自己,我把包弟送到解剖桌上,我瞧不起自己,我不能原谅自己!

这段心理描写非常细腻。包弟送走后,“我”先是感到“轻松”,继而“背上了沉重的包袱”,感到“羞耻”,感到“愧疚”。这样的心理变化,同时,也鲜明地凸显出“我”的善良、坦诚、严于解剖自己的可贵品质。

二、写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1.人物语言要力求与身份、地位、经历等相符,防止人物语言的“学生腔”。 人物语言与其身份、经历等不相符,这是中学生写作中最常见的毛病之一。一个农村拾荒老人,没有受过教育,没有什么文化,但一学生在记叙这位老人的文章中却如此写老人与“我”的对话:

我曾问过她:“阿姨,为什么您总是微笑呢?”回复我的先是一个淡淡的微笑,接着她说:“因为笑能给人留下最美的印象,这说明我过得很知足、很开心呀。”她的儿子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收入稳定的工作。孩子们劝她多休息,别再收废品了,可她总回应道:“我现在还有能力养活自己,不想给你们增加负担,况且,我喜欢做点事情,那能让我感到快活,如果你让我每天都呆在家里,无所事事,还花着你的钱,那才真是无聊呢,我可受不了。”

这位出身农村未受过教育的阿姨,怎么会说出诸如“因为„„,这说明„„”“况且,„„无所事事„„那才真是„„,我可„„”这些书面气息很浓的句子?她所用的那些词语,显然不符合其身份、经历,这样的人物实际上只是作者思想的一个“传声筒”,而没有人物自身的真实性可言。我们在描写时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2.对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描写要从作品实际需要出发,要用得自然得体,不要为描写而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文章文旨无益的内容,即使再精彩,也要毫不犹豫地舍弃。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