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心理学的发展

一:心理学是怎么发展来的

心理学发展简史

(一)现代(科学)心理学的产生 心理学只有很短的历史, 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

在中国,两千多年前,中国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国外,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亚里士多德的《论灵魂》是历史上第一部论述心理现象的著作。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

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

 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三个德国人共同创立了科学心理学

1、冯特在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开始对心理现象进行系统的科学研究。

在心理学史上,人们公认1879年是心理学的正式诞生之年,冯特被誉为“心理学之父”。

2、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

3、艾宾浩斯用实验法研究高级心理现象。

(二)现代西方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50年代,心理学进入派别林立的时代。 1、构造主义

 代表人物,冯特和他的学生铁钦纳。

构造主义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人的直接经验即意识,意识可以分解为感觉、意象和感情三种元素。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内省(即被试对自己经验的观察和描述)去了解在不同的刺激情境下各种元素的结构。

2、机能主义

 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杜威和安吉尔。

机能主义认为,心理学应研究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意识不是心理元素的集合,而是川流不息的过程,意识是个人的,变化的,连续的和有选择功能的。

在研究方法上,机能主义认为不应局限于内省法,可以采用观察、测验、调查等方法。 机能主义对心理学面向实际生活过程起了推动作用。  真理的意义:The Meaning of Truth,1909 

宗教经验种种:The Variety of Religious Experience,1902

3、行为主义

代表人物,美国心理学家华生。其最重要的特点是:

 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应研究行为。认为意识看不见,摸不着,无法进行观察和测量。

华生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 2、个体的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受环境因素影响被......余下全文>>

二:心理学发展史

无论在我国还是在外国,人们很早就开始研究心理现象,力图揭示心理活动的奥秘。

古代的许多人,包括不少有名的学者,都把人的言行归结为一种特殊的实体亦即灵魂的主宰。

诸如,我国上古奇书《黄帝内经》的著者元阳真人即提出“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而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公元前347)则指出,灵魂具有理智、意志和情欲三个部分,其中理智是智慧的,起着指导作用;激情服从它,是它的助手;欲望占据最大部分,它贪得无厌,必须受到理智和激情的控制;

至罗马帝国的基督教思想家、教父哲学的主要代表圣奥古斯丁(Saint Augustinus,354??430)又进一步认为,通过对意识的内省(按:introspection,指被试者的内部反省或自我观察、自我报告)可以接近和了解灵魂。

按最早出现于1590年的心理学原名Psychology一词系是由希腊文中Psyche与logos两字演变而成,前者意指“灵魂”,后者意指“讲述”,合之则谓:心理学亦即“阐释灵魂之学”。从其语源来看,顾名思义,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或精神的一门学问。

尽管人们研究心理学可谓有着相当漫长的一段过去,但严格说来正如同德国著名心理学家艾宾浩斯(Hermann Ebbinghaus,1850??1909)所说的那样,心理学其实“只有一简短的历史”。原因是,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都只是被包括在哲学的母体之内仅用思辨的方法来描述人的心理现象,所以它的发展是极其有限的。只是到了十九世纪末叶,自然科学蓬勃发展,科学实验方法被广泛采用,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德国生理学家、哲学家冯特(Wilhelm Max Wundt,1832??1920)于1879年在联邦德国的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所真正的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才由此开始从哲学中分离出来,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的心理学是以德国的感官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为基础,吸取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中的某些见解,采用心理化学的观点建立起来的。冯特提出把心理或精神作为“物”,同时把那种被认为实际存在的东西看作是现象,以意识的现象为研究对象,认为通过内省法和实验法的结合分析人的意识能够解释人的心理。这就是构造派心理学。构造派心理学是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第一个应用实验法系统研究心理问题的第一个独立的心理学派别。冯特作为心理学史上第一位正式研究心理学的教授,因其卓越努力大大提高了心理学的学术权威,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或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冯特在1874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认为是生理学和心理学上的不朽之作,它的重要性有如心理学的独立宣言。

构造派心理学成立后不久即受到心理学界的群起反对。反对的结果一方面使构造派心理学不幸短命,后继无人,成为心理学史上的绝响,另一方面因为反对者的主张不同,逐渐演变成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不同学派出现之初,原本一致反对结构主义,但以后愈争论愈复杂,终于又演变成各学派之间彼此互相排斥、众说纷纭的情势。

在美国,与冯特同时代的詹姆斯(William James,1842??1910)虽然同样以意识为对象,但他却把实用主义运用于心理学,把着眼点放在个体适应环境时的心理或意识的功能上。詹姆斯认为心理学应该是一门自然科学,其任务就是描述和解释意识状态。所谓意识状态包括感觉、愿望、情绪、认识、推理、决心、意志,等等。詹姆斯把意识描述为一种川流不息的状态,亦即所谓意识流、思想流或主观生活流。所谓对意识状态的解释就是研究它发生的原禒、条件及其直接后果。詹姆斯主张心理活动是有目的的......余下全文>>

三:心理学的产生、独立与发展。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只有很短的历史,但却有一个漫长的过去。心理学可以追溯到古代的哲学思想,哲学和宗教很早就讨论了身和心的关系以及人的认识是怎样产生的问题。古希腊哲学家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等,中国 古代思想家荀子、王充等都有不少关于心灵的论述。

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中叶,人的心理特性一直是哲学家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哲学的一部分。这段时期,英国的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人,以及18世纪末法国的百科全书派思想家都试图纠正中古时代被神学歪曲了的心理学思想,并给予符合科学的解释。 培根的归纳科学方法论对整个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霍布斯提出人的认识来源于外在世界,洛克最早提出联想的概念,这都推动了心理学的发展。法国百科全书派的拉梅特里在《人是机器》一书中干脆把人说成是一架机器,这些虽然不免有机械唯物论的观点,但都有进步意义。

19世纪中叶,由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科学的威信在人们的头脑中逐步生根。这时,作为心理学孪生科学的生理学也接近成熟,心理学开始摆脱哲学的一般讨论而转向于具体问题的研究。这种时代背景为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奠定了基础。

现代心理学是在1879年建立的。这一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心理学从此宣告脱离哲学而成为独立的科学。冯特是一位哲学家兼生理学家,他的心理学实验室主要研究感知觉心理过程,所用的主要是生理学的实验技术,所以他称自己的这种研究为“生理心理学”,也称为“实验心理学”。

至今现代心理学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在这期间关于心理学研究对象的讨论有过几次大的反复。最初,冯特认为心理学是研究人的直接经验或意识的科学,复杂的心理活动是由简单的单元构成的,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把心理活动分解为一些心理元素。例如,对一本书的知觉是由长方的形状、一定的大小、绿色的书皮等感觉成分相加而成的。

这种看法无疑受到当时化学发展的影响。化学采取了分析的方法,化学元素才不断被发现。正因为如此,后人才把冯特的心理学体系称作元素心理学或构造心理学。冯特晚年还开展了民族心理学的研究,这是现代社会心理学的先导。冯特在莱比锡招收了欧美各国大批进修生,他们学成归国后,分别建立心理学系和心理学实验室,使这门新兴的科学得到迅速推广。

冯特所创立的心理学只兴盛了三、四十年就遇到困难。问题出现在“心理学是研究意识的科学”这个定义上。因为要承认这个定义,首先就要求承认意识的存在,但是,这不是心理学界所有的人都能同意的。1913年美国心理学家华生首先向冯特的心理学提出挑战。 华生指出,心理学如果要成为一门科学,能和自然科学其他学科处于平等地位,就必须来一场彻底的革命,就要放弃意识作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华生说意识是主观的东西,谁也看不见、摸不到,更不能放到试管里去化验,这样虚渺的东西决不能成为科学的研究对象。 他认为科学的心理学要建立在可以客观观察的事物上面。人和动物的行为是可以客观观察的,因而行为才是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它要探讨一个使有机体发生了什么,在什么环境下产生了什么行为。至于头脑内部发生的过程,由于只能推测,不能肯定,所以不必给予理会。华生在心理学界掀起了一场影响深远的行为 主义运动。

20世纪40年代前后出现了新行为主义,强调在实验操作的基础上研究人和动物的行为。新行为主义者斯金纳最大胆的尝试是把行为主义原理用于改造社会。他写过一本小说《沃尔登第二》,是以日记的形式描写一个乌......余下全文>>

四:哪些哲学思想促进了科学心理学产生

现代心理学的诞生和发展有两个重要的历史渊源:

(1)近代哲学的影响,包括唯理论和经验论的影响.唯理论的著名代表笛卡儿把统一的心理现象分成了两个方面,其中一个方面依赖于身体组织,而另方面是独立于身体组织之外的,因而陷入了二元论.笛卡儿还相信“天赋观念”,即人的某些观念不是由经验产生,而是人的先天组织所赋予的.笛卡儿关于身心关系的思想推动了对动物和人体做解剖学和生理学的研究,这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有直接的影响.他对理性和天赋观念的重视也影响到现代心理学的理论发展.经验论则主要起源于英国哲学家霍布斯和洛克.哲学上唯理论与经验论的斗争一直持续到现代,并表现在现代心理学各个理论派别的斗争之上.

(2)实验生理学的影响,它为心理学提供了—系列客观的研究方法.近代哲学为西方现代心理学的诞生提供了理论基础,而现代心理学的实验方法则直接来源于实验生理学.

心理学是在19世纪末独立成为一门科学的.1879年,冯特在德国来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科学心理学的诞生.冯特因此成为科学心理学的创立者,在心理学史上他的名字是与心理学的独立和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直接联系在一起的,被誉为心理学之父.心理学界把开始系统的实验研究作为科学心理学诞生的标志,是因为科学特征中所强调的客观性、验证性、系统性三大标准只有实验法才能做到.冯特的著作《生理心理学原理》被生理学和心理学两界推崇为不朽之作,主要是受当时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和物理学影响.冯特及其弟子主张研究意识的结构,并由此诞生了科学心理学诞生后的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学派.但该学派不久就遭到反对.由于反对者的主张不同,这种反对逐渐演进为百家争鸣、学派林立的局面,先后形成了一些心理学的经典流派.

五:心理学以后的发展方向?就业方向有什么?

几乎每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都有确定的主题(topic)。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不仅反映了一段时期内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和专业工作者的研究兴趣与领域,而且也必然影响到国际运动心理学发展的方向。因此,分析历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及其变化特点,有助于从历史的角度去更好地理解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方向及其存在的问题。 2 历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的主题内容与特点 从第1届到第9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各届大会的主题在数量和内容上变化较大(见表1)。 大会主题在数量上变化十分明显。从第1届到第9届大会主题数量在总体上由少到多。第1、2、3届的大会的主题都是4个;第4届的主题是7个;第5届的主题是8个;第8届的主题是12个;最近召开的第四届大会的主题有13个之多。大会主题在数量上的这种变化,说明人们对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兴趣日益浓厚,涉足的研究领域越来越多。这也反映出近30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的发展十分迅速。 大会主题在内容上的变化表现为主题的范围越来越大,但主题的界定越来越模糊。前几届大会的主题较为具体、明确,主要涉及的是一些具体的心理现象或研究课题。如“运动动机”、“运动员的心理准备”、“运动心理学的一般任务”等。近几届大会主题较为笼统、模糊。如“文化差异”、“贯穿生命全过程的运动心理学”、“身体活动与生活质量”、“性别、文化与运动”等。这些主题的外延较大,缺乏对运动心理研究对象的针对性。这种现象也反映出运动心理学的研究较为分散,缺乏较一致的研究定向。另外,主题内容的变化也反映出近年来,国际运动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已从传统的竞技心理和运动学习的研究转向了一些新的研究领域。近年来,锻炼心理和健康心理学研究、跨文化研究等受到了许多研究者的关注。同时,研究对象已从传统的以运动员、特别是优秀运动员为中心转向了广大运动参与者或一般人群。 表1 历届国际运动心理学大会主题 第1届(1965年) 罗 马 主题:运动员的心理准备;运动心理疗法的价值;运动动机;运动活动与个性 第2届(1968年) 华盛顿 主题:运动员的心理准备;运动动机;体育活动中的自我努力;运动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第3届(1973年) 马德里 主题:运动心理学的一般任务;竞争心理;运动训练以及竞争能力;作为娱乐手段的身体活动 第4届(1977年) 布拉格 主题:儿童入学前后的体育心理学问题;缺陷儿童体育心理学的特征;青少年、成人的娱乐心理;运动活动的心理分析;竞技者心理紧张的问题;运动中必需的心理品质和动力学特征;社会心理和体育活动 第5届(1981年) 渥太华 主题:运动员生活的心理意义;体育与生活相适应;从初学者到运动员的训练方法;运动与生活中的自我控制;体育政策;指导和计划心理;21世纪的运动心理学 第6届(1985年) 哥本哈根 第7届(1989年) 新加坡 主题:运动心理学和人的表现 第8届(1993年) 葡萄牙 主题:计算机应用;教练与心理学;认知与决策;体育运动中的文化差异;测量与方法学问题;健康;幸福与心理学;运动操作与技能掌握;体育运动中的问题;职业训练;学校体育与心理学效应;社会心理过程;选材与发展 第9届(1997年) 以色列 主题:贯穿生命全过程的运动心理学;教师/教练、专职研究人员与心理顾问的共同 话题;运动心理学与残疾人;身体活动与生活质量;理论与实践中的伦理学问题;最佳竞技表现出现与终结;活动中的认知与知觉;社会心理学手段;药物、暴力及其他道德问题;方法与测量;技能获得;性别、文化与体育运动;体育管理中的心理策略 3 问题与建议......余下全文>>

六:心理学在未来十年中的发展前景

心理学在中国是一门新兴学科,人们对这个专业了解得不多,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就业范围。不过,目前由于就读人数相对较少,其就业前景还是比较乐观的。三人行教育心理学考研辅导教研组初步统计,目前心理学硕士就业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普通高校,这是心理学研究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近年来高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重视,纷纷开设心理学的公共课,心理学硕士担任起高校心理公共课的老师。这无疑扩大了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对于心理学硕士来说最好的就业方向之一是进入心理学系和教育系成为一名心理学老师。但是,随着博士毕业生的增多和硕士研究生的不断扩招,从事这一职业将越来越困难。高校中的心理咨询中心也为心理学硕士提供了就业机会。不过,这一般需要在校期间具有心理咨询的实践,并且一般情况下是女生优先考虑。心理学研究生在竞聘辅导员一职上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有竞争力,但是一般情况下,入党是先决条件。高校工作的薪酬随具体职位和地区而异。

第二,公务员。招心理学研究生作公务员的一般是公安系统:公安局、劳教所、监狱、边检站等都是可能的去处。部分单位对于受聘人员的身体要求比较严格,有的还需要进行体能测试。

第三,企业。心理学研究生去企业主要从事猎头(人才中介)、企业咨询和人力资源管理。心理学研究生和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不同,心理学学生倡导人性化的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有所互补。但是由于人们对心理学这个专业还不是很了解,心理系的学生不如人力资源管理的学生具有竞争力。心理系的研究生还可以从事市场调研的工作,但是人数比较少,一般是本科生稍多。

第四,中小学。一般招的是本科生,其心理咨询部门主要是作为“花瓶”来应付教育部门的检查,所以前途不被看好,加上收入较低,一般研究生是看不上的,除非找不到工作,一般是不予考虑。

第五,心理咨询工作者。国内这个行业从目前我国的现状来看,单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未必能够维持一定的生活水准,要想有外国同行的薪水有待去开拓。

第六,医院和诊所。学习临床心理学和医学心理学的学生,可以去医院或心理诊所从事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工作,但是以中国现今对心理医生的需求,再加上去医院需要有行医执照,难度比较大。

总体来说,心理学研究生的就业面还是比较广的。况且这是一门朝阳学科,随着人们对它了解的加深和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量将日益扩大,就业前景乐观。当然,目前的展望不等于将来的现实,还是需要时间来证实。

七:心理学专业发展方向

几年之前绝大多数人还不能接受心理学这样的概念,使这门学科与社会脱节严重,仅仅是一种理论而已。现在则不同了,心理学开始被广泛的关注,很多高校相继开设了专业课程,在书店也很容易购买到相关的书籍。心理辅导、心理咨询、心理医生等等的名词也应运而生了。  社会发展的步伐越迈越快,相应的人们的工作、生活节奏也在加速,在这个过程中会出现各种问题,心理学必然将受到重视。

心理学专业分析和前景预测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发生发展规律的科学,它既研究个体的心理现象(如思维、情绪、态度、动机、气质等),也研究群体的社会心理现象(如不同国家、民族、团体的心理等)。对人心理的探究既离不开数据证明的定量研究,又离不开对社会文化、家庭背景、个人成长经历的考察,所以心理学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交叉学科。有人的地方就需要心理学,心理学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顺应社会需求增长的需要,各高校逐渐开始曾设心理学的相关专业课程,像北京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还有南京大学等。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意识也在曾强,不仅重视物质生活也开始重视精神生活的质量,追求身心都要健康。而且人们也逐渐认识到,很多事情如果从心理角度出发可以收到更好的效果。比如说,在教育方面,对学生的智能、气质与性格进行一定的评估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因材施教;在健康方面,通过心理咨询和治疗,可以减轻心理负担缓解人们的心理问题;在销售方面,通过交谈可以把握对方的心理动向,了解其需求所在,促进谈判的成功;还有像管理、广告、服务等各种领域都能够运用到心理学的知识。社会就是由个人组成的人际网络,做任何事情都不可能脱离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理解,所以心理学的应用范围是非常广泛的。

既然人们对心理学的需求度和重视度都在提高,那么它的发展前景是乐观的。据统计,目前我国每一万人中仅有5名心理医生,这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而且,我国现在心理学的存在和发展还没有一个完整、规范的体系,很多方面还有不足甚至是空白,当这种空白在供求之间形成的时候,必然要促进供方的进一步发展;另一方面,国际心理学的发展已经有了很大的突破,使得中国心理学与世界心理学的发展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差距,我们急需加快进程,缩短这个距离。所以说,我国心理学发展的现状及社会需求的现状,给了心理学专业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前景看好。

心理学专业的发展方向

在前面也说过,心理学的应用范围相当广泛,总体来看,心理学专业的发展主要可以归纳为两个方向:心理学家和咨询顾问,两者可涉及的行业领域众多,且呈不断扩展的趋势。

心理学家从事专业的学术研究并且可以为个人提供相关的帮助服务,而且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加,其划分还会越来越细致。据调查,美国的心理学协会已经分成了五十几种不同的部门,如发展心理学,练习和运动心理学,健康心理学,和平心理学和学校心理学等等。而中国的心理学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近几年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总体上与国际水平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这种空白领域的开发,给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提供了一个较大的空间,划分越细致说明专业水平越高,这是相互促进的。

其中,我们最为熟悉的应该就是心理医生了,准确的说是临床心理学家,他们需要用大量的时间与病人进行交谈,随时掌握其心理动向和变化,运用专业的知识为其作出正确的诊断性测试,并提供私人的、家庭的或团体的疏导和治疗。心理医生不仅要求具备过硬的专业知识,还必须有很强的应变能力和准确的判断力。现在,中国的专业心理医生还......余下全文>>

八:心理学主要研究什么? 30分

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心理学是侧重研究人得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人类有高度发达的大脑,随着科学研究的进步,人脑的结构和机能与心理现象之间的联系逐渐被发现。

大量的研究还发现,正常人的半球功能有分工:左半球通常控制言语过程,如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而有半球通常控制如空间、音乐、艺术、想象和创造力等非言语过程。心理现象作为脑的机能是一=以活动的形式存在的,它以脑的神经活动为物质基础。脑的神经活动是生理的、生化的过程,而心理活动则是在这些过程中发现的对现实外界刺激作用的反映,是对外界信息的加工。

心理学是人类为了认识自己而研究自己的一门基础科学。人的心理礌象比自然现象和生物现象更为复杂,其表现形式各种各样,它们之间的关系也纷繁复杂。但是心理现象又是人们所洞悉的,具有规律可循的,并且是能够正确认识的。一般可将心理现象分为既有区别而又紧密联系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特征。

九:求问为什么心理学还不是一门真正的科学?

心理学还不能称为一门真正的科学,主要从以下方面来分析。

首先,从理论体系来看,心理学没有一个统一的理论体系这是众所周知的。心理学门派之多、理论之杂令人难以置信这是一门科学,有哪一门学科像心理学那样派系林立、理论繁杂,研究项目杂乱无章。心理现象、意识活动既然是客观存在的,就必定有其自身的规律和存在的形式,而这种规律和形式不像哲学那样可以随人的认识不同而不同,它们是不可以随人们的主观意志而改变的,反映客观规律的正确理论也是唯一的。心理学之所以属于自然科学其原因也就在这里。因此,心理学作为一门揭示心理规律的科学不应存在流派之分。

心理学之所以出现这种研究取向的多样性和盲目性,就是因为没有一个科学的基础理论。一个严谨的理论体系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理论之上的,基础不科学、不稳固,建立在基础之上的理论体系也就不会是科学的。而作为心理学最基础的理论普通心理学,它让我们懂得了一些什么样的科学知识呢?我想没有一个人能够像理解物理概念一样地去理解一个心理概念。比如“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的反映。;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对感觉信息的整合和解释。”这个定论有谁真正理解过吗?有谁想过为什么吗?对客观事物各个部分和属性的整体反映是一个什么样的反映?难到我看到苹果时过去关于苹果滋味、气味、触觉的记忆都出现在我脑中了吗?否则这个整体反映体现在哪里?可是我看到苹果时脑中并没有出现这些记忆就知道那是苹果。我们内地人很少去吃芒果,一般都只知道芒果是个什么样而没有直接接触过,可是我们一看到它就知道是芒果,这不是一种知觉是什么呢?如果是知觉,那么我并没有对芒果的其他部分和属性产生整体反映呀。这叫我们如何理解上述定论?根本无法理解。但人们通常不会刨根问底,这种定论读起来好像也还是那么回事,专家学者讲的还会有错?反正书上怎么说我就怎么学,跟着书本走答题不会说我错。这样学习心理学又有谁会真正学懂呢?像这样的心理概念在普通心理学中太普遍了。心理学就是因为虚假的东西太多,所以它还不能称之为科学。

不仅如此,作为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的本质这个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问题在其中都没有对它进行叙述,那是什么样的基础?如果连这个问题都回答不上来,那叫人家如何看待从心理院校走出来的专业人才?而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一直都是心理学家们编写基础教材时尽量回避的内容。确实,现在有谁真正理解什么是心理、什么是心理的本质这个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呢?谁也解释不清。也许有人会说,辩证唯物主义不是对这个问题作了解答吗?是的,辩证唯物主义早就回答了这个问题,但这只是哲学意义而不是心理意义上的解释。也许还有人说,这是心理学最基本的问题,也是最终极的问题。那么,一个搞心理专业的人连什么是心理都不知道,他又如何从心理的角度看问题呢?试看目前心理学哪里像是一门关于心理的学问,心理研究又有多少是真正心理意义上的研究?心理学在偏离自身研究主题的道路上已经越走越远,而界内人士还洋洋得意称之为有了很大发展。心理学发展到现在究竟取得了什么实质性的进展?解决了什么实质性的问题?究竟什么是心理、什么是意识这些最基本的问题解决了吗?什么是感觉、什么是知觉目前的定论准确吗?记忆研究有什么令人信服的结果吗?如果说有什么发展,确实有发展,那就是机构、组织发展了,派别、理论增多了,设施、装备先进了,铺天盖地的论文、报告涌现了。人们耗费着大量的人力、物力却从事着几乎没有什么意义和结果的研究,确实令人遗憾。心理学之所以会出现目前这种状况,就是因为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没有解决。

心理学的发展仅仅靠流派、分支的扩展......余下全文>>

扫一扫手机访问

发表评论